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南讀
-
2 # 靖遠0204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了解三個概念:廟號、諡號和年號。
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宗廟裡的排位,古代社會早期,廟號是很珍貴的,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得到的。像西漢的時候,只有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和漢宣帝享有廟號。但在南北朝以後,基本上正經當過皇帝的就都有了。
諡號就是新皇帝給去世的老皇帝上的尊號,比如文、武、昭、宣、煬、哀等。在周代以前是沒有的,在秦朝的時候短暫廢除過,因為秦始皇認為這是子議父、臣議君,是不應該的。不過之後的朝代基本都繼承了諡號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當然,一些有功於社稷的大臣也能獲得諡號,如岳飛的“武穆”,曾國藩的“文正”等。
年號是統治者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比如題主提到的康熙乾隆等。年號是在漢武帝時候開始用的,中國第一個年號叫“建元”。年號的稱謂一直延續到中華民國,如1949年又稱民國38年。有的統治者只用一個年號,有的統治者用多個年號。一個年號的永樂康熙帝我們可以用年號稱謂,但像漢武帝經常更換的用年號稱呼就亂套了。
我們以劉徹為例吧,其用廟號稱謂是漢世宗,用諡號稱謂是漢武帝,用年號是建元某某年、元狩某某年等。
最後我分享一個簡單有效區分廟號、諡號、年號的辦法。
廟號需要供奉在祖宗宗廟裡,凡是帶祖、帶宗的都是廟號。諡號的諡是一種評價,是一個形容詞,評價就有好壞,朝代名+諡+帝(王)中間的就是諡號,如魏武帝,蜀漢昭烈帝,吳大帝中的“武、昭烈、大”就是諡號。既不帶“祖”、“宗”,又不帶“帝”的就是年號,如嘉靖、道光等。
-
3 # 歷史兵說
這裡涉及一個廟號和年號稱謂的問題。廟號早而年號晚。在歷史上,像稱呼什麼“文帝”、“武帝”,還有什麼“太宗”、“玄宗”這些光榮稱號,實際上,都是皇帝的廟號,廟號一般通常都用“祖”或“宗”這兩個字。廟號說白了,就是皇帝活著的時候是沒有這種稱號的,都是在他們死了以後,朝廷根據他們一生的功過品行追封的。你比如,那個北宋皇帝趙禎,就因為他活著的時候仁慈得要命,死了就被追封為宋仁宗。他之前的所有帝王,都沒有被冠以“仁”字為廟號的。所以說,“仁”,是對趙禎一生高度的概括。而“康熙”和“乾隆”就不同了,這個不是廟號而是年號。 年號和廟號相比,起源則最晚,明清時期很流行, 一般都是採用年號加帝的稱呼。你比如, 清聖祖在位六十一年,就只用康熙這個年號。 康熙皇帝本來是位守成之君,但是死後廟號稱呼為“聖祖” , 這就是他兒子雍正皇帝對他爹一生功績的肯定。
-
4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按照提問的順序一個是諡號,一個是廟號,一個是年號。
中國歷史說皇帝或者國君,周朝、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一隻到隋朝,用的都是諡號。
這個諡號,是評價你一輩子的表現是什麼樣的。每個皇帝都有,乾的好,就給個美諡,比如文、武、宣、明、康、莊等等。乾的一般般,就給個平諡,乾的不好,就給個下諡,乃至惡諡。比如桓、靈、煬等等。
但是在唐朝以前,並非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唐朝以前一個皇帝想得到廟號讓後人世代紀念那是相當困難的事。兩漢那麼多皇帝,有廟號的就只有六個,劉邦是太祖,劉徹是世宗,劉詢是中宗,劉秀是世祖,劉莊是顯宗,劉炟是肅宗。
但是到了唐朝後,繼任者往往給前任上一堆美諡,搞得諡號冗長無比,且不具備評價一個皇帝的意義。而且唐以後每個人都有廟號。
所以唐朝以前廟號不是人人都有,諡號又比較客觀,所以唐以前都用諡號來稱呼這個皇帝,唐朝開始諡號就開始堆了。比如李世民原來諡號就一個文,後來給加成文武聖皇帝,後來又給加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你就讓人沒法辦了,寫個李世民用諡號,光稱呼就能費半頁紙。
到後來越來越誇張,比如朱元璋的諡號就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所以唐以後一般稱呼皇帝就用廟號,太祖,世宗,顯宗,肅宗,高宗,中宗等等都是廟號。
明清時期的皇帝其實既用廟號稱呼,也用年號稱呼。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又可以叫成洪武皇帝,清聖祖又可以叫他康熙皇帝。
因為明清以前,年號一個皇帝就得換好幾個,遇見好事了換個年號,打了大勝仗了換個年號,遇見壞事了再換個年號,比如漢武帝就用了11個年號,而明清皇帝一輩子就用一個年號。所以他們又可以用年號稱呼。
總之在現代就是怎麼方便,怎麼便於記錄怎麼來。
-
5 # 對話歷史
許多歷史愛好者會發現這一條規律: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稱為XX帝,如漢文帝、漢武帝。唐朝以後的皇帝稱為XX宗,如唐太宗、唐玄宗。而明清的皇帝一般用年號代替,如康熙帝、乾隆帝。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涉及到廟號、諡號和年號的三個概念。(漢文帝劉恆)
廟號:是皇帝於太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如太祖、太宗等,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漢代以前,並不是每個帝王都有廟號,只有功績比較大的帝王才有,如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幾位皇帝才有廟號,其餘都沒有,魏晉以後廟號氾濫,基本上除了末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廟號。(漢武帝劉徹)
諡號: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諡號不是帝王專有,王公大臣、皇后嬪妃等都可以有。諡號有褒也有貶,而且一般只有一個字或兩個字,如劉徹的諡號為“孝武”,而到了唐朝,尤其唐玄宗時期,對唐朝前期幾個皇帝的諡號進行了加諡,字數增加,如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本來為“文皇帝”,結果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朝以後,諡號氾濫,不管什麼皇帝,都有一大溜讚美之詞的諡號。(唐太宗李世民)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用於紀年的專有名號,從漢武帝劉徹時期開始啟用,一直到封建王朝的結束。明朝以前,有的皇帝有一個或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有的皇帝自己沒有年號,而是沿用前代皇帝年號,從明朝開始,除了皇太極有兩個年號外,其餘皇帝都是隻有一個年號,一一對應。
清楚了這三個概念,就可以解答題目中的問題了。在唐朝以前,皇帝的諡號一般是一個字或兩個字,如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諡號是“文”“武”,由於漢朝是以孝治天下,所以也會稱“孝文”“孝武”(我們習慣於不帶孝),而廟號有的皇帝沒有,故我們習慣於用諡號稱呼皇帝,如漢文帝、漢武帝。(唐玄宗李隆基)
到了唐朝,諡號字數太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如果繼續用諡號李世民則變成了: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不麻煩麼。而且唐朝以後的諡號字數更是越來越多,簡直上天,如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諡號是: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足足29個字。所以為了方便,唐朝以後的皇帝,史書就開始用廟號代替諡號,因為廟號就一個字,很方便。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
而明清皇帝為什麼習慣於用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呢?因為明朝以前,一個皇帝的年號不止一個,如武則天當皇帝時,總共用了17個年號,而明清皇帝,除了皇太極(皇太極用了兩個年號,一是天聰,是國號仍為後金時,他作為大汗的年號;二是崇德,是他改國號為大清之後,正式登基稱帝,宣佈與明王朝平起平坐後的年號),都是隻有一個年號,所以皇帝和年號一一對應,而古代以年號紀元,如康熙某某年,所以逐漸習慣於用年號代指皇帝。(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
民國引進公元紀年以後,才有了公元某某年,廟號、諡號和年號都成為了歷史。
回覆列表
這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好回答。
我們只要區分諡號、廟號和年號就好。諡號是什麼?諡號便是某個人(皇帝皇后文武大臣等非常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後,後人按照其生平之事做一個簡單地評價,皇帝的諡號一般是百官議定,而文武大臣有朝廷賜予。所以只要有地位的人死後基本都可以得到諡號。
廟號是什麼?廟號也是要等人死了之後才能擁有,帝王死後,人們在太廟之中再建廟宇供奉帝王牌位,並將這個廟宇取名,便是廟號。一般情況下帝王需要有功績和德行才能立廟(當然滿清和蒙元的一些諡號和廟號就不要當真了),比如劉邦死後廟號是太祖,我們經常所說的漢高祖劉邦,這個“高”字其實是諡號,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現在歷史書上對於漢帝的稱呼一般都是稱呼其諡號,所以我們叫劉邦漢高祖,叫劉徹漢武帝,漢武帝的諡號便是孝武皇帝,廟號是世宗,所以其全稱是漢世宗孝武皇帝。
上面也說了,廟號是必須有大功績的帝王才能有,而還有不少皇帝死後沒有立廟的,比如漢武帝的老爹漢景帝,他是沒有廟號的,只有諡號。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後世對於漢一朝都是用諡號來稱呼,用廟號稱不全。
到了唐,那些李老闆們就有些壞規矩了,不管有功有過,全都有廟號,而且諡號從漢的1-2個字開始奔跑,比如李世民剛開始諡號是文皇帝,後面加諡文武聖皇帝,然後再加文武大聖皇帝,最後還加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加了這麼多字,我們稱呼李世民總不能叫他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吧,加上唐的皇帝基本都有廟號,所以為了方便基本都是用廟號稱呼,所以我們稱呼他是唐太宗。
當然最壞規矩的還是滿清的兄弟了,比如慈禧的諡號就有23個字,我念完都喘不上氣了。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洪武,康熙之類的稱呼,這個是年號。這個最早是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的,為的是方便在編年體史書紀年,也就是說這個稱呼其實是個界定時間的工具。一個皇帝有時候會有多個年號,比如武則天武老闆就有證聖、聖歷、神功、久視、神龍五個年號。到了明清時期,皇帝都是隻用一個年號,然後這班愛偷懶的歷史學家發現用年號稱呼他們這些皇帝好像更方便,就繼續偷懶了。
在這裡我就簡單地說一些這三者稱呼 的區別,至於如何訂廟號,如何加諡號這些,太多太複雜,我也不多贅述,看了容易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