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玄大師兄
-
2 # 媒體人文翔
感謝邀請。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的思考即是整體思考。它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由道出,皆負陰而抱陽。什麼意思,就是說萬事萬物都由道產生的,並有它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卻又平衡和諧統一於物體之中。由此,整體思考,就既要考慮到事物的“陽”面,又要考慮到事物的“陰”面,更有“不陰不陽”,人的性別即是這樣。當然,這一陽一陰、不陰不陽要窮盡世間萬事萬物、萬思萬慮、萬形萬態,實非能思慮、羅列得盡,但對立統一、辯證統一的思考方式即是整體思考。比如評價一個人,“人無完人”就是整體的不偏頗的;比如評估一件事的利害得失,則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此等等。
-
3 # 認知框架
如何做到整體思考呢?
首先要對整體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其實整體是由區域性構成的,但整體具有的性質,並不是一些區域性所能具有的性質。整體【不等於】區域性+區域性+區域性。
談整體時,經常會涉及到湧現,由區域性構成的整體會湧現出【任何區域性】所沒有的性質。
但我們思考一個事物時,想要做到整體思考,這個整體思考,要怎麼去理解呢?
整體思考=關係思考
談整體思考時,其實聽起來高大上,但並不能幫助我們如何去整體思考。如果換一個視角,把整體思考,理解為聯絡思考,這樣就有了一個很明確的入手點,就是從關係入手。
整體是由區域性組成的,這個區域性如何組成整體呢,不是拼湊起來的,而是透過區域性與區域性的聯絡,構建了整體。
但區域性與區域性的聯絡,大多是隱形的、看不見的。
整體思考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思考聯絡,思考隱藏在區域性之間背後的聯絡。
區域性與區域性之間的聯絡,就可以銜接成一個結構,這個結構支撐著整體。
因此整體思考,也可以稱之為結構化思考。
不管是結構化思考還是聯絡思考,實質都是【要素之間的聯絡思考】,而要素其實是從整體中抽取出來的。
談整體思考時,有些人就害怕談區域性,區域性是整體的一部分,整體是區域性的整體,從整體思考區域性,整體跟區域性並不是對立的。要做到整體思考,抓住一個關鍵點,就是處理好區域性與區域性之間的聯絡。
回覆列表
一個人的思考,很像是在看電影過程中對劇情的思考。一面看電影,一面區分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下面的情節會怎麼樣。看完一部電影,這個人基本上能說出這部電影的整個過程以及對其中的人物、情節。
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其實,也是一種“電影”,我們也隨著“電影”情節在思考。
但是,與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有所不同,我們看生活、工作這種“電影”的「視角」是很特殊的。在電影院裡看的電影,不管IMAX的立體效果有多強,作為觀眾,永遠是用「旁觀者」的視角看電影。而看生活、工作這種“電影”,觀眾本身就是“電影”中的角色,所以,觀眾只能從「當事者」的視角去看這種“電影”。
那麼,這兩種不同的「視角」,帶來什麼不同的結果呢?
「旁觀者」能看到整部電影的全貌。而作為「當事者」,卻只能看到與自己相關的“劇情”,與自己沒關係的“劇情”,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同樣作為「觀眾」,看到的「電影」是完全不同的。
更為不同的是,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每次只看一部。而看生活、工作這種“電影”,同時在看幾部“電影”,生活是一部“電影”,工作又是一部“電影”,有的還會有第三、四部,幾部電影都在穿插、交替著看……
讓我們想象一下,我們的生活、工作是不是這樣的?
我們在如此複雜的條件下觀影,就會造成我們根本就沒法「從一部完整“電影”的角度」去思考,思考的時候,往往只能根據當時劇情以及之前記憶中的一些片段,進行思考。
這樣的思考,水平能高嗎?當然不可能高的!
現實情況是,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思考的,思考的,都是眼前所發生的一個一個的點,很少能把幾個點穿起來思考的,能把所有的點、面都穿起來思考的人,那更是鳳毛麟角。
那麼,如何改變我們這種很狹窄的思考方式呢?
辦法就一條,我們要從整體上去重新發現生活、工作這兩部“電影”,從整體上去看這兩部“電影”。這樣,我們的思考水平就能發生本質性的提升。
那麼,怎麼才能從整體上去看,這兩部“電影”呢?
一、找到“電影院”我們看IMAX的電影,要去放IMAX的電影院看。同樣,我們要看生活、工作這兩種“電影”,也要去能放這兩種“電影”的“電影院”看。
能放這兩種“電影”的“電影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意識空間」。
我們的意識,本身就存在著一個非常巨大的「意識空間」,宇宙是無垠的,但是,再無垠的宇宙,我們都可以在「意識空間」中“看”,甚至,我們可以在「意識空間」中“看”無數個無垠的宇宙,我們每個人的「意識空間」是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
所以,不用擔心生活、工作的“電影”太多、太長,再多、再長的“電影”,我們這個“電影院”也是能裝得下的。
二、學會看“電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意識空間」是“電影院”,那“電影”是什麼呢?
“電影”就是意識空間中的「意識影像」。
我們在之前的分享中與大家講過,我們的大腦就和電腦一樣,也分前、後臺執行。我們就像電腦使用者一樣,一般只懂得電腦的前臺執行,人腦的前臺執行是語言、邏輯,所以,我們能感覺到的都是語言、邏輯。但是,人腦的後臺執行都是「意識影像」。
我們只要感受一下自己的思考過程,就會發現,在我們語言、邏輯的後面,都是非語言的「意識影像」。
比如,我們看小說的時候,腦子出現的不是小說的文字,而是文字說描述的情節,這種情節出現在我們「意識空間」中就是「意識影像」。比如,下班了回家,出現在腦子裡的,不是家的地址,而是回家的路,回家的路,在我們的「意識空間」中就是「意識影像」。
最明顯的,是我們的做夢體驗。睡著了,差不多可以看作是人腦前臺執行停止了,可是,後臺依然在執行,所以,我們在夢中,就像看電影一樣,夢到的都是影像,這個影像就是「意識影像」。
我們都受了教育的誤導,認為語言、邏輯是思考的基本單位,其實,思考的最基本單位是「意識影像」,只是我們平時很少去感受自己的「意識影像」,第一次聽說「意識影像」,會覺得比較陌生,我們只要開始感受自己大腦的思想活動,都能感受到「意識影像」。
三、收集生活、工作“電影”的片段在生活、工作中,我們遇到的人、事、物,在「意識空間」中,都是一個個「意識影像」的片段,我們要看生活、工作這種“電影”,一開始的時候,是看不到完整“電影”的,都是片段。那怎麼辦呢?
資訊的收集與還原,是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
這裡面有著很重要的原則,收集資訊的時候,必須要做到「誠意:把內在意識收回來」、「正心:把前意識沉下去」、「格物:破除觀念」。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收集資訊時,才能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去收集,收集來的資訊,才會最全面、完整;最客觀、真實,這樣,我們才能看到“電影”的本來面目。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個人的思考訓練或者說思考功夫,就在這個地方,真正的思考過程,反而是挺簡單的。
四、加工“電影”我們一邊收集「意識影像」的碎片,然後,在「意識空間」中匯聚,這個時候,我們哪怕收集來了足夠多的「意識影像」碎片,這“電影”依然是散亂的,那麼,如何才能獲得一部完整的,接近真實情況的“電影”呢?
這時,作為看電影的主體:意識,反而比較清閒,只要學會一點「誠意:把內在意識收回來」,因為看“電影”的主體是內在意識,把內在意識收回來以後,安安靜靜的在「意識空間」中看這些「意識影像」就可以了,看得越全面、越細緻、越透徹,效果會越好。
就在內在意識看這些「意識影像」的時候,與內在意識相匹配的潛意識就會發揮作用,這潛意識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那個潛意識,而是佛教中「明心見性」的「心」,是《大學》「正心」之後的「心」。
內在意識在看「意識影像」的過程中,或者之後,會有靈光一閃的感覺。有了這種靈光一閃的感覺,原來散亂的「意識影像」就會一下子變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內在意識會發現其中的內涵與關聯。這些都是潛意識完成的工作,我們平常把這稱之為:洞察。
有了,這樣的完整的“電影”,我們就可以經常看“電影”了,我們一直把思考的洞察體驗看得很神秘,其實,思考的洞察體驗很簡單,就是在這種看“電影”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出現。
五、看“電影”的幾條規則1、開始學習的時候,需要注意體驗自己的「意識空間」與「意識影像」,這個並不難,只要注意體驗,都是能體驗到的。懂得在自己的「意識空間」與「意識影像」中思考,其實,您已經開始學會《道德經》中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2、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其實,是在收集資訊的階段,一方面要養成收集資訊的好習慣,把資訊還原成「意識影像」,另一方面最關鍵的,就是在收集資訊的過程中,要懂得「誠意:把內在意識收回來」、「正心:把前意識沉下去」、「格物:破除觀念」,把這三點做到了,收集來的資訊才能更全面、更真實,否則,在外在意識與前意識的主導下,收集來的資訊既不全面,也還原不出本來的樣子。
3、最後的“看”,其實挺簡單的,因為到了這個階段,一個人一般已經有了看“電影”的樂趣,要注意的是,看全、看細、看透,但是,要守住內在意識不要被所看到的“電影”帶走,是一種不動念、不動心的看,這種狀態就是《呂祖百字碑》中說的「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注意要不迷。
我個人的體會是,當靈光一現的時候,不要興奮,這個時候,是很容易興奮,這種興奮一定要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