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聽健康
-
2 # 李藥師談健康
經常會有朋友問到這樣的問題,到了多少歲,血壓多少算正常,到了多少歲,血糖多少才正常,好像到了一定的年齡,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的判定標準,就會有所變化一樣,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按照醫學診斷標準來說,即使到了66歲,血糖的正常值仍然是空腹血糖不低於3.9mmol/L(以下單位同),不高於6.1,餐後2小時血糖不低於4.4,不高於7.8,如果您的血糖水平高於或者低於這個水平,都是不正常的血糖情況。
不用等到66歲,對於條件允許的朋友,最好在年齡45歲以上時,就應該每年檢查一次血糖水平,瞭解自身的血糖變化情況,對於有家族性早發糖尿病病史,或者體重腰圍嚴重超標的朋友,這個檢查的年齡還要提前,可以從30歲或者更早就注意血糖情況的篩查和控制了。
如果您已經66歲了,血糖水平仍然能夠達到空腹血糖介於3.9~6.1之間,餐後血糖也能夠達到4.4~7.8之間的情況,說明我們的血糖水平完全正常,定期進行血糖檢查,確認血糖水平的健康正常就好。
如果您的空腹血糖超出了6.1,還沒有超過7.0,這種情況還不能診斷為糖尿病問題,我們將這樣的一個介於糖尿病和正常範圍之間的一種情況,稱之為空腹血糖受損,而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7.8,還未超過11.1的情況,則稱為糖耐量異常,通常這兩種情況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同時出現,不論何種情況,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警示,我們身體的血糖代謝已經開始出現問題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因為年齡已經66歲,已經步入老年階段,就忽視血糖的控制,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妨自己問一下自己,為了讓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我能夠做點什麼?飲食上高脂高糖吃的多不多,不妨控制下,儘量的清淡飲食;身材保持的怎麼樣,有沒有大肚子,有沒有脂肪肝,不妨多多的減重減脂;平常生活中活動量怎麼樣?如果身體條件允許,不妨加強下運動鍛鍊或活動量,這些方面,都是有助於改善血糖代謝的重要方面,想要控制好血糖,一方面要控制好攝入,另一方面要加強能量消耗,這種攝入和消耗的平衡保持好,血糖水平自然也就下來了。
千萬不要因為還沒有確診為糖尿病就不管不顧,不去進行血糖的控制和干預,對糖尿病前期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儘早的啟動糖尿病的生活幹預,是減緩糖尿病病程發展的重要干預手段,中國進行的一項大型關於糖尿病前期生活幹預的臨床研究,經過後續30年的追蹤發現,儘早的啟動生活幹預並長期保持,能夠有效的減緩新發糖尿病的發生,即使最終發展成糖尿病問題,其後續的大血管及微血管併發症發生機率,也都有顯著的降低。
如果您66歲,空腹血糖超出了7.1,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就可以明確的確診為糖尿病問題了,對於這樣的情況,積極的調控血糖,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一般對於血糖輕度升高的新發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考慮先不服用藥物,透過飲食、運動調理的方式來控制好血糖水平,但如果透過生活幹預無法有效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就還是要啟動藥物治療來加強血糖控制了。
不管是新發糖尿病患者,還是已經患糖尿病一段時間的朋友,年齡到了66歲,在身體狀況還不錯,低血糖出現風險不大的情況下,對於血糖的控制目標,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放鬆,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以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水平來評估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況,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應該至少達到小於7.0%的水平,這個水平對應的空腹血糖水平不應該高於7.0,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不應該超過10.0,能夠控制到8~9的範圍則更佳。
還有一些糖尿病比較嚴重的情況,比如66歲的老年人,多次出現低血糖風險,自我管理能力也較差,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或反覆發生感染等情況下,可以結合身體對於血糖調節的耐受性,適當的放寬血糖的控制水平,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把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控制在7.0%~8.0%之間,對應的空腹血糖水平是不超過7.5,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11.1。
對於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分層控制,要個性化定製控糖目標,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加強血糖控制,儘可能的減少高血糖帶來的健康危害和併發症發生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
-
3 # 黎醫生談健康
血糖是人體的主要功能物質,對於維持機體代謝和生理活動必不可少。對於66歲的老年人群來說,由於機體組織器官功能逐漸減退,血糖水平相對中青年人群會有所升高,但正常情況下,都應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
血糖正常範圍為:①空腹血糖,應在3.9~6.1mmol/L以內;②餐後兩小時血糖,應在4.4~7.8mmol/L以內。所以,66歲的老年人,其血糖正常情況下也應在此範圍內,而無論我們年齡大小和性別差異(孕婦除外),正常範圍都是一樣。當血糖超過上述範圍,即應考慮為血糖升高,而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和/或隨機血糖超過11.1mmol/L,即應考慮糖尿病可能。對於血糖升高的人群,大家應積極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治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三餐要定時定量,嚴格限制每日總熱量;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要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對於糖尿病患者,大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使用降血糖藥物,必要時可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並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
-
4 # 每天講糖
66歲血糖多少正常?
66歲的老人血糖的標準值與正常人是一樣的,不論多大年齡,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應該是在3.9~6.1毫摩爾每升,餐後兩小時血糖應該小於7.8毫摩爾每升,隨機血糖小於11.1mmol/l。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如果患者的血糖超過以上這個標準,需要做口服糖耐量試驗明確是不是有糖尿病或者糖耐量異常。
66歲的老人需要定期複查血糖、血脂、血壓,並使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值內,以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發生。
如果是已經確診糖尿病的66歲老人,同時還伴有其它系統疾病,那麼對於血糖的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一些,比如可以把數值放寬如餐後11.1mmol/L,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低血糖,從而帶來其它方面的問題。
如果血糖高,就應該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入,由其是老年人,機體代謝減慢,平時更應該清淡飲食,少吃油膩的食物,控制含糖食物的攝入。
-
5 # 小荷醫典
66歲血糖多少正常?
66歲空腹血糖<6.1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為正常。
血糖水平的正常值並沒有年齡特異性的,各個年齡組診斷標準一致。中國目前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仍是採用國際通用的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1999)提出的診斷標準。正常血糖為空腹血糖<6.1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是指清晨空腹,成人口服75g無水葡萄糖,溶於250~300ml水中,5~10分鐘內飲完,測定開始飲葡萄糖水後2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數值。因此,65歲空腹血糖<6.1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為正常。正常人群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考慮低血糖症。低血糖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傷,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血糖水平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在沒有症狀時,必須反覆監測血糖確診。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但並非所有患者發病時都具有典型症狀。因此,對於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空腹血糖異常、超重(BMI≥24)、肥胖(BMI≥28)、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等,應特別注意血糖監測。同時,生活方式的改善,如加強運動、合理進食,是延緩或減少發病的重要因素。
本內容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寧志偉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回覆列表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就像醃糖蒜時放的糖多少不等,醃成的時間以及甜度不同一樣,血糖的高低不同,對血管內皮細胞的侵蝕程度也不一樣,血糖越高內皮細胞受的損害也會越大,這種損害不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不同,更不會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小,因此無論年齡大小血糖的正常標準是一樣的: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各項機能都在發生著衰老與退化,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同樣如此,致使機體利用血糖的功能有所下降,血糖可能會有所升高,雖然這種升高可能是自然生理變化的一種結果,但並不等於血糖升高對血管內皮沒有損害,所以人到中老年血糖升高超過正常值時,就應當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治療。血糖的升高可分為兩個階段: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血糖處於這一範圍,表明機體糖代謝發生了障礙,會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微損傷,大多采取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後能得到良好控制。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血糖處於這樣的水平時,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程度較大,是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發生的危險因素,是需要積極治療的,而老年人自身機能下降,往往需要降糖藥的幫助。尤其是當老年人同時出現血壓、血脂升高時,更應當對血糖進行嚴格控制。總之,血糖對機體的危害不會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小,不少人認為人到老年,血壓、血糖高一點很正常,要知道血壓、血糖的升高可以是機體衰老的結果,但卻不可以放任不管、置之不理的理由,嚴格管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阻止與延緩血糖升高對機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