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電影愛剪輯
-
2 # 家電衛浴維修游擊隊
歷史上誅九族往往都是罪大惡極或者是判亂的人。諸十族方孝孺為第一人。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對建文帝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
明成祖想要名正言順的即位,還需要人來擬即位詔書,方孝孺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方孝孺不肯啊,明成祖威脅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沒想到方孝孺如此硬氣:“誅十族又何妨?”朱棣一聽,好啊你小子骨頭硬,那就誅十族吧!朱棣一狠人,把方孝孺朋友門生列為第十族,一同誅殺。
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媽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門生。共有800多人。
方孝孺被誅十族,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之人。
-
3 # 寧死不979
這碼子事情,還是不說為好,老百姓不知道為好。就讓它躺在歷史書上遺臭萬年吧。魯迅的文章裡說過,他自己也說,太血腥,不像是人世間的事情。怎麼樣,魯迅說了,大家果然覺得他太殘忍,現在教科書也裁剪他的文章了。
-
4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方孝孺確實是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通常來說,一個人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誅九族是古代的最嚴厲的刑罰了。株連九族是古代刑罰族誅的一種,從古代族誅的實際情況看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這裡的族人指直系親屬和配偶)。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關於方孝孺的情況,歷史上是有過記載的。
傳說朱棣在北京起兵的時候,他最信任的軍師姚廣孝就曾經跪在朱棣的面前,求朱棣這次南下成功之後一定要答應他一件事情。朱棣問是何事,姚廣孝說:“對方孝孺一定要以禮相待,千萬不可殺”。
後來朱棣成功地攻下了南京,要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不肯從。朱棣就親自來請,方孝孺還是不肯,朱棣等了方孝孺半天,最後方孝孺在紙上寫著:燕王篡位。
朱棣本身就嗜殺成性,看了這樣的字跡之後頓時怒不可遏,要誅殺方孝孺九族,方孝孺哼了句:十族又如何?
所以誅十族就這樣產生了,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再加上學生。
據說上了刑場的時候,方孝孺是看著自己的親族、學生一個個被殺,他都無動於衷,只有看到他弟弟被殺的時候,他才哭了起來。
我個人對這樣的做法並不以為然,因為追求名節是方孝孺個人的事情,他願意為朱允炆殉葬也是他個人的事情,但是牽扯到其他人就是他的不對了。
這也是中國曆代以來追求儒家所謂殺身成仁的惡習。一方面株連本身就是不對,另一方面過分地追求個人名節,動不動就搭上自己以外的人,這也是一種變態的成仁。一個要江山,一個要做忠臣,兩個人忘我的追求,造成了誅殺十族的慘劇。
今天我們應當引以為戒。
-
5 # 第五篇formerly
看過電視劇,都知道惹毛了黃帝,皇帝會說誅你九族,通俗的講就是“誅九族”!然而歷史上有個人物被“誅十族”,真的是前無古人,他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明朝人士,是朱元璋留下來的重臣!“靖難之役”之後,就是朱棣造反成功之後,想名正言順的當皇帝,就要一個有聲望的人寫份昭書。方孝孺就成了寫昭書人的首選。開始朱棣,叫人去請他,他沒回應,朱棣親自去,他甩都不甩朱棣,朱棣就威脅他,不寫誅你九族。就到登基現場去等,等了半天方孝孺來了,但是就寫了四個字“燕王篡位”!這下徹底把朱棣惹毛了,對他說,不怕我誅你九族。方孝孺看都沒看朱棣,淡淡說到,九族?十族又如何?朱棣就滿足了他的願望,族了方孝孺的十族!
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而方孝孺多了一族,就師生同門一族!加起來就十族!從“忠”的方面,方孝孺是滿分,沒有對不起朱允炆,到死都沒有幫一下朱棣。“孝”“仁”“義”方面談不上,因為被誅十族,那麼這些師門,都被殺,連累無數人,據記載殺了800多人!這些都可以說是被方孝孺害死的!個人不贊同這種,腐儒思想,做人識時務,知利害得失,才能保全想保全的東西。個人評論一下,不足或者說錯的地方請多指教!
回覆列表
在中國古代,各種各樣的刑罰都有。甚至“煎炸烹煮”都齊活了,但是有一種處罰在影視劇經常可以看得到,那就是——誅九族。然而事實上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例子並不多,誅三族這樣的倒是不少。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則是駭人聽聞的誅十組。
其實株連這種刑罰在中國的歷史可以稱得上是源遠流長的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紂王時期,我們可以在《尚書》中找到有“罪及家人”的文字記載。而在周代之後也依然有,而且還是升級版。《周禮》中的記載是將放罪嫌疑人連同家屬一起先殺掉然後“火化”。別以為這是殯儀館“一條龍”服務,跟我們今天常見的火葬不同,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即便是去世了也是“入土為安”的土葬。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代考古發掘出來的都是些骸骨而不是骨灰盒。
而當時並沒有想株連明文寫入國家法律,而這一開端則是買商鞅變法的秦國才首次被納入國家法律體系。但是那個時候不算“誅九族”而是“夷三族”,秦朝後來的李斯和趙高就是被夷三族的。而那位刺殺秦始皇的的刺客荊軻則是被誅了七族。
而“九族”具體是哪九族歷史上也有分歧。一種說法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一共是九代人。往下面數四代,就包括:兒子、孫子、重孫、玄孫。往上四代,包括老爹、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加上自己本身這就是九代人,是為九族。另一說是父親這邊的四族、母親這邊的三族、媳婦這邊的二族,加起來也是九組。這裡在解釋一下這個幾族是什麼意思:父四族是指姑姑的子女,也就是表兄弟;自己的姐姐妹妹的孩子,也就是外甥;自己女兒的孩子,也就是外孫;再加上自己這一家的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三族是指:母親的父親,也就是外公;母親的母親,也就是外祖母;再就是母親的姐妹,也就是姨媽和他們的孩子們。妻二族是指老丈人和丈母孃。
介紹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毛骨悚然,這要是擱在古代自己家哪個倒黴親戚惹毛了皇帝老子,豈不是自己跟著遭殃?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其實並不是,歷史上真正誅九族的例子很少,更多的還是誅三族。因為很多人即便是有親戚關係但是並不是從犯,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殺到三族最多五族就完全夠了。如果還有人想報仇的話下場只會更慘,並且古代小農經濟下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皇帝不會嫌人多。
所以歷代可信的誅九族的事件很少,而且大部分是在明清時期。由於這個時段,封建皇權已經發展到了巔峰,皇權並沒有什麼制約,所以皇帝氣壞了誅幾族都只在一句話。而我們今天的這位主角也是明代的,歷史上有人對他持肯定態度,而小編卻覺得他是逞一時之氣而害了自己這麼多親人。
此人表示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又稱“緱城先生”、“正學先生”。大家去網上查“誅十族”!的話就只有這位方孝孺和一個叫景清的。然而景清那個有很大藝術成分在裡面,也就是當時人們意淫出來的。只有方孝孺的是比較可信的,為什麼說比較呢?因為歷史上對這件事的記載有著一定的出入,但是小編覺得正史並非是可以全信的,而野史也並非是全不可信的。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位方孝孺是怎麼回事吧。
這位是朱元璋留給他孫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人,所以朱允炆在老朱駕崩之後就把方孝孺調到身邊來委以重任。並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但是建文帝有個坑侄兒的四叔——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揮師南下京師。最開始朱元璋是定都在南京的,後來朱棣才遷去北京的,有歷史小白的話可以劃一下重點哦。面對這個搞事情的四叔,建文帝也發兵北上。奈何老爺子給自己留下的李景隆在四叔面前就是個青銅,能打的、打得贏朱棣的當年都讓老爺子一套帶走了,乾乾淨淨。
中國一直都有“名正言順”的傳統思想,而在古代打仗也是需要理由的。而檄文就是用來打嘴炮的正式檔案,而當時政府軍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這位方孝孺之手。但是朱棣可能是曹操,但是方孝孺卻不是陳琳。陳琳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可是曹操欣賞他的才華並不怪他,給了陳琳一個臺階下,陳琳也就認了這個新老闆。而朱棣上了臺之後也是很欣賞方孝孺的才華,也給了他機會。讓他給自己擬一個即位詔書,這就是在向他丟橄欖枝,意思很明確了:給你個機會,你把這個詔書給我寫了,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以後你就繼續跟著我混。
可是老闆願意,人家方孝孺不願意。首先一點他是當時讀書人的領袖,在有文化的年輕人裡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只要朱棣得到了他的承認,也就是得到了天下讀書人的承認。但是方孝孺認為朱棣是篡逆之賊,他不會放棄自己的底線。其次,古人有一死報君王的氣節,像方孝孺這樣的大儒肯定是會效仿的。而朱棣的軍師,那個姚廣孝在朱棣剛剛起兵的時候就特地跟他說:打進了南京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老闆你務必救他一命。而朱棣當時也答應了的。
事情到這裡,方孝孺誓死不從然後一死報君王肯定是會讓後人無限點讚的。但是朱棣在威脅他誅他九族的時候他卻挑釁這位新上臺的皇帝:誅九族算個啥?有本事你誅我十族啊!完,出大事了。老朱家的人可是這暴脾氣啊,真當皇帝不殺人?方孝孺可能是一時沒想起來當年朱元璋殺人的時候計量單位是用的萬!眼前的朱棣誅他十族在人數上真的算不了什麼,跟老朱比起來還得在小數點後面好幾位。《立齋閒錄》裡面的記載是八百四十七人。這個數字跟老朱比起來真的不是個事。所以小編覺得方孝孺把他的親戚朋友學生都給坑慘了,人家老婆孩子熱炕頭舒舒服服的小日子突然要去墳頭蹦迪,擱誰誰都不樂意。在他們看來,反正是老朱家的皇帝你管他朱C還是朱D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比啥都靠譜,反正皇位也輪不到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