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三個月前,業餘考古學家Rene Schön和他13歲的夥伴Luca Malaschnitschenko在德國呂根島Schaprode附近發現了一塊閃亮的金屬片,最初只是被認為是一塊錫箔。不過經過仔細考究,發現這枚硬幣和Harald Bluetooth (910 – 987)國王有關。他不僅在10世紀將基督教帶到了丹麥,更是當代藍芽通訊技術的靈感來源。

    根據維基百科上顯示的內容,“Bluetooth”一詞是斯堪的納維亞語言詞彙Blåtand/Blåtann的英語化。這個詞的來源是10世紀丹麥和挪威國王藍芽哈拉爾(丹麥語:Harald Blåtand Gormsen),借國王的綽號“Blåtand”當名稱,直接翻譯成中文為“藍芽”(blå=藍,tand=牙)。2006年,藍芽技術聯盟組織已將全球中文譯名統一改採直譯為“藍芽”,並註冊為該組織的註冊商標。

    藍芽的標誌是盧恩字母 Runic letter ior.svg(Hagall,ᚼ)和 Runic letter berkanan.svg(Bjarkan,ᛒ)的組合,也就是Harald Blåtand的首字母HB的合寫。

  • 2 # 蛋科夫斯基

    藍芽就是一種標準化的通訊協議。在誕生之初,開發人員Jim Kardach正好在閱讀關於十世紀丹麥國王“藍芽”(Harald Bluetooth)統一丹麥的故事,而這時他們的工作也是統一這一種通訊方式,所以最終用“藍芽”來成這種新的全球標準通訊協議。

    統一了標準,咱們的手機呀,電腦呀,才可以隨意使用各種藍芽裝置。各個廠商也不用單獨開發通訊方式了,否則每種裝置都要單獨的發射和接收裝置。比如你買個甲公司的無線耳機,電腦手機就要單獨配備甲公司的無線接收器。你換了乙公司的裝置,還要單獨配上乙公司的接收器。

    而現在正是有了藍芽,我們的電腦手機和耳機之類的有了統一的通訊方式。我們的手機開啟藍芽,就可以和任何支援藍芽的裝置通訊了。

  • 3 # 不忘青春之激情

    藍芽(Bluetooth)這個詞的來源是10世紀丹麥和挪威國王藍芽哈拉爾,借國王的綽號“Blåtand”當名稱Harald Blatand-英譯為Harold Bluetooth。在行業協會籌備階段,需要一個極具有表現力的名字來命名這項高新技術。行業組織人員,在經過一夜關於歐洲歷史和未來無限技術發展的討論後,有些人認為用Blatand國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Blatand國王將現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統一起來;就如同這項即將面世的技術,技術將被定義為允許不同工業領域之間的協調工作,例如計算,手機和汽車行業之間的工作。名字於是就這麼定下來了。2006年,藍芽技術聯盟組織已將全球中文譯名統一改採直譯為“藍芽”,並註冊為該組織的註冊商標。

  • 4 # 雷科技

    在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上,存在著一個有顏色,經常用、名字看起來像人體“最硬器官”的功能。

    它便是從諾基亞時代默默伴隨我們成長的——藍芽。

    藍芽現在可謂是無處不在,無物不連,出門居家必備功能。

    如蘋果的Air Pods、無線滑鼠、無線鍵盤、無線音箱等各種裝置,它們的連線全靠藍芽提供。

    小雷每天也用藍芽連線小米手環記錄運動情況。

    晚上再連連99塊包郵的Redmi AirDots(紅米真無線耳機),沉浸在曼妙的音樂世界。(別問為什麼全是小米,因為“便宜”)

    隨著這些無線裝置的盛行,藍芽的銷量也啟動“蒸蒸日上”模式,一年能賣40億臺,是中國手機銷量的10倍。

    但很少人知道,藍芽(Bluetooth)這個熟爛於心的詞,取自1100年前,中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的名字——Harald Bluetooth。

    藍芽名字由來

    這位國王的名字也有段淵源。

    古代歐洲一直戰火不斷,年年掐架,從公元前打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直至美國蘇聯造出原子彈方停歇。

    最早希臘原住民在歐洲和平發育,過著悠閒的日子,卻被閒得腎疼的羅馬人上門來切磋技藝。

    待羅馬人切磋掉希臘後,又被日耳曼人找事掐架。

    日耳曼人剛掐完還沒站穩腳跟,穆斯林興沖沖開始搞事。

    然而穆斯林戰力比不過戰鬥民族日耳曼,搞事失敗。

    結果換成位居戰力頂點、人均滿級狂戰士的維京人上門踢館,稱霸歐洲。

    維京人信仰奧丁,善燒殺搶掠,一度弄得歐洲大陸民不聊生

    這時丹麥國王出現,統治了挪威和瑞典,把基督教引入國內。

    感化維京人改信上帝,從此狂戰士轉職聖光牧師,歐洲迎來和平美好,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位搞了個“壯舉”的國王,因長著一顆“藍色的牙齒”,遂被歐洲人民傳頌為“Bluetooth”。(翻譯:藍色的牙齒)

    藍芽的名字便是如此得來,而讓“藍芽”成為手機無線連線名字的緣由,則得穿越到1997年。

    當時愛立信、諾基亞、英特爾、東芝都在研發“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就是現在的藍芽。

    但四家的技術標準都不一樣,沒辦法通用,為了讓市場快速接受這種技術實現盈利。

    於是他們決定合作,採用同一個標準,一起來分短距離無線連線的大蛋糕。

    這四家公司共同的合作,和當年藍芽王一統三國改變歐洲的情況十分相似。

    最後共同決定以“藍芽”作為短距離無線技術的名字,制定全球通用方案,結束市面上亂七八糟的標準。

    而將藍芽王的名字“Harald Bluetooth”,首寫字母“H”和“B”拼在一起。

    就成了如今大家熟悉的“藍芽圖示”。

    藍芽的名字和圖示來由,我們是知道了。

    但這項技術的起源,卻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小雷發現很多技術都是源自世界大戰期間,如電話手機、無線網路、核技術等)

    藍芽成長曆程

    1942年8月二戰期間,好萊塢女演員員 Hedy Lamarr 和鋼琴家 George Antheil(這兩位表面是藝術家,實際是科學家,故事精彩得很),從鋼琴按鍵得到靈感。

    研發出透過 88 種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控制魚雷發射的技術,並提出專利申請,這就是最早的藍芽。

    可惜和當初手機通訊一樣,美國軍方壓根不感興趣,隨即被丟到疙瘩角落。

    直到半個世紀後的1994年,愛立信把它從垃圾堆裡撿回來,並用於研究手機與其他裝置的連線方法。

    繼愛立信後,諾基亞、英特爾、東芝、IBM等當時頂級科技公司也開始研發藍芽技術。

    最後他們為了方便分藍芽這塊蛋糕,如前文所言,決定合作成立藍芽技術聯盟。

    在1999年正式推出藍芽1.0,向全球推廣藍芽並迅速掀起一波“藍芽熱”,1年內有1500家公司加入。

    雖然藍芽在諾基亞、愛立信的大力推廣下很火熱。

    可惜由於技術不成熟,很多廠商投訴產品不相容,根本沒法用,外加藍芽裝置價格昂貴。

    藍芽1.0最終沒得到普及,成為小眾冷門,只有愛立信寥寥幾位成員使用的無線連線方式。

    (愛立信第一臺藍芽手機:T39mc)

    2004年,經過5年的改良,藍芽2.0誕生,解決1.0不相容的問題同時,新增連線多個裝置的能力,傳輸速度提高到3Mbps。

    如連線藍芽音響時,可以讓兩個藍芽音箱進行左右聲道播放,不再侷限於單個音箱。

    又過了5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藍芽3.0出現,速度提高8倍達到24Mbps。

    支援電視、電腦、印表機等裝置的連線,可以傳輸影片等大檔案。

    藍芽耳機、藍芽音箱、無線滑鼠鍵盤等,便是從藍芽3.0開始流行起來。

    然而功耗超級高,小雷記得那會用諾基亞手機收個10M檔案,立馬沒了5%的電。

    不過很快,藍芽3.0剛蹦躂完1年,就被2010年推出的藍芽4.0替代。

    這一代解決了功耗高的問題,還非常人性化地提供三種藍芽模式:低功耗藍芽、傳統藍芽、高速藍芽。

    連線範圍從十幾米史詩級加強到100米以上。(然而10米斷開連線,實驗室資料,你懂的)

    (第一臺支援藍芽4.0的手機)

    轉眼6年過去,新一代的藍芽5.0在2016年降臨,宣告著老傢伙藍芽4.0的退位讓賢。

    藍芽5.0在4.0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傳說級強化,速度提升2倍,連線範圍從100米提高到300米。(實際10米內還能傳檔案就不錯了)

    並且擁有1米內的超高精度定位,這也是蘋果支援Air Pods丟失後找回的原因。

    能透過超精準藍芽定位捕抓Air Pods的位置,從而實現耳機找回。

    如果超出藍芽連線範圍,大羅金仙也無力迴天。

    經過20年的發展,藍芽從被廠商唾棄一步步成為手機裡必不可少的功能。

    並且開始充斥滿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場景。

    如時隨時隨地,開啟就能聽,不必遭受線材折磨的無線耳機。

    不用WIFI、不耗流量,連線上就能傳檔案的藍芽傳輸。

    無需機頂盒、無需WIFI網線,用手機藍芽就能投屏到電視機看大片的“藍芽投屏”。

    特別是隨後幾年,阿里、百度、小米紛紛搞智慧家居,什麼自動掃地機、ai音箱、智慧門等。

    而藍芽,則是連線這些智慧裝置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未來我們很可能靠著藍芽一個命令,就能完成從洗漱到吃飯到睡覺的一條龍服務。

    小雷對這種死宅式的生活,甚為期待,你們呢?

    悄咪咪告訴大家,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有紅包口令,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接下來小雷每天都會隨機在某篇文章插入紅包喲~想搶,就記得準時來看我們的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代賢相姚崇,當宰相前為何還要對唐玄宗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