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eaArm
-
2 # 舉知
城南宣武門外龍樹寺,一個聲討崇厚賣國罪行的小型集會就要在這裡召開。出席這個集會的,除張之洞、張佩綸、陳寶琛、寶廷外,還有近年來在京師官場頗為活躍的幾個人物,他們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李鴻藻、刑部尚書潘祖蔭、翰林院侍讀黃體芳、江南道監察御史鄧承修、翰林院編修吳大澂,還有張之洞的內兄王懿榮。這是京師官場上一個鬆散的團體,除鄧承修一人外,其餘的全是翰林出身。他們身分最為清華,關心國事,議論朝政,崇尚氣節道義,憎惡貪官汙吏;在對外交涉中主強硬態度,反對妥協。這些共同的志趣把他們結合起來了。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也常常採取聯合上折的手段來表述自己的觀點,在官場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朝野內外將他們比之於前代那些負時望的清高士大夫,稱之為清流黨。“流”與“牛”諧音,於是人們又戲稱之為青牛黨。青牛之角是張佩綸、張之洞,青牛之尾是陳寶琛,青牛之肚是王懿榮,青牛之鞭是寶廷,其餘者是青牛之皮毛,而牛頭則是給張之洞題字的高陽李鴻藻。歷史上有個有名的高陽酒徒酈食其,但他的籍貫高陽卻不在直隸。這位直隸高陽李鴻藻既不飲酒,又不張狂,是一位粹然純正的理學門徒。李鴻藻二十二歲中進士人翰苑,三十歲充任時為皇子的載淳的師傅。載淳登位後,慈禧命他值班弘德殿,依舊每天為小皇帝授書,不久入值軍機處,升禮部右侍郎。這時,他的母親病逝了。
依當時的規定,朝廷官員的父母去世,本人應開缺回籍守喪,三年期滿後再申報朝廷,等待補缺。喪期不但無官職,且無俸銀,又影響以後的升遷,這是官員們都不願意遇到的事情,故而甚至有匿喪不報的事情發生。倘若這個官員正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不能離開,朝廷便會命他移孝作忠,不離職守。這是朝廷對個別臣工的一種極其特別的禮遇,通常的情況下是絕對得不到的。皂帝正在求學階段,功課不能耽擱,兩宮太后援雍正、乾隆年問大臣孫嘉淦的故事,命李鴻藻只守百日喪,百日後仍授讀弘德殿,並參軍機。但李鴻藻不領皇太后這份情,堅持請求開缺回籍守喪。太后不允,他請大學士倭仁替他代為奏請。太后還是不允,命恭王親自到他府上慰勉。這樣大的一個面子,李鴻藻仍不領,再次上折,聲稱自己方寸已亂,身心俱碎,不能授讀,只能回籍。兩宮太后拿他這個書呆子真沒辦法,只得同意。
過幾年,慈禧母親去世,方家園承恩公府大辦喪禮。這正是文武官員們向大權獨攬的西太后討好巴結的良機,所有官員都去弔唁,競相送上厚禮,獨獨身為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的李鴻藻不去。慈禧心裡雖不悅,但也不好說他什麼。
李鴻藻便這樣以他的迂直正派年高德劭而受到崇尚義理的官員和士大夫們的敬重,自然而然地處於清流黨的領袖地位。今天,他以六十歲的高齡早早地來到龍樹寺,方丈通渡法師歡天喜地接待著這位鬚髮皆白的活菩薩。
京師清流黨的骨幹們常常聚會議事,但一般都在達智橋衚衕裡的楊忠愍祠,這是因為他們都崇仰以文字來跟嚴嵩作鬥爭的楊繼盛,那位明代前賢是他們心中的偶像。這段時期楊祠正在修繕,於是他們想起了龍樹寺。
慈禧並不喜歡清流黨。那班子人仗著自己學問文章好,出身清華,高自標榜,傲視同僚。他們常常對朝廷作出的重大決策表示不滿,引來幾百年上千年前那些早已化為腐泥的死人的幾句話,和從發黃發黑的故紙堆裡搜尋前代舊事作為根據,批評朝廷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以表示自己的高明;有時本來並不是什麼大事,他們偏偏要上升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上去,又常常抬出列祖列宗來為自己的言論撐腰打氣。慈禧對這些清流們的摺子討厭得很,經常看到一半便氣得摔到地下,心裡狠狠地說:“風涼話誰不會說,給件實事讓你們辦辦,看你們有幾多能耐,八成不如人家!”
清流黨的為人處世,慈禧也看不慣。他們高談什麼存天理滅人慾等等,在慈禧看來,這完全是虛偽,世上的人有誰能真正做到?就衝著他們的首領李鴻藻不去弔唁她母親這件事,慈禧心裡就窩著一肚子氣。但是,慈禧又不能得罪他們。他們是按孔孟程朱之理在說話,在按列祖列宗之教在辦事。孑孟程朱、列祖列宗是不能唐突的。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富有權術的統治者,慈禧深知這班子人在政壇上的必要性,她需要他們作力量上的平衡,更需要利用他們去達到自己不便公開表明的目的。
長毛平定後這十多年來,慈禧已隱隱地感到帶兵的將帥和地方的大吏有漸漸坐大的趨勢。曾國藩在世的時候,因為他本人對朝廷很恭順,使得別的立功將帥和督撫尚不敢放肆。自從曾國藩去世後,這種趨勢便日甚一日地明顯了,他們的總代表便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李鴻章的功太大了,權也太大了,而且只有五十多歲,就像當年對待曾國藩一樣,慈禧對李鴻章,也是既重用又防範。李鴻章這些年來辦洋務,與洋人打交道,貽人口實很多,攻擊他最力的便是那班子清流黨。一讀到指責李鴻章的摺子,慈禧便來了興趣。她仔細閱讀,並記下李鴻章的缺失之處,然後,或在接見李鴻章時,略微點出一兩樁來,或乾脆將摺子發給他自己看,以此來打一打李鴻章翹起的尾巴,殺一殺他自以為是的氣焰。對李鴻章來說,這一招往往很起作用。
有些大員,或者觸犯了慈禧,或者慈禧對他聖眷已衰,於是慈禧便將所掌握的有關他們私德不佳的材料,透過各種渠道向清流黨透露一些,清流們得知後便立即上章彈劾。這些彈劾奏章正中慈禧下懷,一道諭旨下來,或降或革,障礙掃除了,又得到一個善待言路明察秋毫的美名。
還有些實在惡劣的大官顯宦,那是敗壞朝政的蠹蟲,慈禧當然也痛恨,清流黨彌補都察院的失職,起來糾劾,查明後革職嚴辦,也是肅清朝政贏得民心的一樁好事。
就這樣,慈禧一面利用實權在手的官吏們為她辦事行政,一面又利用御史和清流黨為她監督防範。十多年來,她靠玩弄這兩手來平衡政局,鞏固自己的地位。
現在,她決定採納大多數人的意見,並利用這班清流黨的激情來發洩自己對俄華人的惱怒。李鴻藻這批人不愧為飽學之士,又加之情感充沛,寫出來的奏章的確比別人的要精彩得多,慈禧讀起來也覺得有點興致,不像讀往日那些不對胃口的摺子那樣令她吃力。就連張之洞的長篇大論,她也從頭至尾地仔細看了,又特為將其中的要點再瀏覽一下。慈禧的記性很好,如此一閱一覽,張之洞這道摺子,便差不多完整地留在她的腦子裡
這是節選自唐浩明先生的 張之洞 一書中的片段,其實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群空談誤國自視清高的一群知識分子,讓現在人說的話就是一群憤青,只會吶喊助威,而不復出實際行動,和明朝的言官差不多,只會評論別人,但從不正視自己,別人做什麼都會冷嘲熱諷,出一點差錯都會立刻彈劾對方,看對方笑話,但自己又從不會去做!假如真讓他去做,又會百般推脫,說白了就是一群理論派見不得別人好,而自己又沒有一點實際操作經驗!假如真讓這些清流黨去做,那這個國家早都亡了,做的遠不如對方好,一群理想的偏激主義者!
後來幸虧,張之洞認識到這一點,退出了清流黨,不在做一個理想主義者,而去做一個實幹家!
-
3 # 愛看愛思考
會黨?在今天來說就是黑社會分子。他們有決定人生死的權力,沒有哪個統治者賦予過他們這樣的權力。所以他們的權力都是非法的,當然了,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往好裡說,他們秘密結社是為了保護自己。往壞裡講,他們就是一群社會閒散人員成群結隊的幹壞事。就是所謂的地下秩序,往往都是使用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三刀六洞沉江栽荷花等等見不得皇的手段,來非刑處置別人。這個就是黑社會的手段。在中國古代殺人權是由帝王親手掌握的,刑決犯人必須要由皇帝御筆硃批才可以的。而這些社黨則沒有那麼麻煩,往往都是幫主或者是會黨頭目一言而決。所以他們註定了只能是在地下存在著,註定了無法見光的。黑社會也是由此而來。
-
4 # 京寧話說歷史
講到會黨,先要從它的前身談起。會當的前身是“會”,比如明亡後出現的著名反清秘密組織——天地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但自孫中山於1894年創立興中會並確立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目標後,鑑於初期實力比較弱小,興中會當時決定聯絡天地會和哥老會等力量共同奮鬥,興中會與天地會首領聯絡後,原來單純的“會”逐漸被稱為“會黨”。
在封建社會里,既有危害社會戕害百姓的黑社會組織性質的“會”,但受長期儒家傳統文化影響,也有很多奉行除暴安良行俠仗義替天行道的“會”。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會黨除具有反對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的性質,還具有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性質,其組織成員主要以受封建專制壓迫和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導致破產的廣大農民、手工業者和遊民無產者為主體。
在清末,會黨除仍具有反清復明的口號(與資產階級革命派合作後口號也有變化)和採取秘密方式進行活動等特徵外,還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在組織上實行嚴格的制度,其首領由大首領加封,仍然實行一切唯首領之命是從的家長制領導。
會黨有不足之處,但會黨對資產階級革命能夠推翻清朝腐朽統治起了積極的作用。孫中山曾說:“餘持革命主義,能相喻者,不過親友數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祿,唯所稱下流社會,反有三合會之組織,寓反清復明之思想於其中,雖時代湮遠,幾於數典忘祖,然苟與之言,猶較縉紳為易入,故餘先從聯絡會黨入手。”
以興中會為例,自從興中會成立後,很注意聯絡會黨,以擴大勢力和影響。興中會發動的廣州起義和惠州起義等起義,主要依靠的就是孫中山從海外華僑募集的經費和以會黨為主體的力量。
綜上所述,清末的會黨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對鴉片戰爭後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間秘密團體的總稱,會黨是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發動武裝起義推翻腐朽清朝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回覆列表
會黨是清朝統治時期,清廷對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間結社的一些秘密團體的統稱。清朝統治時期,民間多以秘密結社方式組織反清鬥爭,因此清朝對會黨予以嚴厲鎮壓。在《清律》中專門設立有關禁止異姓結拜弟兄和結會樹黨的條款,把民間的結社活動,定性為“謀叛未行”。清朝統治期間,會黨曾多次組織針對清朝的武裝暴亂,其中以拜上帝會組織的太平天國和中國同盟會發起的武昌起義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