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囧天使CASS
-
2 # 人文散客
在秦朝打到楚國的時候,項氏家族挺身而出,特別是項燕,還戰死了,為楚國流了最後一滴血,項家軍也成了楚國的代表,後人只知道楚國有項家軍,可以還有很多武將的支撐才足以讓楚國延續這麼多年,你知道哪些被後人遺忘的楚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可以獨當一面的楚國大將。
屈瑕,當時年輕的時候,好多人稱他有貴族的氣息,以至於好多人以為他是皇家的人,屈瑕很有軍事才能,但是卻有一個大毛病,就是猶豫不決,那時候絞國的軍隊想要進犯楚,屈瑕被任命為大將軍,帶著楚國的精銳討伐絞,而且大將鬥廉為先鋒兼副元帥,在漢水的時候,屈瑕帶著大軍牽制絞的援軍,任命鬥廉親自帶著戰車和騎兵去攻取絞,屈瑕親自排兵佈陣,阻擋勳的進攻,然後鬥廉帶著部隊不到三個時辰就攻佔了絞,在屈瑕帶著大軍出征的同時,羅國又不老實了,在楚國的周邊來回軍事演習,準備進攻壽春。
但是因為楚國當時候還有很多軍隊防守都城,也就沒有輕易的攻打楚,第二年修養了一年,楚王又讓屈瑕為大帥,帶著人馬去攻打羅國,但是羅國也下了狠心,帶著全部的人馬去迎戰楚國,因為上一年很輕鬆的大敗了絞,這一次屈瑕有些輕敵,楚王醒過神之後,立馬派了大軍去增援。果然屈瑕輕敵了,在河對岸,屈瑕大敗羅國的主力,羅國的首都就在眼前,屈瑕親自帶著大軍渡河,想要儘早拿到羅國的首都,但是被羅國偷襲,中了埋伏,前面的羅國軍隊開始了反擊,背後有羅國的援軍截住楚軍,結果屈瑕大敗,屈瑕無奈,最後在河邊自殺了,很可惜,要是屈瑕沒有輕敵,穩紮穩打,攻下羅國的話,屈瑕肯定會活躍在戰國這個大舞臺上面的。
鬥祈,當年楚國的一把手,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全部在他一個人的手上,但是鬥祈並沒有以此來要挾楚王,反而對楚王很忠心,那時候楚國經常是遭到周邊的小國的入侵,楚武王就覺得親自帶兵去滅掉那些小國,鬥祈就親自為國王護駕。
先是找羅國報仇,鬥祈親自帶著數萬的步兵,在一個月之內,攻佔了羅國的大部分領土,僅剩一座小城,羅國的國王自殺了,但是羅國的大將還是很厲害的,即使最後一刻也不不投降,鬥祈親自帶著攻城部隊,進攻羅國的最後的城池,親自登上城樓斬殺了羅國的大將軍,之後,又去攻打盧戎,但是就在攻打盧戎的時候,楚王病死了,鬥祈為了穩定軍心,命令鬥廉斷後,鬥祈秘不發喪,帶著部隊返回國去,回到壽春時候才公佈楚王死亡的訊息,鬥祈是楚國曆史上少有的大將,處理問題方面十分果斷冷靜,只是後來在政治爭鬥中被殺害,太可惜。
鬥廉,他可以說是楚武王時候的第一勇將,那時候屈瑕帶著大軍去討伐絞的時候,鬥廉是副將,屈瑕看見絞的軍隊很多,而且絞的地理優勢也很好,屈瑕就想著從國內調點軍隊來幫忙,鬥廉說不用,大帥只要帶著大部隊抵擋住絞的援軍就行了,於是屈瑕帶著大軍阻擋絞的援軍。
鬥廉親自帶著本部人馬配上楚國特有的戰車,衝殺絞的方陣,不到三個時辰,鬥廉就攻破了絞的部隊,另一邊屈瑕也成功的阻擊了絞的援軍,屈瑕回國之後,鬥廉就帶著部隊駐守在這裡,防止勳再次趁虛而入,而且後來鬥祈和楚王親征羅國的時候,楚王病死了,鬥廉親自帶著部隊斷後,一路上保護著楚武王的屍體,安全回到壽春,從那以後歷史就沒有記載過鬥廉的資訊,不過野史上說鬥廉因為和鬥祈的關係比較近,當時的政治爭鬥把鬥廉也害死了。
在戰國,楚國也是一個實力很強的國家,特別是秦始皇攻破了各個國家,楚國卻是最後一個被秦國消滅的,而且秦國一共討伐了三次才徹底的打敗了楚國,楚國在晚期政治經濟還有軍事都超過了其他五國,就連當時最強的趙國也被秦國滅掉了,楚國卻活到了最後,並且楚人的戰鬥力也十分強悍,在項梁開始起義的時候,各個國家的貴族也跟著起義,十幾路的諸侯,就數著楚國當輸出,秦國的主力幾乎都是被項羽帶著的部隊擊敗的,其他諸侯更不敢和楚國對抗。
-
3 # 紅磨館
屈瑕,楚武王之子,出生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羋姓,熊氏,名瑕,曾擔任楚國最高官職“莫敖”,故史稱“楚莫敖”。
因被封於屈邑,其後代以封地為氏,遂稱屈氏,為屈姓先祖。大詩人屈原是其後裔。
關於屈瑕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不過以下的幾個小故事可是幫助大家瞭解屈的生平尤其是他從尊貴的“莫敖”到兵敗身亡的過程。
一、蒲騷之戰
楚武王四十年,楚國掌管軍政的莫敖屈瑕,率軍在鄖國的城邑蒲騷與鄖、隨、蓼等諸侯國的聯軍作戰。
不過,由於對方盟國眾多,氣勢盛大,屈瑕對此感到憂心忡忡。於是,他準備請求楚王增派軍隊。
這時候,其副將鬬廉卻進諫反對說:敵方盟國雖多,但人心不齊,鬥志不堅,只要打敗鄖國,整個盟國就會分崩離析。
他建議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屈瑕採納了鬥廉的建議,猛攻蒲騷,大獲全勝。這就是有名的“蒲騷之戰”。
二、勸王而勝
楚武王四十一年,楚武王親自討伐絞國,一舉包圍了絞國南門。
這時,楚武王其子屈瑕進諫曰:“絞乃小國力量輕微,力量輕微者定必寡謀,無謀者可以誘惑之。”
武王接納了屈瑕的意見,他讓屈瑕派採樵者誘使絞人出城。
首日,絞人獲三十人。次日,絞人爭出追逐楚役徒于山中,楚人斷其退路,伏兵自山上衝殺而下大敗絞人。
三、驕傲而敗
屈瑕本就是個驕傲自負的人,尤其是取得一丁點成功後更是目中無人,不管是忠於自己的賢者還是敵人,他都不放在眼裡。不過這樣的人註定也是要吃苦頭的。
楚武王四十二年,楚王派屈瑕率軍去攻羅國。出師那天,屈瑕全身披掛,向送行的官員告別,他傲慢地登上戰車,揚長而去。
送行的大夫鬥伯比返回時對御手說: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這就是成語“趾高氣揚”的出處。
意思就是說,你看屈瑕那副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樣子,他是要吃敗仗的。”
果不其然,屈瑕到了前線,將這些壞毛病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並下令軍中:敢諫者處於極刑。
屈瑕來到羅國都城時,部隊隨地駐紮,毫無戒備,也不在意對方的軍情。
不久,羅軍聯合盧襦的軍隊死地攻擊,楚國軍馬死傷慘重,最終被擊敗。
屈瑕乘上一輛戰車,狼狽逃去。
最後,屈瑕孤身一人逃到楚國境內一個叫荒谷的地方,羞愧難當,遂自縊而亡。
-
4 # 浩中一內
屈瑕戰敗身亡,主要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屈瑕實無將帥之才,不懂戰爭;
二、屈瑕僥倖獲得戰功後,過於自信,不聽諫言;
三、膽小怕事,面對複雜局面,慌亂無措;
四、戰敗失利,畏懼處分,羞於面對武王,自縊而亡。
楚武王十三年春季,楚國的屈瑕進攻羅國,鬬伯比為他送行。回來時,對他的御者說:“莫敖一定失敗。走路把腳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穩定了。”於是進見楚武王,說:“一定要增派軍隊!”楚武王拒絕了,回宮告訴夫人鄧曼。鄧曼說:“大夫鬬伯比的意思不在人數的多少,而是說君王要以誠信來鎮撫百姓,以德義來訓誡官員,而以刑法來使莫敖畏懼。莫敖已經滿足於蒲騷這一次戰功,他會自以為是,必然輕視羅國。君王如果不加控制,不是等於不設防範嗎!鬬伯比所說的請君王訓誡百姓而好好地安撫督察他們,召集官員們而勉之以美德,見到莫敖而告訴他上天對他的過錯是不會寬恕的。不是這樣,鬬大夫難道不知道楚國軍隊已經全部出發了?”楚王派賴華人追趕屈瑕,沒有追上。
莫敖派人在軍中通告:“敢於進諫的人要受刑罰!”到達鄢水,楚軍由於渡河而次序大亂。全軍亂七八糟毫無秩序,而且又不設防。到達羅國,羅國和盧戎的軍隊從兩邊夾攻楚軍,把楚軍打得大敗。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將領們被囚禁在冶父,等待處罰。
-
5 # 如廁十分鐘
屈瑕平時不學無術,注重外貌。鬥比伯看他趾高氣揚便斷言他不能取勝。
戰場上,屈瑕帶兵指揮能力差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無法應對多變的戰鬥;並且專橫跋扈不能體恤士兵,最終兵敗自盡
也是楚國第一個兵敗後以死謝罪的武將
回覆列表
屈瑕是春秋時期的楚華人,他是楚國國君的兒子,因此年輕的時候就年少得志。
在春秋時期,國家之間互相攻伐是很正常的事,屈瑕在楚國擔任將軍,好幾次帶領楚國的將士們出戰,先後戰勝鄖國,隨國,一些比較小的國家,使得楚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
後來楚國周邊的羅國又想進攻楚國,正好給了楚國國君開戰的好藉口,於是就正式和羅國交戰,而擔任主將的就是屈瑕。
之前攻打鄖國和隨國都獲得了勝利,這一次攻打羅國,屈瑕自然覺得不在話下,開始自負起來。
他的行為都被大臣鬥伯看在眼裡,他送走大軍,然後回來對楚王說,這一仗必敗,楚王不放在心上,但是他的王后卻勸解楚王,不是楚軍打不過,而是擔心主將輕敵。
楚王恍然大悟,於是就連忙派人前去追屈瑕,想要他不要輕敵,但是為時已晚。
到達羅國之後,屈瑕想要儘快擊敗敵人,然後立下大功,軍中有人勸解他,想讓他小心行軍,但是屈瑕不但不聽,還處死了那些進言的人,於是軍中再也沒人敢說話了。
這個時候羅國聯合別的國家抵抗楚國,因為屈瑕的輕敵,貿然進攻,導致楚國慘敗,屈瑕帶領殘兵敗將一路逃跑。
在大軍修整的時候,屈瑕看著自己的殘兵敗將,心中不由想起以前打勝仗的時候,悲憤至極,都是因為自己的錯才導致現在這個後果,屈瑕自責不已,就在當晚自盡身亡。
後來楚國的國君因為屈瑕的死,赦免了所有戰敗的人,很多軍中的人就不在怨恨屈瑕。
就在屈瑕之後,楚國的將軍就好像達成了共識一樣,只要是大的戰役失敗的主將,都會自殺謝罪,在後世大將子玉曾說,楚國的法律,敗將必死。
而子玉自己,也是因為兵敗自殺而死。
於是在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因為戰敗自殺的將軍就是數十人之多,項羽後來兵敗,在烏江自刎,大概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