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沙趣說歷史
-
2 # 立志成蟲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特別是小國多,實力弱了當然容易被大國強國滅掉。實力相差不大也不容易被滅掉,春秋中期開始是晉楚爭霸的時代,晉文公以城濮之戰擊敗楚國稱霸,幾十年後楚莊王以邲之戰擊敗晉國稱霸,晉是北方強國,楚是南方大國戰場上的勝敗還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夾在晉楚之間的鄭國兩頭兒受氣,可晉楚兩國終究互相忌憚,誰都沒有把弱小的鄭國給滅掉,鄭國反而能在夾縫裡艱難生存。到了戰國時代,經過不斷的兼併滅國,大國越來越大,小國逐漸消失了,這才出現“戰國七雄”的局面。春秋為爭霸,戰國是兼併,大國之間實力差距不管明顯不明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往往是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大約50萬趙軍全軍覆沒,再往後秦軍既沒能攻下邯鄲,還被打的多年出不了函谷關,雖然是列國結盟合縱抗秦,但是長平之戰秦軍傷亡損失巨大戰力難以為繼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大國之間的博弈,朝夕難分勝負,即使是秦國再強大,也是“奮六世之餘烈”才滅六國統一天下的
-
3 # 謀士說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土地和人口都有限制,尤其是諸侯國軍隊的建制都有嚴格的限制。周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合計三萬七千五百人。春秋中後期,像秦、晉、齊、楚這樣的大國,都是三軍。晉文公在打敗楚國以後,想建立六軍,結果遭到反對,在原三軍的基礎上增加了軍隊的編制。所以,晉國一直都很強大,而其他幾個國家都是三軍。
所以說,春秋時期大戰雙方都是三軍對壘,就算三軍出動也才一萬五百人,且兩國交戰時並沒有把三軍全部出動。所以,雙方交戰就幾千人。當然,春秋中後期諸侯的軍隊在不斷的擴張。尤其是晉文公稱霸以後,對軍隊的編制數量進行的擴充。所以,晉文公稱霸以後,晉國在軍隊數量上絕對可以壓倒任何一個諸侯國。這種待遇也只有霸主才能這麼做,小國肯定不敢越位。所以,大國都爭相做春秋霸主,以此提高自己在諸侯國中的地位。
春秋末期大國不斷兼併小國,建立郡縣,人口和土地面積膨脹。進入戰國時期大國兼併小國越來愈越烈,因此誕生了戰國七雄。七個大的諸侯國,無論人口或者土地面積還是軍隊數量,都超過了周天子,所戰國七雄紛紛稱王。戰國七雄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開始進行富國強兵的策略,魏國率先在七國之中實行變法圖強。變法後的魏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口再次膨脹。國家富裕,軍事力量強大,魏國成為戰國第一個霸主。因為魏國的發展,刺激了其它六國,紛紛效仿,其中秦國的變法最為徹底。在戰國後期,秦國的實力越來越強,所以笑到了最後,兼併了六國。
進入戰國,大的諸侯國的土地和人口急劇發展,隨便一個大國的人口都達到了百萬級別。尤其戰國七雄,一個大家族估計都能組建春秋三軍的規模,有的甚至會超過三軍。比如魏、趙、韓三家分晉,這三個國家都是從士大夫家族發展起來的。進入戰國他們能進入戰國七雄,逐漸數十萬的軍隊,說明一個士大夫家族的人口數量就相當龐大了。
-
4 # 大秦鐵鷹劍士
春秋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諸侯,基本上一縣一諸侯,小的諸侯全國只有數萬人,軍隊數千人;大的諸侯有人口數百萬,軍隊數十萬。因此大諸侯兼併小諸侯都是一戰滅國,有的甚至不戰而降,直接併入大國,成為大國的一個郡縣。戰國只有三十多個諸侯,其中大部分諸侯都是戰國七雄的附庸,沒有存在感。戰國七雄每國皆有數百萬人口,至少十萬以上的軍隊,秦趙齊楚四國顛峰時侯有六十萬軍隊,所以損失十多萬不至於滅國。
根據記載春秋時期很多國家都被滅了,這些被滅的國家均被併入大國,成為一縣或者一郡。滅國最多的國家是楚國,僅楚莊王時就滅了21個諸侯國,後來楚國又滅了越國,也就是說楚國合計滅了22個諸侯國。春秋時期晉國滅國12個,秦國滅國12個,越國滅國2個,齊國滅國4個;戰國時期韓滅鄭國,魏滅梁國,趙滅中山國,齊滅魯宋兩國,楚滅越國,秦滅巴蜀週三國。到戰國中期,天下七雄已經瓜分了天下,各國均是強國,故稱戰國七雄。
秦國巔峰時侯有精兵六十萬,長平之戰秦軍出動六十萬人,滅楚之戰秦國亦出兵六十萬;秦朝建立後則有精兵百萬,其中長城軍團30萬,嶺南軍團50萬,全國各地駐軍有20萬人。趙國胡服騎射後,巔峰時期有軍隊60萬人,其中邊防騎兵10萬,步卒50萬。魏國鼎盛時期有軍隊40萬人,其中魏武卒30萬人,河西軍10萬人。齊國齊閔王時期則有60萬大軍,數量亦相當龐大,可以同時合縱伐秦與單獨滅宋。燕國燕昭王時期有遼東勁卒20萬人,到燕王喜時還可以發動30萬人伐趙。南韓的國防軍在10~20萬之間,最強大的時候是申不害訓練的10萬南韓新軍,終申子之世諸侯不敢侵韓。楚國一直都是地廣人眾的一個國家,常備軍30萬以上,最後抗秦之戰有60萬之眾。
戰國時代是一個全民皆兵的時代,戰國之前是貴族之間的戰爭,戰國之後則是軍民分離的時代。戰國以前的軍隊組成是貴族子弟與平民,作戰單位是戰車,千乘之國有兵員十萬;普通百姓與奴隸沒有參戰資格。秦朝統一之後,都採用軍民分離的兵役制,種地的百姓不會當兵,打仗的都是專門的軍戶,軍戶不種地。花木蘭代父軍從就是因為她家是軍戶,唐朝的府兵制、宋朝的禁軍制、明朝的軍戶制、清朝的八旗制都是軍民分離兵制。戰國時代戰爭頻繁無度,故所有國家都採用全民皆兵制,十五歲以上男子都有從兵的義務,軍隊消耗了以後,就及時從全國徵兵,軍隊數量大體保持不變。
-
5 # 孝陵衛小校
同樣是周天子治下,何以要分為春秋、戰國呢?
我們常常講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五霸中大多爵位為公(楚國除外)、而戰國的國君往往是王了,有的甚至稱帝。可見春秋、戰國的政治建構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政治模式的轉變春秋還處於分封制的正規化之下,即使諸侯國異常強大,其國君也只能採用“尊王攘夷”的正規化來實現自身的發展。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我們常常講進入戰國的標誌性事件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兩個事件放在春秋以前來看絕對是不合理的,應該天下詔令天下共同討伐這些亂臣賊子。但是由於王室衰微,根本無力處置這些事情,別的諸侯國又沒有權力插手,拖著也就是了,但周王室竟然最終承認了韓趙魏和田氏的諸侯地位,這就使得天子的威嚴喪失殆盡,天下從此不尊周。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時期,霸主們的戰爭往往牽涉很多小同盟國,一是為了道義上的正統性,二是彌補軍隊數量的不足。到了戰國,基本上已經放棄了這種模式,各為其國(或者國王),雖然也有國與國之間的聯合,但出發點是攻城略地,所以他們也就不擇手段了。
軍隊的建制在遵循“周禮”的前提下,軍隊的數量是固定的。我們常常講天子六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春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諸侯國往往保持更少的軍隊。如晉國在晉文公之前有兩個軍,而晉文公執政以後增加到三個軍,後來就增加到五個軍。總的來說雖然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勢力上升超越周王室,但他們的軍隊仍然是有限的。
軍人的構成
春秋時,軍人還是以下層貴族為主,我們可以從一些詞彙去體會:士卒、士兵、戰士、勇士、壯士、士氣等等。中國古代的“士”是一個流動的概念,在戰國以來的讀書人漸漸佔據“士”這個概念的大部分。
常常有人會問一個問題,古代打仗是一件要死人的壞事,為什麼以貴族為主參加戰爭?
愚見:古代戰爭是一種重大的國事,貴族往往以參加國事為榮,而且戰爭對於貴族本人而言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比如:財富、奴隸、軍功、聲望等,這些貴族也有不願意與百姓共享的因素。我們可以發現到了漢朝仍然有選良家子參軍的規則。
因此,在這個層面上講,一個國家的軍人也是有限的。
而到了戰國就不同了,戰爭中所需要的軍人數量越來越多,各諸侯國君主均已稱王,他們為了吞併鄰國,將越來越多的百姓編入隊伍。因此,戰國的軍隊人數突然就暴漲上去了。
問題所說春秋幾萬人便可滅亡一國,原因有二:一是本國軍隊本來就不多(有的也就千把人),二是列國眾多(很多都是小國、有周初八百諸侯之說)。到了戰國,經過常年的兼併(楚國就兼併列國四十五),大概決出7個大國,各國之間相互制衡,在大戰之後卻很難亡國了。(比如馬陵之戰、桂陵之戰、田章伐燕、樂毅伐齊、長平之戰等等)
-
6 # 東海小提督
首先說一下,春秋時代的國與戰果時代的國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對比春秋時期政治地圖與戰國時期政治地圖我們會發現一個區別,春秋時代的國在地圖上是以點作為標記,而戰國時期的國是以不同顏色的色塊作為標記,這當然不是簡單的國土大小的問題。
春秋時的諸侯國範圍就是國都加上外城牆以外的郊區,而郊區也不是無限的,以桔柣 [dié] 之門為界,門以內就是諸侯國,國與國無明確的疆域界線,中間會有很多互不統屬的地區,並不接壤。 而戰國時期的國就和現在一樣了,有明確的疆界,明確的中央地方關係,這時期的諸侯國家是向專制集權轉變的國家。
從這個角度來說,滅亡春秋時期的邦國其實很簡單,攻克敵國的國都俘獲國君就可以宣告滅亡此國了!(可以參照假虞滅虢的例子)
至於說為什麼春秋時期幾萬人就可以滅國,我們可以套用大魚吃小魚的模式,春秋時期和西周時期戰爭的最大區別就是過去國與國戰爭會受到王室的管束,即使擊敗敵國也無法兼併土地,而春秋時代王室衰微,滅國就等於兼併了,就這樣大國滅小國,小國越來越少,大國越來越大,直至戰國時代的局面。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國自成一套體系,相比於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國家疆域更大,兵源更多,有這完整的行政稅賦和後勤體系,封建官僚逐漸取代分封貴族成為國家的中心力量,國家潛力更加龐大,兼併戰爭更加殘酷也更加困難了!
這裡再補充一下關於春秋時期的問題,春秋時代國與國中間互不管的地區並不是荒無人煙,只是不受華夏諸侯國的管轄,地區依舊存在其他部落和邦國,區別只是沒有周天子的分封!所以春秋時期兼併土地的戰爭中並不僅僅是華夏諸國的兼併,更多的是兼併所謂的蠻夷地區的戰爭。這也是晉楚齊能快速發展成春秋大國的原因所在!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他人立場!
-
7 # 性格實驗室
因為春秋時代一國的軍隊總人數也就幾萬人這個水平。
用幾萬人去打一個國家,等於傾巢而出了,滅對手機率當然大。
自然,被滅的機率也大。
-
8 # 張不叄讀秦史
“多少人能滅亡一國”這個問題,當然取決於被滅的國家有多少軍隊。出現題目中這種情況,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兩個時代“國”的規模相差太大。
《周禮.夏官.敘官》記載:“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意思是說,一國的軍隊,以12500人為“軍”,周天子可擁有六“軍”,大的諸侯國可有三“軍”,小一點的兩“軍”,小國一“軍”。
《國語.齊語》記載的“軍”,規模也差不多,管仲的保甲制是:五人為一伍,十伍為一小戎(50人),四小戎為一卒(200人),十卒為一旅(2000人),五旅為1軍(10000人)。換言之,一般的小國軍隊只有萬人上下,大國的軍隊也不過三四萬人。
經過數百年的互相兼併,小國紛紛滅亡,領土和人口不斷向幾個大國集中,最終形成了大家都熟知的“戰國七雄”,他們的兵力從《蘇秦列傳》《張儀列傳》可見一斑:
燕國: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
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魏國: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南韓:帶甲數十萬。
齊國:帶甲數十萬。
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秦國更不用說了,長平之戰就有大軍四十萬,最後滅楚的時候六十萬。
當然,這裡肯定有作為縱橫家誇大其詞之處,拿楚國來說,巔峰兵力應該和秦國不相上下,所以以上兵力打個對摺應該更接近實際情況。即便如此,其數目也遠比春秋時代的小國要多。
回覆列表
滅亡一國不僅要看滅國者的實力,同樣要考慮到被滅國的實力,如果二者實力相差懸殊,那麼一戰滅國不是夢想,而是事實;如果二者實力都不弱,那麼很可能激戰幾番,損失數十萬,這個國家仍不會滅亡,而會堅強的活著。
春秋與戰國春秋戰國都算是東周時期,但為什麼要分開來一個叫春秋一個叫戰國呢?歷史學家的劃分不是鬧著玩的,這兩個時期的得名跟史書記載有關係,同樣跟其巨大的形勢差異有關,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春秋和戰國是兩個迥異的時代。
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諸侯逐漸做大,不再遵從周天子的號令,更有甚者還敢對周王室“指點”一二,如鄭莊公箭射周桓王,衛惠公驅逐周惠王。
然而,身為諸侯霸主的齊桓公等人,卻舉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雖然這只是一面旗幟,但也恰恰說明周天子仍然有其影響力,霸主借而用之,而不是棄如敝履。
戰國時期完全不同,周王的影響力已經全部喪失,眾所周知戰國時期的開端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不論哪個,都是沒有受到周天子冊封而瓜分諸侯國的,是以下犯上,要受到攻伐的。
然而他們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獲得了周天子的承認,可見周天子已經徹底淪為諸侯的棋子,想讓其幹什麼,就幹什麼。到最後,諸侯乾脆自己稱王,哪還管周天子。
一、軍隊數量春秋和戰國最大的差別在於王的數量,春秋時期除了楚國、吳國、越國這些地處偏僻的諸侯國以外,其他諸侯國是不稱王的,即便如霸主齊桓公,爵位為侯,死後也只尊稱為公。
春秋是霸主的時代,霸主,雖然也興兵滅國,但卻標榜道義,所謂尊王攘夷,雖然是明面上,但卻是以道義吸引小國和二流國家歸附,而不純是以武力服人,這說明在春秋列國的心目中,仍有禮和仁義的存在。
列國思維中對禮的殘留遵守,使得其仍然保持著貴族當兵的傳統。在春秋時代,當兵保家衛國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參與者多為下層貴族,平民鮮少參與,因為保衛國家的榮耀往往是貴族優先。
但貴族數量有限,這就是的春秋時期各國的軍隊人數不會太多,按嚴格的周禮,周天子擁有六軍,大諸侯國擁有三軍,中等諸侯國有二軍,小諸侯國只能擁有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
即便是強貫整個春秋的晉國,在晉文公之前也有兩個軍,晉文公時期增加到三個軍,之後繼續擴充,但晉文公時期晉國稱霸,晉國也僅有數萬人馬而已。
晉國尚且如此,其他諸侯國不用多說。軍隊人數不夠,也是霸主們採取結盟小國的策略的一個原因,小國的軍隊雖少,但積少成多,也可以作為大國軍隊的補充。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們以王自尊,以問鼎為目標,戰爭的越加頻繁早已促使軍隊的徵收門檻下移,越來越大的平民參與進了戰爭,由此,大國也不再需要小國的歸附,直接掠其地、奪其民、滅其國即可。
軍隊人數的激增,也使得戰國時期的國家有了更強的抵禦能力,即便一戰戰死數十萬人,過個幾年,總還有十萬軍隊,撐也能撐的更久,也就不可能輕易滅亡了。
如強秦的鄰居魏國,便堪稱打不死的小強,雖然多次被秦國攻城略地,但其仍然撐了百來年。
二、縱深發展翻開春秋時期的史書,會發現裡面有許多一個國家穿過一個國家的國土去進攻另一個國家的記載,而且還是在沒有得到被經過國家的允許,如秦國越過晉國進攻鄭國,當然,這次秦軍的目標沒有達成,還被晉國發現,歸途中一場伏擊,秦軍慘敗。
而在戰國時期卻沒有這種穿越國境不需允許的情況出現,這是因為戰國時期的城要比春秋時期多。
春秋時期的國家,除了少數幾個大國以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其實並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城市,甚至很多小國,僅有國都還算得上城,國都以外,大部分都是荒無人煙、無人駐守的土地。
這種土地,別國悄悄越過,又有誰知?比如上面的秦攻鄭,正是一個鄭國商人趕牛的時候正巧發現了秦軍蹤跡,裝作勞軍,讓秦軍誤以為鄭國已經得知他們的情況,這才改變目標。
小國由於城池少,國君軍隊往往都待在國都,缺少縱深,一旦國都淪陷,國家也就徹底滅亡,不像楚國,雖然國都被吳國攻陷,好歹還有實力復國。
戰國時期各國城池數量大大增多,一次戰敗丟掉幾個,雖然可能對形勢有影響,但一時不至於亡國,這也是韓魏等國經常給秦國割地求和的原因,苟活就行,如果像春秋時期那樣丟一城就亡國,他們也沒那麼慷慨。
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後,各諸侯國傷痕累累,國弱民疲,城池要地一割再割,秦軍直接兵臨都城,滅掉六國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