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說八道老書童

    沒人回答,我就自不量力了。這話我都沒有太弄明白,不過胡說八道,胡說兩句。

    我理解的良知,意思就是積極正面的理解人和事,還有最關鍵的就是自己本身。

    明白了良知之後,當遇到事情,你自己就知道遇事之後,你應該怎樣把控事態的發展方向。

    當然,人的情緒很難把控,有的時候明明知道“應該怎麼處理”,但事到臨頭又是另一番感覺。

    這時就是“照心”發揮作用的時候。“照”在我理解就是“觀照”的意思,是處在第三角度觀察問題,也就是佛家講的出離心,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是這個意思。

    好比當我為幫別人忙的時候去求人,我就覺得很坦然,沒有壓力,但當為自己的時候,就很不好意思。

    知道這些之後,剩下的就是修正自我,親身實踐,這就是修行。

    當你到了某種地步的時候,那你就知道怎麼做到“未發之中和發而中節”了。這就是一個度,需要根據當時當下的實際情況,自行揣度把握。

  • 2 # 笑笑小仙

    先來看一段王陽明跟弟子陸澄的對話。

    陸澄:“嘗試於心,喜、怒、憂、懼之感發也,雖動氣之極,而吾心良知一覺,即罔然消阻,或遏於初,或制於中,或悔於後。”王陽明:“知此,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良知雖不滯於喜、怒、憂、懼,而喜、怒、憂、懼亦不外於良知也。”

    中庸之道

    陸澄是一位很善於發問的學生,他也切實地根據陽明先生的教誨去實踐。《中庸》講七情六慾等情緒未生髮時,那種本然狀態稱為“中”,當它們生髮出來又符合節度,無過無不及,稱為“和”,“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通達的法則。如何能做到中與和,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都不容易做到。古人學習《中庸》,知道可以刻意去修煉,就如陸澄。在他的修煉過程中,有這樣的心境體驗:當七情六慾生髮時,即使情緒特別高漲,只要心中的良知一去覺照,這些情緒就可以緩和消解。或許是把它們扼殺在剛萌芽時,或許是在中途把它們控制住,又或許是事後悔悟。陽明先生知道陸澄是下過修煉功夫,對“和”有自己的體悟,贊同他的收穫,並告訴他:你既然對控制情緒有了一定的認識,那麼就能夠理解什麼是未發之中、寂然不動的心之本體,就能體驗到發而中節的平和,以及感而遂通的妙用。儘管良知不滯留在七情六慾中,然而七情六慾也不在良知之外。

    回到原先朋友母親的故事,如果她心中良知明照,他兒子那件小事發生時,她就可以像陸澄那樣,把心中的火山扼殺在萌芽時,或者中途把它控制住,差勁的還可以事後悔悟,而不至於像她那樣糟糕到無知無覺,罵了人也不知道為何而罵,傷了親人的心也不明白為何而傷,玩起相愛相殺的遊戲。王陽明把良知又稱為照心,這個機制很像佛家說的覺照和正念,覺照和正念是同一個意思,指有目的地、有意識地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當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斷、任何分析、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

    良知跟正念的相同之處,就是都可以有目的地、有意識地關注和覺察自己當下的狀態。區別是良知還有善惡的判斷以及調節;而覺照則只是關注和覺察,不做判斷、不做分析,不做反應,只是在靜靜地觀察著,靜靜地,觀察著。

    前面已經講了用良知來調節朋友母親情緒的方法,熟習者當然知道這是調節和掌控情緒的好工具。初學者用不好可能會產生二次情緒,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例如知道自己生氣不好,覺察到了,馬上想去控制它,反而可能導致壓抑了情緒,又或者壓制不成功,造成沮喪、內疚等負面情緒。

    正念則是隻觀察,不判斷,不做反應。例如觀測到了生氣的情緒,只需靜靜地觀測它,不評判生氣是好還是不好,也不制止自己的生氣,只是靜靜地看著它,靜靜地看著它。這時出現了兩個我,一個是鬧情緒的感知的我;另一個是靜靜地觀察的覺知的我,這個覺知的我有點像是一位中性的第三者,只是旁觀者。正念修習多了,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從而達到王陽明良知的境界。

    又比如,在大都市中,交通擁堵,車流緩慢,有人亂穿插、亂鳴喇叭,很容易激起人的憤怒情緒,就是所謂的路怒。如何破解?可以用陽明先生的良知照心來觀照自己,從而達到發而中節之和。又或者用正念的方法,靜靜地觀察自己在行車過程中是如何憤怒的,這個憤怒造成自己身心的什麼變化,是否會引起自己猛踩油門、猛踩剎車、按喇叭、罵娘等行為,這個憤怒又是怎麼離去的。只要練習多了,就會形成一個自動機制,自動地覺察自己的行為。而不是無知無覺,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盛怒,猛踩油門往前車衝去。

    這裡並沒有去比較良知法跟正念法孰優孰劣,他們都只是方便法門,覺得哪種方法對自己適用,就採用那種方法。

    當良知照心或者正念的機制生效時,就像內心多了一套審批機制。當沒有這套審批機制時,一個憤怒的按鈕被按下,內心的火山就洶湧噴薄,毫無阻擋和控制。一旦多了這套審批機制,激起憤怒按鈕被按下,訊號傳到審批機制,照心就判斷,憤怒的按鈕被按下了,現在怎麼辦,要爆發火山嗎?爆發到什麼程度?還是用其它情緒和行為來應付這個按鈕。這就是“役物,而不役於物”。

    當今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擁擠的大都市,貧富的差距,社會的浮躁等因素,造成人們的內心越來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所牽絆和困擾,甚至有的人會做出損害他人或自己的偏激行為。這些人面對一點小事情,內心就波濤洶湧,產生很大的情緒波動,遠遠達不到陽明先生的“此心不動”。歸根結底是他們的內心不夠強大,並且缺乏一套可以舒緩和調節自身情緒和行為的機制。

    有一位朋友的母親脾氣暴躁,因為一件小事,他母親把這位朋友罵了個狗血噴頭。他就問他母親:“你為什麼用這麼難聽、這麼惡毒的話來罵我?你是故意要這樣罵我的嗎?”她母親頓了一下,她從來都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然後她說:“我不是故意要這樣來罵你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我的火氣一上來,就控制不了自己,忍不住就這樣罵了。”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朋友的母親常常受到一些外在的刺激,就大發雷霆。似乎她身上有一個無形的開關,只要被有意無意地輕輕一按,她內心的火山就爆發了。而她對這一切都無知無覺,任其如此運作,她的身體似乎被什麼東西牽引著,控制著,她卻完全沒有抵制的能力。

  • 3 # 盧秀輝侃侃詩書畫印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是信朱熹的,朱熹提倡“格物窮理”,就是要透過認識大量現象來總結一種普適的規律。朱子的理學,別的不論,但格物窮理是對格物致知正確的具體化。

    在程朱理學中提倡格物致知,即天地萬物中都存在理,水裡有、阿貓身上有、阿狗身上有、家中竹子裡也有。初年王陽明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結果王陽明想到做到,就去自家院子裡對著竹子“格”起來,這一格就是七天,期間把他這個狀元父親氣到不行。然而七天過去了,不僅沒有格出個什麼,反而生了一場大病。不僅此次七天的“修行”沒有得到真理,以後的幾十年都沒有格出理。

    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當有自知之明的時候,需要自己不斷的反省自己。當一個人經歷過無數次的跌倒,才能夠看清真正的自我,找到面對對錯的,面對事情的時候,該有的一種態度。從內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透過不斷的修補和完善,才能更加完美的,靠近自己想要達到的一個標準。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修身的時候,有一個更加完善的一個人格,更加高尚的一個品格,他才能更好的致良知。明白自己人生,所要達到的一種狀態,真正瞭解自己的人是非常少的,很多人對自己的評價,輕了容易產生自卑的狀態,重了則就容易產生過分自信的狀態。只有真正把握好一個尺度的時候,做到實事求是都能恰如其分,才能夠真正的完善自我。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王陽明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注重個人的修養,注重個人的良知。良知是做為人標準的一個內心準則,當真正在內心具備兩次的時候,便有了知善去惡的一種能力。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之下,一個人在追逐成功的一個路上,才能夠披荊斬棘,獲得更好的一個社會地位。

    一個人如果在投機取巧的路上迷途不返,就會越走越遠,就好像追趕自己的影子,永遠都會追不上,自己跑得越快也能跑得越快,高尚的品格就離自己越來越遠,只有放棄私心,放下那些慾望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內心純潔的狀態。

  • 4 # shi太狼的情感日常

    “未發之中”和“發而中節”,這兩個詞出自《中庸》中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是情緒還沒發動的時候,這個狀態就是“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發出來剛好能達到中節的效果,就是“和”。

    換種方式來說,就是喜歡、憤怒、悲哀、快樂等各位情感沒有向外表露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並且合乎法度,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準則。

    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萬物就生長髮育了。

    舉個例子,有個下屬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被你知道了,當你剛剛知道這件事,生出憤怒情緒的時候,是“中”,當你先把那個錯誤解決掉,再適當批評指正下屬的時候,就是“和”。

    隨心而動,恪守良知,這是我對陽明心學個人理解。

    很多人覺得修心性就是讓心完全靜下來,沒有任何七情六慾,這顯然是有問題的。真到這個狀態,那不就成植物人了。

    我們要做的,是遮蔽掉外界的干擾,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事物的本質,然後用自己真實的感悟去應對世間萬物。

    “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真正有水準的高人,在城市喧囂中,在紛繁蕪雜的各種事情中,依舊可以保持本心精進。無論外邊怎麼變化,都能保持自身的良知,沒有任何貪瞋好惡的干擾。

    只要做到這些,應該就能夠未發之中和發而中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追女生技巧:和女生沒話說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