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劉一千五
張耳與劉邦的淵源很久。
劉邦在做亭長時,結交了許多社會朋友。張耳就是其中一個。劉邦當時好吃懶做,經常跑到劉仲家去白吃白喝,嫂嫂很是窩火。就很早吃飯,劉邦和張朋友去時,嫂嫂不下廚。幾次過後,劉邦就不去了。
劉邦與張耳這時已非常要好了。
張耳的拜把子小弟叫陳餘。都是秦始皇政府懸賞的人物,張耳頭一千金,陳餘五百金。但沒人敢領賞,哥倆吃黑白兩道,一有訊息,立刻潛行。
陳勝起義後,他讓張耳哥倆跟武臣去開闢北方戰場。這哥倆從此就與趙國生死不離。
武臣稱趙王后,讓李良去攻常山,李良回邯鄲在路上自以為受了武臣姐姐的氣,殺了她們,連夜殺回邯鄲,殺了趙王等人。張耳陳餘逃脫。趙國潰散,張耳陳餘立趙歇為趙王。張耳為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
王離圍鉅鹿,項羽引兵同秦軍主力決戰。王離被俘,章邯降楚。之後張耳隨項羽入關。陳餘負氣出走。
項羽封十八路諸侯,封張耳作常山王,陳餘為南皮侯,陳餘大怒,向田榮借兵,出其不意把常山王張耳打跑了。張耳只得逃向關中投奔劉邦。
項羽前腳去平齊,劉邦後腳帶五十六萬人馬去彭城坐吃富養。裡面就有陳餘的趙軍。陳餘發現劉邦騙他,當即調回軍隊,不同劉邦玩了。
劉邦心中窩火。不久讓韓信平定魏國後,引兵去攻趙代地區。並讓張耳隨行。目的很明顯:親家,你哪趺倒的,從哪爬起來。機會給你了,就看你有能力把握不?
於是張耳跟著韓信,擒夏說平定代地後,鋒指井陘,與陳餘,趙王的三`十萬人馬會戰泜水之畔。結果陳餘戰死,趙王被俘,趙國平定。
韓信再笨也在政治世故上聰明一回,寫表上書劉邦,要求立張耳為趙王。劉邦照準。張耳復位成功,作了趙王。
韓信這一讓,就替以後上表作"假齊王"留下伏筆。但此一時彼一時,韓信到底玩不過劉邦,被劉邦扯書痛罵一場,這假齊王也做的變味——如果當初不立張耳作王,而上書自立做趙王,這該是什麼下場?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劉邦早就內定了王侯將相,強自出頭無異於找死。
-
3 # 遙望燕園
按照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記載,韓信滅掉魏、代後,便率兵向趙國進發,當時趙國的當權派人物是號成安君的陳餘,陳餘認為,韓信帶來的軍隊很少,按照兵法,他應當跟韓信真刀真槍地幹,這樣才能不被其他諸侯王輕視,也能在打勝韓信後不被其他諸侯來找事情。
從戰略的角度來說,陳餘的思路是對的,但從戰術上說,廣野君李左車建議伏兵井陘口的策略也是對的,陳餘為了戰略而拒絕李左車的戰術建議,可以說是有些蠢了。
韓信聽說陳餘拒絕伏兵井陘口,便知道陳餘必死無疑了,於是,韓信便在沚水邊搞了「背水一戰」,背水一戰以極少的兵力消滅了陳餘的主力,並斬殺成安君陳餘,趙國納入劉邦集團的勢力範圍。
這時候,作為第二戰場統帥的韓信卻向劉邦請封,請封張耳為趙王,劉邦許之,張耳成為趙王。
為什麼韓信要為張耳請封呢?這裡面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①韓信想跟張耳搞好關係。
張耳本是外黃的賢人,又曾效力於陳王陳勝,後隨陳王的部將武臣北上趙地,和陳餘一起擁立武臣、趙歇先後為趙王,在趙地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咸陽分封時,張耳被封為常山王,封地為刨除代地的趙地。
雖然張耳被陳餘驅逐出趙地,但張耳在趙地的影響力尚在,張耳只要能借到兵,依舊有入主趙地的可能。
正因為張耳擁有如此廣泛的影響力,所以封張耳為趙王是早晚的事,韓信向劉邦替張耳請封,不過是基於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基礎上,給張耳一個順水人情,跟張耳搞好關係罷了。
②韓信急於甩開張耳。
雖然張耳是劉邦派來跟韓信一起伐趙的,但劉邦派張耳的目的可不止是幫著韓信拿下趙地這一層。劉邦固然想借助張耳在趙地的強大影響力來收服趙地的民心、官心,也是想利用張耳對自己的絕對依附來防著韓信,防備韓信傭兵自立。
韓信自然也知道張耳的雙重使命,所以韓信要借為張耳請封來擺脫張耳,一旦劉邦封張耳為趙王,張耳便只能留在趙地經營趙地,韓信則可以繼續率軍東攻燕、齊。
後來,事態的發展也跟韓信預料的一樣,張耳被封為趙王,留在趙地,韓信奉命繼續東進。
對於韓信來說,既要繼續東進,就要保證自己和漢的根據地關中的聯絡通道不被切斷,以保障糧草和資訊的通暢,當韓信到達趙地又要繼續東進時,趙地在誰手裡便很重要了。
如果趙地在劉邦集團手裡,韓信便無後顧之憂,可以策馬奔騰了。如果趙地被項羽或項羽的朋友們奪去,韓信則將和漢的後方失去聯絡,孤懸在外,腹背受敵了。
如何才能保住趙地在劉邦集團的手裡呢?留張耳在趙地稱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一方面,張耳在趙地有根基,另一方面,張耳是靠劉邦重新當上趙王的,也沒法被項羽集團策反。
出於這種考慮,韓信請封張耳為趙王,劉邦也封張耳為趙王,給天下一個漢王劉邦很大度的樣子。
參考資料:《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4 # 經典守望者
感謝邀請,這是我專攻的方向,所以想多說兩句。首先,井陘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04年,對戰雙方是劉邦麾下的韓信與項羽所封的趙王歇和成安君陳餘。這是劉邦在汲取了彭城之役大潰敗的經驗後所採取的戰略之一。派遣韓信攻取魏國、趙國、燕國、齊國等地,試圖擴大自己的封疆。韓信在這一過程中展現了超凡的指揮才能,在井陘以少勝多,背水一戰大破趙軍,擒獲趙王歇,殺死陳餘。這就是井陘之戰的大致過程。事後,韓信請劉邦封張耳為趙王,劉邦許可。張耳當時是韓信的同盟軍,參與了此次大戰,卻成為了最後的受益者,這不得不從張耳的身份說來。
張耳早年是戰國四公子信陵君的門客,陳勝起義後,擁立武臣為趙王,擔任丞相。武臣死後,又輔佐趙王歇。可以說他是趙國的肱股之臣,在趙國復國的過程中立有大功,在趙國很有威望。後來,張耳又跟從項羽,被封為常山王。後來,原本與張耳有刎頸之交的陳餘,因為歷年積怨,並且不滿張耳被封王,自己僅得到三縣。於是起兵攻打張耳並且擁護被降封為代王的趙王歇復位。張耳被陳餘打敗,不得已投奔了劉邦。
韓信在平定趙國後請立張耳為趙王,首先,是因為張耳在趙國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可以更好的安撫趙國,恢復生產力,為韓信下一步進攻齊燕作保障。在傳統社會,號召力與影響力是安撫百姓的最好工具,張耳曾經是趙國的丞相進為趙王,是有現實意義的的。
另一方面是因為張耳有當時廣泛認可的常山王爵,雖然此時處於劉邦麾下,但是劉邦此時已經與項羽一樣,雖無皇帝之名但可以進行分封。所以,改封常山王張耳為趙王是有法理依據的。反觀韓信並無封爵,而且不能有效的安撫趙國,對於下一步的征戰無益,所以韓信並沒有貪圖這個王位。
另外,從政治形勢看來,劉邦與韓信之間已經漸漸出現裂痕。劉邦自漢二年攻打項羽,被項羽在彭城之下擊敗後,敗仗連連。困滎陽,逃成皋,走宛、葉,士氣大喪。而韓信卻進軍順利。短時間內,韓信虜魏王,禽夏說,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諸侯。更加在劉邦受困的時候,冷眼旁觀,沒有施以援手。所以,在劉邦的心中已經非常對韓信不滿,所以才有了後來劉邦在清晨自稱漢使,突然進入韓信軍中。張耳、韓信還未起床就被收繳了兵符將印,這足以看出劉邦的對於韓信的不信任,這一點韓信其實心中清楚。並且,在這一階段沒有到戰略相持階段,韓信並沒有成為舉足輕重的砝碼,所以即使韓信自請趙王,劉邦也不會分封與他。
同時,接任趙王意味著需要在趙國長期駐紮,處理各項民政,而且趙國與項羽很近極容易和項羽有正面衝突。此時的韓信正在盡力避免與項羽正面交鋒,所以把趙王讓給張耳,一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二是丟掉了趙國這塊燙手的山芋,三可以展現自己的謙虛。可以說韓信的如意算盤打得是不錯的。
回覆列表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天才,被後世譽為“兵仙”。井陘之戰是韓信最為傑出的代表作,在該戰役之中,韓信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以三萬左右新募之卒而大敗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主將陳餘、並擒獲趙王歇,趙國也因此滅亡。按理說,在此次滅趙戰役之中,韓信作為漢軍的主將,居功至偉。如果劉邦再立趙王,韓信也該排在其他人之前,但為何韓信卻向劉邦請立張耳為趙王呢?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乃遣使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鎮撫其國。漢王許之,乃立張耳為趙王。
首先,張耳在趙國的根基極為深厚。陳勝攻克陳地,而稱王之後。便在張耳、陳餘的勸說之下,任命武臣為將、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給予士卒三千人,向北經略趙地。而武臣到達趙地之後,得到當地豪傑的擁護,勢力發展很快,得數萬之兵,而連下趙地十餘城。其後,又採納蒯通之策,對秦朝官吏招降納叛,不戰而得三十餘城。至此,武臣有了自立的本錢,便在張耳、陳餘的勸說之下,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其後,趙將李良叛亂,殺死趙王武臣、左丞相邵騷。張耳、陳餘便擁立了趙國苗裔趙歇為趙王。張耳、陳餘素為趙相、趙將,在趙國的根基極為深厚。
再則,從法理上講,張耳當為趙王。項羽分封諸侯之時,以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實際上的趙王),王趙地,都襄國。而今,陳餘已死,趙王歇被擒,張耳固當立為趙王。
第三,其時,楚漢相鬥正酣,劉邦急需能穩定趙地局勢的盟友。韓信雖於井陘之戰,一舉滅趙,但趙地殘餘勢力仍很強大。如果強立他人為趙王,勢力會引起趙地殘餘勢力對漢軍的不滿與反抗。而唯有張耳,在趙地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而深孚眾望,且又曾在趙地為王。故而,張耳是劉邦再立趙王的不二人選。
參考史籍:《史記》、《漢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