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徐懋功本是瓦崗寨的大將,原名徐世績,字懋功。後投靠唐李淵,李淵念他有功,賜姓李。由於名字中間有“世”字,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諱,所以被稱為李績。

  • 2 # 史上雜談

    一、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年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

    二、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三、總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冊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後配享高宗廟庭。

    李勣兼通醫學,曾參與編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並自撰《脈經》一卷,今已佚四、瓦崗軍時期:李勣於隋煬帝大業(605年—618年)末年參加翟讓的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軍。他勸說翟讓搶奪運河財物。 在王世充率軍討伐李密時, 李勣以奇計多次大敗王世充。他又建議李密攻取黎陽倉,使瓦崗軍軍力大振。 守衛黎陽倉時,襲破圍城的宇文化及,迫使其解圍而去。唐高祖時期:武德二年(619年),李勣以李密的領地歸順唐朝, 仍任黎陽總管。在被竇建德俘虜後, 李勣企圖襲取竇建德、謀殺竇建德部將曹旦,後因密謀洩露而重新逃歸長安。 武德三年(620年)至武德七年(624年)間,李勣隨秦王李世民擊敗宋金剛、 擊擒竇建德、平定王世充、 大破劉黑闥及徐圓朗等人。 又與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等一同擒獲輔公祏、平定江南。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入侵併州,李勣領軍抵禦。

    唐太宗時期:貞觀三年(629年),李勣與李靖等率軍十餘萬,分道出擊東突厥。次年,李靖在陰山之戰中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頡利可汗戰敗後,被李勣阻攔,無法北逃。李勣最終俘獲東突厥部五萬餘口後回師。 武德九年(626年)至貞觀十五年(641年)間,李勣在幷州任職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頗為稱職。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勣於諾真水(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五萬餘人及馬一萬五千匹。 回師途中,又與州兵夾擊叛亂的突厥思結部。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勣奉命進攻高句麗,連破蓋牟、 遼東、 白巖 等城,並參與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之戰。 次年,李勣乘薛延陀內亂之機, 在鬱督軍山(又作烏德鞬山,即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東支)招撫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等人 。又縱兵擊破薛延陀殘部,徹底滅亡薛延陀政權。

    唐高宗時期:乾封元年(666年),李勣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再次出征高句麗。 次年,李勣揮軍直進,連取新城 、南蘇、木底、蒼巖 、扶余 、辰夷等城。並與契苾何力等部合圍平壤。 九月,唐軍攻克平壤,高句麗滅亡。

  • 3 # 伊耆角木

    我先開宗明義,李世勣在太宗貞觀朝還是叫李世勣,不叫李勣!不叫李勣!不叫李勣!那是高宗即位後才改的名字。

    電視劇如果叫李績(更準確應該是勣),確實犯了一個很常見的歷史錯誤,但不是名字錯了而是時間錯了。李世勣是改名李勣了,但是注意,在太宗一朝,他應該還是叫李世勣,到了高宗李治即位以後,才改名李勣。我稍後會說明為什麼李世勣在太宗朝沒有避諱李世民的“世”字。

    這個人的名字一直在變,從徐世勣,到李世勣,到李勣,到徐勣,再到李勣。他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小說中誤為茂公)。早年與同鄉單雄信一起投奔瓦崗寨翟讓,後翟讓退居二線,李密上位,卻殺了翟讓獨攬大權。徐世勣因為是翟讓嫡系不被信任,但其為人忠貞,在李密被王世充擊敗投降李淵後,徐世勣將所駐守的州郡以李密的名義獻給李淵,被李淵大加讚賞,從而賜姓李,從此,徐世勣改稱為李世勣。

    接下來就是關鍵了,李世勣究竟是什麼時候改成了李勣。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避諱。因為李世民名字中有個“世”字,作為臣子當然應該避諱,就得把這個字改掉。但是問題在於,究竟是什麼時候改的。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是李世民一即位就立刻改掉了,其實,還真不是,在太宗朝,李世勣還叫李世勣。證據就在《資治通鑑》裡。

    為什麼我說要從《資治通鑑》找,而不是到《舊唐書》、《新唐書》去找。原因是新舊唐書都是根據唐朝自己修的實錄整理編輯,因為唐朝自己修實錄,一定要避李世民的諱,所以從徐世勣剛剛出場,這兩本史書對他的稱呼就是“勣”,不能用世字,無論是不需要改名字的高祖武德朝,還是太宗貞觀朝,還是高宗一朝,都叫他李勣,從來不叫李世勣。所以從新舊唐書也就得不到答案。

    但是《資治通鑑》就不一樣。這是宋朝司馬光自己根據史料編輯的,不需要避李世民的諱,也就能對李世勣改名的問題嚴謹表述。《資治通鑑》對於唐朝初年曆史的記載,他歸順李淵之前,都寫作“徐世勣”或是“世勣”。如:

    離狐徐世勣家於衛南,年十七,有勇略(《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三·隋紀七》);密遣世績帥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濟河(《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四·隋紀八》);

    高祖武德朝歸順唐朝後,提到李世勣都稱“李世勣”或“世勣”。如:

    帥諸軍就李世勣於黎陽(《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七·唐紀三》);世民遣總管李世勣等與戰,小卻,為賊所乘(《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唐紀四》)

    太宗即位後,提到李世勣,依然用“李世勣”、“世勣”。如:

    (貞觀十五年)十一月,庚申,以世勣為兵部尚書(《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紀十二》);(貞觀二十年)李世勣至鬱督軍山,其酋長梯真達官帥眾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唐紀十四》)

    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資治通鑑不考慮避諱問題,所以全都只寫李世勣不寫李勣呢?不是這樣。到了高宗朝,就全變成了“勣”或者“李勣”。如:

    它日,李勣入見,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紀十五》);乾封二年:九月……辛未,李勣拔高麗之新城(《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唐紀十七》)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在太宗一朝,李世勣並沒有避諱改名李勣,而是到了高宗即位後才避了先帝李世民名諱,從此稱為李勣的。他死後,武則天稱制後,李勣之孫李敬業起兵反武,因此全家被剝奪李姓,所以李勣又變成了徐勣。到了中宗復位後,為李勣平反,復李姓。

    至於為什麼李世勣在太宗朝沒有避諱,這恐怕是李世民對他這個功臣的一種恩典。李世民曾說過這樣的話:

    隋煬帝勞百姓,築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唯置李世勣於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六·唐紀十二》)

    直接稱李世勣,足見李世民特許了他不避諱。而李世民一旦去世,為了表示對先帝的哀悼,或李世勣自請,或高宗李治表示對父親的孝道,自然不能再保留不避先帝名諱的“世”字。所以在高宗朝,他才叫做李勣。

  • 4 # 文史大世界

    說到唐朝名將李績,不太懂歷史的朋友可能都不清楚,但是如果說徐茂公,可能很多朋友就都熟悉了,他不就是隋唐演義中的牛鼻子老道嗎?從人物對應上來講確實如此。但是歷史上的李績和小說中的徐茂公卻是性格很不同的人。

    李績少年時名叫徐懋功,並非徐茂公,他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早年和單雄信、程咬金、秦瓊等人參加了瓦崗軍,後來歸順唐朝,為李世民所器重,因戰功卓著,為唐高祖李淵賜姓為國姓李,後又因避諱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遂改名為李勣,勣字在古代同“績”,簡體就是績字了,因此現在多稱之為李績。

    李績是山東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人,其父名徐蓋,自幼遷居滑州衛南縣(今河南浚縣),家境比較殷實,史書稱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17歲的時候,瓦崗寨起義爆發,不知道什麼原因,衣食無憂的李績就參加了瓦崗軍,並很快在隋將張須陀討伐瓦崗的戰鬥中立下戰功,之後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稱魏公後,封其為右武侯大將軍,擔負駐守洛陽北部糧食重地黎陽倉的重任,後來李密在與王世充的大戰中被擊敗,投靠了長安的唐王朝李淵,李績也被勸降,他對使者說自己原屬於李密部下,自己管轄的東西也應該交給李密,於是把所有的田畝、馬匹、軍民數量列出清單交給李密,由他獻給李淵。李淵對其大加讚賞,於是賜他姓李,這個時候他的名字就叫李世勣了,他還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加授右武侯大將軍。

    此後李績就主要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先後在河東大敗宋金剛,虎牢關擊敗竇建德、河北消滅劉黑闥,江淮平定輔公袥,為唐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奪得帝位,拜李績為幷州都督,賜封邑九百戶,為了避李世民“世”字名諱,改名為李勣。

    後來李績跟隨李靖先後滅東突厥,後又滅薛延陀,之後又跟隨李世民攻打高句麗,可謂戰功赫赫功勳卓著,但李績軍事上最輝煌的事件應該是滅亡高句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李績被唐高宗李治封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薛仁貴、高侃、龐同善、契苾何力等人攻打高句麗。

    可見,李績這個人為唐初三代皇帝所器重,乾封二年(667年)秋,唐與高句麗開戰,李勣首先攻拔為“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今遼寧撫順),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薛仁貴也在此戰中大放異彩,終將高句麗滅國。

    至此,立國有800年的高句麗,困擾了隋唐兩朝近百年的來自東北部的威脅被徹底清除。唐朝將高句麗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口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管整個高句麗舊地。

    李績凱旋歸來後,總章二年(669年)被加授為太子太師,增賜封邑連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戶。這一年李績臥病,同年十二月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病逝,享年七十六歲(《新唐書》作八十六歲)。李治聞訊後為之慟哭,輟朝七日,追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並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唐太宗陵墓),唐初與他有相同待遇的只有李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礎代謝率1160一天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