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Y傳媒or大雜燴

    1.蘇聯。德國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目的就是閃擊波蘭,瓜分波蘭,這沒異議。

    2.瑞士,二戰開始就申請永久中立國。就是軸心國,同盟國兩不相幫。軍事在歐洲排前10內。軍隊比較完善。戰鬥力中等。比波蘭強。而且二戰開始 還暗中給軸心國輸送物質,以求安保。所以德國沒理由打它。

    3.瑞典,比瑞士稍差,二戰也沒幫德國,但離二戰主戰場比較遠,也是中立國,德國打它等同於連中立國一起打,連鎖效應下,划不來,也沒什麼戰略物資,屬於打了白打還惹其他國家譴責的事,吃力不討好。

    4.不打這些小國,可以更好的把軍隊集中,尤其裝甲部隊集中可以發揮閃電戰的最大威力。

  • 2 # 穿越再現彼岸

    二戰時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雖然這兩個國家處於希特勒佔領國家的包圍之下,希特勒也沒有真正下手。而這兩個國家所謂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有很多交易,迫於德國威懾也只能這樣做了。(箭頭所指國家都是中立國)

    希特勒為什麼沒有打瑞典?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瑞典都是保持中立的,與交戰雙方都沒有歷史恩怨,國際社會都承認瑞典的中立地位。

    不過德國始終沒有進攻瑞典主要是因為瑞典自身軍事實力的強大,歷史上瑞典也是一個霸主國家,周邊的國家沒少遭到它的侵略。瑞典國土地處北歐,面積45萬平方公里,比較寒冷,常備軍隊始終保持在50萬人,預備役人員100多萬,軍事工業超級強,有很多武器非常先進,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二戰中德國吞併丹麥和挪威,很多人逃到了瑞典,瑞典國家可不是吃閒飯的,將這些人中的成年人大武裝起來,組成軍隊,時刻準備為瑞典作戰。(瑞典產博福斯M31榴彈炮圖,媲美美國德國同時期大炮)

    200多萬的軍隊,如果德國進攻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北歐海盜可不是好惹的,山區和冰原地區非常適合打游擊戰,希特勒肯定評估過佔領瑞典的代價,非常不划算,不能打。

    瑞典為了避免戰爭,也是向德國妥協的,他們向德國出口鐵礦石、軍工機械、木材等戰略物資,有時還允許德軍的物資和士兵透過瑞典輸送到芬蘭,主要是鐵路。瑞典人不但出口軍事物資,而且特別能忍,瑞典的商船被德軍擊沉了,也不提抗議。配合的這麼好,希特勒也懶得進攻了。

    主要是自身軍事實力很強,又配合德國,希特勒也不願意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

    希特勒為啥不打瑞士?

    瑞士是全民皆兵的國家,二戰時期全國有400萬人左右,全部武裝起來的話也有100多萬軍隊,為了防止德軍可能的進攻,瑞士軍隊也進入緊急狀態,43萬軍隊進入戰備狀態。

    首先,瑞士地處阿爾卑斯山山區,地形利於防守,德軍的機械化部隊不能展開快速進攻,是典型的山地作戰,時間、兵力、消耗對德軍來說都不利,德軍也是做過測算佔領瑞士的戰損的,況且瑞士的礦產資源也不多,不划算。

    其次,瑞士一直保持中立,境內大約70%的人講德語,從感情上來講德國也不願意打瑞士。(瑞士風景)

    瑞士這個中立國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國等一些國家做貿易,瑞士是一個銀行業發達的國家,瑞士成了當時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

    瑞士的醫藥、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二戰中沒少向德國輸送這些物質,很多德國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換取大量的物資。瑞士僅僅在1940年就貸款給德國1.5億瑞士法郎用於戰爭。德軍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義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讓德軍快速到達義大利。

    他們也迫害猶太人,配合德國,數額巨大的猶太人瑞士存款因為沒有人繼承就都留在了銀行內。1995年,瑞士外交部長對此做出了道歉:

    雖然一個被納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圍的小國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難,但這也不應當使我們原諒自己當時嚴重喪失立場與軟弱——我認為尤其不能原諒我們當時對受迫害的猶太人的政策。

    和瑞典的模式差不多,既然配合的這麼好,又難打,希特勒也就沒心思去打他了。

    衡量得失利弊後,希特勒是不會打賠本的戰爭的,本來他的兵力就不足,又陷入兩線作戰,更不去動這兩個難啃的骨頭了。

    假如德國順利佔領全部歐洲領土的話,估計這兩個國家也會倒向德國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強大的軍隊做後盾,想中立也中立不了。

  • 3 # 晨星1928

    德國在二戰期間沒有攻打,兩個小國家瑞典和梛威,瑞典和挪威靠近北極圈,比較寒冷,與德國氣溫環境不相等,德國軍隊與瑞典的水土不符,德國入侵瑞典,進去也不戰自敗。

  • 4 # 軍器戰位

    二戰中的德國鐵蹄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但唯一沒有進攻的是瑞士與瑞典這兩個國家。面對德國侵略的慾望,而沒有進攻這兩個國家,其中的原因也不是那麼難理解。咱們先來說說德國為何沒有進攻瑞典的原因:

    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保持中立國的策略,在二戰中一直對德國出口戰爭資源,很多對德國出口的資源,德國戰時所需的三分之二。

    並且那時瑞典對德國所需的戰爭資源出口並沒有限制,自己有的、德國需要的、完全毫無保留的出口給德國。這也是德國沒有對瑞典進攻的一個原因,能用錢買的東西,德國何必要花更大的代價去進攻佔領瑞典來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還有一個原因是,瑞典雖然一直保持中立、並且國土面積狹小。但瑞典的軍事力量並不弱、二戰時瑞典的軍事力量擴充到50萬,並且飛機、坦克、軍艦裝備精良。瑞典也是一個全民兵役制的國家,戰時可動員的兵力超乎想象。

    如果德國進攻這麼一個國土面積狹小、軍事力量較為精銳的國家,必定會付出大量傷亡的代價。而佔領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戰爭資源,這些資源能花錢買到的,德國為何還要花大代價去進攻這麼一個國土狹小的瑞典,根本得不償失。再來說說二戰中德國為何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

    瑞士同瑞典一樣在二戰中屬於中立國,沒有被德國進攻的原因與瑞典大同小異。在二戰中瑞士也有向德國出口戰爭資源,並且在二戰中瑞士絕對的拒絕猶太人逃往瑞士避難,在那時瑞典屬於親德反美、英的國家。並且瑞士在二戰中向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外匯,長期向德國軍工廠提供其所需的電力。而最重要的是瑞典銀行在二戰時,一直為德國把德國透過戰爭掠奪來的物資兌換成黃金用於戰爭。

    所以到戰後很多人都說瑞士銀行是二戰時德國最大的幫兇。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沒有進攻瑞士的原因,因為它們可以說是屬於同盟關係!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5 # 張傑談史

    我看了不少答主的回答,都在說瑞典的軍事潛實力很強,這也是希特勒沒有進攻瑞典的原因,我倒認為瑞典即使軍事實力很強,也不構成德國沒進攻瑞典的原因。誰都知道四面出擊不好,因此,在二戰中德國有些國家沒去進攻,是站在戰略層面考量,軍事實力反而退居其次。

    當時的歐洲大陸,德國最畏懼的顯然是蘇聯和英法這幾個,所以德國所有的軍事行動均指向此,包括對荷蘭比利時的進攻,其目的也是撕開口子,更方便進攻法國,對東歐的進攻,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蘇聯。基於此,德國重心從來就不是北歐,瑞典那打了幹嘛,沒有意義了。

    至於瑞士,有答主說其是德國幫兇,我覺得評價有些過了,瑞士這個中立國保持中立,確實和德國有生意往來,但是他同時和英法美有來往,德國不進攻的原因是戰略意義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大,沒必要繼續分兵。

    瑞典在二戰時,其軍事實力已經很弱,瑞士國土小,雖然全民皆兵,也不至於有多麼強大。德國不進攻完全不是考慮軍事。

  • 6 # 史裡淘聲

    二戰時,德國不敢打或者說不想打的兩個小國是瑞典和瑞士。

    二戰時期瑞典和瑞士都保持中立,雖說這2個小國處於德軍所佔國家的包圍之下,,德軍也沒有真正打。而這2個國家所謂的“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與第三帝國也有很多的交易。

    二戰中,瑞典保持著中立,與交戰雙方都沒有歷史恩怨,國際上也都承認其中立地位。不過德軍始終沒有打瑞典主要是因為瑞典的強大軍事實力。

    (紅箭頭所指的國家就是中立國)

    歷史上瑞典也是一個霸主國家,地處北歐,比較寒冷,常備軍隊經常保持有50萬,預備役人員100萬,軍事工業極強,武器先進。二戰中德軍侵佔丹麥和挪威時,很多人逃往瑞典。

    如果德軍進攻瑞典的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員物資,況且瑞典的山高和冰原很適合打游擊戰。希特勒評估過佔領瑞典的代價,很不划算,所以沒有去打。

    另外,瑞典的為了避免戰爭,也是向德國妥協,並出口鐵礦,軍工機械,木材等戰略物資,還允許德軍透過瑞典把物資運送到芬蘭。

    而且瑞典的商船被德軍擊沉也能忍受,既然配合得這麼好,希特勒也就懶得打它了。

    瑞士除了是中立國家外,也有43萬進入戰備狀態的軍隊,而且地處阿爾卑斯山區,地形有利防守,德軍的機械化部隊不能展開快速進攻。是典型的山地作戰,時間,兵力消耗對德軍都不利。

    從感情上來說德國也不願意打瑞士,因為其國內有70%的人講德語。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與美國等國家做貿易,因為瑞士銀行業發達,可成為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很多德軍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資,在瑞士可以換取大量的錢財。

    1940年,瑞士還貸款1.5億瑞士法郎給德國用於戰爭,德軍還可以在瑞士借道去義大利。

    (阿爾卑斯山下的瑞士)

    瑞士還配合德國殘害猶太人。1995年,瑞士外交部長向世界做出了曾經參與迫害猶太人的道歉。和瑞典的理由差不多,既然瑞士配合得這麼好,又難打,權衡得失利弊後,希特勒也是懶得打瑞士了。

    假如德國佔領全部歐洲的話,估計這2個國家肯定會倒向德國的。

    期待您的關注!請賜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夏曆史上最暴戾的皇帝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