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這段劇情發生在楊金水瘋了之後……

    面對海瑞的審案,以及趙貞吉的見風使舵,硬生生把楊金水逼上了絕路。這也是全劇最秀演技的時刻,楊金水透過四個步驟,成功變瘋,不管是真是假,總之聰明人都不會去戳破這個真相。

    楊金水變瘋,反而讓趙貞吉大喜過望,貼身太監說楊金水不吃藥,趙貞吉讓他們硬灌,真怕楊金水不夠瘋啊。隨後趙貞吉一份奏摺,裝著兩個不同的審案結果,以及楊金水已經變瘋的訊息,就這樣傳遞到了京城,傳到了嘉靖帝手中。

    由此引出了海瑞跟王用汲的對話。

    一、

    聽說了楊金水變瘋的訊息,王用汲仍然在勸海瑞,海瑞不以為然:

    “真瘋怎麼樣,假瘋又怎麼樣?”

    王用汲回答的語調也高了一成:

    “他要是真瘋,你捅了天大的婁子了,他要是裝瘋,你也是捅了天大的婁子。”

    此段對話可以理解成,前面王用汲勸阻海瑞不要夜審鄭泌昌和何茂才的延續,海瑞認為王用汲有點幸災樂禍:

    “就算把天捅個窟窿,我乾的,不干你的事!”

    王用汲一下子就察覺出海瑞這是有氣,誤解了自己,也不生氣,忙解釋講,你海瑞捅了婁子,怎麼會不關我事呢?

    隨後,王用汲說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

    “現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這個案子必須要徹查下去!”

    王用汲一改之前的態度,突然變成了堅定要查案的一派,這倒讓海瑞略感驚訝。其實王用汲的理由很簡單,由於海瑞的審案,把楊金水給逼瘋了,如果這個案子就此打住,那麼他們必然反咬一口,說他誣陷織造局。

    如果一開始沒有審鄭泌昌和何茂才的話,那麼還有退路,而楊金水一瘋,就沒有退路了。

    所以,王用汲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雖然不同意你的主張,但是如果他們與你為敵,我必然站在你這邊。

    二、

    海瑞高高舉起的“大刀”又放下,差點誤傷友軍,微微一笑,告訴王用汲,那天晚上就覺得你——世故!

    王用汲笑了,是啊,能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哪有不世故的,其實世故也有真君子。

    倆人就此解開了矛盾,進到杭州驛站,海瑞突然就嚴肅起來:

    “下面的案子,你就不要過問了。”

    王用汲當然不會同意,你海瑞這說的是什麼話,都什麼時候了?

    海瑞突然感慨起來:

    “孔子曰,交友無不如己者,我海瑞半生無友……”

    虧著海瑞博讀詩書,連孔子說的話都搞錯了,不過意思相同,原話是:

    “無友不如己者。”

    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講,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實際上還可以理解成,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我覺得後者的意思應該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意思,類似於“三人行,必有我師!”

    但是海瑞這句話的意思,顯然取得第一層表面意思,就是說,其他人他都看不上,唯獨看上了兩個人,一個是李時珍,一個就是王用汲。

    不過海瑞自命清高,能這麼理解,也屬正常,倒是把王用汲給說臉紅了,不知道一直把海瑞當朋友的高翰文聽到海瑞這麼講,會怎麼想?

    隨後便是海瑞要託付自己的親人給王用汲了,王用汲當然不會認為事情會嚴重到這一步,不是還有趙貞吉跟我們一夥嗎?

    聽王用汲講趙貞吉也是一夥的,海瑞苦笑一下,潤蓮,你還是太書生了,王用汲解釋了一下:

    “書生自有嶙嶒骨,何況趙大人也是書生!”

    三、

    書生自有嶙嶒骨,這句話出自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董每戡,原詩如下:

    “書生自有嶙峋骨,最重交情最厭官。倘若推誠真信賴,自能瀝膽與披肝。”

    海瑞當然不認同王用汲的話,而且他指出了問題所在:

    “官做大了,便沒有書生,這件事我要徹查下去,最後能置我死地的不是織造局,而是趙貞吉!”

    面對王用汲的不解,海瑞繼續解釋,朝廷明明是讓我們查抄沈一石家產充公,而趙貞吉為什麼面對鄭泌昌和何茂才轉讓沈一石財產不爭,不僅不爭,他還簽字。

    那麼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有嘉靖帝密旨,二就是他在揣測聖意,往嘉靖帝心裡辦事。

    如果是前者,他必然會阻止海瑞審案,既然沒有阻止,那麼只剩下後者是真正原因。如果嘉靖帝要護短織造局,那麼海瑞就是最大的惡人,是會被趙貞吉拉出去頂罪的。如果嘉靖帝不護短,也要一查到底,得罪織造局的人是海瑞,而功勞卻是趙貞吉的。

    王用汲還是不敢贊同海瑞的說法:

    “言重了吧,他和鄭泌昌畢竟非同一類人,也許是迫於宮裡的壓力,但至少不是為了自己去貪。”

    哈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貪的官,反而成為了榜樣,這不應該是最低標準嗎?而有些貪了後,還能做點事的人,卻成了英雄……

    四、

    海瑞又笑了,趙貞吉會不貪?貪不貪錢不知道,但是他肯定貪名!

    你想啊,海瑞審了鄭泌昌和何茂才都好幾天了,他不管不問,等到了海瑞和王用汲找上門來了。他又穿著便服,故意洗臉,就是擺出一副剛剛被打擾的樣子。目的就是為了讓進門的錦衣衛看到,這個案子是海瑞在一直催,而不是趙貞吉。

    而趙貞吉如果不審案,不推動這個案子進展,那麼嘉靖帝也不饒他,不然派他來幹嘛的?

    趙貞吉此招太高明瞭,好處都自己得了,風險都讓海瑞擔了,說到底,趙貞吉是一門心思琢磨嘉靖帝的聖意,哪裡會真心管百姓死活。

    面對這麼一個高明的對手,你王用汲還覺得他是書生嗎,還覺得他跟我們是一夥嗎?

    王用汲聽海瑞這麼一解釋,一下子洩氣了:

    “趙中丞如果真是這個用心,那這個案子根本就查不下去。”

    海瑞也說了一句洩氣的話:

    “我也沒想徹查下去,我就是想把它捅開,昭之於世,朝野自有公論……”

    要不說《大明王朝1566》太現實了呢,如果是其他意淫電視劇,主人公可是有主角光環的,怎麼可能會失敗。而海瑞卻知道,徹查此事,勝率極低,很可能把自己搭上,所以,希望王用汲保全,以後替他伸冤。

    說到底,海瑞也是比較貪名的,某種程度上講,他跟趙貞吉除了做事方式不同,目的大同小異。

    海瑞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王用汲也只能答應了……

    所以,能不能頂住趙貞吉,繼續審案,才是關鍵,這才是海瑞所講的,自己的命運實際上是掌握著趙貞吉手上的。

    當然後來因為嘉靖帝的捉摸不定,最終海瑞躲過了這一劫,這是後話。

  • 2 # 布夫舟

    《大明王朝1566》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是大部分的角色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歷史上的趙貞吉名聲不錯,不過這劇中的趙貞吉卻是一個老狐狸。他是徐階的學生,幾十年的官場生涯把徹底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對於這一點,從他第一次登場的時候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當時好友兼上司的胡宗憲找他借糧食,此事關係到幾十萬百姓的生死,不過趙貞吉是執意不肯。原因很簡單,趙貞吉既不願意得罪裕王這邊的人,也不願意得罪嚴世蕃這些人,換句話來說它不想趟這渾水。

    那麼為什麼趙貞吉會來浙江審案呢?剛開始的時候趙貞吉內心也是非常不情願的,甚至他在見到胡宗憲以後,還向胡宗憲抱怨,以為是胡宗憲把他捲入這場風波之中。

    不過胡宗憲對朝政比趙貞吉認識得更透徹,他認為這是嘉靖在考察趙貞吉。如果趙貞吉在這次浙江大案中表現出色,成功保住嘉靖的面子,那麼趙貞吉極有可能會進入內閣。

    聽完好友胡宗憲這麼一分析,趙貞吉立馬兩眼發光,於是楊金水便遭了殃。

    楊金水是司禮監呂芳派到浙江的人,可以說他是浙江政局實際的掌控人。除了胡宗憲,他能夠調動浙江絕大部分的官員。對於這一點,從鄭必昌、何茂才對他馬首是瞻就能夠看出來。

    浙江大案發生以後,嘉靖不光讓趙貞吉主審、海瑞和王用汲陪審,同時他還把自己得力的錦衣衛朱七派往浙江,目的也是為了盯住此案,讓嘉靖體面下臺。

    可以說真正全心全意維護嘉靖利益的只有宮裡面的人,也就是說這些人是楊金水以及錦衣衛。

    有錦衣衛的幫助,加上他在浙江經營多年,這個時候楊金水是沒有把趙貞吉放入眼中的。對於浙江大案的審查,楊金水是有自信掌控一切,趙貞吉這些人不過是做給朝廷上的文武百官看的。

    這個時候作為主審的趙貞吉幹了一件事情,他讓兩個陪審海瑞和王用汲分別去審問犯人,而他自己卻什麼也不做。

    他為什麼這樣幹?趙貞吉一方面是希望借海瑞、王用汲審問出一些東西,這樣作為主審,他可以向朝廷邀功。

    另一方面則是如果海瑞、王用汲審問出一些上不了檯面的東西,得罪了嘉靖皇帝,他也可以免除責任。

    趙貞吉這麼做,說實話就是他想搞事情。因為只要他用點心思,親自審問鄭必昌、何茂才,在審案的時候控制好節奏,或者不讓海瑞有單獨審問的機會,浙江大案肯定不會是這樣子。

    但是如果這樣子的話,他是沒有辦法在這個案子中向朝廷,向嘉靖表現自己,因為這個時候浙江代表嘉靖的實際是楊金水。

    等到海瑞審問出毀堤淹田的真相,以及沈一石的家產去向這些敏感問題的時候,趙貞吉敏銳的抓住了這次機會,用它“逼瘋”了楊金水。

    很多人不明不白楊金水為什麼要瘋?因為海瑞審問出很多不利於嘉靖的東西,這種情況下楊金水必須制止海瑞,阻止他繼續審案。

    楊金水最直接的反應便是想讓錦衣衛朱七出手,不過海瑞是欽差,手裡有嘉靖的聖旨,錦衣衛奈何不了他。

    這個時候楊金水便只能去求一個人,那便是趙貞吉。作為主審的趙貞吉,是有能力制止海瑞,甚至能夠罷免海瑞。

    趙貞吉不是不知道楊金水的心思,不過他不為所動,堅決不阻止海瑞。這樣,海瑞就會繼續審問犯人,這是楊金水沒辦法承受的。

    所以楊金水只能裝瘋來阻止這個案子繼續審下去,這實際上是趙貞吉樂於看到了。因為楊金水瘋了,這個時候浙江便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實際上浙江大案收益最大的也是趙貞吉,他借刀殺人,利用海瑞逼瘋了楊金水,成功的向嘉靖表了忠心,最後成功的進入了內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谷崎潤一郎《細雪》中的唯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