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是明朝萬曆年間民族英雄戚繼光寫下的詩句,明朝後期倭寇數次侵犯大明疆土,在海邊搶劫財物,周邊的百姓都深惡痛絕,後來戚繼光奉命平定倭寇,在他指揮下的戚家軍,幾乎是百戰百勝的,打得倭寇再也不敢來犯。

    然而熟悉明朝後期歷史的朋友就會發現,既然戚家軍那麼厲害,為什麼後來努爾哈赤跟明朝作戰時,戚家軍沒有派上用場呢,戚家軍到哪去了,為什麼不能幫助明朝擊退後金的軍隊呢?對此有人提出,戚家軍實在在海上作戰,並不適合在陸地作戰。

    這種說法很明顯的片面的,戚家軍打擊倭寇時,採用的是鴛鴦陣打法,靈活多變,往往是把倭寇圍攻分解擊退,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雖然戚家軍或許面對騎兵不太適合,但也不至於說戰力大打折扣,至少戚家軍的武器是十分先進的。

    根據史料記載,戚家軍的裝備中,火器的威力最大,倭寇害怕火器,難道後金軍隊不怕嗎,況且戚家軍的戰術素養非常高,他們的名聲讓倭寇喪膽,對所有敵人一樣有震懾力,戚繼光鎮守薊門時,也跟韃靼交戰過,把韃靼打得落荒而逃。

    為什麼後金入侵時,戚家軍表現如此平常,甚至都沒有兩眼的戰績呢?主要還是由於戚繼光本人的原因,萬曆皇帝多年不上朝,朝中大事基本由首輔張居正處理,戚繼光是張居正最信任的將領,就在戚繼光鎮守北疆時,首輔張居正去世了,於是朝中有人上書皇帝,說戚繼光不適合在北方。

    萬曆皇帝本就傻不拉幾,於是聽信朝中大臣的話,把戚繼光調到廣東,跟著朝中的給事中張希皋又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在彈劾之下被罷免,當時朝中的黨爭已經十分嚴重,張居正雖然幫了萬曆皇帝大忙,但他去世之後,萬曆皇帝卻抄了他的家,差點連墳墓都被挖出來,戚繼光深受張居正信任,自然也受到牽連。

    後來戚繼光被罷免,回到家鄉後鬱鬱而終,戚繼光是整個戚家軍的創始人,也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他都被朝廷罷免了,那麼整個戚家軍的精神就蕩然無存了,雖然軍隊中的人還是那些人,但主帥沒了,作戰自然也就不得其法了,而且戚繼光開創的戰法也沒人敢用的,大家生怕跟戚繼光扯上關係而受牽連。

    戚家軍最後的結局也很慘,在跟努爾哈赤作戰過程中被消滅,要是當時由戚繼光親自指揮,想必戚家軍不會敗得那麼徹底,看來這一切都是命,上天註定了明朝要被清朝取代,所以戚家軍也無力迴天了。

  • 2 # 春秋正義

    戚家軍百戰百勝,乃17世紀初東亞第一步兵軍團,無論是在東南沿海,還是在北韓戰場,都把倭寇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在薩爾滸之戰後,遼東成為明帝國的第一危機,卻突然沒了戚家軍的身影,原因在1595年薊門軍鎮的一次兵變,《北韓宣祖實錄》記載:“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而製造這起慘案的就是薊鎮總兵王保和遼東軍。

    要知道萬曆北韓戰爭,戚家軍嫡系吳惟忠率領的戚家軍也就3000人,由此可見明軍內部南北派系存在尖銳不和。

    經過這次慘案,真正經受戚家兵法嚴格訓練的戚家軍還錯留多少,不得而知,因為朝廷不斷從浙江徵兵補充北部戰場,而眾所周知戚家軍與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做最後一戰,是在天啟元年(1621年)的渾河。

    當時在二貨袁應泰的指揮下,瀋陽如願淪陷,原本趕來增援的川浙兵團共七千餘人剛剛抵達瀋陽城外的渾河,眼見城破,增援已無意義,主將陳策本想撤退,不料部下戰意正濃,“我輩不能殺敵救沈,乃在此三年何為”,遂整軍備戰。

    但川浙兵團犯了第一個錯誤,將兵力一分為二,周敦吉、秦邦屏率四千白杆軍渡河,在北岸列陣迎敵,而三千浙兵留在南岸佈陣。這樣做雖然可以分批消耗金兵,但分列河兩岸,兩軍互不能支援,使得本就兵力薄弱的明軍遭到進一步削弱。

    傾巢而出的後金兵連番衝擊白杆軍,“諸將奮勇迎 擊,敗白標兵(即白旗),又敗黃標兵(即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 人”,在付出重大傷亡,“死於槍弩者數千人”,漢奸李永芳召集瀋陽投降的明軍,從城頭髮炮擊散白杆軍陣型,“李永芳購炮手千金,以沈城大炮擊川兵”,周敦吉、秦邦屏戰死,剩餘白杆軍退入浙兵陣中。

    古代戰爭,步兵剋制騎兵的最大缺點,就是騎兵具有超強的衝擊力和極高的機動性,白杆軍使用上帶長刃下配有鐵環的超長兵器,浙兵也列置戰車槍炮,掘壕安營,用秫秸為柵,這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八旗騎兵的衝擊,但八旗兵力佔優,在前期作戰不利的情況下,努爾哈赤憤而快速將後軍一併投入戰場,這是明軍絕對不可能長久支撐的。

    在川浙兵團被動苦戰之時,明軍豬隊友再一次搶戲:總兵朱萬良、姜弼率領三萬餘援兵稍遇阻擊便落荒而逃,而袁應泰竟然拒絕發兵救援,原因是敗局已定。

    川浙兵團與八旗兵鏖戰至傍晚,彈盡糧絕,由於步兵機動力不如騎兵,突圍幾無希望,又未見援軍,陳策、戚金(戚繼光侄子)等120餘將領相繼戰死,所部三千浙兵全軍覆沒,但也給後金造成同等殺傷。

    後來清人魏源感慨:“是役,明以萬餘人當我數萬眾,雖力屈而覆,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川浙兵團的失敗,既有騎兵對步兵的天然剋制,也有明軍戰略的重大失誤(分兵、不該打沒有勝算的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其他明軍部隊見死不救,使得這七千大明好男兒的鮮血付諸東流。

  • 3 # 太急院士

    戚家軍之敗非戰之罪,戚家軍之敗在廟堂。

    要找尋失敗原因得先說張居正。張居正在萬曆朝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依附於他的人很多,戚繼光就是依附於張居正。張居正兢兢業業改制朝廷弊端,鐵血反腐敗,在這期間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抗倭寇,戰韃靼,打出了赫赫威名,兩人為奄奄一息的大明續了一波命。

    張居正也是有弱點的,弱點就是他是人,是人都會死的。張居正死了,他得罪人太多,他剛死就被反攻倒算了,把他說的一文不值大明千古罪人,萬曆是個糊塗蛋恨得差點掘了張居正的墓,以前跟著張居正的黨羽倒了黴,特別是戚繼光。

    給事中張鼎思,彈劾戚繼光在北疆多年無功勞,萬曆就調任戚繼光去廣東做了總兵,把戚繼光和他一起經歷風風雨雨的戚家軍分割了開來。

    到廣東後這裡沒有戰事,戚繼光就寫出了流傳後世的《練兵實紀》。另一方面,朝堂上張居正的政敵以莫須有的罪名讓戚繼光罷官去職回了老家。禍不單行,到家後看到他的弟弟弟媳雙雙離世,戚繼光一下子憔悴了好多,沒多久鬱鬱而終。

    再來說戚家軍,沒有了戚繼光的戚家軍已經沒有了靈魂,雖然他們依舊拿著先進的火器,但是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精氣神,鴛鴦陣也沒有人再使用了,而新的主帥和戚家軍缺少默契。他們又遇到了勁敵,後金英雄努爾哈赤。

    戚家軍敗了,全軍覆沒的敗了,這些立功無數,保護百姓無數的英雄兒郎們全軍覆沒了,他們犧牲在了政治傾軋。

    與其說戚家軍敗在了努爾哈赤手裡,不如說是暮氣沉沉的大明敗在了一輪朝陽般的後金手裡。

  • 4 # 關河南望

    主要原因在於戚繼光被罷免

    萬曆皇帝多年不上朝,朝中大事基本由首輔張居正處理,戚繼光是張居正最信任的將領,就在戚繼光鎮守北疆時,首輔張居正去世了,於是朝中有人上書皇帝,說戚繼光不適合在北方。

    萬曆皇帝本就傻不拉幾,於是聽信朝中大臣的話,把戚繼光調到廣東,跟著朝中的給事中張希皋又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在彈劾之下被罷免,當時朝中的黨爭已經十分嚴重,張居正雖然幫了萬曆皇帝大忙,但他去世之後,萬曆皇帝卻抄了他的家,差點連墳墓都被挖出來,戚繼光深受張居正信任,自然也受到牽連。

    後來戚繼光被罷免,回到家鄉後鬱鬱而終,戚繼光是整個戚家軍的創始人,也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他都被朝廷罷免了,那麼整個戚家軍的精神就蕩然無存了,雖然軍隊中的人還是那些人,但主帥沒了,作戰自然也就不得其法了,而且戚繼光開創的戰法也沒人敢用的,大家生怕跟戚繼光扯上關係而受牽連。

    戚家軍最後的結局也很慘,在跟努爾哈赤作戰過程中被消滅,要是當時由戚繼光親自指揮,想必戚家軍不會敗得那麼徹底,看來這一切都是命,上天註定了明朝要被清朝取代,所以戚家軍也無力迴天了。

  • 5 # 使用者266693636鍾代明

    戚家軍抗擊倭寇時幾乎全勝,這是無可爭議的,是誰也抹殺不了的豐功偉績。而世界上並沒有無堅不摧的軍隊,就連攻城略地,戰無不勝的戚家軍也是如此。在倭寇逐漸的停止騷擾後,在沿海地區無戰事的戚家軍,後來移駐長城防線。雖然,蒙古騎兵很強勢,但對上了戚家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雖然戚繼光在北方的主要任務,並不是進攻敵人而是守衛薊門。畢竟薊門是明帝國在北方的咽喉要道,他能夠守住這裡就是打了勝仗就等於立功。戚繼光在此時還經常的維修長城,甚至還創造性的發明了許多的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而在後來時候,明帝國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趁此良機的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應該要小心戚繼光在北方謀反,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然而僅僅在三年後,又一名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而戚繼光因此遭到罷免,回鄉後鬱郁不得志而病死。

    然而在薩爾滸之戰後,明帝國便逐漸的衰敗起來了。在此戰役時,沒了戚繼光的明帝國更是調集全國兵力,就連戚繼光侄子戚金所率的戚家軍也被調入遼東。不幸的是,軍隊並未集合完畢就被迫匆忙兵分四路進兵開戰,犯了兵家大忌。此時明帝國主力,戚家軍和川軍主力未及投入戰場,在前線的大軍就慘遭滑鐵盧失敗了。

    面對如此敗績的戚家軍,只好被迫就地防禦,之後明帝國又遭遇了來自後金努爾哈赤的來犯。瀋陽戰役時候,戚家軍和川軍共約一萬兵力前往救援被困將士,不料被被努爾哈赤六萬八旗兵圍攻。雖然,戚家軍他們死戰不退,但畢竟是面對的八旗軍還是強悍的,以至於全軍覆沒了,而此戰八旗勁旅也死亡近萬。戚軍川軍以少對多,雖敗猶榮,但此戰成為戚家軍最後絕唱。

    但是,在戚繼光還活著時候,曾言“三十年間,先後南北、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

    這一切的原因都是明朝從朝廷到邊軍整體性的無能所造成的,使得戚繼光一手建立起來的戚家軍,甚至是明朝也被這些的無能人士給貢獻了出去,讓人悲嘆不已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萊昂納德和哈登季後賽表現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