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味人生

    乾陵墓道口現身天下,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若非周總理當年阻止,乾陵說不定早就被摸金校尉郭沫若給“發掘”了。

    乾陵存在至今,遇到過四次比較大的危機,但直到今天仍然安然無恙。

    1、最早對乾陵下手的,相傳是唐朝末年的黃巢,動用了40萬人挖掘梁山,依然沒有找到墓道口,為此挖了一道40多米深的溝,稱之為“黃巢溝”,堪稱史上最尷尬盜墓團體。

    2、五代十國時期,溫韜(沒錯,就是畫江湖不良人中的溫韜),曾任陝西軍區司令員,利用職務之便,瘋狂盜墓,唐朝的墓基本上全部搞定,除了乾陵,至於原因,沒有記載。

    3、隨後來到了民國時期,孫連仲看到孫殿英在清朝墓中收穫頗豐,效仿其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找乾陵的墓道口,到處亂炸,也依然無功而返。

    4、郭沫若憑藉對甲骨文的研究、以及其他在考古方面的貢獻,成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當年帶隊發掘永樂帝朱棣的長陵,隨後因為難度太大,轉而開發定陵,而且就在定陵的發掘過程中,在郭沫若等人的提一下,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乾陵發掘計劃》,周總理批示“此事,留給後人來完成吧”,就此作罷,否則以那個時代的激進性,搞定乾陵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裡面的東西恐怕也要隨之而隕了。

    5、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

    誠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人們猜測王羲之的真跡《蘭亭集序》在李世民的昭陵中,恐怕已被喪心病狂的溫韜給當成廢物損毀,同時也寄希望於《蘭亭集序》保存於武則天的乾陵中,究竟如何,只能等將來文物保護做到100%完美的時候才能來看。不過竊以為,讓先人的陵寢長埋地下,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尊重,不過料想“人性”二字,恐怕乾陵早晚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可嘆。

  • 2 # 聊古知風月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儲存最完好的一個,是眾多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乾陵墓道的發現是非常偶然的,但也可能是天意吧。有史記載,乾陵曾遭受多次盜掘,唐末農民起義領導者黃巢,五代唐墓大盜溫韜,民國軍閥孫連仲,都想一窺此陵的真容,但終都沒能如願,雖然沒有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卻似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令乾陵的神秘色彩倍增。

    1958年,因西蘭公路復修經過乾陵,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農民便到武則天陵墓所在的梁山上炸石取料。炸過第三炮後,飛出幾塊石條,上面刻有文字,還連著些像鋼筋一樣的東西,因當地早有乾陵之說,故村民立即上報當地政府,在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認真的考察後,終確認此處為乾陵墓道。但因技術不足,政府怕立即考古發掘會對乾陵有所破壞,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故就地保護暫不發掘。

    一座大山,兩位皇帝,1300多年的神秘面紗,還在等待它的揭開,相信到那時,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會更進一步!

  • 3 # 未央阿房

    歷史往往充滿了封閉和匪夷所思,世人都知道乾陵陪葬多,得之可以富可敵國,但是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找啊找,也沒找出來個所以然。這裡邊明裡暗裡也有不少名人都參與過盜武則天的墓,可是一無所獲。

    誰曾想幾個農民隨隨便便就把它弄出來了,也幸好是當今時代被發現,不然要是被黃巢這類人發現可就什麼也不剩了。

  • 4 # 清感歷史殿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陵墓被稱為是世界九大奇蹟之一,歷經千年被無數人惦記都沒能將其盜走,原因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冷兵器時代用刀和斧子砍不動,熱兵器時代用炮轟同樣沒效果,但是誰曾想到,四十萬人都未能幹開的乾陵墓道口卻是被幾個農民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並且成功幹開了。

    武則天的陵墓完全可以和秦始皇的陵墓相媲美了,秦始皇陵墓沒有被盜的原因是找不著,而武則天的陵墓是人們明知道它在那卻愣是幹不開,其堅固程度可想而知。

    乾陵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埋葬了兩人皇帝,而這兩人皇帝還是一男一女,其關係還是夫妻關係,按理說武則天身為唐太宗的老婆,但是卻是和唐太宗的兒子李治生了六個兒子,而李治娶了自己老爸的老婆,有道是帝王本是無情家,卻也不想這帝王家也夠亂的了。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逝世,武則天力排眾議,安排人員給李治在長安城西北方向的梁山上選擇了陵墓,有趣的是武則天一生追逐命令卻並沒有給自己修建一處陵墓,只是在死後又將李治的陵墓挖開,直接葬了進去,也就形成了中國獨有的 夫妻合葬二人還都是皇帝的一座陵墓。

    死了都不和唐太宗合葬在一起而選擇了唐太宗的兒子李治,也不知道這一家人在九泉之下見了面會不會感到尷尬呢?

    乾陵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被無數人惦記過,被四十多萬人挖掘尋找過,連梁山都幹塌了一半卻因為找不到墓道口而挖不開,卻是在1958年被幾個農民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了。

    1958年,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梁山旁邊一條名為西蘭的公路需要進行修理,而一般幹這種苦力活的都是農民工幹,修公路需要大量的石頭,剛好附近就是埋葬著武則天的梁山,幾個農民就地取材,直接對著梁山就是一通炸。

    11月27日下午,賀社社和幾個同鄉按照往常的規章流程在無字碑以北一公里的地方開採石頭,剛開始還比較順利,爆炸產生出來的石頭被運走填補公路,當點燃了第三包炸藥的時候,炸出來的突然不光是石頭了,還有條狀的石頭,而且數量還不少,這明顯不是天然形成的石頭,而是人為的。

    賀社社和幾個人先是愣了愣,隨即趕緊把石頭拿起來查看了起來,果然,這些條狀石頭上面除了有人為雕刻的痕跡,還有字跡,再一想這梁山正是埋葬武則天的地方,幾個農民當即一愣,都驚呼這該不會是瞎貓碰著死耗子炸到武則天的墓穴了吧?

    幾個農民工雖然文化程度不太高,但是也深知帝王陵墓被發現的重要性,於是乎,誰也沒敢繼續動彈,幾個人一合計,直接把工作停下來,跑到了乾縣的辦公室內和一名姓楊的幹部說了這件事。

    這楊幹部一聽幾個人修路修出一條武則天的陵墓口來頓時是驚愕無比,一千多年以來多少人打武則天陵墓的注意都沒成功,就這麼糊里糊塗的讓幾個鄉親給發現了?這事可有點太夢幻了。

    但是驚訝歸驚訝,楊幹部也深知此事重大,幾番確認之後便是立即給縣委書記和縣長打了電話,告訴他們幾個鄉親修路修出一條武則天帝王墓來。

    縣長和縣委書記一聽也是有些膽戰心驚,面對如此重大事件他們也不敢怠慢,也害怕幾位鄉親文化水平不高是不是炸到了別的東西了,就讓這位楊姓幹部趕緊跟著鄉親們去看一眼,別到時候自己上報到上級再鬧出笑話來。

    楊幹部也是非常敬業,一刻也沒停跟著幾個鄉親連夜趕到了被炸開的陵墓口檢視具體情況。

    楊幹部畢竟是有文化素養的人,拿著條狀石頭看了一會心裡基本上有了個大概,他立即對幾名鄉親說:這事對誰也不能說,以後也不能來這裡炸石頭了。

    幾個鄉親點點頭,把工具收拾好就回了家。

    楊幹部趕緊把這件事情告訴縣領導,縣領導當機立斷,讓他放下手裡所有的工作,就專門抓這一個工作,並且馬上去省裡進行彙報。

    1958年12月4日,陝西省文管會派楊正興、雒仲儒等人進駐乾陵,立即對農民炸石的地方進行勘查。

    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

    1960年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

    1960年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經過挖掘發現: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

    且其情況大致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相同,所以由此可以斷定,被炸開的就是武則天的陵墓。

    非常值得慶幸的是,專家們在山體周圍並沒有發現盜洞,甚至連人為工具留下的痕跡都沒有找到,所以可以斷定武則天陵墓是沒有被人盜竊過的。

    帝王的陵墓大部分都有諸多的陪葬品,而這些陪葬品均是有著極高的考察價值和歷史價值,正是因為如此,帝王陵墓才會被盜墓賊盯上。

    一方面四十多萬人從冷兵器的刀砍斧鑿到熱兵器的大炮炸藥都想挖開武則天陵墓都沒能夠挖開,而另一方面武則天將陵墓修建的如此牢固,墓穴之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值錢呢?

    首先乾陵歷時二十三年才完全修建完成,其次墓中埋葬了李治和武則天兩任皇帝,但是乾陵可不僅僅只有二位皇帝,還有陪葬墓十七座,其中有太子與公主多名,其餘的都是王公大臣,隨便一位在唐朝時期都是跺一跺腳就能讓全國上下抖三抖的人物。

    鑑於武則天陵墓沒有被挖掘,我們也只能是做一個大概的猜測,根據乾陵修建如此恢弘且連陪葬墓的主人身份都非同凡響,有一位文物工作者曾經 推算出墓穴之中的寶藏最少有五百噸左右,而且帝王墓之中的寶藏都是當朝當代最為稀有的物品。

    最後,鑑於曾經某位摸金校尉著名現代文學家郭沫若不看文學他看上了考古後將萬曆皇帝的墓穴挖開,導致其中大量文物氧化的原因,武則天陵墓與秦始皇陵墓一樣不允許挖掘,等到科技發達之後,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看到乾陵之中唐朝盛世的真正瑰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鑽戒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