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015133836458
-
2 # 願此間
肺主一身之氣,是由於肺主呼吸作用而決定的。\r有關肺的生理功能,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天氣通於肺”之記載。明代張景嶽《類經圖翼》中記載華佗對肺的描敘時說“肺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髒,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訊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簦”。肺在體腔內位置最高,被覆於心髒的上面,故稱“華蓋”。由於肺的支氣管到肺內分成很多支氣管樹,最後又分成細支氣管,細支氣管再不斷分支,末端為肺泡所代替。故形容為“虛如蜂窠”。肺有司呼吸的功能,透過呼吸往來自如,即“一呼一吸訊息自然”。肺主呼吸能使自然界的清氣(0Q),透過肺進入體內,而體內的濁氣((COQ)透過肺呼於體外,肺吸進的清氣與水谷之氣結合形成宗氣,所以說“肺為宗氣之化源”。故《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動輸篇》又說:“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可以看出,宗氣貫注心脈。又透過心主血脈而佈散周身,從而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而宗氣的形成與肺有關,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或“諸氣者,皆屬於肺。”肺主氣,\r除上述“司呼吸”與“形成宗氣”外,從《素間·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的記載分析,古人似乎亦粗淺地認識到在體迴圈中的氣體交換—體呼吸。經肺吸入的氧氣“歸心”,由“心主血脈”到全身各部組織,“脈氣流經”與各部組織進行氣體交換,變動脈血為靜脈血,然後再回“歸於肺”,便是“肺朝百脈”。也可以說是“肺迴圈”。這是從現代醫學觀點分析“肺主一身之氣”的另一個方面。\r宣發與肅降,\r是對“肺司呼吸”“肺主皮毛”、“通調水道”等生理活動的概括。宣發\r,是指肺的宣散與輸布功能,以及這種功能所體現的肺與皮毛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透過肺“一呼一吸,訊息自然”進行氣體交換,將體內濁氣宣散至體外,二是肺氣將衛氣和津液等佈散於周身以溫潤肌腠和皮毛,即《靈樞·決氣篇》所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上焦開發”就是指肺氣的宣發作用。\r皮毛位於體表,不論西醫學或中醫學對面板的重要作用都十分重視,西醫認為面板在生理上有保護人體深層組織不受損害,是整個機體的壁壘,有感受冷、熱、痛、觸的感受體,能調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又有協助中樞調節體溫的作用。在熱的環境裡,面板血管舒張,汗腺分泌,汗液外洩以散熱。在冷的環境裡,面板血管與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停止,無汗而保溫,且有貯存水分、鹽分和糖的作用。皮下組織能貯藏脂肪,以供面板營養,同時也可維護和調節體溫平衡,面板還有排洩體內水分和少量食鹽與尿素的作用。中醫學認為面板位於體表,為人體衛外的屏障,透過長期的病理觀察,認識到皮毛與肺的關係極為密切,肺能“宣五穀味,燻膚……,澤毛……”。使面板與汗毛滋潤以發揮衛外的生理功能,故說“肺主皮毛”或說“外合皮毛”,皮毛又透過“鬼(通魄)門”(又稱氣門、汗孔、玄府)來排洩汗液,並有一定的呼吸、散氣作用,從而維護肺宣發功能的協調。由此可見,面板是肺司呼吸的重要輔助器官,早在《內經》中就有所認識。在病理上二者相互影響,《素間,咳論》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肺氣不宣因而喘咳。《難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反之,若肺有病變,亦必影響皮毛髮生病變,《素間·痰論》說:“肺主身之皮毛,……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癖也。”《難經.二十四難》說:“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則皮枯毛折……。”肺病因熱而焦,則宣發不能,皮毛失去滋養而“皮枯毛折……”。\r關於“肺主皮毛、肺虛則多汗”的說法。有人透過面板局部發汗試驗、觀察到肺氣虛病人發汗敏感度較正常人明顯升高,且發汗面積亦大,也證實了皮毛多汗與肺虛的病變是有著內在聯絡的。\r所以肺氣宣發作用,除表現於司呼吸外,主要表現於肺與皮毛生理上的密切關係。\r肅降,從字意來講是清肅下降之意,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氣以清肅下降為順。\r肺的形態“虛如蜂窠”,質地輕清鬆軟,虛靜而有彈性,為之橐簦,不容異物奎滯,故稱為“肅”,即清肅、清淨之意。又肺居胸中,如“華蓋”以覆諸髒,所以不論吸入之清氣,還是“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的水谷精微之氣,均以下降為順,若“霧露之溉氣方能佈散全身。所以“降”是概括氣與水液等物質在肺氣主司下的趨向,與“肅”二者是互為因果的。。正因為肺氣保證津氣不斷下降,才能維持肺內清肅的環境,正因有清肅的環境,肺氣才能下降,津氣才能得以下行,“通調水道”以使水津“下注膀朧”。起到促進和維護水液代謝的作用。所以古人稱“肺為水之上源”。\r宣發與肅降,是肺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生理上是相互協調的,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宣降正常,則肺氣出入通暢,水道通調,呼吸調勻,水津下達。
回覆列表
肺主一身之氣,是由於肺主呼吸作用而決定的。 有關肺的生理功能,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天氣通於肺”之記載。明代張景嶽《類經圖翼》中記載華佗對肺的描敘時說“肺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髒,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訊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簦”。肺在體腔內位置最高,被覆於心髒的上面,故稱“華蓋”。由於肺的支氣管到肺內分成很多支氣管樹,最後又分成細支氣管,細支氣管再不斷分支,末端為肺泡所代替。故形容為“虛如蜂窠”。肺有司呼吸的功能,透過呼吸往來自如,即“一呼一吸訊息自然”。肺主呼吸能使自然界的清氣(0Q),透過肺進入體內,而體內的濁氣((COQ)透過肺呼於體外,肺吸進的清氣與水谷之氣結合形成宗氣,所以說“肺為宗氣之化源”。故《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動輸篇》又說:“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可以看出,宗氣貫注心脈。又透過心主血脈而佈散周身,從而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而宗氣的形成與肺有關,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或“諸氣者,皆屬於肺。”肺主氣, 除上述“司呼吸”與“形成宗氣”外,從《素間·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的記載分析,古人似乎亦粗淺地認識到在體迴圈中的氣體交換—體呼吸。經肺吸入的氧氣“歸心”,由“心主血脈”到全身各部組織,“脈氣流經”與各部組織進行氣體交換,變動脈血為靜脈血,然後再回“歸於肺”,便是“肺朝百脈”。也可以說是“肺迴圈”。這是從現代醫學觀點分析“肺主一身之氣”的另一個方面。 宣發與肅降, 是對“肺司呼吸”“肺主皮毛”、“通調水道”等生理活動的概括。宣發 ,是指肺的宣散與輸布功能,以及這種功能所體現的肺與皮毛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透過肺“一呼一吸,訊息自然”進行氣體交換,將體內濁氣宣散至體外,二是肺氣將衛氣和津液等佈散於周身以溫潤肌腠和皮毛,即《靈樞·決氣篇》所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上焦開發”就是指肺氣的宣發作用。 皮毛位於體表,不論西醫學或中醫學對面板的重要作用都十分重視,西醫認為面板在生理上有保護人體深層組織不受損害,是整個機體的壁壘,有感受冷、熱、痛、觸的感受體,能調節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又有協助中樞調節體溫的作用。在熱的環境裡,面板血管舒張,汗腺分泌,汗液外洩以散熱。在冷的環境裡,面板血管與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停止,無汗而保溫,且有貯存水分、鹽分和糖的作用。皮下組織能貯藏脂肪,以供面板營養,同時也可維護和調節體溫平衡,面板還有排洩體內水分和少量食鹽與尿素的作用。中醫學認為面板位於體表,為人體衛外的屏障,透過長期的病理觀察,認識到皮毛與肺的關係極為密切,肺能“宣五穀味,燻膚……,澤毛……”。使面板與汗毛滋潤以發揮衛外的生理功能,故說“肺主皮毛”或說“外合皮毛”,皮毛又透過“鬼(通魄)門”(又稱氣門、汗孔、玄府)來排洩汗液,並有一定的呼吸、散氣作用,從而維護肺宣發功能的協調。由此可見,面板是肺司呼吸的重要輔助器官,早在《內經》中就有所認識。在病理上二者相互影響,《素間,咳論》說:“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肺氣不宣因而喘咳。《難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反之,若肺有病變,亦必影響皮毛髮生病變,《素間·痰論》說:“肺主身之皮毛,……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癖也。”《難經.二十四難》說:“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則皮枯毛折……。”肺病因熱而焦,則宣發不能,皮毛失去滋養而“皮枯毛折……”。 關於“肺主皮毛、肺虛則多汗”的說法。有人透過面板局部發汗試驗、觀察到肺氣虛病人發汗敏感度較正常人明顯升高,且發汗面積亦大,也證實了皮毛多汗與肺虛的病變是有著內在聯絡的。 所以肺氣宣發作用,除表現於司呼吸外,主要表現於肺與皮毛生理上的密切關係。 肅降,從字意來講是清肅下降之意,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居胸中,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氣以清肅下降為順。 肺的形態“虛如蜂窠”,質地輕清鬆軟,虛靜而有彈性,為之橐簦,不容異物奎滯,故稱為“肅”,即清肅、清淨之意。又肺居胸中,如“華蓋”以覆諸髒,所以不論吸入之清氣,還是“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的水谷精微之氣,均以下降為順,若“霧露之溉氣方能佈散全身。所以“降”是概括氣與水液等物質在肺氣主司下的趨向,與“肅”二者是互為因果的。。正因為肺氣保證津氣不斷下降,才能維持肺內清肅的環境,正因有清肅的環境,肺氣才能下降,津氣才能得以下行,“通調水道”以使水津“下注膀朧”。起到促進和維護水液代謝的作用。所以古人稱“肺為水之上源”。 宣發與肅降,是肺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生理上是相互協調的,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宣降正常,則肺氣出入通暢,水道通調,呼吸調勻,水津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