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我是一個小書蟲

    面對這個問題,做為業餘哲學愛好者,我認為學習哲學,我們能理解我們人的認知,人的自由創造,對真理的追求與擁有等等。

    1 學哲學帶給你理解的權力,認知的權力。

    學哲學帶給你理解的權力,認知的權力。我們做為人,好奇心與生俱來,人天生就要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

    包括認知你自己,改變自己。蘇格拉底說,不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哲學在某種意義上是個啟蒙任務。

    2 學哲學帶給你創造的權力(自由的權力,自由創造的權力)。

    創造權力,就是沒有條件和命令,人本身理性活動就有能動性,創造意味著自由。自由必然是創造。這個世界從無到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創造。哲學永遠都是新的。

    3 學哲學帶給你真理的權力(哲學的最高追求),認知的權力和創造的權力兩者結合起來,就是真理的權力。

    哲學就是追求真理的學問,哲學的真理是認知和創造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所以說,學習哲學,我們擁有認知的權力,我們擁有自由創造的權力,歸根到底是對真理追求的權力,對真理的追求,在我看來就是人的天性。

  • 2 # 四季不變

    這是一門可以提高羅思維能力的學科

    我第一次接觸哲學是在中學的政治課上,各種方法論、認識論把我搞得暈乎乎。考試的時候最煩遇到哲學題目,對錯幾乎全靠運氣。因為哲學內容枯燥又深奧難懂,所以我不喜歡哲學,我甚至覺得學習哲學並沒有用處。以至於後來在大學裡,我對有關涉及哲學的課程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學生時期的我,學習成績平平,也沒有什麼特長。在工作以後,深感自己知識量的匱乏。幾個月前我有幸參加了土豆老師的寫作課,我在土豆老師推薦的書單裡發現了《通往哲學的後樓梯》這本書。因為在這之前我看到一句話說:“哲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所以我決定重新開始學習哲學。《通往哲學的後樓梯》的作者威廉魏施德是德國哲學家,柏林自由大學教授,海德格爾及門弟子。在他筆下的哲學家不再是戴著鴨舌帽、板著面孔、正襟危坐,然後說起話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在《通往哲學的後樓梯》裡將由威廉魏施德領路,我們會體驗到不一樣的哲學生活,一路上我們遇到的哲學家有的會讓你大跌眼鏡,有的會讓你感到敬佩,還有的就像我們老媽嘴裡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通往哲學的後樓梯》這本書作為哲學的入門級讀物,最大的亮點就是威廉魏施德並沒有一開始就講述深奧的哲學思想,而是另闢蹊徑以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了34位哲學家的生平和趣事,並且把每一位哲學家的思想穿插在他們生平的奇聞趣事裡,使讀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哲學的殿堂,感受哲學的魅力。

    堅持正義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一生都在追求知識、真理、正義和善。他曾經說:“每天講述道德,聽我在辯論中反省自己,揭露別人,這是人類最大的運氣。對人來說,不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在生活中喜歡公開揭露別人的無知,其實蘇格拉底也解釋不清正義、善和正確的行動這些東西。因此蘇格拉底惹了眾怒,受到了控告,並被判處死刑。朋友們勸蘇格拉底逃跑,並且為他準備好了一切,但蘇格拉底拒絕了。他說一個人一生效忠城邦,不應該因為有不愉快的事情,就拒絕服從法律,這是不合正義的。他還認為違反法律的行為是卑鄙可恥的。威廉魏施德也認為:即便所有傳統或自以為毫無疑問的東西都遭到毀壞,我們也應該無條件地堅持正義,因為正義位於我們的靈魂深處,是無法被摧毀的。蘇格拉底致死服從了正義的信仰。正因此,千百年來蘇格拉底的形象一直是哲學思辨的楷模。也就像我們現在說的,正義偶爾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自律的康德。康德有四條自我約束的條例:

    1、不喝咖啡。康德非常喜歡咖啡,但卻不喝,因為康德認為咖啡油對身體有害。

    2、 早餐兩杯茶,一袋煙。茶葉是花茶中提取的淡茶葉,抽菸是為了調節空氣。晚餐吃簡單的麵包。

    3、不過度服用藥物。不管醫生怎麼說,病情怎麼嚴重,服藥量一天最多兩片。

    4、按時作息。不管冬夏,每天五點起床,然後開始學習、上課,十點準時睡覺。

    有一次,一位好友用車載著康德出去遊玩,結果到了晚上十點鐘才把康德送回家,郊遊打破了康德的生活規律,康德為此大發雷霆,從此康德的生活準則中加了一條:絕對不要讓別人帶你去坐車郊遊。自律的生活讓康德有很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和學習。因此他可以在大學裡同時任教:哲學、數學、物理、地理、天賦人權、機械、礦物學科目。康德的哲學思辨首先是圍繞著“形而上學”的這個範疇展開的,他認為,探討“上帝、自由與靈魂不朽”是形而上學“無法避免的任務。”在形而上學受到衝擊、人們對此感到絕望的時代裡,康德給他帶來了新的突破。康德的下面一段話至今仍然有效。他說:“如同我們不會因為不願意吸入不乾淨的空氣而停止呼吸,要人的精神放棄形而上學方面的思考與研究,簡直是不可能的。”

    “別人家的孩子”帕斯卡爾。

    帕斯卡爾12歲無師自通,趴在地板上,用粉筆畫些三角形和圓圈,發現並掌握了歐幾里得幾何學;16歲寫了一篇論圓錐曲線的論文,引起學術界轟動,到現在還沒有過時;19歲幫父親的稅務局設計了歷史上第一臺實用計算器。1653年帕斯卡爾在物理學方面提出帕斯卡爾定律,並由此寫出了《液體平衡的論述》,有人會問這個帕斯卡爾定律是幹嘛的?簡單普及一下:我們現在社會上使用的液壓裝置都是根據帕斯卡爾定律設計出來的。不知道當年生活在帕斯卡爾周圍的孩子們壓力大不大。在哲學研究的所有東西中,帕斯卡爾對人最感興趣。他的座右銘是“人必須認識自己”。帕斯卡爾發現了人的弱點,害怕孤獨。他認為,孤獨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人在孤獨的時候總會被迫赤裸裸的面對自己,並且看到生存的悲慘。同時帕斯卡爾也認為,人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人可以知道自己生存的悲慘。

    哲學也是源於我們的生活,所以不要覺得哲學很難很深奧。哲學知識可以提高我們心靈的境界和邏輯思維能力,我們把學到的哲學知識結合實際運用到生活中,還能提高我們對複雜社會狀況的認知能力。當然,讀完《通往哲學的後樓梯》不會在短時間內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認真的去學習哲學知識,對我們將來的待人處事,工作和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3 # 幽奇子

    哲學的特點和功能。

    哲學作為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形式 之一。它與社會意識形態其他形式之間既有密切聯絡,又有 明顯的區別。其聯絡表現在,哲學與其他意識形態的形式一 樣,同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的範圍:它們都是由社會的經濟 基礎決定的,並隨著社會經濟關係,政治制度的變化而或早 或遲地發生相應的變化。其區別表現在,哲學不是一種普通 的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這種特殊性主要指:

    第一,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比較,它遠離社會的經濟 基礎,不像有的社會意識形態,如政治法律觀點那樣離經濟 基礎較近,受經濟基礎的影響和制約較為明顯。常常有這樣 的情況,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變化,政治法律上層建築跟著 發生重大變革,而哲學這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卻非常緩慢。 也常常有這樣的情形,經濟和政治的變革還沒有發生,哲學 的變革卻成為先行,哲學的變革為經濟和政治的變革開闢了 道路。所以,哲學對經濟基礎具有更為明顯的相對獨立性。

    第二,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比,哲學最概括、最抽象. 是理論思維的最高形式。哲學同其他意識形態形式的差別,不 僅表現在研究物件和反映物件本質的概念,範疇上,而且表現在論證理論的方式上。例如,哲學和宗教,儘管它們都回 答關於世界觀的一般問題,但其性質、表現形式,論證方式 和作出的結論等都是不一樣的。哲學以概念,邏輯的形式回 答問題,提倡思考和說理:宗教則以表象、情感的形式,通 過樹立偶象來回答問題,提倡迷信和盲從。

    第三,哲學給社會意識形態的其他形式提供世界觀和方 法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雖然哲學要從意識形態其他形 式提供的思想成果中汲取營養,以豐富和發展自己,但是,在 社會意識形態諸形式的系統中,哲學則起著統攝全域性,從探 層次上久遠地影響和制約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

    哲學作為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有著自己特有的社會功 能。這種社會功能主要是透過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統攝而制約 著人們的各種活動,制約著人與世界的總體性關係來實現的。具體說來,哲學有以下社會功能:

    第一,哲學的世界觀功能。哲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 世界的本質,論證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揭示人與世界的複雜 多樣的關係,從而為人們處理和駕馭同外部世界的關係規定 了一般的思維和理論前提,這種前提總是滲透在人們認識世 界、改造世界和創造理想世界的活動中。這是哲學的世界觀 功能。

    第二,哲學的方法論功能。哲學作為最高層次的方法論, 是人們處理和駕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係的基本規範和準 則。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創造理想世界的活動中,哲 學提供總體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論原則。哲學的方法論原則是 人的思維方法的核心,對各種具體的方法起著制約作用。因 此,掌握正確的哲學方法論,是提高人的思維水平,完善人 的思維方法的根本途徑,而這也正是哲學能夠啟迪人的智慧的根本表現。

    第三,哲學的反思功能。哲學的本性是批判的,至少科 學的哲學是這樣。一種代表時代精神的哲學,決不是簡單地 呆板地描述人與世界的關係,而總是以一種批判的態度對這 種關係作出評價。這裡,既有對過去的傳統關係的反思與批 判,也有對現實關係的審視與評判,還有對未來理想關係的 追求與構想,更有對自身的反省,否定與超越。哲學從不簡 單地接受和承認現存的理論、學說、教條乃至常識,它總是 對它們的基礎,前提和邏輯的合理性,真偽和價值,作批判 性的審查。因此,哲學往往作為信念、理想從而也作為價值 觀對人們起著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突然感覺自己一無所有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