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chanshilam
-
2 # 戰略論
突出部戰役,又叫阿登戰役,發生於1944年12月16日,德軍從西線的阿登地區突然發起進攻,在初期達成一定的突破後,由於兵力不足和盟軍的快速增援,最終德軍因損失過大而被迫撤退。
德軍這次的進攻方案完全由希特勒親自指定,作為“元首命令”下達給前線指揮官。預訂目的是動用兩個裝甲集團軍(第5、6裝甲集團軍)切斷英軍與其補給基地的聯絡,迫使英軍退出歐洲大陸,從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從希特勒所設定的目標來看,目標相當宏大,基本同1940年法國戰役一樣,企圖用一次強大的裝甲突襲,一舉切割盟軍的防線,做深入的突破,直到將英軍徹底包圍殲滅之。
無論是當時的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還是前線的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以及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曼陀菲爾都認為作戰目標過大,現有兵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目標。龍德施泰特指出:“增援部隊嚴重不足,彈藥供應嚴重不足,參戰的裝甲師數量很多,但是坦克卻很少,總計只有800輛”。曼陀菲爾也指出“由於是冬季作戰,而且阿登高原地形複雜,於是向希特勒提出所需汽油是通常標準的5倍,而實際提供的汽油僅有1倍半,而且大部分還在大後方,直接導致在盟軍的強大轟炸下前線部隊極度缺乏燃料,許多武器裝備被迫因缺油拋棄。”
就戰略上而言,此次進攻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由於的兵力的不足,負責側翼掩護的第7集團軍實力薄弱,無力掩護德軍不斷拉長的側翼。阿登攻勢德軍每前進一步,側翼拉的越長,越容易遭到盟軍的反擊。所以德軍的進攻在還未來得及威脅到盟軍的側翼時自己的側翼已經陷入嚴重威脅。德軍越突入縱深,自己反而越危險。
德軍在阿登攻勢受阻後,假使立刻全面撤退,退回進攻發起線,慢慢再退回萊茵河東岸,還是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防線的,此時德軍裝甲部隊的損失也並不大,作戰物資也並沒有耗盡。然而希特勒拒絕做任何的撤退,他認為德軍雖然暫時陷入停頓,到盟軍同樣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無力發起反擊,他主張德軍應再次發起強大進攻以撤退擊潰盟軍。假使德軍還可以繼續投入強大預備隊和物資補充的話,或許還可以繼續發起進攻。可是希特勒根本沒有多餘兵力再派給西線了,還要讓德軍繼續發起進攻,焉有不敗之理?
-
3 # 使用者5770541302
突出部戰役其實是德軍在西線的最後一次進攻作戰,但是由於實力不足、作戰部隊作戰能力差等原因,德軍的此次嘗試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1944年時,西線的盟軍也已經開始進入德國境內了,而當時希特勒迫切希望解決西線盟軍,然後全力對付蘇聯,因此意圖將盟軍再次趕出歐洲大陸,緩解德軍當時面臨的兩線作戰的困難局面。
不過此時的局面已經不是曾經的1940年的局面了。在1940年德軍大可以將全部兵力投入西線作戰,沒有1944年東部的蘇聯的威脅。而且當時德軍的綜合實力很強,各軍兵種的部隊戰鬥力依然很強,銳氣也遠比1944年強。而且當時德軍佔據著作戰主動權,盟軍是被動防禦,德軍則把握了戰爭的走向。
而在1944年末,德軍的實力已經遠不如盟軍了。首先就是德軍的力量被分散到了兩個作戰方向,分別對抗東部的蘇聯和西線的盟軍。而希特勒後來的解決策略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將東線德軍精銳調往西線,結果又導致了東線的進一步失敗。然後就是部隊戰鬥力不足,雖然德軍有很多像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無奈產量嚴重不足。而且更重要的是,訓練有素的戰鬥人員也不足,很多新兵毫無經驗,只能淪為炮灰並浪費這些先進的武器。此外,德軍還要面臨燃料不足、盟軍空襲等麻煩,戰鬥力又大打折扣。
但最終希特勒還是選擇西線作戰,依然透過阿登森林,意圖將盟軍推下海,再度上演1940年的敦刻爾克戰役的情景。不過當時的德軍中的很多將領都不看好這次行動,對其勝算估計很低。行動開始時天氣很差,影響了盟軍航空力量的作戰,為德軍創造了時機。但是在巴斯托涅這個關鍵節點,德軍遭到了盟軍的強烈阻擊,遲遲打不開局面。後來天氣好轉,盟軍航空力量開始投入作戰,盟軍的地面作戰部隊又即將趕到,最終德軍不得不撤退,而阿登戰役也宣告失敗。
-
4 # 照影吹笙
德國叫“阿登反擊戰”,由德軍當時能動員起來的全部部隊共21個師組成:左路A集團軍14個師,右路B集團軍7個師,左路主攻,右路輔攻,在44年底透過阿登山區向盟軍防線發起反攻。這出乎盟軍陸軍總司令佈雷德利預料,盟軍防線後撤一百公里,大量美軍當俘虜。事後佈雷德利被撤職,換上蒙哥馬利當陸軍總司令。因此役後整條盟軍防線在那裡形成一個突出部,故美軍稱此役為“突出部戰役”。直到來年二月,德軍總參謀長認為“二月份開始融雪,北風一吹土地堅硬坦克便可出動,再不撤退小心被盟軍切斷退路包餃子”向希特勒建議撤退,希特勒才下令主動撤退。此役也是二戰德軍最後的一次反攻。這也是美國所認為的二戰盟軍四次最慘重的失敗之一。
-
5 # 我沒忘記home
突出部之役(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納粹德國在歐洲西線戰場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這次戰役與其他作戰協調進行,其中包括地板行動(Operation Bodenplatte)和獅鷲行動(Operation Greif)等。希特勒的計劃是突破盟軍戰線將其一分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4個軍,以迫使西線盟軍在軸心國佔優勢的條件下談判。
附圖,突出部戰役的美軍士兵
阿登攻勢(突出部戰役)的背景
盟軍在諾曼底和法國南部登陸成功後向德國本土快速推進,大君主作戰(霸王行動)原計劃在D+90日(諾曼底登陸後第90天)攻至塞納河,大約D+120日以後攻至德國邊境。但是盟軍因為補問題進展不如預期,並且在接下來的市場花園行動中功虧一簣,德軍在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元帥的領導下重整成半凝聚的防衛軍。
1944年秋季時,德軍與盟軍雖然進行了亞琛戰役和許特根森林戰役等作戰,但戰略形勢大致維持不變。而東線的蘇軍在巴格拉基昂行動中消滅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主力,蘇聯快速向德國邊境推進。此後蘇軍和盟軍都因為補給問題而暫停進攻,德國暫時能夠掌握主動權。希特勒認為只要他的軍隊能在短期內削弱西線敵軍,就更進一步能分裂盟軍使英國和美國獨自與德國締結和平條約,德國將有時間將軍力集中到東部對付蘇聯。德軍參謀團擔憂盟軍的空中力量可以轉變戰場形勢,但希特勒一意孤行。
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在希特勒的堅持下於9月決定向阿登進攻,德軍主力部隊將向西挺進至默茲河,然後向北到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德軍認為對盟軍薄弱防線的一次成功打擊將遏止盟軍在西線的整體推進,希特勒盲目的相信美華人缺乏戰鬥能力與戰鬥意志。
德軍指揮官為B集團軍群司令瓦爾特·莫德爾和西線總司令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德軍原計劃使用45個師,包括由12個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組成的裝甲兵單位和各種步兵單位,但因為嚴重人力和物資短缺被縮減為30個師,同時極度缺乏油料的德軍被迫將攻擊時間自11月27日延遲到12月16日。
附圖,1944年12月15日的西線
阿登攻勢(突出部戰役)作戰
1944年12月16日德軍開始進攻,在凌晨5時30分武裝黨衛軍第6裝甲軍向盟軍發起炮擊,8時整德國3個軍開始向阿登進攻。北部澤普·迪特里希率領的第6裝甲軍為突破列日向羅謝姆狹口和艾森伯恩山脈進攻,中路哈索·馮·曼託菲爾率領的第5裝甲軍向巴斯托涅和聖維特的道路交匯點進攻,在南部布蘭登貝爾格的第7軍向盧森堡推進以保護側翼。
附圖,盟軍空投物資
盟軍反攻
12月23日開始天氣開始改善,盟軍空軍對德軍的後方補給點進行了毀滅性的轟炸,至12月24日德軍的推進已被完全遏止。德軍油料和彈藥的極度短缺,但希特勒拒絕了停止所有攻擊行動並撤回齊格菲防線的建議。12月26日,巴頓的第3軍第37裝甲團抵達巴斯托涅,結束圍城。
盟軍獲勝
德軍停止進攻後,盟軍在南部以巴斯托涅為中心的巴頓第3軍向北進攻,北部蒙哥馬利的部隊向南突擊,兩支部隊計劃將在霍弗萊茲會合。蒙哥馬利在1月3日發起攻擊,德軍以邊打邊退的方式成功撤離戰鬥區域,德軍因為缺乏油料放棄了大多數裝甲車輛。1945年1月7日,希特勒同意從阿登撤離部隊,包括武裝黨衛軍裝甲師,因此結束了所有攻勢作戰。
附圖,盟軍的反攻(12月26日—1月25日)
阿登攻勢(突出部戰役)的影響
德軍為了這次作戰行動而保持高度機密,無線電完全靜默。1944年12月16日,德軍發動阿登攻勢(突出部戰役),德軍的突然進攻在盟軍防衛薄弱的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突出部,美軍包括第8、第104步兵師、第82及第101空降師都在這裡。
突出部戰役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場戰役,參與突出部戰役的美軍人數與敵軍人數超過美國在二戰前曾參與的任何衝突,這場戰役也是美國在二戰中所經歷的最血腥的戰役。美軍在此戰中傷亡80987人,而德軍傷亡84834人。
對德軍而言這是一次失敗的作戰,德軍許多有作戰經驗的部隊遭到重創,最後的裝備和人力儲備消耗殆盡,德國空軍完全毀滅,殘餘德軍被推回齊格菲防線。最重要的是東部的德軍無力阻止蘇聯巨熊的前進,德軍在兩線都不斷失敗並且再也未能恢復。
附圖,奧托·斯科爾茲尼,有“歐洲最危險的男人”之稱
-
6 # 圖上談兵
希特勒為了挽回失敗做的最後的嘗試,希望可以重新塑造開戰的時候橫掃英法的輝煌,創造奇蹟,將德國最後的戰略預備部隊都投入到了阿登,希望可以將盟軍的補給線切斷,進而一舉將盟軍敢下海,實力差距太明顯了,而且盟軍掌握制空權,將德軍最後的戰略預備隊都耗完了,加快了德軍的失敗。
回覆列表
突出部戰役發生於阿登森林,也稱阿登高地。當年黃色計劃德軍避開低地三國和馬其諾防線就是走的這裡。所以希特勒有再來一次黃色計劃的念頭。但當年能夠成功還是有很大的偶然因素,這一次美華人反應神速,所以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