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野萍蹤01
-
2 # 邏輯文史游
王進作為通篇非嚴格意義上的第一個好漢,他的出場可謂落魄不已,本來自己在禁軍中也是小有名氣的教頭,但誰能想到新上任的太尉和已故的父親王升有過節,自己偏偏那天身體又不適,所以“二罪並罰”,王進知道自己的官運,已經倒頭了。於是王進帶著母親連夜出逃,高俅聞訊便對王進“全球通緝”,可以說王進的處境,還是很危險啊。
但王進在逃亡過程中不可思議的路過了史家莊,並且在史家莊待了半年,把一個只會花拳繡腿的史進培養成了一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漢子。史進出師後,王進就走了,等到史太公去世後,史進踏上了尋師之路,但無論去哪都找不到,最後沒轍了,只能上少華山落草去了。
那麼王進到底去哪了?
在辭別史進時,王進說自己要去延安經略府投奔老種鎮守邊疆,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戴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史家父子留不住,王進就這麼走了。後來史進最接近的一次找到王進時是在謂州,魯達對他說王進可能去了老種那,但史進去延安府,還是沒有找到王進。
這就很讓人生疑了,依王進的名氣,如果他到了延安府,在當地也算一個小小的轟動,所以史進去了延安府應該很好找到他。如果還是找不到無外乎三種可能,一種是王進投到老種門下後為了減輕壓力選擇了隱姓埋名;第二種是王進壓根沒去老種那,他為了自保在謂州地界散佈了一個謠言罷了;最後一種可能,王進已經被高俅暗殺了。
第一種可能性我們很容易理解,咱來說說那二種。首先王進在史家村待了半年,這村兒雖然不大,但也足夠富有,高俅既然要置王進於死地,那他派來的人一定會盡心盡力的搜遍每一個角落,既然王進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史家村原地不動,並且王進的到來已經在村裡引起了轟動,那高俅的人一定有機會打聽到王進的下落。而王進選擇隱居,史家村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地方,但他為什麼突然就要去老種那裡從軍。或許是因為他已經發現了高俅的人已經來了。
王進一走,先去謂州,高俅的人緊跟其後,我們只能確定,王進在謂州地界還是安全的。在離開謂州時,王進可以選擇去老種處,也可以選擇留個瞎話掩耳盜鈴。所以史進在延安府找不到王進,或許是因為王進根本就沒去。但王進沒去老種那裡可能去了別處,也可能是壓根沒到達老種那裡,就被暗殺了。
所以王進的下落是個永遠的謎,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其他水滸衍生小說中繼續出場。
關於欒廷玉,他的下場比較簡單,在最初邏輯文史姨看的百回本水滸中,祝家莊被攻破後宋江說“只可惜走了欒廷玉那個好漢”,但在百二十回水滸中卻變成了“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那欒廷玉到底還活著嗎,從水滸衍生小說的角度來看,欒廷玉卻是跑了,否則他不會成為李俊的五虎將(《水滸後傳》),不會迴歸朝廷打梁山(《古本水滸傳》),更不會變成雷將下凡虐殺孫立與石秀(《蕩寇志》)。
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欒廷玉確實趁著祝家莊的混亂逃跑了,而王進的下場,就不太好說了。
其實這兩個人物,在蕩寇志中都變成了不可愛也不迷人的反派角色。
回覆列表
王進和欒廷玉都是《水滸傳》中武藝高強之人,可惜的是,施耐庵只寫了他們一小段故事。然後就神秘消失了。到底是《水滸傳》人物太多,施耐庵顧此失彼,寫丟了這兩個出場氣勢不凡的“大人物”,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呢?這兩條一等一的好漢,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王進一去不復返《水滸傳》正文故事是從高俅開始寫起的,這個書中最壞的人物,陷害過幾個好漢,頭一個便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為王進的父親王升在高俅尚未發跡的時候,打了這個潑皮一頓,讓他臥床幾個月。當了殿帥府太尉,高俅便找王升的兒子王進報仇。王進與母親一商量,決定逃出京師,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部下,到邊關立功去了。
前往延安府途中,王進母子到史家莊借宿,受到史太公的熱情款待,還為王進的母親治病。王進很感念史太公的恩德,便教了他的兒子九紋龍史進的武藝。大約半年後,見史進練成了十八般功夫,便告辭前往延安府。自此,黃鶴一去不復返,王進徹底消失在《水滸傳》中。
奇怪的是,作為王進的徒弟,史進一直活躍在書中,但卻很少提及王進的事情。這就越發讓人猜疑,王進到底去哪兒了,他的結局會是怎樣的?
欒廷玉是死是活下落不明宋江三打祝家莊,遇到了一個硬手,就是祝氏三傑的師父欒廷玉。別小看這個鄉村武術教師,他的功夫卻不弱,是梁山好漢孫立的師兄。
然而,這樣一個很有分量的人物在宋江打破祝家莊之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神秘的消失了。宋江有一句嘆息,說“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但是,翻爛《水滸傳》,也沒有找到欒廷玉被殺死的細節。
書中描述,當宋江圍攻祝家莊時,欒廷玉吩咐祝家兄弟各自突圍,自己則帶著一彪人馬從後門出,殺梁山正西北的兵馬。祝虎表示,願意追隨師父,也從後門殺出。接下來的戰況寫道,祝虎出門之後,見莊內火起,先奔回來。吊橋上,孫立攔住去路,祝虎便又撥轉馬頭朝宋江陣中殺來。呂方郭盛一見,雙戟並舉,殺了祝虎。
祝龍、祝彪兄弟二人都被黑旋風李逵所殺,祝氏三傑及其老子祝朝奉死於戰亂。這一家人的結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唯獨欒廷玉沒有下落。想必是欒廷玉率先殺出後門,祝虎隨後,當祝虎回頭時,欒廷玉已經走遠了。
欒廷玉是否殺出重圍了呢?從宋江的話中可以得知,欒廷玉是被殺死了。不過,有一版《水滸傳》卻不是這樣寫的,當時,宋江說的一句話是這樣的:
只可惜走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書中的細節並無殺欒廷玉的事情,所以,欒廷玉趁亂突圍逃走,更為符合原著的設計。所以,欒廷玉是死是活,下落不明。
《水滸傳》版本都有殘缺《水滸傳》的版本很亂,經歷過多次刪改,甚至腰斬。目前的通行本雖然主要採用的是百回本容與堂刊本,但也是經過加工增刪的。貫華堂版本則被金聖嘆腰斬了的,七十回後的故事被當做髒水潑掉了。因而,王進、欒廷玉的結局也就無從查證了。
按說,這兩個很有分量的人物,不會就此消失,即便是死了,或者重新出現在哪個地方,施耐庵基本上會作出交代。比如,打破祝家莊之時,黑旋風李逵殺到了扈家莊,血洗了扈三孃的家。然而,扈三孃的哥哥扈成卻免遭毒手,單人獨騎跑了出去。施耐庵在此處交代,“扈成見局面不好,投馬落荒而走,棄家逃命,投延安府去了。後來中興內也做了個軍官武將。”
扈成這樣的角色都有下落,更別說王進、欒廷玉了。王進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級別比林沖還高。欒廷玉能與秦明打成平手,大徒弟祝龍與林沖大戰三十回合沒見輸贏,武藝是可以排進梁山五虎將的,也難怪宋江大呼可惜了。這樣的人物即便是死了,也不能寫丟了。正是因為欒廷玉下落不明,後來的書商便把宋江的那聲嘆息改了過來,無緣無故的讓欒廷玉被殺死。
《水滸傳》中當然還有沒有下落的人物,名頭稍微大一點的,應當數上與索超東郭爭功的周瑾,與林沖較量棍棒的洪教頭。但是,這兩個人物對於讀者而言,並不能產生很強烈的搜尋感,為情節服務一回,消失了就消失了吧。
假如能看到全本原著,是否會有王進、欒廷玉的下落呢?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無限遐想的謎題。
續書中王進的結局因為《水滸傳》版本流傳缺乏有序依據,歷代刪節、篡改者不在少數,這樣,就給了諸多續書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在一些續書中,王進、欒廷玉是有故事的。
簡單說一說幾部續書中,王進、欒廷玉的結局。
首先,要提到《古本水滸傳》。這是一部與《徵四寇》完全相反的續書,因為是藏書家、小說家梅寄鶴先生髮現的,所以,又稱為“梅本《水滸傳》”。這部書承接前七十回,寫梁山好漢沒有被招安,而是繼續在梁山上造反,直到“神攝天書,雷轟石碑”,預示梁山最終的結局是全體就以了。也是本於被金聖嘆刪節的貫華堂本,照應了梁山好漢驚惡夢這個總體設計。
這部書中,周瑾復出,成為梁山的一員猛將,後來戰死。洪教頭也來找林沖雪恥,最終反被林沖所斬。但是,王進卻沒有被收錄進來,《古本水滸傳》也沒有他的下落。倒是在《水滸後傳》中,王進追隨种師道與金兵作戰,屢立戰功。後來,與李應、朱武、燕青等人一同去投奔宗澤,途中,設計毒死了蔡京父子、高太尉、童貫。
最終,王進與登雲山、飲馬川頭領匯合,一起投奔了海外稱王的李俊,繼續抗金。因為功勞顯著,王進與關勝、李應、欒廷玉、呼延灼一起,被朝廷封為“五虎大將”。
《蕩寇志》中,王進作為雷部三十六將之一,參與了張叔夜鎮壓梁山的行動,臨陣將林沖罵至吐血,其如簧巧舍簡直令人生厭,完全毀掉了《水滸傳》中的王進形象。
據說,歷史上有一個叫王慶的人,便是王進的原型。此人也是禁軍教頭,遭遇高官(不是高俅)陷害,逃到了延安府种師道(此人沒有擔任過秦鳳路經略),追隨老種經略相公抗金,在戰鬥中陣亡。假若真是這樣,施耐庵的全本故事中,一定會寫到這個結局的。
欒廷玉的結局也是正邪兩種上文提到,欒廷玉在《後水滸傳》中,與師弟孫立在登雲山佔山為王,跟王進會合後,在抗金中立下了功勞。最後,王進等人一道,被封為“五虎大將”,這是其抗金的正面形象。
而在《古本水滸傳》中,欒廷玉則是朝廷大將,帶兵攻打梁山。因為時常記著梁山好漢打破祝家莊之仇,便在高俅的徵召下,掛帥出征。這欒廷玉很能打,有勇有謀,帶著紀安邦、扈成等大將,跟梁山打得個難解難分。後來,中了梁山泊的臥底之計,慘敗而逃。於是,又灰溜溜的消失了。
《蕩寇志》中,欒廷玉是雷部三十六將之一,微果雷府元罡縛邪將軍降生。書中,為了報仇,用極其毒辣的手段將師弟孫立慢慢折磨致死。剿滅梁山泊後,被封為山東兗州鎮總管,得到了善終。
看來,不同的價值觀,便有不同的讀書之法。王進、欒廷玉的幾種結局,都可以令人闡發幽思。列位看官,列位水滸迷,不妨也發揮我們的想象,給王進、欒廷玉一個更為合理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