-
1 # 聶作平
-
2 # 在水一方1975490
洪所受的教育層次,所處的社會環境,限制了他的眼界。按世界潮流,按螺旋上升的世界觀的規律來看,他謀圖奪取天下,鞏固政權,用早已為世人所垢病的中世紀以前的神權,企影象第二個阿拉伯聖人一個,在當時燈塔國光照全球的背景下,社會已經不是一千年前相對閉塞的環境了。不光歐洲列強鄙視他,從沒有神權概念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華人也難以接受的。可說絕對還不如反清復明進步。馬克思就觀察探討過太平天國運動。由起初的些微讚許,也就是其蠱惑民心而毫無社會基礎,理論依據,沒有經過檢驗的,人人有衣食,個個有田地到馬克思對他的絕望,甚至準確的預言其開歷史倒車,必然滅亡。都開看出洪的革命用基督口號絕對是昏招,是歷史的倒退。
-
3 # 香茗史館
顯然不是,之所以不用“反清復明”,主要是由於此時明朝的號召力已經太低。而之所以借鑑“基督教”的教義,一方面利用了普通百姓對基督教不熟悉,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更改教義,起到蠱惑人心的作用。至於《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更多是蠱惑百姓的工具,實際上並沒有認真推行。
“反清復明”號召力已經減弱太平天國起義之時,清廷已經入主中原長達兩百多年,普通百姓對於恢復大明江山早已不如清初時那麼強烈,“反清復明”的大旗對於百姓幾乎沒有什麼號召力。
事實上,清初雖然有不少起義都是高舉“反清復明”大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康熙、雍正的治理,普通百姓的生活已然好轉,因此自從乾隆皇帝之後,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起義就已經漸漸消失了。而到了清末,百姓早已適應了清朝的統治,再用“反清復明”的老套路,效果自然不如清初。
太平天國的“基督”教義已經嚴重變形縱觀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藉助宗教力量蠱惑百姓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太平天國之所以被人銘記,主要源於它是第一個利用“外來教派”發動起義的。然而實際上,不論是《厚道救世歌》,還是《原道覺世訓》、《原道醒世訓》等理論書籍,與西方的“基督教”教義差距極大,其思想其實主要源於中國籍傳教士梁發的《勸世良言》。
而之所以洪秀全會選擇“基督”教義,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普通百姓對“基督教”完全不懂,他利用了百姓希望求變的思想,正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反而更容易蠱惑百姓。另一方面,正因為普通百姓不懂,他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性”的改編教義,從而更有利於其擴大勢力。
其實洪秀全不過就是假借了“基督教”的名字罷了,無論是他的教義,還是他傳播宗教的手段,都與白蓮教等並無二致,什麼鬼神上身、許以好處等都是其常用手段。
思想雖然先進,但並未積極推行這個問題昨天我已經回答過,感興趣的可以看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86775719920009480/(
為什麼有些人研讀洪秀全的著作時發現和道聽途說的不太一樣?),在此就簡單敘述一下吧。
作為太平天國的主要政治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雖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縱觀整個太平天國時期,其實並沒有真正施行。制度的建立似乎更多是為了利用宣傳手段忽悠百姓,在政權建立之後高層迅速腐朽,其上層利用神權和職權壓迫百姓甚至比清廷更狠。
而從太平天國起事以來的所作所為看,其所作所為幾乎都是在破壞,而沒有相應的建設,性質更像是流寇,還並非一個先進的政權。所以,其所為的思想先進也不過是蠱惑百姓的手段罷了,本質上並未體現出任何先進性。
-
4 # 真知是什麼
那段歷史,還真沒學習好。可能是槍打出頭鳥吧?!任何新鮮事物的第一個,都不會被認可。就像孫中山就不如毛主席的名氣大。
-
5 # 寰宇風雲錄
洪秀全不用“反清復明”而用“基督”教義,倒不是因為時代的進步,而是因為時代變了。
這個時代就是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的堅船利炮和先進技術給華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洪秀全用“基督”教義,是拉大旗扯虎皮,蠱惑人心的一種策略而已。
洪秀全最初接觸基督教是在1836年。他赴廣州應考不中,得梁發所著《勸世良言》。翌年再考不中,大病一場,據說夢見異象。1843年再讀《勸世良言》,受到啟示,與馮雲山創立拜上帝會,以宗教組織形式團結民眾。1847年,洪秀全與族弟洪仁玕到廣州,師從美國浸禮會牧師羅孝全(R.I.J.Roberts,1802—1871)學基督教義。回家後,將儒道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相攙和,創立了一種中西合璧的宗教。與基督教相比,其同異之處有:
一、將基督教的“十誡”改寫為“十款天條”,如“七日禮拜頌讚皇上帝”,“不好講謊話”,“不好起貪心”,等。
二、稱上帝為爺火華,粵語稱父為爺,因而稱上帝為天父、名火華,又避諱為煷或花。以耶穌為天兄,洪秀全自稱為天父之次子。根據中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理觀念,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耶穌,兼祧兩房。
三、對“三位一體”的教義,根據馬禮遜譯本將聖靈譯為“聖神風”,認為聖靈是天父使用的工具,不能與天父、天兄同體,因而將此名贈予東王楊秀清,相信上帝降託在楊的身上,楊可代其傳言。
四、洗禮以清水洗胸,表示洗心革面。禮拜時神桌上置燈二盞、茶三杯。男女分坐左右,唱頌歌,聽講道,向Sunny入室處下跪祈禱。如遇吉凶大禮,則以食品祭獻,祭畢共食之。
五、太平天國之名,取自福音書登山寶訓,意為建在地上的天國。
六、刻印《聖經》。《舊約》稱為《舊遺詔聖書》,《新約》稱為《新遺詔聖書》。
-
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去偽存真,撇去偏見,才可能從真實的歷史中有所得。
反清復明,從來不是大規模反清活動的主要口號在小說和電視劇中,似乎反清人士言必稱:反清復明。
果真如此嗎?
我們細數一下乾隆以來的歷次起義,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口號和反清復明基本沒有關係。
乾隆六十年的苗民起義,口號:逐客民,復故土!他們反對“改土歸流”對他們利益的侵犯;
嘉慶元年的白蓮教起義,他們宣傳彌勒佛降生,可以救萬民;同時,“教中人納稅若干,將來按稅授田”,依然以土地問題來號召起義!
嘉慶十八年的天理教起義,他們依然打的是宗教的旗號!
因此,號召民眾的,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反清復明,而是“宗教”所描繪的美好願景願景,以及關乎切身利益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國運動,除了用洋教外,與這些早期起義並無本質區別。
對比拜上帝教進步否,沒有任何意義。
當起義發生以後,決定你成不成氣候的,就不是你“宗教”的戶口本了,而是你能否抓住當時群眾的切身利益!
反清復明,只有提醒作用,沒有號召力這個口號喊得最積極的,無疑是洪門!反清復明的口號他們從清初喊到清朝滅亡。
他麼支援孫中山完成反清大業後,民國建立時,他們有高喊“不行,要復明”了嗎?
洪門兄弟為孫中山出生入死,可不是為了復明。反清復明,唯一嚴肅、認真的,只有“反清”,至於是不是要“復明”,不重要。
反清復明,只是提醒大家,清人非我族類,竊據神州,我們不承認他們的統治!
僅此而已!這四個字從來都沒有號召起有組織、成規模的反清活動。
也只有吳三桂這種倉促造反的人,才會搬出自哪裡都不信的“反清復明”來。反清復明,是一個姿態,是不必說的話洪秀全、孫中山,都沒有說反清復明,可是,他們卻都在進入南京後祭奠了朱元璋。
什麼意思?
此舉告訴天下:清朝是“竊據神州”,他們認為自己驅逐韃虜,從明朝那邊續上了江山!
無論是洪秀全,還是孫中山,都知道充分利用“反清復明”的情緒,卻不會把“反清復明”作為自己主要的政治口號,因為那完全沒有號召力!只有關乎切身利益,才有深刻號召力做營銷時,你可以玩一玩情感,玩一玩格調,人家心一動,就付費掏錢了。
可是,造反是誅九族的事情。很少有人會單純因為“思念明朝”而冒險起義!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玩不得虛的。太平天國早期能得到發展,不在於拜上帝教什麼“神力”,而在於“天下皆男子,多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皆是姐妹之群”這種平等思想帶給沒有活路的貧苦百姓以希望!
可是,洪秀全卻不能利用這個機會,推行良政,依然醉心於“拜上帝教”的虛幻中,終於錯失良機,導致失敗!
-
7 # 雪天雪晴
神棍。
老套路了。
換了個馬甲,無甚新意,遑論進步。
-
8 # 港漂漂深圳
我覺得他還不如用伏羲的兒子轉世的名義起兵更合適
回覆列表
在清朝前期,大多數反對清朝的起事,都會用反清復明相號召。因為那時明朝滅亡不久,許多人還對這個王朝有感情,這樣容易聚集人心。
但是,隨著時光流逝,尤其是到了洪秀全時代,明朝已經滅亡了差不多兩百年,已經過了近十代人。這時候,再用反清復明相號召,其作用顯然會大打折扣,甚至就沒有什麼作用。這是其一。
其二,即便反清復明還有作用。那按慣例,洪秀全就得推舉一個明朝宗室後裔當一把手,哪怕只是名義上的。這樣,他只能屈居第二。這是洪不願意的。
洪秀全用基督相號召,事實上,和許多朝代的農民起義,用其它宗教相號召的本質是相同的。在民智不開的時代,宗教最能籠絡人心,凝聚人心。清朝的白蓮教起義和後來的義和團運動,都是利用宗教。
但洪秀全的基督,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西方的基督。他創立的所謂拜上帝教,不過是借用了基督教的名義,根據他的需要,作了大量修改。所以,最初,西方教廷聽說中國有一些信奉基督的教友,非常激動,結果派人來一調查,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至於不用反清復明而用基督教義,是不是時代的進步?我以為,兩者都不過是起事手段,無所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