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宗1986

    南明之所以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歷史,我覺得很大原因都是源於南明內部不團結。李自成拿下北京,直到清兵入關,南明還有半壁江山,完全可以做個東晉和南宋,為什麼只堅持了十幾年就滅亡了。

    當時江南經濟發達,擁有江南四鎮,兵力幾十萬,而且有長江天塹,各種優勢不說進取中原,保持半壁江山不算難吧?而滿清入關前滿族只有三十多萬人口,八旗兵不過十萬。為什麼最後是滿清統一了中原?

    因為滿清比我們團結,他們內鬥比我們少,他們目標一致,那就是拿下全中國。而我們南明你看看,短短十幾年就出現了五個皇帝和監國,在大敵當前這些南明力量不求精誠團結,相互拆臺的或者火拼也沒少發生。

    南明就算到了最後的永曆政權局勢也不是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因為永曆帝后來投靠大西軍餘部,當時大西軍治理西南真的是做到了國泰民安,經濟繁榮,滿清對這一塊地區是望而卻步。

    因為當時大西軍三位領導人,文有孫可望,孫可望治國理政確實比較厲害,他們把經過叛亂的雲南短短几年治理的井井有條,這都是他的功勞。武有李定國,劉文秀,白文選等人。特別是李定國這個人真可謂是南明第一猛將,他指揮的戰役少有敗績,他幾乎是攻無不克,所向披靡。

    孫可望作為大西軍的一號人物,他慾望很大,他打算乘著亂世來實現他自己的野心。他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把永曆帝軟禁起來,自己當南明政權裡面的國主。永曆帝在他面前形同虛設,隨著他慾望的增大,由於大西軍是多元領導,李定國和劉文秀是二三號人物,而李定國和劉文秀是支援永曆帝,所以孫可望和李定國等人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直到最後兵戎相見,大敵當前又來了一次窩裡鬥。

    假如孫可望個人慾望不那麼大,忠心扶保永曆帝,孫可望治理內政,李定國等人在外開疆擴土,那麼滿清想拿下西南沒那麼容易。

    我們知道大西軍在歸順永曆帝后做出過北伐舉動,當時的成績可謂不小。劉文秀幾乎南下全川,李定國兩撅名王,拿下了湖南和廣西。李定國乘勝進攻廣東,要不是孫可望在後掣肘,南明政權將開啟全新的局面。

    所以孫可望投降滿清起了一個極大的副作用,當年滿清對於西南已經打算放棄了。洪承疇指揮對南明作戰,由於他對於西南是毫無進展,洪承疇在此之前寫了奏摺打算回家養老,但是孫可望的投降給了順治和焦頭爛額的洪承疇一季曙光。因為孫可望作為曾經大西軍的一號人物他掌握的機密太多,而且他在南明軍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在孫可望的配合下,滿清如魚得水,在多年停步不前的局面前忽然勢不可擋,滿清軍隊迅速拿下貴州和雲南,逼得永曆帝流亡海外,最後被吳三桂抓回來處死。從此南明算是徹底滅亡了

  • 2 # 風中小草59

    最大問題是什麼?

    不是孫的問題,也不是李的問題,是南明朝廷本身的問題

    一說起南明大家總是一副內鬥亡國,實際不是,簡單,南明朝廷不具有發展經濟的能力,擺脫不了文貴武賤的格局

    不管是南渡的晉,宋等國活下來就是有穩定士兵戰鬥力的經濟治理能力,南明不行

    南明還一個問題,明朝在後期真正能打的恰恰是張獻忠,李自成殘部,偏偏那些文人從骨子裡看不起他們,甚至一方面不得已用之,一方面心裡不舒服拆臺

  • 3 # 談古論金

    孫可望和李定國成為南明的國之柱石(孫可望一度也確實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和張獻忠的政治遺囑即所謂“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有關。

    但是從根本上,雖然孫可望也在抵抗清軍的過程中取得過堪稱輝煌的勝利,但是從骨子裡孫可望對聯明抗清,恢復中原早已經失去信心,他只想保住以實際控制的疆域為代表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說,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南一帶稱王稱藩就已經燒高香了,既不願意真的當南明的臣子,也不想進一步啃硬骨頭和清軍爭鋒。

    後世多鄙夷孫可望的野心勃勃和人品低劣,然而孫可望最終失敗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他眼光短視膚淺,器小易盈,沒有宏圖遠略。

    在清政府的戰略規劃中,既不可能允許南明存在,也不可能允許孫可望這樣的軍閥割據勢力存在,對清朝核心集團和八旗親貴乃至於孔有德尚可喜吳三桂之流,只有消滅南明和孫可望等人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把眼光關注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大搞內訌的孫可望,是一定會失敗的。

    而至於他和李定國角逐失敗後,退一萬步他還能以超然的身份悠遊度日,但卻被仇恨憤怒衝昏頭腦投降清廷,只能說孫可望既壞又蠢,不作不死。

  • 4 # 歷史的小學生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事實,假如沒有孫可望的經略西南,南明朝廷是不可能支撐那麼久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孫可望覺得建了不世之功,要求永曆帝封他為秦王。秦王屬於一字王,只有皇帝同姓子孫才能享此殊爵,孫可望作為異姓大臣,當然是不能封為一字王的。所以,永曆帝君臣只答應封其為二字王,也就是郡王。孫可望本來以為南明朝廷會答應他的請求,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答覆,大失所望。於是,他連續上疏永曆帝,經過反覆請求,仍然未能如願。南明朝廷先是封孫可望為景國公,賜名朝宗,後來又改封平遼王,接著又改封澂江王,最後為了照顧孫可望的情緒,在封號上加一個秦字,建議封為興秦王或定秦王。封王未遂一事使孫可望對南明的忠心大打折扣,也為後來的降清埋下了隱患。

    孫可望總攬南明朝政後,所謂的永曆朝廷不過是一個虛有其名的空架子。史稱“時可望假天子名號令中外,調兵催餉,皆不上聞,生殺與奪,任意恣肆”。不僅如此,他還自稱“國主”,完全不把永曆帝放在眼裡。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孫可望漸漸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他身邊的大臣、謀士也極力勸說他代明稱帝。兵部尚書任僎竟然把孫可望看作真龍天子,倡言“明運已終,事不可為矣。”主張永曆帝禪位給孫可望。還說“二龍豈可相見”?相見乃不祥之兆。搞得孫可望連朝見永曆帝的表面文章也免了。就是永曆帝身邊的大臣,為了自己的權位,暗中與孫可望勾結。權臣馬吉翔竟然對太監龐天壽說:“今日大勢,已歸秦王,我輩須早與結納,以為異日之地。”

    孫可望也在用實際行動表露自己的野心,他曾打算在公元1654年五、六月間正式登基稱帝,後來因為李定國和劉文秀的反對,才未能如願以償。有一次在湖南寶慶,孫可望竟然封了一棵很大的樹為“樹王”。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帝才有封王的權力,孫可望如此為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後來,孫可望在方於宣等人的策劃下,“定儀制,立太廟,廟享三主: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主於中,張獻忠主於左,而右則可望祖父也。”打算改國號為“後明”。完全付諸行動。

    孫可望的篡逆之舉令永曆帝異常憂懼,他擔心有隨時被廢黜或殺害的危險。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秘密聯絡同孫可望齊名的大將李定國。在李定國的幫助下,將永曆帝接到雲南。孫可望聞訊後,大怒,公開舉兵進攻李定國,卻遭到慘敗。十萬大軍僅剩十五六人隨同孫可望逃回貴陽。留守貴陽的孫可望部將馮雙禮見孫可望不得人心,大勢已去,也趁機舉兵反孫。孫可望無奈,只得連夜逃出貴陽,成了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孫可望決定投降清朝,借清軍之力報喪師之仇。他對隨從說道:“今為李定國辱孤至此,孤不惜此數莖頭毛,行當投清師以報不世之仇耳。”孫可望的這段話即是他叛明降清的根本原因。

  • 5 # 一點點歷史

    南明後期孫可望的降清可以說是南明後期抗清的一個重要轉折,作為曾經南明的最高統帥,孫可望向清廷出賣了大量南明在西南的軍事機密,使得清軍得以尋速平定西南,那麼孫可望是怎麼從抗清英雄成為叛徒的呢?

    反賊孫可望

    崇禎三年孫可望隨張獻忠造反,因作戰勇猛且略通文字,孫可望受到張獻忠的賞識並收為義子。

    明朝滅亡後,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孫可望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皆受封為王,雖然佔據四川大部地區,但是張獻忠卻承受了來自滿清和明朝殘餘勢力的多重壓力。

    1647年張獻忠在和清軍統帥豪格的對戰中不幸中箭身亡,大西軍餘部被張獻忠四個養子接管,孫可望被推舉為國主繼領導大西軍。

    經營雲南

    不可否認孫可望確實有才能,在率軍到達雲南之後很快穩定了當地的局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短短三年時間將雲南建設成為明末清初亂世中的一方淨土,大西軍兵強馬壯成為了抗清根據地。

    與大西軍一派欣欣向榮形成鮮明對比的南明小朝廷,相繼丟失了湖南、廣東、廣西等據點,永曆朝廷只能逃亡至雲貴交界處惶惶不可終日。

    孫可望聯明抗清

    孫可望在很多史料中都被記載為孫朝宗,朝宗是他在聯明抗清中被永曆朝廷的賜名,在歸順大明後,孫可望的身份問題也是一波三折。

    按照孫可望的意願,永曆皇帝已經山窮水盡,自己則兵強馬壯率眾而歸,於是請封秦王,但是永曆政權的一些大臣抱著祖制不放,堅決反對封孫可望秦王。

    雖然陳邦傅私自鑄造“秦王之寶”假傳聖旨封了孫可望秦王,但是朝廷拒不承認,又先後鬧出改封孫可望“平遼王”“冀王”的鬧劇,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朝廷才被迫承認了“秦王”孫可望。

    在孫可望的帶領下大西軍出滇抗清連獲大捷,掀起了新一輪的抗清高潮。

    大西軍內訌

    孫可望一方面是大西軍首領,另一方面挾持永曆皇帝號令朝廷,過度的權力滋生了孫可望的野心,也讓大西軍內部發生矛盾。

    最終李定國受永曆皇帝秘旨護駕,擊潰孫可望部,可望眾叛親離投降滿清以借兵復仇。

    對於孫可望來降,清廷表現了極大熱情,不僅封其為“義王”,而且順治皇帝親自接見並頻頻賞賜。但是隨著西南的平定孫可望失去了作用,也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1660年孫可望暴斃,死因眾說紛紜。

    孫可望降清最主要的原因是孫可望野心膨脹造成原大西軍內訌,孫可望兵敗無路可走,但是也不能忽視永曆朝廷內部的混亂,那些趨炎附勢鼓動孫可望的幕僚也難辭其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牽引榴彈炮比自行榴彈炮有什麼優點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