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成蛟是唯一有史記載的秦始皇同父異母弟弟,成蛟死於政治內鬥。公元前239年,成蛟作為領兵大將出兵擊趙,在陳留反叛秦國,丞相呂不韋出兵打敗成蛟,並就地處死成蛟。成蛟生前受封長安君,死後以諸侯之禮厚葬,其子子嬰為最後一任秦王。

    《史記·秦始皇本紀》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關於成蛟的記載十分少,筆者推斷成蛟作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遭到呂不韋的猜忌,故設計害死了成蛟。如果成蛟真的謀反,按照秦國的法律,成蛟的子女皆連坐而死,豈容子嬰存活於世。贏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成蛟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兩人皆是秦莊襄王的兒子,贏政13歲成為秦王,也就是公元前247年。成蛟的存在不是秦王政的威脅,秦王政親政的最大障礙是呂不韋和嫪毐。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21歲,具備親政能力,但是呂不韋和嫪毐都沒有還政秦王的意思。成蛟作為王室成員,自然是支援哥哥贏政親政,且成蛟的能量不小,威脅到了丞相呂不韋。最終為了除掉成蛟,剪除秦王政的羽翼,呂不韋派成蛟率兵擊趙,樊於期作為副將領兵。軍隊到了陳留後,樊於期以秦王政不是莊襄王親生兒子為由,要求成蛟起兵誅殺贏政。成蛟不同意,但是被大軍挾持,打著成蛟的旗號造反。

    訊息傳到咸陽後,丞相呂不韋立刻調動大軍誅殺成蛟叛軍,成蛟死於亂軍之中,樊於期逃至燕國。秦王政對於弟弟的死,十分震怒,也明白不能親政,就無法掌握秦國;弟弟雖死,但是秦王政保護了弟弟的子女,子嬰等人沒有受到牽連。秦王政在王翦、蒙氏家族的支援下,發動兵變,誅殺嫪毐,奪回實權,將呂不韋削職放回洛陽養老,不久又命呂不韋全家遷蜀,呂不韋自殺身亡。

    樊於期本是呂不韋的親信,他脅迫成蛟起兵造反,兵敗後逃到燕國隱居,被太子丹待為上賓,不過樊於期全族被秦國處死。後來太子丹譴刺客荊軻入秦刺殺秦王政,樊於期為了報仇,他主動獻上了自己的頭顱。天佑大秦,荊軻刺秦沒有成功,卻給了秦國攻滅燕國的理由,不久燕國被秦軍擊滅。

  • 2 # 黑龍江邊的沙子

    成蟜是秦莊襄王的兒子,被封為長安君。他曾奉嬴政的命令,前往南韓迫使韓桓惠王割地百里給秦國。前239年,嬴政命令成蟜率軍攻打趙國,但是成蟜在屯留背叛了秦國,向趙國投降。秦軍攻佔屯留後,成蟜的部下都因為連坐罪被斬首處死,並且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臨洮。

    成蟜的結局是他逃跑去了趙國,被趙國收留了,還賜給了他一塊地。

    嬴政七年,夏太后去世,韓系外戚勢力失去領軍人物開始衰落。以趙姬為首的趙系外戚勢力開始打擊韓夫人和成蟜。這時候的嫪毐已經成為秦國政壇上的一大政治勢力,在帝太后打擊韓夫人和成蟜的行動中由他出面。可能正是在他一手策劃下,韓系外戚勢力遭到徹底清洗,領兵在外的成蟜被迫投降趙國。

  • 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長安君成蟜,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異母弟。因為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史籍對他的記載並不多,大致也就是一個生平簡介。提問者說到了成蟜的悲慘結局,其實成蟜的結局也談不上多悲慘吧?雖然在秦國失勢、因為謀反事敗流亡,但起碼保住了性命、順利逃到了戰國,而且還被趙悼襄王封在了饒地。等到秦始皇滅趙時,成蟜早已作古,秦始皇就算想清算自己這個弟弟也沒有機會了……

    成蟜謀反

    太史公在《史記》中對成蟜謀反的經過記錄很短,不足三十個字:“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這段記錄等於什麼也沒說!成蟜因何謀反?如何謀反?什麼也沒有……只記錄了這件事本身。

    除此之外,史籍還記載了一件關於成蟜的事情,他曾經受秦王政之命使韓,迫使韓桓惠王割地百里予秦。這件事說明了什麼呢?一、秦始皇曾經重用過成蟜,而且是真重用,前者是使韓,後者是擊趙,都是事關外交、軍事的大事。二、成蟜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能夠迫使南韓割地百里,恐怕不是一個酒囊飯袋可以做到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一個有能力、受重用的公子,他真的甘心長期屈居人下嗎?長此以往,秦始皇又真的可以容得下他嗎?不過,這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樗裡疾與秦惠文王這對異母兄弟相處得不就相當融洽嘛!但是,事實告訴我們,成蟜與秦始皇和樗裡疾與秦惠文王根本不是一回事……

    在成蟜謀反的前一年發生了一件事,成蟜與秦始皇二人共同的祖母夏太后去世了!這兩件事一前一後發生,很難不讓人發生聯想。夏太后是彼時唯一與成蟜和秦始皇都有血緣關係的人,她一死,所有成蟜可以依靠的“家長”全部沒有了,緊接著便發生了成蟜謀反之事。換言之,成蟜在秦王政七年之前很可能一直受到了祖母夏太后的庇護,秦始皇讓成蟜使韓很可能也是迫於夏太后的壓力。除此之外,據史籍記載,成蟜的生母也是出自夏太后家族圈子。

    到這裡,所謂成蟜謀反的脈絡基本上已經出來了。因為生母出自夏太后家族圈子,夏太后對成蟜這個孫子要遠比對秦始皇親近得多。早年,迫於夏太后的壓力,無論呂不韋還是秦始皇都不得不“重用”成蟜。或許正是因為夏太后的偏心無形中助長了成蟜的野心。祖母夏太后的去世讓成蟜失去了靠山,他很難再見容於秦始皇。於是,成蟜謀反之事發生了。

    有人說成蟜謀反這件事是秦始皇欲擒故縱,個人並不贊同。首先,秦始皇如果要殺成蟜,有一萬種理由,他完全沒有必要把一支軍隊交給成蟜,給自己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其次,成蟜能夠成功出逃趙國,不太像秦始皇預設的陷阱。如果是秦始皇事先設下的陷阱,恐怕成蟜很難脫身,不是嗎?

    因此,個人認為,這次擊趙更像是秦始皇對成蟜的一次試探,如果成蟜完成了使命,或許秦始皇有可能會改變對他的一些看法,但成蟜最終還是選擇了鋌而走險。因為是試探,秦始皇是有所準備的,成蟜謀反根本無法得逞,最後只得流亡趙國。事後秦始皇對軍吏的處置也應證了這一點,如果是秦始皇設下的陷阱,這些人豈不是功臣?秦始皇為什麼要殺了他們?這些人之所以被殺,只有一個原因,他們上了成蟜的賊船!最起碼也是作壁上觀。

    成蟜謀反是帝王家的宿命,面對無上權力,歷朝歷代兄弟鬩牆的事情太多太多。只可惜,成蟜遇上了千古第一帝秦始皇,他也只能認命了!不過,成蟜又是幸運的,至少他全身而退了,在趙國安安穩穩活到了去世。甚至部分史家認為,後來權臣趙高擁立的秦王子嬰就是成蟜的後代,如果真是這樣,成蟜這一輩子也值了……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成蟜謀反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與生母趙太后矛盾的總爆發,是趙太后勢力對夏太后勢力的總清算。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恐怕言過其實了。從後來嫪毐之亂中趙太后的表現來看,這個女人的權力慾望恐怕要遠低於生理慾望!更何況,彼時呂不韋還沒有徹底倒臺、秦始皇也已經成年,沒有他倆的首肯,恐怕趙太后和她那個面首嫪毐還翻不起這麼大的浪,不是嗎?

  • 4 # 聽覺有道周村驗配中心

    我們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在趙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邯鄲出生,少年他也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大部分時光。公元前247年嬴政在13歲登上了王位,成為了秦國新一任的君王,在他出生之前,趙國與秦國就有著很大的矛盾,兩個國家因此發動了長平之戰,秦始皇出生後長平之戰也隨之結束,秦國的軍隊又開始進攻趙國,因此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在當時彼此的仇恨非常深這一點秦始皇非常瞭解,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贏政當上了君主之後,他的弟弟成蟜卻選擇去投奔趙國,背叛了自己的親人。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人,作為戰國末年的秦莊襄王的兒子成蟜姓嬴,也是秦王的弟弟。很多人對他的年齡看法不同,有人認為他在公元前256年出生,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59年出生,所以嬴政比成蟜大四歲左右,並且兩個人的親生母親不同,所以成蟜不是繼承皇位的第一選擇,最後成為了長安君。在戰國時期,很多王室成員都常常被封為“君”這一類的名頭,例如我們上面所說到的長安君還有知名度高的孟嘗君、信陵君等等。嬴政登上皇位之後,成蟜作為長安君曾前去韓恆慧王所在的南韓,命令他將自己的百里土地割給秦國,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命令長安君成蟜去進攻趙國。但是在這個階段中,最後成蟜選擇背叛自己的秦國,在屯留向趙國投降。屯留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長治市管轄的一個縣,自古以來就是地理要衝。司馬遷的《史記》和《漢書五行志》中都對長安君的背叛有所描述,其中描述當時秦王的王弟長安君成蟜,率領軍隊攻打趙國。沒想到結果在屯留造反投奔了趙國,最後他手下計程車兵將領全部被處死,這個地方的百姓因此被遷往臨洮。趙國看到了背叛秦國的成蟜,不僅放了他一條生路,並且還將賜給了他一塊封地,讓他在那生活。根據史料的記載,趙悼襄王將成蟜封於饒,不過對於他最後的結局,我們就無從知曉了。那麼很多人就疑惑了,成蟜作為秦始皇的弟弟,為什麼非要投降於趙國呢?其實在小編看來。在嬴政即位後,秦朝就已經有著統一天下的苗頭。在國家實力方面,其他山東六國趙國、南韓、魏國、燕國、齊國、楚國都不如秦國,所以我們可以猜想成蟜不是因為覺得敗給了趙國,趙國的實力高於秦國。很多學者都認為,成蟜的臨陣叛變,和秦王嬴政之間的權利爭奪存在很大的聯絡。在一些歷史著作中還認為他的叛變,是受到了呂不韋等的逼迫。在當時的秦國內部,其實也有人暗中支援成蟜,並且這也是他最終背叛自己國家投奔敵國的推動力量。但那時成蟜之亂失敗,他只能朝趙國逃亡了,如果是其他國家比如齊國、魏國、南韓等等,很有可能迫於秦國君主壓力,最後把他交給秦國,後果肯定是生不如死。但是趙國作為秦國一直以來的死敵,就不會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了。所以說,秦王嬴政上位後,就面對了自己的弟弟成蟜叛變等等諸多令人煩心的問題。但是即便道路不順,秦始皇最後花費了將近十年多的時間,將其他六國打敗後統一天下,開創了盛世。這也是秦始皇嬴政被後人敬佩的一點,也在他之後中國的制度開始完善,一步步走向今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應該要求小孩“共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