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環於之約
-
2 # 精釀大連
德不孤,必有鄰。是孔子說的。你說的那個不是老子原話,是你記錯了。平行宇宙是莊子提出來的,他主要是發展了韓非子的思想。
-
3 # 輕舞飛揚的痞子蔡
“道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是錯的吧,原話是孔子說的:“德不孤,必有鄰”。
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他的周圍必定有其類。這裡的“鄰”並不是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而是指現實世界志同道合的夥伴。
短短六個字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可言近旨遠,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蘊味無窮。
首先來看“孤”。是“孤單”好還是“孤獨”妙?兩者意思相近相通,孤苦寂寞等。但“孤單”似乎偏重於形,失父曰孤,孤單單,單身,獨自,形單影隻;“孤獨”側重於神,心,老而無子曰獨,孤苦寂寞。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他的周圍必定有志同道合者!是心靈的孤獨可怕還是形體的孤單可怕?應該說心靈的孤獨比形體的孤單更可怕!《大學》誠意正心修身,《中庸》“慎獨”,均是修心養性之說,道德修養之作。
有道德者不會孤獨,為什麼?有道德者內心都是充實的,豐盈的,天有多大,心有多寬;地有多厚,心有多滿。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慼慼,君子無一日之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君子不僅成己,還成物。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故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德者必有志同道合者相隨相圍,即使愚昧之輩,他也會誨人不倦春風化雨,使其入芝蘭之室。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形單影隻,而是心靈的孤苦寂寞,所以說,禍莫大於心死。
其次說“鄰”。《漢書·食貨志上》: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鄰,鄰居,鄰近,周圍。《晏子春秋》:居必擇鄰,遊必就士。《論語》:里仁為美。這些都強調一個字:德。有德的人一定不孤單,因為他必定有同樣有德的鄰居,或者說他的周圍必定有道德的人。為何?德有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無限永恆的魅力。
都知道孔子罕言利,其實孔子也“罕言必”,並且明確要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可在這裡偏僻冒出一個“必”有鄰!何哉?孔子最講本末終始,主次步驟。孰為本?《論語》,孝悌者其為人之本歟?《大學》,自天子至於庶民,一切皆以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德為人之本!有德之人即是通俗所言好人善人,《論語》通篇說的就是兩句話:做好人做好官,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官。堅定的志向,堅實的修為,毋庸置疑,必然必定!
最後關鍵詞“德”。“德”是這句話的關鍵詞,也是《論語》的關鍵詞,是孔學的根本,儒家文化的核心,中國文化的酵母。做人以德,以德治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泱泱中華,禮儀之邦;洋洋華夏,道德之國。
-
4 # 七品劍
老子不單意識到了平行空間的存在,還意識到了宇宙中有道的存在,道生成萬物,萬物源於道。但你說的這句不是老子說的。
-
5 # 餘生驛
不孤、有鄰從不問角度看有不同解答:
我們站在聖人的角度分析,遵循自然規律的人不會只有一個,必然有很多人與他相鄰前行。
但如果站在創世神的角度看這句話,把之理解為平行世界並無不可。
眾所周知,老子也好,孔子也罷,他們是思想的倡導者而非以神自居的狂徒,所以強加平行宇宙的觀念是極其荒唐的。
回覆列表
分享糊塗:
第一,我沒有完整讀過老子的書,但二十多年前讀過一本書,是專門探討開篇一句的,“道非道非常道”這一句。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一點讀書斷句的方法,先區域性,再整體,有時是以區域性代替整體。如今,有專家歸納為層次性思維和認知,這是人們從無序到有序的一種意識自覺。應你邀請,且人各有所思,我只強迫自己把我初識此句“道不孤,必有鄰”的假說道理,剖析出一二,不可能正確,算是糊塗巴巴好了。
第二,道不孤。老子是一個自然主義者,又是一個觀察大師,他的思想意識與學識是從觀察大自然開始(沒有實驗室)直到認識或猜測或意識到的言辭學識的天體——天文地理中獲的靈感,以及語感而生髮出來的思辯性詩化般的語體風格——幽深沉思。比如道不孤,即事物的生髮與存在都不應該是片面與單獨生髮出來,這是道家思想的認知智慧,也應是易學認知視角的總約概括,如今算是一種生活常識與常態。至於放到量子科學的角度和高度來談說老子意識到平行世界的存在,作為中中國人,應理直氣壯地回答:是的。因為世界上沒有比老子更早講究與探尋“自然科學”的清新與別緻(自然之意)的了,老子思想源於易學,應該是一個理所當然,水到渠成的中國文化的承續篇章,這點不容置疑。
第三,必有鄰。意識到自然科學“量子化”層面的奇葩,即梅花二度,此科學巳被科學界探討了近百年,是如今科學猜想中的一個意識層面上自然科學——平面世界。但必有鄰,此鄰是實體還是虛體(虛擬)的呢?我認為是虛體之像,好比影子一樣的存在,現在量子科學通過影子世界可便複製實體世界,也可通過實體世界觀察到影子世界的同框與同質,這是自然科學的美妙與神奇。即使影子世界,也是畫素級的存在而猶如真人真物。老子是自然科學的鼻祖與先導,中中國人應大力宣揚,在認識老子思維的同時,理應學習與科普一下物理學,老子時代有星象學。
第四,道不孤,必有鄰。兩句是互證的,整體論斷了”道非道非常道”的直白與簡約表述,用現在科學用語來表述,道是一種自然科學的真實存在,但道的出現不是一是一的複製性的,而是一對是一雙的孿生與多胎性地複製與糾纏,隨便逮一個道出來,都可以說是“鄰”,知鄰便曉得道在那和是那,因為道的鄰居即道的影子(影象)的客體。因此,如今有自然科學家評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平行世界裡或虛擬世界裡,若在早先,我都有點驚悚於這量化了的科學,隨著智慧手機的飛快提速,展示給我們的離子科學與計時定位的準星,總顧問著老子之道的適與宜的相互應證,敬嘆科學的同時,別忘了敬佩老子是中國的愛因斯坦好了,老子死了嗎?至今仍是個謎,依據量子科學,量化了的老子還存在,也許所謂的靈魂便是道與鄰的原理,去了那裡,只有時日來告訴真相,未來的科學與科技,一定會揭開和剝離著自然世界跟意識科學的漫畫情結,等待是科學女神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