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
2 # 司文郎中
準確的說,是沉迷於軍國主義和對外侵略促使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戰爭的勝利只是進一步刺激日本去實踐其軍國主義思想和擴張政策,而非產生。
日本軍國主義在1868年明治維新後就開始形成,其淵源為日本古代的武士道精神。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認為強兵是富國之本,只有依靠軍事力量國家才能強大,因此在“國民皆兵”的口號下開始擴編軍隊。舊日本海軍效法英國,陸軍先學法國後學德國。而德國最強大的邦普魯士正好就是歐洲近代軍國主義的代表,加上日本本土武士道精神的融合,一種日本獨有的忠於天皇、熱衷戰爭的軍國主義思想就形成了。
明治維新三傑之一木戶孝允就曾說日本目前“最急迫之事,在軍務方面……朝廷能在海陸軍方面稍作準備,開拓北韓之釜山港。”,早早地把侵略北韓定為國策。山縣有朋制定的《軍人訓誡》、《參謀本部條例》也成了軍國主義思想傳播的陣地。
最早的實踐發生在中國的藩屬國琉球、北韓的身上。隨著琉球被吞併,北韓幾乎脫離中國,日本的擴張野心前所未有的膨脹,連小孩子都熱衷起打仗的遊戲。而日本要崛起,就必須擊敗東亞地區傳統霸主——中國。
此時的中國滿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但考慮到東亞國家數量少、國力弱、體量小,在相當長的一部分時間裡清朝都自認為、西方列強也基本認可中國是東亞頭號強國。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無論是清朝要維護宗主國地位和朝貢貿易體系,還是日本要向世界擴張,雙方都一定會以戰爭手段徹底將對方擊垮。因此說甲午戰爭本身就有必然性。
關於戰爭的過程不再贅述,讓包括一部分日本人和幾乎所有華人在內的絕大多數戰爭參與者和觀察者都大跌眼鏡的是中國居然戰敗了!而且敗得如此之慘,海城戰役、威海衛戰役幾乎讓人笑掉大牙,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也大大加深。而嚐到戰爭甜頭的日本把相當於自身多年財政收入總和的賠款用於國內建設,大部分都用於軍事開支。因此甲午戰爭進一步堅定了日本以軍強國的思想。
隨後憑藉著快速發展的經濟和強大的軍事實力,日本開始了廢除同歐美國家不平等條約的鬥爭,並於20世紀初基本完成任務。隨後的《日韓合併條約》、日俄戰爭,只是日本擴張道路上的一個個小目標,站在日本的角度,僅僅是《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的翻版而已。
自此,日本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B-29飛抵廣島上空,也僅僅只是延緩了它的腳步。
-
3 # 關好走過的門
甲午戰爭的延伸,就是《馬關條約》的簽訂。要想了解日本為什麼沉迷於軍國主義,先來看看條約的大致內容。
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等,這就是日本得到的巨大好處。在政治上,日本擺脫弱國的帽子,成為東方不可忽視的主權國家。在經濟上,日本得到鉅額戰爭賠款促進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軍事上,得到上述幾島,這極大的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野心。對於日本來說,此戰意義非凡。
日本原本就一島國,國土面積有限,各種資源也是捉襟見肘,因此明治維新開始,就以侵華作為國策。而甲午戰爭更讓日本堅定的奉行軍國主義,奉行侵略擴張。這就像賭徒一樣,妄圖以些許代價,來換更大的利益。而甲午戰爭正是日本這個賭徒以小博大的勝利。一旦上了桌的賭徒,贏了就想贏更多,沒有最多隻有更多。因此日本更加堅定的要發動侵略戰爭。
而軍國主義的侵略戰車一旦開動,沒有什麼能讓其停下,除了把自己耗的油盡燈枯。日本軍國主義也是從這一刻踏上黃泉路,一去不回頭。凡事都有兩面性,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為最終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
4 # 小程看歷史
應該說是甲午戰爭的勝利助長了軍國主義道路和對外侵略。
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誕生以來,西方列強為了維持本國利益的長遠發展,從此就走向海外殖民擴張的道路,受歐洲工業革命的影響,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日本國內發動了一場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日本也開始走向了工業強國之路,日本國力也與日俱增,此時的日本也一躍躋身到西方列強的行列,同時日本民眾的愛國主義思想和軍國主義思想也油然而生。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國土面積有限,能使他們開發的資源也有限,要想得到很好的發展,也不得不像西方列強一樣走向對外侵略的道路。然而北韓中國就成了他侵略的物件,早在明朝時期,日本就開始了對中國沿海地帶實行了屢次的入侵和騷擾,由於當時日本的國力有限,沒有實力促進他對外侵略,所以均被中國軍民給擊退。
1887年日本內閣制定了一部有關稱霸整個亞洲的戰略規劃,首先是佔領臺灣,然後在佔領北韓,以北韓為跳板進攻中國東北控制滿蒙,等到時機成熟消滅整個中國,最後稱霸亞洲。我們可以看出在後來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基本就是按照這個步驟在進行。
到了19世紀中期中國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更助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囂張氣焰,從此中國走向了半殖民半封建的道路,然而明治維新的成功日本也開始蠢蠢欲動,1894年北韓國內爆發了一場由農民為主導的起義運動即東學黨起義,北韓政府軍節節敗退,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北韓企求大清朝出兵相助,此時的日本也趁機派軍艦出兵北韓,在中日利益衝突之下雙方在中國的黃海發生了激烈的海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甲午戰爭。
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雖然說大清朝已被各國所侵佔,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本身的實力依然健在,日本國內雖然透過變革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綜合實力還是要比大清朝相差甚遠,當時的日本艦隊相較於大清的北洋艦隊也不在一個等級上,但是日本人為了發動這場戰爭也是蓄謀已久,然而很多國家也並不看好這場不對稱的戰爭,都覺得日能不可能戰勝中國,此時的日本也算是賭上國運不惜一戰。當時的日本民眾也出現了空前的團結,當時英國建造了一艘世界最先進的戰艦,中國想出巨資把他購買下來了,但是由於慈禧太后正忙於過她六十歲的壽辰,大量精力和財力都用到了這上面,無暇顧及到日本這個小國,慈禧不允許所以使得這個想法落空。然而當時的日本也想拿下這艘軍艦,但是海軍經費不夠,於是在天皇的倡導下從天皇本人開始例行節約,不惜一切代價夠得了這艘軍艦。
事後我們都知道,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然後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向日本賠款白銀1億兩,日本佔據臺灣50年,日本從此也不在是一個小國,一躍成了霸權主義國家,給他日後的侵略增強了信心,這奠定了基礎。
因此甲午戰爭的實力助長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也加快了它對外侵略的步伐。
-
5 # 帝國中興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中的勝利以及取得的巨大利益使日本統治者認識到戰爭給整個國家帶來的巨大好處,為了在戰爭中取得更多的利益日本統治者把整個國家變成一部瘋狂運轉的戰爭機器,從甲午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中國,俄國,德國,法國,美國以及澳洲等世界主要的國家都交過戰。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以在中國取得的戰爭賠款為主要財源制定了"戰後財政十年計劃“,使日本的財政支出國模急劇擴大,從1894年到1899年五年的時間內日本的財政支出翻了五倍,從1894年的8000萬日元猛增到1899年的3.9億日元,而這些鉅額的財政支出大部分都用來擴充海軍和陸軍,以及造船廠和軍工企業的發展。
為了與俄國爭奪中國東北三省,日本在原來的6個師團的基礎上有擴充了兩倍,到達12個師團的規模,而海軍的目標則是在德國或是法國與俄國聯起手來時,日本海軍能夠有實力把這三個國家或是兩個國家組成的派往東方的聯合艦隊殲滅。1904年日本經過充分準備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挑起了日俄戰爭,為了打敗俄國日本取得北韓半島和中國東北日本傾盡全國之力動員120萬人參戰,傷亡人數近30萬人,後來在英國和美國的調停下日本和俄羅斯在英國樸次茅斯簽訂協議,宣告戰爭結束,俄國退出東北,日本取得了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勝利。
這次戰爭的勝利更讓日本統治者錯誤地認為,只有透過戰爭手段才能為自己取得自己想要的,只要全體國民萬眾一心擁有不可戰勝的決心和毅力,走軍國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就一定能夠佔領中國,甚至統治世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西方列強忙於歐洲戰事無暇東顧的時機趁火打劫對德國宣戰,並派兵對駐紮在中國青島的德國軍隊發動進攻,奪取了德國在中國青島的權益並佔領了德國在太平洋的島嶼。
這幾次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在軍國主義上和對外侵略擴張上越走越遠,而這一切都源於甲午戰爭的勝利以及取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國際聲望,這一切讓日本統治者以及國民深刻意識到日本想要的只能透過戰爭手段獲取,而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日本可謂是全國一心,不遺餘力,以至於日本錯誤的認為佔領中國就可統治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加入法西斯陣營對亞洲特別是華人民犯下滔天罪行,而日本也為自己錯誤的行為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6 # eagles華夏
是的!
滿清誤國三百年,晚清疾弱難生,日本打敗腐敗的遺老遺少們,反而覺得中國都沒幹掉,還有誰是幹不掉的呢!
-
7 # 華來士1969
珍愛生命,遠離賭博。甲午海戰是日本明治維新走向現代化之後的第1場大規模對外戰爭。日本當時也是懷著惴惴不安的緊張心情,開始了這場戰爭。以大清國當時的規模和實力,日軍也沒有取勝的把握。戰爭開始時的計劃,也有自己戰敗預案。退守本土,連東京保衛戰都想到了。當日本滿頭是汗橫下一條心,壓上全部堵住的時候。就已經壓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戰爭的結局完全出乎意料。日軍大獲全勝。並獲得了天文數字的鉅額賠款。幾乎相當於日本5年的整個收入。狂喜呀狂喜。日本第1次參加對外軍事大賭博,取得了這樣的驚人成果。從此他走上了賭棍的道路。之後不久又賭贏了對俄戰爭。這個賭棍自以為自己牌技如何了得,而且他堅信只要自己賭就一定能贏。二次大戰又是一次豪賭。結果賭了個傾家蕩產。捱了一頓暴揍,滿地找牙。至今身上身上還騎著湯姆大爺。教訓哪血的教訓哪。所以呀,行走江湖為人要低調,做人要厚道。想靠賭博發家致富,那是痴心妄想。最後的結論是,珍愛生命,遠離賭博。至理名言啊!
回覆列表
應該說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指導者正是北一輝先生!北一輝先生是世界公認的日本軍國主義教父!左右日本政界,軍界的黑龍會組織的革命目標十八省脫離清帝國獨立的同盟會背後,其中就有北一輝先生!辛亥革命開始到宋教仁被殺期間北一輝先生一直坐鎮上海。南京等地指揮同盟會辛亥革命,讓日本人和北一輝始料不及的是十八省脫離清帝國獨立的目標在清廷提出五族大同,五族共和,國家一統條件下同意退位。而沒有實現!日本人最終對同盟會分裂清帝國的希望徹底破滅,而把精力投入國內,著書立說宣傳只有皇軍用武力才能分裂中國征服大東亞,為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打下理論基礎,使日本上演了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第一步226昭和維新,最終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不好意思又顛覆了各位的三觀,但誰也否定不了這些真正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