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慕影天涯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顧炎武所說的“天文”……並非是指今天的天文物理、天文測量和天文力學。試想下,如果隨隨便便一個古人就懂得這些知識,這豈非是“今不如古”?想想茹毛飲血井田制……我真心不敢苟同。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候氣變者,於天不於地,天文明也。”其中“候氣”是指今天說的二十四節氣,稱其變化在天不在地,學會天文後便可瞭然於胸。說到侯氣……有個詞叫“律管候氣”,就描述來說是個挺有意思的小玩意,然而並不準,所以大概是宋元時期官方就不再嘗試了,到明代以後又撿了起來(岔題了)。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古人所說的天文,並不全然是“詳星拜斗”這樣的封建迷信,也不可能是一黑板數學符號的高深莫測,只是儘可能去簡單地計算“春花秋月何時了”。不妨回顧下《日知錄》中這段話的後文,比如:
“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
“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
所謂“七月流火”是說到了農曆七月的時候,火星就跑沒影了,可能古代是有人知道火星的位置,但這話涉及的民謠只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即寒暑變化,所以九月份就該加衣服了。
而之後“三星在天”這個……或許現在最常見的是“咪哩嘛哩哄,三星在天,合該你時來運轉”這種卜卦之詞。但其實顧炎武將其與“婦人之語”聯絡到一起,是因為大概在十月份的時候,瞅見天上三星在東邊撮堆之後就可以嫁閨女了。唐代還有一首《嫁女詩》,說“三星在天銀河回,人間曙色東方來。”
所以,七月、九月、十月,這不就連一塊了?別問我為啥沒八月,月餅節這種重大節日是不需要民諺的,吃貨都記得。因此顧炎武所述之天文,並非是複雜如今天這樣的現代天文學。他只是感慨說:
“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若曆法,則古人不及近代之密。”說穿了,就是他在吐槽自己周圍的人,對節氣曆法這些事情的感慨,猶如今日老人們對年輕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那樣罷了。
-
3 # 潘不安講究史
這句話出自顧炎武先生的《日知錄》,原文如下: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土,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首先,我們要了解三代以上是什麼意思,“三代”一詞大多數出於儒家經典,如這裡一般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尤其特指周代,有些更早的也會指“堯、舜、禹”三代,具體還要通看全文。
儒家或者古代文人為什麼喜歡說三代以上呢?這是因為孔子認為,春秋戰國之後,禮崩樂壞,人們都不再講究仁義道德了,所以想要一心恢復三代聖人統治,於是言必稱三代時人怎麼樣,現代人怎麼樣。
其實這也非常好理解,我們現代的人實際也是這樣的,如我們也會常將現代和數十年前,或者古代對比。不時會感嘆人心不古,什麼什麼時候是怎麼樣的,再看看現在竟然這樣。
但實際真是如此嗎?也不盡然,只是借古諷今而已。
當然,這個理由同樣也不完全。以顧炎武先生的這段話為例,實際是反應了中國農耕社會在古代對於天文曆法的重視,以及很多民間經驗智慧。
中國是農業型國家,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都要根據氣候環境的變化來進行。可能透過數代乃至數十代的經驗教訓才發現,天上的星體運動可以成為地球上季節氣候變化不變的參照。所以中國才會早早的出現農曆,二十四節氣等對於判斷季節氣候非常準確的歷法。
七月流火便是出自《詩經》,指的是到了農曆七月,隨著天上的大火星西行,夏天開始向秋天過度,從最熱的時候開始逐漸降溫。而下一句是九月授衣,意思是到了九月份需要開始準備冬天禦寒的衣服了。
(紅色即為大火星)
而三星在天同樣出自《詩經》,相應的有這樣三句“綢繆束薪,三星在天。”“綢繆束芻,三星在隅。”“綢繆束楚,三星在戶。”“在天”,是高掛中天之象;“在隅”,是偏移一隅之象;“在戶”是西垂天邊之象。這一整個過程往往需要五六個小時,於是農婦一遍忙著手裡的活,一邊抬頭看看天,判斷一下現在大概是夜裡什麼時候了。
至於“龍尾伏辰”這類童謠,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特殊和玄學的東西,往往在歷史某一個特定的節點突然出現,之後突然消失,雖然常出於兒童之口,但卻不能簡單的當做一個童謠,其中的含義是誦讀的孩童絕對不會懂的。
等到了現代,我們有了氣象預報,自然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降溫,普通人就不用學會看“七月流火”來判斷什麼時候降溫了。
又有了鐘錶,我們也不用學會觀察“三星在天”來判斷現在是夜裡幾點鐘了。
與其說是天文學在古代普及,更應該說是現代科技的替代,讓我們不用再去掌握這些天文知識。
-
4 # 蛋圈一科
在一個由分分秒秒構成的世界裡,大自然的權威被取代了。天文發達了,科學技術進步了,我們反而忽視了日出日落與季節的更替。
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首先來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首先,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以農為本,而農業生產需要這些時令知識。再者,瞭解七月流火,三星在戶這些基礎性的,常識性的知識,也很正常,並不能說明人人都是天文通。就像現在社會的人,雖然懂天文的少,但什麼時候月圓,什麼時候月缺,北斗在哪裡,什麼是陽曆,什麼是農曆,這些常識大家還是多少知道的,也可以說得上是普及。最主要的一點,這個時代,各種解鎖好的資訊直接呈現,不需要再透過夜觀天象來獲取資訊了,那大家去了解天文知識,也只是看個人興趣了。
現在如果對天文感興趣,可以透過更便捷的方式,更專業的裝置,學習更多專業的天文知識。當然,結合著這些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天文常識,那所學必然是接地氣的。
-
5 # 松鼠老孫
各時代知道的可能差不多。顧老先生只是不滿當下吧。
三代,是古代特別是儒家學者心目中理想的黃金時代,所以批評“現代”的時候,就拿“三代以上”作為標本對比,沒跑。
其實,在知識積累非常緩慢,傳播更加困難重重的古代(你可以劃定為一兩百年之前,甚至某些地方的現在),有很多情況是類似的。
古代有鍾(敲鐘報時),有表(圭表,日晷,就是立竿見影,透過影子來讀時間),可是沒有現代這樣的鐘表,更沒有手機電腦,想知道時間就要靠觀察天文現象。所以大多數人,多少是知道點天文現象和時間之間的關係的,這是古代生存群必須的生活常識。比如,《紅樓夢》裡管家們向家主回報事務,都按時辰,看日頭也就能判斷時間了。晚上的時候看月亮,月亮每天樣子都是不一樣的,高度變化也不一樣,這也是古人生活裡要用到的。
當然還有看星星。三星正南,家家過年。這是老人家們常說的,就是我們說的獵戶座腰帶上的三顆星,在入夜之後,看到他們位於正南方,就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
但是這些知識的判斷,其實都是非常粗略的。瞭解更加具體的準確的系統天文知識的人,在古代是非常稀少的。因為天文學在古代既是報告時間曆法的,也是關係王朝興亡的占星術,歷代皇家都試圖壟斷,不讓普通人進行學習。
比如說北宋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天文學家叫蘇頌,他主持的非常宏大的一項天文觀測計劃,繪製了非常準確的天文星表,制定了新的歷法,還有製作了水運儀象臺,就是用水力驅動,機械運轉可以演示天上的星空旋轉,準確度非常高。他還寫了天文著作。可是當金兵入侵,北宋滅亡,趙構在杭州建立小朝廷,要重新尋找天文人才,找到了蘇頌的兒子,可是蘇公子根本讀不懂他父親留下的天文書。可見,天文學不是傳統意義上可以在自家流傳的學問。
比顧炎武略早的徐光啟曾經總結過,在中國的數學(傳統數學的應用領域,天文學佔了很大一部分,或者說古代天文學工作基本上就是數學)傳承的歷史上,一兩百年,或者兩三百年,才會出現一位名家。這造成了中國古代的天文和數學與歐洲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知道顧炎武的感慨,是不是跟徐光啟的想法是有類似原因的?
-
6 # AITg9374
古代大氣汙染少,夜晚燈光少,星空相對明亮,人們用星斗辨識方位,季節,時間。
肉眼天文學是比較發達和普及的。稍微有點文化的人都能辨識北斗星北極星。
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星區。
和二十八星宿,
-
7 # 浮木盲龜
上古之人(個體人在短短的一生)不僅懂天文,還懂地理,水利、動物學、植物學、土壤學、農具的製造、織布等等,說明他們知識淵博麼?這是小農經濟的必需技能,不懂就要餓死。
現在的人基本只懂或專一項技能,但生活的很好,因為市場以及市場促成的整個世界範圍的分工合作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隨之而來的科學、文化的巨大飛躍。
知識分為個人的和全社會的,市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進步,現實的例子。
-
8 # 電子工程師稻花香滿樽
是的,古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準確的。最簡單的從易經的太極圖八卦就是天文。二十四節氣構成了太極圖。而每一個節氣對應著溫度和特定的星星出現在特定的天空位置。比如有個丙丁火,(記憶中好像是)2月.7月的傍晚火星將出現在南方的天空(中國地盤是在赤道以北)。當然了,八卦上金木水火土,分別就是說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可以瞭解瞭解易經,就會發現古人真的天文指導生產是有道理的
回覆列表
明末大學者顧炎武說:“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土,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錄》卷三十) 多被引作洞見來說明古來天文曆法知識的普及,其實此言未必盡然。顧氏所言,當為三代以上能立言者,多知天文;不可偏信為三代以上盡人皆知、皆通天文之學。真若如此,堯舜何必頒制曆法?“正朔”之說便為無據。顧氏自是通貫,然不必句句真理。江曉原先生對此有論說,恕不繁引。而且,從謠諺角度來說,不過前輩經驗的“教條”,幾人深知其理?今人引諺,亦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