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月輕風2006
-
2 # CydiaSync
在寧波飛往西安的航班上,一位頭等艙的旅客媽媽獨自帶小孩坐飛機,媽媽怕孩子會吵鬧打擾到周邊的客人,於是給在頭等艙的其他旅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並附了一張卡片。
糖果和耳塞
小卡片
航班上的空姐回憶說,在整個航程中,小寶寶一直很乖,並沒有哭鬧,安靜地看書、吃東西、看動畫片。
而收到禮物的旅客也忍不住稱讚這位用心的媽媽:“孩子的素質完全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幾乎沒有一個媽媽會如此用心。”
。”
的確,教養與財富多寡無關,一個真正高貴富有的人,不會高人一等,也不會頤指氣使,他能推己及人的體諒他人,平等對待每個人,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教養與貧富無關
真正有素質的人,會顧慮他人的感受,
不會影響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前幾天去吃自助,店裡有個冰激凌桶,每個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選擇作為飯後甜點。當然,需要自己自取。
就在大家排隊時,過去一個約莫5、6歲的孩子,不但無視排隊的人群,還勺子和手並用,把大半個身子都鑽進了冰櫃裡,足足折騰了有10分鐘,孩子的母親不僅不制止,還在旁邊笑著看孩子,頗有幾分滿足感,眼見排隊的人越來越多服務員過來制止,還被孩子媽媽大聲喝止。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什麼樣,塑造出來的孩子往往就是什麼樣子,這種薰陶的力量往往超乎我們想象。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則是畫畫的人,白紙最後會變成什麼樣,都依賴於作者怎麼去展現。
孩子同時也是父母反思自己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其實也是父母身上所呈現的缺點。
董卿在養育了自己的兒子之後有一段時間過的很迷茫,她找不到平衡,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成長,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後來她說,在一次交談中,她的朋友一句話及時點醒了她,“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於是她決定努力的將自己的變得更好,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從自己的身上學到很多,也能令他尊敬和喜愛自己。
“ 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教養,是評判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水準。一個人總是需要教養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教養是種溫良的天性,是有愛有堅持的家教。
有個電臺姐姐去香港參加完一次活動後跟我說:“我覺得劉德華這人一定常青。”
問她為什麼。
“媒體晚宴就是媒體聚餐嘛,很多明星都不來,劉德華這樣的大咖,不僅來了,比我們到場還準時。桌號是按不同地區擺的,像我們內地電臺就往後一點,幾十桌啊,他每桌都來敬酒,和我們每個人都碰杯,我發現他每桌分配寒暄的時間基本也都一樣,你說這樣的人怎能不紅?”
我感嘆:“華仔情商真高,什麼人都能應付。”
姐姐搖搖頭:“錯了,他是教養好。哪個明星不知道要和媒體搞好關係,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他是打心底尊重每個來參會的人。飯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修養,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尊重每個人,這人真了不起。”
有人說,有錢就會變得有教養,因為活著不緊張不狼狽了,自然有空照顧方方面面。我並不認同。
梁曉聲曾這樣概括“文化”二字: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而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大抵也如此。
教養不僅與貧富無關
更與年齡、性別、職業、地位無必然關係
教養是個很抽象的東西,而教養又通常是別人衡量一個人的標杆,一個人哪怕學習成績再優秀,沒有教養,一樣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沒有教養的人,都有點共性:一般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客觀的說教養這回事跟有錢或者沒有錢關係不大,更多的應該是跟家庭有關,跟父母家人有關。
比如,食不言寢不語,吃飯不吧唧嘴,不大聲講話,不公放音樂,這些大概是家庭環境下比較容易養成的習慣。
沒錯,家教就是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習慣。父母進入子女房間前輕叩兩下房門(關鍵詞是“輕”和“兩下”),久而久之,子女在家庭外,社會中,大多也會保持這種習慣,這就是好的家教。
那些骨子裡深藏教養的人,眼裡有光,心底有愛,一定會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
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佳信與義。
人有教養行走八方,無教養寸步難行。
-
3 # 惜緣微健康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是瞭解世界,學習生活,學習生存方式。
他們都是空白一張紙,寫什麼,怎麼寫,和父母 今天環境有關係,
很多人不清楚,每一個孩子本來就是與生俱來的聰慧,非常優秀。
要讓孩子有教養,首先父母是榜樣。每一個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得是最多,很多父母把教育孩子交給了幼兒園,交給了學校的老師 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真正的培養孩子的正確思想觀 和人生價值觀是從父母這裡開始,
-
4 # 大條媽咪
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曾幾何時,嘴裡總是說出一些暖心話語的小天使,突然開始蹦出一些刻薄的字眼,什麼“你真醜!”“真是難看!”“太煩人了!”每當媽媽聽到這樣的話語後,總是會有種十分崩潰的感覺。
高情商的媽媽這樣做
最近一段時間,3歲的甜甜好像一下子進入到了叛逆的青春期一樣,對於很多事情,甜甜總是會說出自己的看法,只不過,甜甜嘴裡說出的話語卻總是站在事件的對立面上。
媽媽在網上買了一條新裙子,收到包裹後,媽媽立馬就開啟試穿了一下,這件裙子穿在媽媽的身上真的挺好看的。
就在媽媽美滋滋地照鏡子的時候,甜甜突然在媽媽的身邊來了一句:“你真醜!”
聽到了甜甜的話語後,媽媽第一時間感覺到有些傷心,不過很快地,媽媽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她蹲下了身子,讓自己的視線和甜甜保持平行,問道:“為什麼說我醜呢?”
只聽甜甜像個小大人似的說:“綠色醜,紅色的才漂亮!”
媽媽聽了甜甜的解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才3歲的甜甜就已經有了自己喜歡的顏色,同樣地有了自己的審美。
媽媽在聽到甜甜說出“你真醜”這句話後,並沒有斥責她,反而尊重了她的意見,並且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你認為的醜,也許在我的心理覺得很好看呢?不過,媽媽還是很感謝你給我提出的意見哦!”
媽媽的錯誤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無獨有偶,飛飛的媽媽遇到了同樣的事情。
當媽媽的閨蜜來到家裡看望飛飛的時候,阿姨送給媽媽一件牛仔服,就在媽媽滿心歡喜地試穿時,飛飛卻傲嬌的說出一句:“你真醜!”
聽到了飛飛說出的話語後,媽媽感覺到特別尷尬,甚至有種自己的孩子在拆自己臺的感覺,媽媽為了找回面子,就大聲地訓斥飛飛:“你知道什麼美醜!我看你才醜呢!”
就在飛飛想要反駁媽媽的話語時,媽媽又接著說:“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子不許插嘴!”
飛飛原本還想解釋一下自己說出的原因,可是媽媽的態度讓飛飛十分委屈,自此之後,飛飛再也不肯在媽媽的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兩個媽媽的做法高下立現很顯然,甜甜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不僅尊重了孩子的意見,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而飛飛媽媽粗暴的打斷孩子的話語,並且不問理由,一味地斥責孩子,不僅會打擊孩子說出看法的積極性,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讓孩子失去發言的積極性,變得更加自卑懦弱,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到底為什麼會說出這種刻薄的話語呢?1、只是坦率,並不是刻薄。
對於小寶Bora說,他們還沒有學會大人那麼的圓滑和世故,因此,他們在面對著一件事的時候,發表出的看法其實只是坦率地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已,並不帶有什麼感情色彩,家長們其實不必過於較真的。
2、享受語言帶來的衝擊力。
當孩子們發現自己說出的話語會帶給家長一定的刺激,並且家長們會因為自己說出的話語而做出一些劇烈的反應時,孩子就會更加享受這種語言帶來的衝擊力,哪怕他們的原意並不是想要一直說出這樣話語,但是為了看到家長們的反應,他們也會一次又一次地來強調這些看次叛逆的話語。
說起來,孩子的一些習慣和語言還真是要取決於家長的反應呢。
家長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呢?1、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需要先成為一個那樣的人,以身作則,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才可以。
2、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
當家長髮現孩子說出一些刻薄的話語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解釋一些對方聽到這樣話語的心情,讓孩子假設一下,如果自己聽到這樣的話語後會是什麼反應,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地來思考,這樣才能讓孩子共情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3、尊重孩子的想法,並作出正確地引導
當孩子說出一些刻薄的話語後,家長最先要做的事情並不是呵斥和責怪,而是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這些想法背後的原因,同時,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鍛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當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時,家長就要做到正確的教養孩子,而“教”在“養”之前,這更能說明對於家長來說,教孩子的重任更為重要一些,甚至還要放在養孩子的前面呢!
回覆列表
言傳身教。
首先,家長素質要高。孩子在家長身邊長大,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家長如果素質低,孩子也很難有教養。家長彬彬有禮,為人正字善良,愛乾淨,懂禮貌,自律,愛學習,懂感恩,孩子一定也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