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落葉知秋涼
-
2 # 四季文史
伍子胥為什麼被殺?
伍子胥被殺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是吳王夫差偏聽偏信而且怕伍子胥擁兵自重,所以才殺了伍子胥。
一、兩朝元老伍子胥。歷史上對伍子胥的評價是奇才,他不但善於軍事指揮,而且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上,都為吳國解決了諸多問題,例如他率眾開挖了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首建姑蘇城,另外,他大興水利建設,對吳國生產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謂老臣憂國、興國之典範。
伍子胥本為楚華人,但其父因楚太子被費無忌所誣陷而遭受牽連,結果父兄被殺,伍子胥自己逃亡吳國,所以伍子胥對楚平王也恨之入骨,也為伍子胥後來“掘墓鞭屍”埋下伏筆。由於伍子胥的功高蓋世,深得吳王闔閭和後來即位的吳王夫差的喜愛,也為這位老臣的作為深感欣慰。
二、功高震主伍子胥。伍子胥在吳國,深受吳王闔閭倚重,曾多次帶兵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自古以來,文臣武將在朝堂上的表現,君王都會時刻關注,怕文臣密謀合議,怕武將擁兵自重,作為一國之君,不得不在權力制衡上“費心思”。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周朝實行的郡縣制,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故意削弱和分散王公大臣的權力。所以對於功高蓋主的王公大臣,這些皇帝們不得不考慮這些人帶給皇室的安全隱患。如果他們振臂一呼、起兵造反,那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所以君王有時候也不得不擦亮眼睛看清金鑾殿下每位臣子的內心世界。
那麼,伍子胥會是這樣擁兵自重、起兵造反之人嗎,在夫差看來,也不得不防,必要時不得不除也不一定。
三、偏聽偏信的吳王夫差。在夫差即位以後,伍子胥曾多次勸說夫差加快消滅越國的腳步,替夫差詳細分析了越國所制衡吳國的種種不利,但夫差幾乎不為所動,只顧進取中原而轉攻齊國。後來夫差偏聽偏信太宰伯嚭讒言,說伍子胥想聯合齊國起兵造反,至此,吳王夫差賜劍伍子胥,讓他自行了斷。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伍子胥的良苦用心,被夫差當成了驢肝肺。所以在他臨死之前,他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果不其然,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
-
3 # 天藍十二時辰
伍子胥死因之迷 伍子胥,楚華人,其父伍員,效力楚平王。忠臣往往因讒臣被誅,平王扣伍員而欲召子胥弟兄進宮,以斬草除根。子胥之兄聽隨王命,以獻出生命盡孝,走前對子胥說:“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於是子胥出逃,歷盡辛苦來到吳國。他幫助闔廬爭得王位,使吳日益強大,當他助吳破楚都郢,平王已死,子胥掘其墓而鞭其屍,十年辛苦,父仇終得報。 至夫差立為吳王,伍子胥已是三朝元老,居相國位,地位足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以卓越的才幹和直言進諫的忠誠,贏得了吳華人的尊敬,而在他心目中,吳即祖國,士為知己者死。 夫差得子胥之助,滅越國而以勾踐為奴,意欲稱霸天下。蒸蒸日上的吳國,有一胸懷天下的夫差,有一深謀遠慮的子胥,稱霸之期不會遙遠。但吳王對越國的處置讓子胥如魚梗在喉,這是君臣之間分歧的開始。其一,夫差放臣服的越王勾踐歸國,這在伍子胥看來,無疑是放虎歸山,吳越爭霸數年,如今吳勝越敗,不趁機斬草除根,必留後患。其二,英雄難過美人關,吳王寵信越女西施,子胥認識到這是越國實施的美人計,以後能離間君臣,使吳王大興土木,導致兵乏民困者,西施當是禍首。其三,吳王以越國大夫、號稱天下第一謀士的范蠡為大夫。子胥言:范蠡若真心歸吳,乃吳之大福,否則,滅吳者必范蠡也。 吳越之間的爭鬥,最終歸結於兩個人之間的戰爭:伍子胥和范蠡。讓吳王信任哪一方,決定著吳、越兩國的命運。子胥進言痛陳利弊,吳王不聽,子胥欲殺勾踐而不得,欲殺西施也不得,他耿直的性格比不上范蠡的隱忍與耐力。當他咄咄逼人地要求夫差絕後患時,范蠡則不露痕跡地運籌帷幄。一個王者,坐得越高,越順利之時,聽到忠言往往覺得刺耳,何況強硬如伍子胥,要殺夫差的信臣愛妃,在夫差眼中這是位高權重的伍子胥對王權的挑釁。至此君臣之間越走越遠。 在伍、範的鬥智中,伍子胥逐漸處於下風,直至他將兒子送去齊國,為吳、齊交好,日後聯手抗越作準備,這已是保護吳國的下下之策。但夫差把這一切誤認為是子胥通敵賣國,伍子胥的個人悲劇達到頂峰。他忠於吳王,吳王則賜劍讓他自刎,他要保護吳國,卻眼睜睜看著吳國走向滅亡。 或許自始至終最敬佩伍子胥的,是他的對手范蠡。伯牙遇子期,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但是兩位能夠互相賞識的英雄卻是各為其主。范蠡要救這位失敗的英雄,堅強如伍子胥,在這一刻流下眼淚,感動於這份知音之情。但是他拒絕了范蠡出手相救的好意,最後自刎於吳王前,囑咐其子在他死後挖出他的雙眼懸於吳門之上,他要看著越過怎樣攻破吳國。死不瞑目,至死希望夫差醒悟
-
4 # 風正輕搖雨自飄
首先,在打敗越國勾踐之後,伍子胥與吳王夫差的理念開始背道而馳。吳王一心爭做春秋霸主之位,而忽略看似臣服的勾踐。伍子胥多次勸諫吳王夫差越國才是心腹之患,與好大喜功的夫差之間心生嫌隙。
伯嚭收受越國賄賂,成為越國在吳國的代言人,與防備越國的伍子胥成為政敵。伯嚭因善於揣測夫差心意而被委以重任,屢次讒言伍子胥,夫差對伍子胥心生厭惡之心。
在攻打齊國時,伍子胥托子於齊臣鮑牧,只是為了想保全子嗣,引起吳王夫差極大懷疑,加之伯嚭言之鑿鑿,構陷伍子胥通敵謀反,使得夫差極為不安。
對於夫差來說,一個不能為自己所用的將軍,一個違背自己心意的將軍,一個有通敵叛國嫌疑的將軍,留著不放心,逃跑了為敵人所用不甘心,不如殺了更放心。這樣綜合看來,賜劍自刎而死就成為伍子胥最終的結局。
-
5 # 殤流雲
吳越的故事,我還是看的《西施秘史》,可能和歷史中不一樣,不過我更喜歡這個,所以以此作答。
在《西施秘史》的故事中,闔閭垂死立伍子胥為王,伍子胥拒絕並讓立夫差,一定盡心竭力輔佐夫差。闔閭就傳位於夫差,告訴伍子胥能扶則扶,不能扶則取之,並把兵符交給了伍子胥。闔閭讓眾人退下,獨留夫差給予一盒,告之夫差妥善保管,讓夫差在覺得非看不可的時候在開啟。
伍子胥與夫差自勾踐來吳為奴開始,兩個人就漸生不和慢慢的生有間隙,後來夫差的兩個兒子一死一瘋,夫差決定開始爭霸,伍子胥立勸。而范蠡立求夫差出征前放勾踐回國,動用了一切手段,最終夫差在西施求情的情況下,決定放勾踐回越。伍子胥得知後,大罵夫差昏君亡國之君,夫差一怒扔劍讓其自裁,伍子胥請求死後,把頭顱放與都城之上,要看勾踐如何殺了夫差,如何滅亡吳國,說完就自刎而死。伍子胥一死,夫差就後悔了,夫差找到了父親臨終留下的盒子,開啟之後上面寫著“事已至此,愛莫能助。”
下面算是擴充套件,文種和范蠡以及伍子胥,都是楚華人。
范蠡和文種到吳,是在伍子胥助闔閭登上王位時,闔閭命看相之人見後回稟。看相之人言,文種智慧狡詐君子當遠之,范蠡耿直略輸伍子胥一籌,不用則殺以不資敵國。闔閭認為殺人才不祥,只是取消了文種和范蠡待遇,文種和范蠡就離開吳國去了越國。越國允常看重文種和范蠡,可惜遭權臣嫉妒,文種和范蠡直到勾踐敗亡之際,才受到勾踐的重用,這算是臨危受命。不過在被重用之前,文種比范蠡更圓滑,自然范蠡更加不得志。
夫差對於殺父之仇的勾踐,最終沒有痛下殺手。其中有文種幾次去吳的遊說,也有重金賄吳臣的幫腔,還有進獻西施的美計,更有范蠡的才忠,綜合之下夫差才同意了,留勾踐為奴而不殺。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正史一樣,權且一看以正史為準
回覆列表
伍子胥,楚華人,其父伍員,效力楚平王。忠臣往往因讒臣被誅,平王扣伍員而欲召子胥弟兄進宮,以斬草除根。子胥之兄聽隨王命,以獻出生命盡孝,走前對子胥說:“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於是子胥出逃,歷盡辛苦來到吳國。他幫助闔廬爭得王位,使吳日益強大,當他助吳破楚都郢,平王已死,子胥掘其墓而鞭其屍,十年辛苦,父仇終得報。 至夫差立為吳王,伍子胥已是三朝元老,居相國位,地位足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以卓越的才幹和直言進諫的忠誠,贏得了吳華人的尊敬,而在他心目中,吳即祖國,士為知己者死。 夫差得子胥之助,滅越國而以勾踐為奴,意欲稱霸天下。蒸蒸日上的吳國,有一胸懷天下的夫差,有一深謀遠慮的子胥,稱霸之期不會遙遠。但吳王對越國的處置讓子胥如魚梗在喉,這是君臣之間分歧的開始。其一,夫差放臣服的越王勾踐歸國,這在伍子胥看來,無疑是放虎歸山,吳越爭霸數年,如今吳勝越敗,不趁機斬草除根,必留後患。其二,英雄難過美人關,吳王寵信越女西施,子胥認識到這是越國實施的美人計,以後能離間君臣,使吳王大興土木,導致兵乏民困者,西施當是禍首。其三,吳王以越國大夫、號稱天下第一謀士的范蠡為大夫。子胥言:范蠡若真心歸吳,乃吳之大福,否則,滅吳者必范蠡也。 吳越之間的爭鬥,最終歸結於兩個人之間的戰爭:伍子胥和范蠡。讓吳王信任哪一方,決定著吳、越兩國的命運。子胥進言痛陳利弊,吳王不聽,子胥欲殺勾踐而不得,欲殺西施也不得,他耿直的性格比不上范蠡的隱忍與耐力。當他咄咄逼人地要求夫差絕後患時,范蠡則不露痕跡地運籌帷幄。一個王者,坐得越高,越順利之時,聽到忠言往往覺得刺耳,何況強硬如伍子胥,要殺夫差的信臣愛妃,在夫差眼中這是位高權重的伍子胥對王權的挑釁。至此君臣之間越走越遠。 在伍、範的鬥智中,伍子胥逐漸處於下風,直至他將兒子送去齊國,為吳、齊交好,日後聯手抗越作準備,這已是保護吳國的下下之策。但夫差把這一切誤認為是子胥通敵賣國,伍子胥的個人悲劇達到頂峰。他忠於吳王,吳王則賜劍讓他自刎,他要保護吳國,卻眼睜睜看著吳國走向滅亡。 或許自始至終最敬佩伍子胥的,是他的對手范蠡。伯牙遇子期,那是幾世修來的福分,但是兩位能夠互相賞識的英雄卻是各為其主。范蠡要救這位失敗的英雄,堅強如伍子胥,在這一刻流下眼淚,感動於這份知音之情。但是他拒絕了范蠡出手相救的好意,最後自刎於吳王前,囑咐其子在他死後挖出他的雙眼懸於吳門之上,他要看著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