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動態圖

    阿拉曼戰役德軍處於被動,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北非戰役中後段盟軍海空軍切斷了大西洋至地中海的補給線,北非軍團油料、物資、淡水匱乏,由攻轉收,無力再進行大規模機動。

    2、希特勒的錯誤判斷,同時期德軍在東線全力進攻蘇聯,根本無法支援北非,隆美爾在戰役開始就深知雙方實力差距懸殊,希望主動後撤至有利位置展開防禦。遭到希特勒拒絕,要求死守寸土不讓的同時,還要求馳援被圍困的義大利兵團,陷入盟軍圍點打援的靜態消耗戰裡。

    3、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前因病回國治療,施登姆代替隆指揮非洲軍團,顯然後者不是蒙哥馬利的對手,阿拉曼戰役開始前期德軍隨即陷入被動,後期的隆美爾一直疲於以少戰多,無力逆轉戰局。但其優秀的預判及戰術指揮依舊讓盟軍付出了3~4倍的代價才攻下阿拉曼。

  • 2 # 戰略論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進攻英軍的阿拉曼防線無果後,隨即也在阿拉曼一線構築工事準備長久的防守,並沒有採用德軍擅長的機動作戰方式。顯然英軍更加適應這種靜態的陣地戰式的作戰,而德軍之所以採取這種相對劣勢的作戰方式顯然是無奈之舉。

    決定性性的因素在於德軍的兵力構成上,不同於以往,德國非洲軍團中的非摩托化部隊比重越來越大,這種單位在開闊的沙漠中基本上沒有任何價值,只有在堅固設防的陣地上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德軍要想守住現有的阿拉曼防線就必須利用這些非摩托化部隊,也就只能為他們構築一條堅固的防線,使他們能夠抵擋住英軍的進攻,或者遲滯英軍的突破,爭取時間讓後方的德軍摩托化預備隊趕來封閉缺口。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德軍後勤補給的惡劣,尤其在燃料上的缺乏,以德軍現有的燃料儲備和供應的數量不足以支援德軍的摩托化部隊做長時間的大範圍的機動作戰,這極大的限制了德軍摩托化部隊的戰鬥力。在後來的作戰中,德軍甚至無力在防線上進行橫向的機動,他們的燃料太缺乏了,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機動中耗費燃料,德軍不得不將它的摩托化部隊均勻的分佈在防線後方,已經完全違背了集中使用裝甲部隊的原則。而且由於燃料的限制,德軍摩托化部隊都儘可能的接近前線,這使得談的飽受英軍空軍的打擊。

    從地形上來看,阿拉曼防線無疑是一個適合防守的戰線,它處在海岸和蓋塔拉窪地之間,一般的車輛縱隊無法透過這個窪地,這使得對手無法從內陸迂迴攻擊,只能透過正面的強攻來突破阿拉曼防線,當然了沿海岸線發起兩棲登陸也是可以的。這種特殊的地形使得德軍可以對阿拉曼防線進行長期的防守,靜態的固定防線最害怕的就是被側翼迂迴,就像馬奇諾防線那樣。

    最終,即便是像隆美爾這樣以擅長機動作戰而出名的裝甲兵將領迫於摩托化部隊和燃料的缺乏也不得不採取這種靜態的陣地戰,這也證明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基本前提是後勤補給,而不是戰略戰術。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中,北非的英軍被德意聯軍一路追趕到阿拉曼地區,物資消耗和戰損的增大讓雙方形成了拉鋸戰。這樣的結果,並沒有讓丘吉爾感到高興,相反,他對英軍指揮官的表現十分惱火。於是,任命蒙哥馬利接替英第8集團軍司令,要求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丘吉爾此時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軍心和民心了。

    他將大量的援助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了前線,同時,新司令到任後,撤換了不得力的軍官,積蓄了大量補給,並建立了一個高效的“作戰司令部”,部隊士氣有所改觀。

    隆美爾對於當下的局勢還是十分清楚的。一是從兵力來說,德意聯軍10萬人,而對手19.5萬人,幾乎是自己的2倍;二是連續征戰,部隊疲勞,而對手以逸待勞。

    更為重要的是,近2000公里的補給線,根本不能滿足繼續攻擊的需求。同時,他的身體欠佳,需要回國治病。但最高統帥部要他繼續攻擊,這正是英軍想要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遭到頑強的阻擊,只得撤退到原出發地。

    第一階段,雙方打成了平手。

    雙方難得的暫時“休戰”,使得隆美爾可以回國治病了。然而,萬事俱備的盟軍並沒有給他太多的休整機會,阿拉曼戰役的第二階段開始了。

    他被希特勒重新派往北非。

    倉促應戰的他,重新組織兵力,向盟軍發起了反攻。但一系列對他不利的訊息,接踵而來。

    首先,他期盼已久的燃油沒有了。一是裝載著3000噸燃油的義大利油輪在海上被擊沉;二是裝載著1000噸燃油和1000噸彈藥的補給艦,也在託布魯克港口外被擊沉。訊息傳來,當頭給了他一棒,失望之極的同時,他向希特勒報告了這一情況,並指出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油,這場戰役一定會輸掉。

    其次,武器上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在以往的戰鬥中,隆美爾一直把88毫米高射炮當平射炮用,並且屢試不爽,但現在這一招不管用了。因為對方換成了美國支援的“謝爾曼”式坦克,他可以有效地抵擋高射炮的攻擊;並且制空權幾乎喪失,在12天的戰鬥中,英空軍共出動2500架次,而德意空軍僅出動了260架次。

    這些都是他要面對的困難。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希特勒瞎指揮的毛病又犯了。

    隆美爾清楚地知道,對方一旦突破防線,就會形成包抄的態勢,德軍必將徹底覆滅。他決定 “先斬後奏”,命令部隊撤退。但當希特勒收到德軍已開始撤退的訊息後,大肆發洩了一通,命令他必須堅守住陣地,絕不後退一步。並承諾大批空援在未來幾天就會到達,物資也會跟上。

    無奈,他只得向屬下發布了抗戰到底的命令。

    此刻,蒙哥馬利卻從火線上撤出了幾個師,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他制定了一個打破當前局勢的計劃:首先,迫使對手在廣闊的戰線上應戰,並耗盡他們所剩無幾的燃料;其次,切斷其補給線並迫使他們放棄前沿機場;最終,將德非洲軍團撕成碎片。

    為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以優勢的火力和高度的機動來保障。在火力方面,他擁有足夠多的火炮和坦克,又有空軍的密切配合,自開戰以來一直佔據著火力優勢。但是,他缺少機動力量,對手的地雷場擋住了去路,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實施廣泛的機動。

    他要集中使用坦克,形成一把利劍,迅速突破防線。並以點帶面,徹底打敗非洲軍團。

    這是擊碎隆美爾的“大壩”的第一錘。

    驚天動地的進攻開始後,雖然損失慘重,依然有20多輛衝破了防線,他們繼續前進,在其後方橫衝直撞,向防守薄弱的給養分隊展開了攻擊。隨後,英坦克透過這個突破口攻入的約有400輛,而德軍此時已無力還擊了。

    入夜,“沙漠之狐”不顧“瘋子”的命令,趁英軍未完全包圍前,德步兵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悄悄撤退。當蒙哥馬利從情報得知對方已經決定撤退時,發動了向德意軍隊最後的攻擊。

    但是,他對突破成功後如何追殲考慮不周,並且動作緩慢。他制定的追擊行動顯得蒼白無力,把全殲對手的最好時機錯過了。使德意聯軍得以儲存7萬多部隊,撤往了新防線。

    這場對於雙方來說,即漫長又艱難的12天戰鬥。英軍損失1.35萬人,德意損失3萬餘人,埃及的危機解除了。丘吉爾甚至誇張地說:“在這兒以前我們是戰無不敗;在這兒以後,我們是戰無不勝。”

    然而,蒙哥馬利指揮的原則就是擺好了陣勢再打。過於謹慎,不太善於進行機動作戰,他只是擊退了對手;他缺乏“沙漠之狐”那種當機立斷,適應變化的指揮技術。如果他再大膽果斷一些的話,完全可以將德意聯軍全部殲滅。

    而這本來就是丘吉爾給他的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務。

    因此,阿拉曼之戰只是一場“政治上的勝仗”。這次戰爭的勝利重新樹立了英華人的威信,抬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無論如何,它沉重打擊了義大利,也給了德國一個教訓,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 4 # 漩渦鳴人yy

    其實當第一次蒙哥馬利和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相遇的時候,雙方大打出手了一場。

    結果當時讓隆美爾實在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對手太瞭解自己了,什麼意思?隆美爾每次進攻都是選擇讓自己的步兵或者炮兵在正面做牽制,然後自己親自率領裝甲集團軍包抄後路,這樣的話,前後夾雞將正面之敵擊潰,蒙哥馬利在知道這樣的作戰部署以後,她一開始沒有得到任何情況,他覺得隆美爾會這麼部署的情況之下,正面命令自己的步兵不惜代價拖住敵方的進攻部隊,側面集中自己所有的火炮和裝甲部隊,硬生生的將隆美爾專門用來做進攻用的裝甲集團軍群給重挫了。

    所以說在阿拉曼戰役之前,隆美爾的裝甲叢集事實上已經遭受了重大損失,而且不能夠不給隆美爾向後方要求補給燃油和補給站車都沒有辦法跟上,反而逐漸開始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的盟軍選擇將隆美爾後方補給線徹底切斷。

    裝甲得不到燃油補充,軍隊沒有辦法。再次進攻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英國統帥蒙哥馬利選擇。不考慮趁他病要他命,我們就做好自己的事情,每天一日三餐吃好了,上廁所的衛生給我搞好了,軍事武器的補給給我到位了,老子就跟你在這兒耗著了。

    因為他明白,隆美爾竟達2000多公里的補給線,這一條線路,想把物資運輸過來太困難了,隆美爾不可能跟他做長期鬥爭,所以就擺出來了一副你不急,我不急,我不急,我看你急不急。

    只不過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還沒有完全把敵人主力給騙出來,自己部隊就快撐不住了。

    從道理上來講,隆美爾的北非軍團跟當時在北非的英國軍隊相比,吃了很大虧,不僅是補給兵力裝備上面都吃虧,能夠打到這個份兒上,也確實證明隆美爾自己的才能,但是沒有辦法呀,誰叫來了個蒙哥馬利這個油鹽不進的老傢伙呢?講句實話,只要有一個沉著冷靜的指揮官在前線指揮的英國軍隊,步步為營,步步推進,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翻起任何浪花。

    一方面得歸咎於英國指揮官的無能,另一個方面也是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瞎指揮,當然,仗打完了,人家一看損失這麼大,總得給個理由吧。隆美爾很強大,就這麼一句話,蒙哥馬利只是表示,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額存單與大額存款哪個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