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疆航拍風景

    作為糖尿病人,常會聽到看到:少吃碳水化合物,但是纖維素要多吃點,也不能多吃澱粉!別吃白糖、紅糖,可以吃果糖、木糖醇、甜菊糖、寡糖。

    就問你:混亂不混亂?

    各種糖有啥不同?哪些升血糖,哪些不升血糖。

    糖和澱粉,以及碳水化合物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葡萄糖、果糖、澱粉、乳糖,都是糖

    大量閱讀、收集整理資料後,歸納為一個圖,終於一目瞭然。必須和大家分享一下,請看圖:

    健康白瘦美整理製表

    糖、澱粉與碳水化合物的關係

    1、在營養成分表和健康領域,碳水化合物指的就是糖類。

    2、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糖,只是糖類中的單糖和雙糖,特別是蔗糖(冰糖、白糖、紅糖等)。

    3、我們一日三餐主食中的澱粉,屬於糖類中的多糖,也是碳水化合物。

    4、一些教材已經廢棄了碳水化合物這個概念,只提糖類。

    因為很早人們就發現,糖類由碳(C)氫(H)氧(O)三種元素組成,它所含的氫氧比例為2比1,和水(H2O)一樣,故稱為碳水化合物。後來發現有些特殊的糖,如鼠李糖C6H12O5,氫氧的比例不是2比1。

    目前通行的食品營養成分表,依然都在使用碳水化合物這一稱呼。所以在營養領域,說碳水化合物就是指糖類了。

    5、不同的糖,哪怕分子式是一樣的,但由於結構組合不一樣,屬於同分異構體,造成了它們不同的性質。

    下文詳細解釋各種糖的區別。為什麼有的升血糖,有的有助血糖平穩。

    結構不一樣的C6H12O6

    ‍單糖:1個分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2、果糖:主要存在於水果的漿汁和蜂蜜中,是口感最甜的單糖。果糖只有極少量能被腸道直接吸收,主要代謝是在肝臟,大量攝入果糖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因為需要肝臟加工處理,再轉化為葡萄糖或脂肪,所以分解代謝慢,升糖指數非常低,只有23。

    3、半乳糖:存在於奶類產品和甜菜中。半乳糖是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乳糖的組成成分。升糖指數也比較低。

    蜂蜜,雖然不是糖,但其主要成分,大約70%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幾乎包含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真的是營養豐富。糖尿病人不適合吃,真的很可惜。如果想少吃點,建議選擇果糖含量高的,就是不容易低溫結晶的那種蜂蜜。資料會說話:得了糖尿病,吃蜂蜜好不好

    雙糖(二糖):由2個分子結合組成。日常生活最常見的糖。

    1、蔗糖(1個葡萄糖+1個果糖)

    蔗糖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廣泛存在於甘蔗,甜菜及有甜味的植物中。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白糖、冰糖、黃糖、紅糖、黑糖,成分都是蔗糖!

    只是它們的蔗糖含量不同: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黃糖(95%)和赤砂糖(89%),赤砂糖也叫紅糖或黑糖。

    2、乳糖(1個葡萄糖+1個半乳糖)

    母乳、牛奶、羊奶、都有乳糖。其中在母乳中含量最高,乳糖是新生嬰兒必不可少的營養。乳糖分解後的半乳糖,能促進腸道細菌合成維生素K和複合維生素B、增進礦物質鈣、磷、鎂等的吸收。乳糖的口感甜度低。

    3、麥芽糖(2個葡萄糖)

    大量存在於發酵的穀粒,特別是麥芽中。聚合在一起的2個葡萄糖分子,就叫麥芽糖,升糖指數105。一些號稱無糖的食品,裡面沒加蔗糖,但是加了麥芽糖,比蔗糖還多一倍葡萄糖,升糖效果更高了,你說坑人不坑人。

    注意區別"麥芽糖醇"多一個醇字。這是一種甜味劑,不升血糖。

    圖片來自知乎

    低聚糖(寡糖):2-10個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

    其中二分子的,就是上面說的雙糖。3-10分子的常見有:低聚麥芽糖、異麥芽低聚糖。此外還有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除掉雙糖之外的低聚糖比較適合糖尿病人。

    多糖:10個以上分子結合在一起,大多超過100個分子。

    最常見的是澱粉和纖維素,此外還有半纖維素,殼多糖等。

    1、澱粉:葡萄糖的高聚體。分子式(C6H10O5)n

    主食裡澱粉含量最多,米麵穀物,還有土豆薯類。被人體消化後,全都水解為葡萄糖。所以糖尿病人必須限制主食。

    2、纖維素:也是葡萄糖組成的大分子多糖。

    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所以蔬菜裡含量高。它的結構人體不能吸收,不升血糖。膳食纖維有助於降糖和消化功能。

    赤蘚糖醇

    複合糖:糖和其他分子的結合物

    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比如糖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就叫糖蛋白。

    糖的衍生物

    1、糖醇:目前開發的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蘚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等,這些糖醇對酸、熱有較高的穩定性,成為低熱值食品甜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中。

    2、糖酸:極稀的糖酸可以做飲料。最濃的糖酸是可以毀容的。

    3、糖胺:比如氨基葡萄糖,它是人體內形成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素。

    看明白了吧,雖然都是糖類,有的升血糖快,有的升糖慢,有的不升糖。

    糖尿病人主要警惕的應該是: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澱粉。這幾種快速升高血糖,加重胰島負擔的糖。

    (全文完)

  • 2 # 醫學慕課

    因為人體過多的攝入碳水化合物容易引起人體能量的過剩,而過剩的能量就會被肝臟轉化為脂肪而儲存在人體內,導致人體的肥胖。同時過剩的能量還會被人體轉化為血液脂肪,導致血脂升高,引起血液粘稠,血液迴圈減慢,血液裡的毒素和代謝廢物不能被及時排出體外,導致毒素或者代謝廢物在血管壁沉積,引起管腔狹窄,血管硬化,血管收縮和舒張的彈性降低,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腦卒中、腦出血等,同時也容易導致脂肪肝。

    其次人體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還容易引起身體血糖過高,需要胰腺B細胞分泌過多的胰島素,從而給胰腺造成沉重的負擔,長期下去容易引起胰腺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衰竭,身體血糖過高,進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所以人體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每天最好合理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 3 # 遼瀋名醫
    只要超過人體正常能量需求之外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稱作是糖尿病和“三高“等慢性病的公敵。

    很多人擔心攝入碳水化合物之後血糖快速升高,所以不敢吃,甚至嘗試戒斷。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它可能導致血糖水平過低,引發抽搐或者昏迷、死亡。

    甚至醫生會建議糖尿病患者,隨身帶糖,以備不時之需!這並不矛盾!

    管理糖尿病很難。從預防的角度講,其實也不簡單。排除點遺傳因素等原因外,糖尿病的發生更多和生活方式有關。因為現在人們吃的東西太多了,物質太豐富了。這也是糖尿病被稱作“生活方式病““富貴病“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主要能力來源,它消化後產生葡萄糖,一部分以糖原形式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前者是為了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後者是滿足運動能量需求。腦組織細胞儲存的糖原少,對血糖水平有很大依賴性,很敏感,所以碳水化合物不吃不行,血糖太低導致上述危險,也不行!

    咋辦?我們看。

    碳水化合物根據分子聚合度,分為糖、寡糖和多糖三類。其中,單糖和雙糖比較常見,也是升糖指數極高的食物,但是恰恰它們被人們攝入量超多。甜食、麵包、冰淇淋、飲料…

    這些能量物質被攝入,如果不能有效運動消耗掉(現在的人不愛運動、體重超標的不少),那麼儲存起來的多餘的糖原,及被肝臟轉化的脂肪都會進入到血液中,高血糖、高血脂隨之而來。

    所以,過量食用碳水化合物的壞處,也就顯現在此:它讓一些年輕人成為糖尿病患者,它讓很多人早早的成了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營養配餐、均衡飲食的道理和好處,並且開始身體力行改變生活習慣,給家人更多的健康干預。

    很多家庭是糖尿病扎堆兒,很多家庭卻完全不是這樣。您覺得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看,自己傾向哪一種?

  • 4 # 如一凡夫

    #請正確認識和對待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並不是糖尿病和慢性病的公敵,這種說法對碳水化合物來說是很不公平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供能的主要成份,若供應充足可以減少體內蛋白質的分解,有利於脂肪的合成。碳水化合物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如肝內和肌肉內糖原,體內的糖蛋白、核蛋白、糖脂都含有糖,而人體內的主要臟器也離不了糖,如在休息狀態下腦細胞需要血糖維持正常功能,每日將用去100~150克葡萄糖。主食中如米、面等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也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是供給熱能和蛋白質最經濟和最迅速的來源,因此,糖尿病人是不能過於限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的,人們至所以限制主食是有一個誤區,認為主食(米、面)的升糖指數高(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怕吃了會致使血糖升高。可以肯定地說,只要不超量,擔心是多餘的,常量進食主食是必須的,是不會升高血糖的。凡事有度,物極必反,只要以度為先,碳水化合物(主食)對人體是有益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從本質上說碳水化合物不是糖尿病和慢性病的公敵,恰恰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益友。臨床實踐證明,如果患者將主食限制過低,使患者處於半飢餓狀態,病情反而不能達到滿意的控制。當碳水化合物過少體內脂肪蛋白質則分解,若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少於25克,體內脂肪分解就會增加,酮體產生增多,如胰島素不足,酮體不能充分利用,則引起酮症酸中毒,由此可見,那種對主食(碳水化合物)攝入越少越好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綜上所述,碳水化合物並不是糖尿病等某些慢性病的公敵,只要合理合量,碳水化合物顯然是人體的必須,也是益友!

  • 5 # 使用者62114439611

    應該說超出個人每天正常需要量的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與慢性病的公敵。其實其他的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只要是超出了人體正常需要量,它們也都將成為糖尿病和慢性病的公敵!

    "物極必反!"的哲理在萬事萬物面前都會得到驗證,其實很多慢性病的發生,是與營養不均衡,相當部分營養素長期的超標脫不了干係!

    雖然疾病的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我們人體每天所攝取的營養物質長期的超標,是致使引發眾多的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我們人體每天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怎麼成了引發慢性病的元兇呢?其實關鍵在於營養過剩致使各臟腑器官的工作長期的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下!過量的工作壓力下時間長了,自然會累垮我們的臟腑器官,哪個器官先垮,對應的疾病就會顯示出來!

    臟腑器官工作效率下降,自然就無法完成相對應的工作,這也就是慢性發生的主要因素!碳水化合物與脂肪過量,就會引發各種因為組織器官脂肪增多的相對應的慢性病!蛋白質過量會帶來痛風與腎病的可能。

    不過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在合理規範的攝入量的前提下!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基本!所以,我們評估一個營養物質,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是否有影響糖尿病與慢性病的問題上,不能一刀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控好個人對每一種營養物質的實際需要量!科學合理的從適合自己的食物鏈針對性的攝取!這樣對改善慢性病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 6 # HLH王泓

    糖尿病是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疾病,糖尿病合併100多種慢病!自然碳水化合物就成了公敵!糖尿病阻止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是必須的!否則吃再多的糖尿病藥物也無法阻止糖尿病,但糖尿病患者根據自身的病情阻止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吃降糖藥,不打胰島素血糖也可以控制在正常範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深陷傳銷不得自拔,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