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志願鍾祥

    特色”和“小空間、大作為”,是特色小鎮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具體到文旅特色小鎮,可能還會有一些獨特之處。

    特色小鎮專業申報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首先是融合、跨界、共享。這是新經濟的理念,對於特色小鎮和旅遊業來講,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念。為什麼許多地方的旅遊長期停留在“門票經濟”的階段?就是因為沒有吸引遊客付費的極為豐富的、可選擇的產品。浙江的特色小鎮提出來“三個三”,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生融合”,即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必備;“三位一體”,即產業、文化、旅遊是標配;三次產業融合,即一、二、三產業融合,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如果只具備一次產業的功能,就沒有旅遊價值,如果有了規模,具備了觀賞價值和因素,就融合了三次產業的功能,價值體現是最大的。

    文旅特色小鎮還有一個特點是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導向。特色小鎮不是以傳統的行政鎮為主,而是一個新的發展平臺,旅遊業也可以理解為旅遊新業態融合發展的平臺。市場化的一大好處是如果沒有很好的產品設計、商業模式、投資回報等,資本不會進入。可以採取PPP模式,政府以委託、特許經營、基金等方式支援,市場化開發、招聘專業公司市場化運營,多元參與。

    重視軟資源的開發,對於文旅特色小鎮來講也非常重要。要重新定義小鎮的基礎設施,網際網路、大資料、智慧技術不能缺席特色小鎮。此外,傳統農耕文明、遊牧文明、鄉村文化、傳統建築、古村落、傳統生活方式,是特色小鎮開發的重要資源。生態型經濟、原生態產品、綠色經濟、資訊經濟,是特色小鎮軟資源開發的基本特點。鄉村旅遊、民宿經濟、原生態農牧產品、特色種植和養殖,是軟資源開發的重要領域。傳統農業文明、現代工業文明、生態文明與當代資訊科技的深度融合,應當是特色小鎮的追求。

    文旅特色小鎮一定要從走馬觀花型轉變為生活居住型。小鎮的設計要體現步行、方便、多樣性、獨特風格、特色文化,要生活導向、功能混合、高密度、緊湊型、微景觀、密道路,基礎設施最有效利用,這樣能耗低、運營成本也低。小鎮要有文化底蘊,以助於增強當地人的文化認同感和心靈歸屬感,也將積累、形成新的文化特質或亮色。小鎮要功能完備,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勞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頤養。我認為,最好的文旅小鎮是讓人們能夠住下來,因為文旅小鎮的消費者是城裡人。理想狀態的文旅小鎮應該是沒有大城市的擁堵、霧霾、人情冷漠、謀生壓力和緊張,但要有城市的功能、教育、醫療、文化藝術、時尚、商業等;擁有農村的青山綠水、新鮮空氣、綠色食品、原生態的慢生活,但沒有農村的閉塞、公共設施的不足、生計的艱辛、極度短缺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旅小鎮的另一個特點,是要防止建設成為縮小版的城市,這曾是我們最失敗的做法。文旅小鎮不一定需要鉅額投資,鎮區整體風貌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延續自然發展的傳統格局,尊重自然環境的特色。街區體現地域、民族、傳統或時代特色,住宅建築風格、色彩、體量要協調。規劃建設要保持鄉村風貌、擁有城市功能,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城鄉一致化。總之,在形態上,城市應該是城市,鄉村就應該像鄉村。

    文旅小鎮的最高境界,是讓城裡人體驗到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們以前搞古鎮開發,最大問題是見物不見人。把原來居住在裡面的人遷走,按照商業化、盈利原則改造後,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大賣場,與當地人的生活完全脫節。改造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生態環境、文化生態、生活方式,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適應。如果把城市的建築模式搬到農村,就是社群化、房地產化、園區化,搞成了綜合體、大賣場,是反生活、反常識、反生態的。古村古鎮最重要的價值和靈魂,是要有原住民的居住和生活。當地人、企業、社群三位一體,形成小鎮建設發展的利益共同體,當地人要認同規劃、參與建設、分享成果,這一點在中國特別重要,是發展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否則就是一個房地產專案。建小鎮不是蓋房子,小鎮裡要有文化、有生活。三部委聯合釋出的《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小鎮要有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強調“產業建鎮”,就是要避免房地產化。具備資本、人才優勢的房地產企業湧入特色小鎮建設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產業主導,不能沿著發展房地產的老路走下去。

    文旅小鎮要重視長期效益,要有耐心,避免急功近利。培育新產業、調結構、創新、聚集人氣、培育市場、文化、歸屬感和特色的形成,都是一個過程。要避免用工業化思維搞建設,運動式開發、一次性解決、畢其功於一役等,都是不可取的。要整體規劃,滾動開發、梯次建設。要協調好出政績和慢工出細活的關係。要尊重現有村落格局,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條件,避免大拆大建;綜合考慮整治專案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經濟可承受性,避免急功近利;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延續特色景觀與傳統風貌,避免貪大求洋;政府統籌引導,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避免大包大攬。總之一句話,特色小鎮建設中要培育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精工細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鎮。

  • 2 # 致知而行I刀哥

    特色小鎮一定要以“特色經濟”為根本,否則就是又是一個準爛尾專案!

    這幾年我一直在做特色小鎮的策劃,其中以文旅類專案居多,說真的,現在很多人對特色小鎮的理解還僅限於“熱鬧”兩個字,包括一些初次嘗試的投資商,也沒有真正搞清楚如何做特色小鎮,只有經歷過了,失敗過了,才能悟出來一些東西,我就結合我的切身經歷,來回答你的問題吧,都是乾貨,比較直接,見諒!

    一、首先要做到“知己”

    即先搞清楚擬建專案的基礎條件,弄明白是否適合做文旅專案,有哪些文旅資源,適合什麼樣的主題,適合多大的規模。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強調做全域旅遊,不論自身條件是否合適,有兩個山頭就搞旅遊城市,搞特色文旅小鎮,一窩蜂的上,其中絕大多數都以失敗而告終,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正確認識自身的條件,沒有結合自身的條件去設計專案,沒有為專案設計出支撐運轉的商業模式。專案賺不到錢,自然就爛尾了。

    二、其次要做到“知彼”

    即要搞清楚市場在哪裡,目標客戶人群在哪裡?這些人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服務和體驗?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專案,在一個四線城市的縣城郊區,名義上是在京津冀一體化經濟圈,實際上開車要4個小時才能到達,而且沒有高鐵、機場,周邊類似的自然資源比比皆是,經過市場調研,我們發現根本沒有客流量,而該專案本身也不具備全方位服務的能力,即遊客來了,能體驗的特色文旅專案過於單一,一天往返比較累,兩天往返浪費時間,也沒有多少值得采購的特色產品,一來一往,除了各種垃圾,什麼也不會留下,這就是典型的盲目投資,最後我們建議該專案做全面的調整,特色向縱深發展,而不是簡單的求大求全。

    三、要具有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

    客戶就像一個任性的女朋友,她不會告訴你她不滿意什麼,但就是會無緣無故的不理你,做文旅特色小鎮也是一樣,你總認為我這裡青山綠水,碧海藍天,還有特色民俗,遊客肯定願意來這裡,沒錯,如果是這樣,你搞個森林公園,搞個民俗,賣賣門票,收點餐飲、住宿費就行了,小打小鬧,但別搞特色小鎮,小鎮是要靠經濟支撐的,小鎮是靠產業鏈支援的,你不僅要讓遊客體驗好,還要讓小鎮裡的商戶轉到錢,這樣才能良性迴圈,這就需要靠譜的商業模式來支撐了。這有點類似馬雲家的淘寶,先讓商戶賺錢,商戶能賺到錢,你的特色小鎮就火了。

    四、如何文旅融合(這才是對你問題的正面回答)

    2、其次是要引入能留得住人的專案,比如,浙江有一個馬拉松特色小鎮專案,以體育運動為核心,包括運動賽事中心、體育產業創業孵化中心、運動商業中心、室外綜合訓練中心、產業配套區、跑道、兒童嘉年華、皮划艇區等特色區域。這些都是能留得住人的專案,不至於像很多地方遊客很多,看看熱鬧就走,甚至吃的東西都是自己帶的,能給當地經濟帶來多大的增長呢。

    3、要引入經濟附加值高的專案,還拿這個馬拉松小鎮來說事,這個小鎮的宗旨是打造國際賽事及大眾參與類體育賽事的集聚中心和健康生活方式度假核心區,兼具體育會展論壇、體育產業創業創新孵化、運動訓練及康復等功能。這些設計如能實現,其影響力是可以覆蓋整個周邊區域的,即實現了以小鎮為支點,孵化增值產業的目的,對當地的經濟拉動必將帶來促進。

    總結一下,做特色小鎮,一定要考慮經濟、經濟、還是經濟,可以找專業的策劃公司給出方案,但一定不要全盤接受他們的方案,有些設計,只是看上去高大上,糊弄外行可以,真正做專案,還是要自己發掘專案價值,評估資源條件,找到利潤支援點,再請專業團隊包裝,才能比較周全,最後提醒一下,千萬不要誤入大量房產開發的歧途,做特色小鎮,要做到先要裡子,再要面子。

  • 3 # duan木daohui

    首先,是一種建設模式的規劃,引導小鎮向著融合、跨界、共享方向發展。這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念。

    許多地方的特色小鎮旅遊僅停留在“門票經濟”的階段,慢慢地也就逐漸失去了特色的理念。而特色小鎮需要做的就是融合當地獨特人文地理綜合因素,將生產、生活、生態三者結合,包括了利用動植物特色,道路建設特色和居住人文特色,體現價值最大化。

    其次,特色小鎮需要市場運作和專業性的導向。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結合多媒體運作市場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網際網路流量經濟吸流,大資料管理,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形成新時代旅遊模式。但是過多的旅遊景點為達此目的,不斷改造原有特色,形成了“商業特色旅遊”,物極必反的道理也是需要注意的。既然是打造特色小鎮,原生態產品、綠色經濟必然是占主導地位,一些鄉村旅遊、民宿經濟、農牧產品、特色種植和養殖,都必須不被商業化,才有特色的韻味。再者,建設特色小鎮一定要從走馬觀花的行為模式跳出來,轉向為生活居住型。這就需要小鎮打造獨特的旅遊線路,其線路中必須包括方便的行走設施,準確的指引標誌,基礎設施需完善 做到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消除來旅遊顧客的疲憊感,在這裡能夠得到真正的放鬆。將城市的商圈演變為農家樂,度假村模式,青山綠水、新鮮空氣、綠色食品、原生態的慢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爾薩根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