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一惠注意力作者
-
2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這幾年校園暴力讓大家談之色變,恨不能人人群起而誅之,憤恨之餘我們不禁想要知道,這些動輒欺負別人的孩子,他們背後的家庭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存在?是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了這樣的熊孩子?我覺得這個裡面因素非常多,但是其中有一條最關鍵的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早期教育的不重視,不同步,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初中以後,再想管的時候已經管不了了!
1、不懂得愛孩子,早期教育環節不恰當的愛,使得孩子養成任性、霸道、唯我獨尊的性格!
如果我們做個街頭採訪,採訪的主題是“您愛孩子嗎?”估計很多人會認為提問問題的人有病,這個世界上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您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嗎?(此處連問三遍)我覺得先不要急著給答案,您必須首先了解什麼叫愛,是不是天天抱起來親幾口,孩子想要啥給啥,想吃啥買啥就是愛呢?是不是天天待在家裡陪著孩子就是愛呢?是不是孩子摔倒了抓緊扶起來,心疼的哄哄他就是愛呢?我們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0-6歲的孩子該如何教育,換句話說早期教育該如何愛孩子,很多的人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誤區!我們要清楚的是,0-6歲是習慣、品格、禮儀形成的關鍵期,孩子的大部分關鍵期都會在這一時期出現,尤其0-3歲,我們的很多父母是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實際上這一年齡段是培養孩子各種好習慣的最佳期,因為0-3歲的孩子處於“無意識吸收階段”他們所有的習得都是靠無意識的從外界進行吸收!所以這個年齡段,家長必須要輔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比如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正常的起居規律等等,因為一旦過了這個階段,想要再培養就會很難,所以我們經常發現很多的孩子進入幼兒園依然不會獨立如廁,不能獨立進餐,而且不合群、不願意跟小朋友分享;或者是很孤僻,容不得別人進入自己的領地等等,所有這些特點都是父母過度的包辦代替所形成的,幼兒園老師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才能幫著孩子逐步改善,但是卻做不到百分百改變,因為孩子骨子裡已經內化了這樣的意識,任性的性格已經定型!2、小學初中階段,孩子的性格已經基本定型,家長不當的言行,一直以來的教養模式已經生根,想要改變,難上加難!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更加重視的是學習成績,為了成績,有的家長會採取一些不合理的激勵方式,比方說某一次考試成績比較好就答應買遙控飛機,下次再考好就給100元錢,如此迴圈往復,孩子慢慢就會變得極富功利主義,學習就是為了一定的目的!而且類似這樣的家庭教養模式會讓孩子變得失去自我,不能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會變得歇斯底里,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欺騙或撒謊,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偏執的人格,在跟同學交往方面只考慮自己,而不顧忌他人的感受,甚至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不惜動用一切偏執的手段,當他發現透過武力可以讓別人害怕或屈服於自己的時候,胡作非為就成了他的必選項,而且時間推移,他也不會再去選擇正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了!而此時,家長想要介入為時已晚,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叛逆期,加上偏執的性格,想要矯正已是難上加難!龍生龍,鳳生鳳,雖然不是百分百有道理,但是多少也說出了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作用,我們不否認所有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正是因為這份真愛,我們才應該考慮長遠,而不是愛在一時,一時的放縱、一時的驕縱,最終搭上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
3 # 軒老師談教育
我的觀點:大多數是因為家長不管,或者根本不想管。自家孩子在學校胡作非為、欺凌同學,家長不可能沒有耳聞,如果家長真心想管,孩子一定會有所收斂。可是家長為什麼聽之任之,放任不管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問題。
認為都是孩子,把欺凌同學看成小事。這是很多欺凌孩子的家長最普遍的想法:都是孩子,就是鬧著玩呢。殊不知這種不以為然的觀點會導致孩子的欺凌行為變本加厲。孩子還沒有比較明確的是非觀,行為得不到制止,就認識不到這是錯的。
記得兒子三年級的時候被一個高年級的孩子抓的臉都破了,哭得特別傷心。我跟孩子家長反應,結果家長卻說都是孩子,鬧著玩呢。生怕自家孩子吃虧。很多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總是問:“有人欺負你不?”卻從來沒聽到問自家孩子有沒有欺負別人。自己孩子吃點虧既氣憤又心疼,恨不能馬上找對方家長理論。而自家孩子欺負了別的孩子就說得雲淡風輕。這種“護犢子”心理,就是一種典型的只想佔便宜不想吃虧的心理。
不欺凌別人也是對自家孩子的保護。上饒刺殺小學生的慘案,用血的教訓告誡我們:不欺凌別人也是保護自己。因為誰家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容不得欺負和侮辱,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平時一定要教育我們的孩子:
不給別的孩子起綽號。起侮辱性的綽號也是一種欺凌,是對他人人格的侮辱,容易傷害他人的心靈,也容易引起矛盾衝突。不和別人要東西。告訴孩子需要什麼爸爸媽媽給買,別人的東西不能要,更不能占人小便宜。不打鬧不動手。很多孩子課間喜歡打打鬧鬧,跟同學動手動腳。而有些孩子是不接受不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的,於是鬧急眼了就產生了矛盾。總結:我們既要保證自己的孩子不受欺凌,也不能縱容自家孩子欺凌別人。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不欺凌別人也是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
4 # 劉金泉12
杜絕校園欺凌的終極辦法:1,最有用的是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法,將有刑事情節的未成年欺凌者按殘暴程度補足年齡,受重刑制裁,將案例廣而告之。2,對情節一般的未成年欺凌者,執行完社群勞動或校園勞動等懲罰後,再恢復課堂學習。3,建立教育執法機構(類似於環保、城管執法),未成年人一般違法,曠課,破壞教學秩序的,執行對監護人的處罰,拒不受罰者,輕者凍結社保記入徵信,重者入獄。
否則無解。
司法喪失正義是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
5 # 勝似閒庭3
現在家家都是一個孩子,即便有兩個孩子在教育的認識上,方法上也各不相同,孩子不一定都是父母帶,很多孩子都是祖輩帶的,在帶孩子的時間裡,由於年齡的差異,文化的差異,性格的差異,等等,儘管老人自認為盡心盡力,但兒女們也不一定滿意!加之老人對孩子的溺愛,造成了有些孩子的任性。孩子小時,總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原諒他(她)。有些老人總以“這”為理由。嬌慣,溺愛。在自己的孩子在外惹事時,佔了便宜還心滿意足,如有人指責時,總是以孩子小,來說事。來坦護。吃了虧可了不得。這樣下去,孩子能好嗎?待你發現了,孩子不好管了。就有點晚了。真不好管了。建議年輕的父母,當你把孩子交給你的父母帶時你就應該向他們交代清楚。沒有文化不要緊,吃好吃孬也不要緊,(相信他們不會虧待孩子)。千萬不要慣著養。這樣只會害了孩子!年輕的父母也是一樣,“慣子如殺子”這句話不是用來說說,要去做!不要以為上學了,就好了。沒有那回事。這樣的事不會水到渠成。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是勞教所。老師不能替代家長,更不能履行家長的責任。學校,老師該幹什麼,怎麼做,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亂來,加之個別家長素質不高,學校,老師,更不敢亂來了!因此,家長們不能幻想!
-
6 # 使用者6089431850528
小樹不育,大了就難育了,說句狠心話這種野孩這有棍棒教育傷皮不傷用樹條抽腿,以後真進監獄不是開玩笑,父母責任最大。
-
7 # 海南之聲
說一件事情:有個小弟弟告訴我,學校的黑社會正在堵著打他,我問他如何解決的,答案是:加入另一個更牛的黑社會。
這裡就出現了,被欺負的突然變成可以欺負別人的,這種惡性迴圈裡面,無窮無盡。
我是做兒童安全教育的,分析一下
第一:媒體,今天所有媒體都是宣揚零和博弈,弱肉強食,這就是典型的黑社會思維,從動畫到美國大片!
第二:代價,孩子心目中沒有代價一說,覺得哪怕捅死也無所謂。
第三:學校,永遠採取息事寧人的辦法,這是最愚蠢的,只會助長更多霸凌
這是問題的原因
解決:
第一:必須適應責任制,從校長到老師,哪個學校哪個班級出了暴力事件,必須影響到老師和校長前途掛鉤
第二:比如立法,保護弱者,比如鞭刑,將被害者受到的痛苦,屈辱同等程度還給施暴者,這樣可以讓施暴者最清楚的體會弱者的痛苦。
今天,大多數父母愛子心切,採用的都是殺氣騰騰的辦法。如果碰到這種問題,雙方父母最好迅速介入,否則學校裡的倆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愛子心切的父親來說都會攤上大事。
-
8 # 閩南的男人
因為我的工作就是面對孩子和家長,我碰到過這樣的孩子,特別皮,欺負同學還算平常了,老師都敢打罵,壓根沒人管得住。他媽媽也是頭疼到不行,天天有人投訴。究其原因,就是他媽媽從小就很寵他,一方面寵,一方面火氣上來就一頓狠揍,打得那是真狠,打完一會又寶貝兒寶貝兒的哄。兩個極端的態度,導致這孩子的性格脾氣。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王一惠老師,您提的問題非常好,也是我們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需要重視的。
首先,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看這個行為本身在表達什麼,一個孩子在學校胡作非為、欺凌同學這種行為屬於對他人的攻擊,那麼一個孩子只有在內心充滿憤怒或不被正確對待產生的不滿時,才會向外發出攻擊行為,換句話說,他的攻擊行為就是在表達他的不滿和憤怒,這是他攻擊行為的心理原因。
然後,我們再來梳理一下孩子攻擊行為產生的源頭,可以說,家庭教育環境是一個孩子在學校胡作非為、欺凌同學的發源地,那麼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環境又會是怎樣影響他當下的行為的呢?
其一,這個孩子在家中是不被父母正確對待的,包括: 不被關注認同、不被理解支援、不被愛和重視,所以說,一個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心理及情感需求,都是沒有被父母滿足的,孩子的內心發展就會經歷從失望到無望,內心感受的是成長的孤獨與痛苦,同時這種需求未滿使他積累很多憤怒情緒,憤怒情緒轉化為行為方式表現出來,就形成了當下的欺凌同學、胡作非為等種種不良表現。
其二,我們說到家長,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缺位的,既是缺位,說明沒有“管”孩子,可能源於工作忙顧不上管,也可能是不懂得如何管,總之,沒有管!等孩子開始出現這些攻擊行為被投訴時,家長準備管,但發現其實已經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