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家爭鳴
-
2 # 日慕鄉關
唐宣宗李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皇帝,他開創的“大中之治”把一個垂死的大唐搞的有聲有色,實力演繹:扮豬吃老虎、悶聲發大財。後世把他與一代賢君漢文帝劉啟相提並論,民間更是稱他為“小太宗”。
唐宣宗原名李怡,後改名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個兒子,李純是李隆基後唐朝又一個高產皇帝,生了二十個皇子和十八位公主,李忱的老媽鄭氏原為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李錡謀反失敗後,鄭氏入宮為郭貴妃的侍女,偶然一次機會被李純寵幸了,結果就有了李忱。
李忱小時候很少說話,以致別人認為他智商有問題,加上她老孃地位卑賤,大家都不把他當回事,憲宗死後,穆宗即位,此後敬、文、武宗先後上臺,一個比一個浪,武宗在位期間號稱:會昌中興,但不過短短七年就嗑藥而死,連個太子都沒有。
李忱的上位是太監馬元贄運作的結果,馬元贄是宦官神策軍中尉,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權,“甘露事變”更是讓宦官地位進一步加強,武宗死後,馬元贄希望找個傀儡方便辦事,找來找去找到了李忱,選個智障做傀儡再好不過了。
但誰也沒有想到,李忱的智障是裝的!
此時他已經三十七歲,一個人三十七年都被別人認為是智障,就這智商,也是絕了!
上位的李忱勵精圖治,二十年來的政治鬥爭經驗鍛鍊了他的權謀智略,流落民間的非人待遇使他更加了解民間疾苦,他以《貞觀政要》為榜樣,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大中時代。
先是透過放逐李德裕結束了延續四十年的“牛李黨爭”,接著他利用為甘露之變中百官昭雪的機會打擊宦官勢力,收攬權力,後來又趕上了吐蕃內亂,收復了自“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佔去的大片土地。加之李忱本人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大唐隱隱有中興氣象!
後世史學界對宣宗有很多評價,有褒有貶,但總體來說褒大於貶,有人說他是幸運趕上了吐蕃內亂,天上掉餡餅,有人認為他是摘了前任多年努力的桃子,日慕君不認同,幸運永遠垂青努力的人,宣宗治國有方,為人節儉孝順,於情於理都是一個好皇帝,不能過於苛責!
但即便是這樣一位大有為之君,也不能免俗,大中十三年八月,李忱因服長生藥中毒,於大明宮駕崩,享年五十歲。
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
李忱剛死,浙江就開啟了戰亂,懿宗在位十四年,有十一年在戰亂中渡過,等到僖宗即位,又遇到了黃巢,盛極一時的大唐徹底歇菜!
-
3 # 吳說歷史
作為唐武宗和李德裕的忠實粉絲,我認為唐宣宗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畢竟人無完人,功過六四開。
功一:人稱小太宗,從諫如流。歷史上都說唐玄宗是小太宗,《資治通鑑》評價: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我認為,司馬光距離此段歷史比較近,寫的比較詳細。直到唐朝滅亡的時候,大家還說:“自大中皇帝以後,世上有公理嗎?”宣宗皇帝,能夠做到勤政,公平,實現大中之治,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
攻二:重視科舉人才。由於做王爺的時候,就知道白居易的詩詞。宣宗皇帝繼位後,立馬下詔,讓白居易擔任宰相。可是,此時的白居易已經去世八個月了。於是,宣宗寫下悼亡詩,紀念白居易。就憑藉這一點就可以說明,宣宗皇帝有才華重情義。大中時期,唐朝解決了牛李黨爭,出現了中興局面。
當然,宣宗皇帝的功太多,就不多說了。說一下做的不妥的地方吧。
過一:貶黜名相李德裕。歷史上,唐武宗與李德裕的相知,可以說是君臣之間的典範,甚至超過了秦孝公與商鞅。而且,李德裕為了大唐,確實做了許多有用的事情,使得唐朝中晚期也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就是這樣有功的人,宣宗皇帝將其貶到海南,更不用說其他的“李黨”人員了。
過二:沒有解決宦官問題。讀《資治通鑑》有感觸,唐朝到了大中時期,依然有很強的統治力量,節度使多是從左右神策軍中選出的,而神策軍歸宦官管理。那麼,宦官干政才是唐朝最大的問題。武宗、宣宗能解決卻不解決,懿宗不願意解決,昭宗想解決卻解決不了。如果宣宗真的聖明,就應該解決宦官干政問題。
所以,宣宗有可能有治理國家的才幹,但是也不是很完美的。
-
4 # 尚宮女史
誰也沒有想到,一向痴傻、木訥、寡言的李忱在被宦官選中扶上皇帝寶座之後,會使用雷霆手段處理國政,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頗有唐太宗李世民當年的風範,而由唐宣宗開啟的大中之治更是有貞觀遺風,在江河日下的晚唐,唐宣宗無疑是大唐最後的驕傲,只是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即便唐宣宗在位期間讓大唐恢復了很多元氣,但在他死後,大唐依舊沿著它將要被滅亡的軌跡向前走。
李忱是開創元和中興的唐憲宗的第十三子,生於810年,其母鄭氏原本是鎮海節度使李琦的侍妾,李琦謀反失敗後,鄭氏沒入宮中為奴,被唐憲宗臨幸,然後生下了李忱。可以說李忱的出身是很低的,自然在正常的皇位傳遞中是輪不到他的,而且李忱有些痴傻,木訥寡言,甚至被自己的侄子拿來當笑話。然而這樣的李忱卻是宦官最喜歡的皇帝人選。
唐憲宗被殺之後,李忱的三哥唐穆宗繼位,之後就是唐穆宗的三個兒子: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這三個都是李忱的侄子,在做皇帝的時候經常拿李忱開玩笑。
846年,唐武宗病重,宦官們以武宗諸子年幼為藉口在武宗的叔叔們中間尋找皇位繼承人,最終馬元贄選中了痴傻的李忱,即唐宣宗。當時的宦官們萬萬沒有想到唐宣宗竟是一個厲害角色。
唐宣宗繼位的第二天就把位高權重的李德裕給貶官了,李德裕是李黨的領袖,李黨多為門蔭入仕,而唐宣宗更加重視科舉,遂開始重用多以科舉做官的牛黨。李德裕在接下來的三四年內接連五次遭貶,最後死在崖州,而持續了幾十年的牛李黨爭終於宣告結束。
在他執政期間,宦官專政的局面也有所扭轉,而且唐宣宗對皇室成員的要求極為嚴格,很少讓他們出任高官,而對自己的女兒也嚴格要求。各地使用的刺史以及其他的高官,都要經過唐宣宗的親自面試,以保證能夠勝任官職並且是合格的。
唐宣宗勵精圖治,最喜歡效仿李世民,《貞觀政要》一直是他最愛讀的書,他向李世民學習治理國家,學習選拔人才,更學習如何納諫,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唐宣宗,他特意將魏徵的五世孫魏謨任命為宰相,魏謨自然沒有辱沒先祖。
可以說唐宣宗將帝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他恩威並施,既寬仁愛人又法度嚴明,不允許身邊的伶人干政,雖不能徹底扭轉宦官干政的局面,卻也是力所能及的抑制宦官。
唐宣宗的成績不僅體現在治理國家上,更體現在對外的軍事上,這一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847年,盧龍節度使張仲武大破北狄,之後北方平定下來,基本不再有大的戰事;847年到849年期間收復河湟,這應該是當時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了,而之後,吐蕃更是迅速國滅;唐宣宗派王式平定安南;唐宣宗派右諫議大夫李福安撫党項,並在不久之後派出白敏中討伐党項,平夏党項被平定,南山党項也投降,由此帝國的西陲也安定下來。
唐宣宗時期,帝國終於有了點初唐時期的景象,然而也不過是剎那的迴光返照,畢竟帝國沉痾已久,並不是單靠某一個人的力量就能挽救的了的,而唐宣宗的繼承者們又實在難當大任。
859年,唐宣宗服食長生不老藥中毒死亡,年僅五十歲,再五十年之後,帝國不復存在,中原已經是後梁朱溫的天下了。
-
5 # 文以載道666
光哥的一生是傳奇的,躲過了多次暗算,裝了三十幾年痴呆,上臺後迅速使出霹靂手段,滿朝文武和當權太監們刮目相看,瞠目結舌,猝不及防,追悔莫及。宣宗透過改革吏治,選用實用官員來推行其政策。關注官員的舉措,讓基層官員感覺如芒在背,只敢兢兢業業工作,因為獎罰分明,官員也願意兢兢業業工作。唐朝在他的手上基本結束了中唐以來的黨爭、藩鎮割據和宦官當政等主要弊病。可惜,任何人坐皇帝舊了就會昏庸,從古至今從來如此。光哥也不能例外,開始嗑藥求長生了,親自把身體用重金屬毀掉了,彌留之際選擇繼任者也沒選好,又被宦官把持,唐朝之後就加速滅亡了……
回覆列表
提到唐太宗,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傑出能幹,開創了貞觀之治等等,那麼被稱為“小太宗”的唐宣宗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可以得到這麼高的讚譽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他呢。
唐宣宗名叫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在當時皇子中其身份算是卑微的,可他最後卻完美逆襲,從侄子的手裡當上了大唐皇帝。他能登上皇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的性格,
《舊唐書·卷十八下·本紀第十八下》有這樣的記載:帝外晦而內朗,嚴重寡言,視瞻特異。幼時宮中以為不慧······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強誘其言,以為戲劇,謂之“光叔”。武宗氣豪,尤不為禮。透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李忱性格沉默寡言,被宮中人看不起,連文宗武宗都戲稱他為“光叔”。而正是由於他的性格,他才能遠離宮廷權力鬥爭的漩渦,他長期在外流浪的經歷,使得他能體會民間疾苦,在成為皇帝后能為百姓做出貢獻。選他當皇帝的馬元贄也是看中了他的性格,認為他比較容易操控,可以為自己所用。但是,隱忍了大半輩子的李忱以他的雷霆手段顛覆了人們對他的看法。
846年他登基的一年,他做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是罷免了李德裕的相位,並逐漸地清除了牛李黨爭的餘毒。在他的努力下,朝廷上宦官的勢力得到抑制;重新統一了西北諸州(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侵佔);為甘露之變冤死的百官昭雪。他以仁愛親民,選賢舉能,善於納諫,執法無私,明察是非,提倡節儉的形象聞名於後世之中。在他的執政下,創造了繼會昌中興後的“大中之治”,他以太宗的“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為座右銘,他認為“凡求致太平,當以此言為首”,並且將《貞觀政要》書於屏風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讀,以此來激勵自己。司馬光在《歷代名賢確論》中說到:宣宗少歷艱難,長年踐祚,人之情偽,靡不周知。盡心民事,精勤治道,賞簡而當,罰嚴而必,故方內樂業,殊俗順軌,求諸漢世,其孝宣之流亞歟。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由此可見,唐宣宗是一位富有作為,勵精圖治的君主,他給落日下的大唐帶來一絲昔日的光輝。
但是在其執政後期,“小太宗”也表現出其躁怒的一面,他與其他君王一樣,追求道教的長生不老之術,而這也導致了他的死亡。並且他在立儲問題上猶豫再三,導致他駕崩以後,朝廷被宦官專權,重演了昔日宦官專權的局面。
李忱在位期間為大廈將傾的唐朝進行了一次翻修,讓唐朝找回了昔日的一縷光輝,但是他晚年犯的錯誤,又將唐朝帶入了深淵,唐朝的最後時刻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