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人談歷史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間的分水嶺全因一個晉國,而他導致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他有五項長處,只有一項短處,可就偏偏這一項短處,導致了他的失敗,他就是統治晉國的智襄子智瑤。 晉國雖然強大,但是國內有很多大家族把控,其中的當政統治者是智式家族智宣子,智宣子有個兒子叫智瑤,智瑤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有很多超越他人的長處,可是唯一的短處就是他這個人沒有德行,這導致了他居心不仁。

    當知道智宣子死後智瑤被為繼承人時,智國便脫離了智族姓氏,他明白智瑤這種沒有德行卻有才能的人肯定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的。 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我們認為他是聖人,沒有才能也沒有德行的我們稱他為愚人,有德行沒有才能的我們稱為賢人,而有才能沒有德行的人就是小人,讓小人有了權利那國家就已經很危險了,所以智國的離開是很明智的選擇。

    智瑤當權果然很膨脹,他竟然公開戲弄韓康子,還向韓康子要土地。韓康子肯定不願意給他,但是有害怕智瑤攻打自己,他也知道自己給了韓康子肯定也會向別的家族要,自己不能引火上身,先避其鋒芒,就送上了一個萬戶居民的縣。智瑤果然特別高興,感覺別人都不敢違抗他。 可是他沒有想到雖然自己得了土地,卻增加了一個仇恨他的人,別人的地盤雙手送上沒有人是樂意的,只是不敢表現出來而已。他只是屈服與你而不是臣服,這種人一旦稍有機會就會從背後捅你一刀。

    智瑤野心越來越大,又去找魏桓子要土地,,本來魏桓子不打算給,但是家臣告訴他“要想取之,必先養之”驕兵之計,讓他先得到自己想要的,然後嬌縱起來,他肯定不會滿足,再找別人要更多的土地,這時候就會遭到打擊了。於是魏桓子也給了他一塊特別好的地方。 果然如他們想的那樣,野心永遠不會滿足的,他只會越長越大,智瑤得到了韓魏的土地,然後跑去找趙襄子要人家祖傳的蔡和皋狼兩塊地方,果然趙襄子誓死不給,這時候智瑤攻打趙襄子,但是帶領百姓全力守城。

    就在這時候韓式和魏式家族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智瑤這種野心肯定不會滿足只滅趙氏家族,於是他們三家聯合起來攻打智瑤,智瑤果然不敵,最終被殺,智式家族就這樣被滅門了,想來智果果然預言成真。 智瑤的失敗是註定的,有才能而無德行之人,只會滿足自己貪婪的慾望,根本考慮不到別人的痛楚,當他把所有人的痛楚集合到一起的時候,他就是所有人的敵人,就算在強大的國家,如果是所有人的敵人,那麼他肯定也不可能長久的。

    滿足別人的野心,只會讓別人的野心更加膨脹,而野心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最可怕的就是有才能而沒有德行之人有了這種野心,他會把所有的人對自己的滿足當成理所當然,一旦不滿足他就會大怒。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嬌縱,驕兵之計不管什麼時候都適用。就像那句話說的“要想讓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只有人迷失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弱小的時候,這時候就會破綻百出。

  • 2 # 源稚生

    誠邀。

    春秋五霸其實指代個人,而戰國七雄是七個國家,兩者並無承繼關係,且春秋五霸所代表的五個諸侯國多數並沒有發展成為後期戰國七雄,反而在戰國時期被瓜分、被取代、甚至是被滅亡。

    在中國,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而戰國七雄指的是:三家分晉後,形成的戰國格局,七國指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那麼為何會出現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的改變呢?

    自從周天子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實力和威信都下降了。各路人馬開始蠢蠢欲動。希望獲得比等級分封制下更多的利益。這個時候諸侯眾多,周王室的道義正當性仍在,幾個國家雖然實力較強,但是沒有絕對優勢,因此合理的外交和輿論戰略,爭取各路勢力支援十分重要。

    春秋時期各國爭奪霸主地位,目的是稱霸(會盟天下諸侯,以為盟主)。當然這招本質上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周朝還是道義上的最高老大,拿出這個旗號可以佔領輿論高地,爭取各路勢力。從而讓各個諸侯國和周王室承認為“伯”。

    《史記-齊太公世家》對首創了這套政治操作模式的齊桓公和管仲這幫人的情況說得很清楚:“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闢遠,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唯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

    齊國利用周天子的旗號,和得專征伐的政治歷史遺產。拉攏眾多諸侯,並借力使力,為己所用(伐楚)。故而春秋時期的五霸的“霸”不單單是要有強大的實力,還指特定的政治策略——會盟諸侯,尊王攘夷,分封為伯。

    而到了戰國時期,各國較量的目的是一統天下。成為新的最高統治者,這個時候已經是“禮崩樂壞”了。周天子的威信蕩然無存了,各國是純粹的武力攻伐,不需要周天子的旗號了;不需要眾多附庸國來湊數以壯聲威了。

    隨著各國領土的不斷擴張,戰爭的規模擴大化和時間長期化,各路人馬都在大搞中央集權式改革,採用新的中央-地方體系來管理廣大的領土,提升政府的行政治理水平,強化軍事動員的能力和效率。直接統治附庸國的土地更加高效,更有利可圖。於是之前的一般小國都玩完了。這個時候“七雄”的“雄”純粹是指七個強有力的政治勢力。

    霸是指代諸侯國還是一位統治者。無非是稱霸時間長短而已。雄是指一個國家還是一國之民,在一個政治勢力的實力的定義下沒有太大的意義。由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其實就是形勢變化所致,也是必然形成的結果,三家分晉,晉國一分為三,使得強大的晉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個晉國士卿建立的國家,於是戰國七雄的格局就此產生。

  • 3 # 蟻史為諫

    我們將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放在一起來說這段歷史。是因為他們是從周到秦的過度時期,卻有著不同的歷史特徵。周武王分封天下時,自己只留下了千里左右的直轄地。其餘的土地都分給了諸侯國,大概有70多個諸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鎬京遷都洛陽,放棄了直轄地,就更加沒有約束諸侯的實力,無法號令天下;天下諸侯開始不斷吞併;不在定期上貢周室,周室成為名義上的宗主。

    春秋時期,雖然各國不斷吞併土地,戰爭不斷卻依然奉行周禮。各強國在吞併別國土地的同時,依然在乎輿論;在乎周室給的名分“伯”

    春秋初期,齊國由於齊恆公的大度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慧眼識管仲”。

    齊恆公原來叫公子小白,在父親去世後和哥哥公子糾爭奪王位,當時跟著小白的是管仲的好朋友鮑叔牙;而管仲跟著公子糾。為了奪得王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卻沒有射死他。

    後來小白做了老闆,鮑叔牙推薦管仲。老闆信任鮑叔牙,拜管仲為相;才有了後來的齊國會盟天下諸侯,周天子分封為“伯”,號令天下。

    齊國是第一個稱霸的,後來的楚,秦等強大後都是會盟天下稱霸諸侯。

    而春秋到戰國的轉折在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周天子分封趙,韓,魏而失去了周天子唯一一點禮儀。從此天下諸侯不再顧及周天子,所謂戰國七雄是當時比較強大的7個國家。

    當時晉國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強國。

    但是由於君主的權利被士大夫瓜分,原來晉國有六大家族,後來不斷吞併成為四家。

    智伯最為強大,卻策略性失誤。不但沒能統一晉國,還讓韓,趙,魏三家合夥給打敗了。

    之後三家一起向周天子申請諸侯的名分,周天同意了。戰國開始……

  • 4 # 天香雲外飄

    一,“春秋時期”和“春秋五霸”。

    (1)“春秋時期”。時間:約公元前771~公元前476年;得名:因為魯國的編年史《春秋》而得名叫做“春秋時期”。

    (2)“春秋五霸”。關於“春秋五霸”主要有兩種說法。然後,第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第二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二,“戰國時期”和“戰國七雄”。

    (1)“戰國時期”。時間:約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得名:因為各國連年征戰而得名叫做“戰國時期”。

    (2)“戰國七雄”。戰國七雄指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

    (3)與“戰國七雄”相關的歷史事件。其一是“三家分晉”。戰國初期的時候(約公元前404年),強大的晉國最終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了。也就是後來戰國七雄當中的趙國、魏國和南韓三個國家了;其二是“田氏代齊”。即齊國姜姓呂氏(原姜子牙系的子孫後代)被田氏所取代了。也就是說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已不再是春秋時期的齊國了。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五霸”就完全演變成為“戰國七雄”了!

  • 5 # 一梭煙雨江湖行

    春秋五霸,嚴格意義上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畢竟宋襄公、秦穆公力量有限,受制於楚成王、晉襄公。

    春秋五霸到了晚期,出現晉楚兩國爭霸局面,甚至弭兵之會規定晉國與楚國都接受朝貢,秦國與齊國可以不朝貢。這就說明楚國與晉國是超級大國,齊國與秦國是一流強國,其他都是二三流國家。晉楚兩國達成妥協,就開始搞“代理人戰爭”,晉國支援吳國,甚至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首都郢,楚國在秦國幫助下才復國,但已經元氣大傷。楚國後來支援越國,晉楚爭霸變成吳越爭霸,最後越國滅亡吳國。此時歷史進入戰國時代。

    晉國經常打仗,掌握“三軍”的正副首長即“六卿”逐漸掌握了實權,與楚國的爭霸戰爭消停後,開始“六卿”之間的內訌,最後韓趙魏“三家分晉”,龐大的晉國崩潰。與此同時,齊國發生權臣田氏取代姜子牙子孫擔任國君的“田氏代齊”。

    秦國透過商鞅變法,燕國透過昭王改革,也發展起來。楚國經過吳起變法,恢復了實力。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戰國七雄局面。本來越國、中山、鄭國、衛國、宋國、魯國也不錯,但楚國滅亡越國與魯國,中山被魏國、趙國兩次滅亡,鄭國被南韓滅亡,衛國先後淪為魏國與秦國附庸,宋國被齊國滅掉,等到秦始皇統一全國時,包括秦國只剩下七個強國,這就被歷史學家稱為“戰國七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高中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