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毫米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絕大多數家長和孩子主要根據高考成績選學校和專業。所以每年高考後,我們看到,報考專家們異常活躍,生意也特別好。幾乎所有考生都突然間沒了主意,失去了人生方向。而事實上,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們大都有自己的理想,也希望將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可在高考成績出來後,卻已完全迷失。

    這當然不能怪孩子們。高考招生制度,以及高校辦學水平的參差不齊,更以及市場對人才的估價方式,都逼得他們只能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更適合自己的學校。

    理科的考生,最後選了人文專業;文科的考生,最後選了計算機。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其實高一分科的時候,他們主要考慮的也是自身學科的強弱,而沒有想過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

    不能引導孩子們朝著最適合的方向生長,這是中國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缺陷,也是中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選專業和院校,應該放在第一位考慮的,是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持久的驅動力,興趣是深入某個領域唯一的引路人。

    做喜歡的事,然後從中獲得收入養活自己,獲得成功成就自己,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對社會有用的同時,自己也活得幸福。我們經常強調奉獻,這是反人性的。奉獻意味著割捨,割捨意味著痛苦,在痛苦的過程中做出抉擇。這樣的人生,縱然有非凡的價值,又有何意義?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奉獻社會,這才是人生的圓滿。

    其次考慮性格。

    人的性格與生俱來,後天很難改變。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否認教育的力量。很多家長對我說:“孩子性格內向,老師您多點他回答問題,讓他鍛鍊一下膽量。”

    這可能有點用,但效果有限。內向的人,從骨子裡羞澀、膽怯。強要他人前表達,他會感到很痛苦。

    性格內向不是缺陷,這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出發展出來的一種特質。如果是致命缺陷,絕不會寫入我們的基因密碼。性格內向的人,不太敢冒險,做事比較謹慎。這樣的人,不容易遇到意外,生存下來的機率比較高。所以內向其實也是一種優勢。

    之所以說這些,是希望性格內向的同學,不要因此感到苦惱,然後為了鍛鍊自己,故意選擇與自己性格不相宜的專業。性格內向的學生,儘量選擇那些少與人打交道、不需要當眾表達的專業。

    反之,性格外向也不一定就是多大優勢。外向的人擅長社交,但那僅是淺層社交,看似長袖善舞,實則作用不大。真正的社交,是力量同一層次者的對話,誠信的對話。這樣的社交,才能為人生助力。

    性格外向者,有冒險精神,做事大膽。敢冒險,獲得的機會自然多。敢嘗試,成功的機率自然大。但與此同時,遇到意外的機率也大。這是性格外向者的劣勢。當然,這同樣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選擇管理、銷售等需要更多開拓能力的專業。

    最後再考慮成績。成績擺在那兒,它決定了你選擇的範圍。但你完全沒必要靠著線報考,為此花不菲的價格請專家代勞。例如:你的高考分數,在二本院校內,是個很高的分數,選擇的空間很大,就不必硬要靠線去報一個自己不那麼感興趣的一本學校。

    選城市比選學校重要,選學校比選專業重要。這是通識。但更重要的,是“從心所欲”,選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才能做一輩子,做出成績,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2 # 智聖途何老師

    中國本科專業分三個層次來設定:

    學科門類--專業類(一級學科)--專業。

    共有12門類、92一級學科、500+專業,

    (這裡不包含軍事類)。

    認識一個具體專業要了解以下幾方面:

    *專業概述 *培養方向 *課程設定

    *就業方向 *報考指南 *優勢院校

    這些是我們在報考前必須瞭解掌握的。

    專業選擇的十大維度見下圖。

    再說院校。

    普通高等院校分為本科與專科兩個層次,對於本科層次的高等院校,很多人喜歡用一本、二本來進行劃分,其實這樣並不科學規範。(我們在孩子幼兒園到高中階段都不惜代價,盡力爭取進入重點學校,而到了大學階段,連重點院校的劃分都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甚至因此導致決策性的失誤,這其實也是可以避免的。)

    一本、二本只是本科院校在招生時分為第一批次、第二批次,這並不是對院校等級的劃分。

    中國現階段對於院校層次的劃分一般可以理解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高校(這裡就包含我們說的一二三本)。可以這樣理解,“211工程”是國家重點建設院校,“985工程”則是重中之重。2015年11月國家又提出了“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所以又增加了一個“雙一流”的範疇。

    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來了解院校:

    基本情況(名稱、地域、歷史沿革等)

    辦學形式(公辦高校、民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和獨立學院)

    院校類別(綜合類、單一專業類、重點專業為主)

    所屬類別(省屬、部署、共建)

    學科實力

    本號歷史文章有一篇名為“最全公辦院校名單”、以及一些院校或學科排行榜可供參考。

    院校定位要參考以下幾個維度。

    一、分數和位次的排名(決定投檔的順序和能被提檔的學校高度)

    二、專業範圍(預先梳理出15-20個首選、備選專業,避開不選範圍)

    三、家庭維度(結合家庭實際情況,對地域、學費、生活成本,以及今後考研、就業、安家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四、其它因素(性別差異、身體狀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

    五、選校流程與辦法(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確定自己能去的學校、確定自己想去的學校、價效比最高的學校)

  • 3 # 上善若水5202014

    若水有話講,和你不一樣。

    恕我直言,成年人從不玩虛的,你說的三方面,我優先考慮兩方面對專業和院校選擇的影響,暫且放一邊的是興趣。興趣這東西,我個人認為太虛。本來選大學和專業就是權衡利弊,面對現實,如果興趣再來攪鬼,更小了我選擇的範圍。不是不要,是把它放在第三順序(我是怕有人罵我,才沒捨棄的)。

    一、成績決定你有沒有權利選,所以成績下來,就把錄取分數在你成績上下的學校選出來,這順序嘛,肯定從高向下排,至於排名個大網站都有,比你成績高的也要列出幾個。因為錄取分數不代表專業錄取分數。

    二、性格決定你適合不適合選,因為有些專業確實可能和你的性格八字不合。例如你有社交恐懼症,無比內向,就最好別報金融專業。對於性格方面,你最好列出最不適合專業排序,採用排除法。

    三、興趣是來打醬油的,學校專業都是最優解了,這個時候可以考慮考慮興趣了。不好做選擇的時候,就用興趣選擇一下,但不要糾結在興趣上。即沒有必要一定選個最感興趣的,只要不反感就ok。畢竟將來要養家餬口,哪能這麼任性。有了物質基礎,興趣才能開心的玩耍呀!

    畫重點、畫重點:把興趣變成工作是很殘忍的事,因為你再不能隨心所欲,而言聽別人支配,很可怕的。不信?你可以問問遊戲的職業選手。

    當然也有理想派,非要先看興趣,願意為此拋頭顱灑熱血;那沒辦法,你內心已經選好,只是來確定一下自己的心儀;那我只能說,祝福你,以後一定要幸福。

    其實問一問大部分高中生興趣是什麼,基本上都是哪門課好就興趣在哪門,畢竟可以從中獲取成就感。沒人是受虐狂,自然不喜歡成績差的學科。所以興趣多半是虛的。就好像這句話,老闆不要和我上班的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我是若水,只為真實的自己。

  • 4 # 哆啦A夢的世界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饒有興趣。

    提問者自身也是明智的,把興趣、成績、性格作為報考院校與專業的核心因素。那麼,我作為一個已經在大學校園生活了快兩年的過來人,來談一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吧!

    一、成績才是硬道理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的高考依然是應試教育的指揮棒,應試教育是什麼?即為為了應對考試的教育。那麼,在高中,在大多數老師、家長甚至學生心目中,分數才是高中最重要的,拿出成績來才是硬道理。中國的大學也是依據分數高低來劃分的,高考分數越高,自己能夠報考的院校就越多,讀取優質大學的機率就越大。雖然我們強調要以綜合素質去評價學生,但是考大學看的卻只有分數的高低、成績的好壞。所以,在高考之前,為了多掙一分,我們也要在所不辭,用盡全力考出最理想的成績!

    二、興趣一定要至上

    在高考成績出來後,要儘量把自己的每一分都用上去,按照“衝、穩、保”的填報志願模式,選擇理想的學校及其相關專業。我現在就特別後悔當初填報志願沒有遵循自我內心的願望,把熱門專業以及就業前景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以至於選擇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專業,造成了現在的“專業恐懼症”,對該專業產生了嚴重的“消化不良”。專業一定要選自己感興趣而有能力駕馭的,這就像結婚一樣,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結婚,只能完成結婚的表面儀式,卻終究享受不到真正愛情的甜美,最終也必將無疾而終。

    三、性格是決定命運的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和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往往不太善於表達,他們往往很沉重冷靜,這樣的學生比較傾向於獨立的學習生活,適合學技術類、編輯、會計、程式設計師等相對不與他人有過多交流的專業;比較外向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他們喜歡與人打交道,適合學習的專業很多,如市場營銷、師範類、律師、商學等等。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

    總而言之,我們要學會統籌兼顧。高中的時光要且行且珍惜,為了我們愛的人,也為了愛我們的人,請高中的同學們再添一把火,讓99度的水沸騰,祝願我們都能夠美夢成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歲以後,敏感肌膚用什麼化妝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