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營養百事通
-
2 # 糖人健康網
所以,對於肉類食物的選擇,高血壓患者就要注意了。儘量不吃脂肪、膽固醇含量高的動物皮、動物內臟,豬牛羊這樣的畜肉要少吃,而雞鴨魚這樣的禽肉則可以適量吃,像魚肉、蝦肉就是比較推薦的。但也要注意食用量,每日吃畜肉不要超過50克,禽肉不要超過100克。烹飪肉類的方式以燉煮、清蒸為佳,不宜燒烤、煎炸。
高血壓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為了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我們除了限制肉類食物,對於高鹽食物也要限制,像醃菜、醃製蛋類、醃製肉類,加工肉類等都要少碰。
此外,多補充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對於血壓控制也是十分有利的,比如番茄、黃瓜、土豆、香蕉、香菇、堅果等,都可以常吃。
-
3 # 奇妙的本草
得了高血壓之後,需要特別控制飲食,有不少人就認為,肉都不能吃了。對於沒有素食習慣的人來說,不吃肉豈不是難適應?事實上,高血壓患者也並非一點肉都不能沾,吃對了肉,甚至還有利於降血壓!
誤區:高血壓患者不能吃肉
患了高血壓,有兩大日常習慣是需要長久堅持的,一是服用降血壓藥,另一個則是飲食要節制。飲食之所以需要節制,是因為要透過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從而達到控制血壓的作用。
部分患者就因為保險起見,太過小心翼翼,一點葷腥都不沾。其實,長期不吃肉對於高血壓病情的緩解不一定有幫助,而且還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貧血等身體問題。
所以,高血壓患者是沒有必要完全不吃肉的,可以適量選取營養價值高的肉類。有些肉類蛋白質、維生素和鐵等元素豐富,可以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營養,而且脂肪與膽固醇含量低,大可放心吃!
高血壓患者能吃什麼肉?
1,魚肉
魚肉鮮美且富有多種營養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對心腦血管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更加關鍵的是,魚肉中所含有的脂肪量較低,所以高血壓患者多吃,其影響的因素也會比較小。除此之外,魚肉當中還含有維生素A、鐵元素以及鈣元素,對於高血壓患者補充日常所需營養,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2、兔肉
因為兔肉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有效預防血栓,並能預防動脈硬化,對高血壓患者還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所以偶爾吃一點兔肉,具有補充生命能量、強化脾胃的功效。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能使血壓不升反降,還能預防併發症、心腦血管疾病和肥胖等。
3.去皮的雞胸肉
雞身上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的部位並不多,雞胸肉是最合適的。因為雞胸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幫助改善血管的彈性,在預防高血壓方面有一定的效果,而雞肉當中還含有DHA,在控制血壓波動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高血壓患者吃肉需要注意什麼?先給大家3個意見:
首先是控制食用量。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肉類進食量,否則過多攝入會導致脂肪、膽固醇增加,從而誘心腦血管疾病。在正常的情況下,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的肉類進食量要控制在75g以內。
其次是多選擇優質肉類。肉類有很多種,需要選擇適宜病情食用的種類,如上述談及的海參、黃鱔、兔肉、雞胸肉,而豬、羊、牛等肥肉部分就要少吃了。
最後是少吃醃肉或者加工肉。由於高血壓患者是需要控制食鹽量,每天食鹽量不得超過5g,而醃製或加工食物要有較長時間的保質期就需要加入大量的鹽,含鹽量過高對於血壓控制是不利的,因此最好少吃或者不吃這樣的食物。
-
4 # 只有營養師知道
高血壓患者肉是能吃的,就是要控制肉類攝入量,還應當在肉的選擇上謹慎一些。
高血壓患者通常是由於血管阻塞程度較高所引起,很大一部分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血管硬化或老化、阻塞的情況一是與年齡相關,畢竟血管從我們一出生開始就持續不斷地工作,就像機器一樣有老化生鏽也是理所應當的,人體的血管也一樣,不可能再是完好無損的狀態,有斑塊或區域性阻塞也是正常現象,但阻塞的程度和個人體質有聯絡,但更多的是個人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相關。所以,即使高血壓患者不吃肉,也並不能改變已經阻塞的血管,也不一定就能夠算是更健康或更有利於高血壓調理的飲食方式,因為我們還能從更多的地方攝入大量油脂、膽固醇等成分,同樣不利血管健康,增加高血壓症狀,所以日常的飲食以清淡為主,避開高油高脂高糖食物。
除了和年齡相關的血管阻塞,當然也和日常的飲食密切聯絡,如如果一個人長期攝入高油、高膽固醇、高糖食物,血液中的代謝物增加,如甘油三酯、膽固醇、脂蛋白等,讓血液變得渾濁、粘稠度上升,則更容易劃傷血管內壁,累積脂蛋白、血小板等成分,形成粥樣硬化、血栓,從而阻塞血管。目前中國的三高爆發機率急劇上升,高血壓的發病率日漸偏向年輕化,高血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更多的年輕一代也應當從現在就引起重視。所以,大家擔心高血壓吃肉的問題,其實就是擔心攝入過多油脂、膽固醇等成分而影響血管的阻塞情況,增幅高血壓。
那回到我們的題目,肉類的確相對於植物性食物來說油脂、膽固醇、熱量含量都較高,但攝入這些食物後,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含量在正常範圍,血管能耐受,不會造成血管的“交通擁堵”的話,其實對血管並沒有影響,對高血壓症也沒有威脅,血管本來也就是運輸通道,總不可能連它的職責都不能進行了。肉類還能提供更豐富的優質蛋白、血紅素鐵,照樣是對人體重要的有益成分,完全捨棄肉類同樣對健康不利。高血壓患者每日肉類建議控制在45~70g,較重的患者可以一兩(50g)以內,避免肉類過多攝入,多選擇精瘦肉,最好不吃肥肉、五花肉,如果不小心吃到或偶爾嘴饞想吃,一兩口也沒什麼問題。
而且禽肉、魚蝦肉等蛋白質豐富、油脂含量又較低的食物更適合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深海魚類中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調節血清膽固醇濃度,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益成分,對高血壓患者是有幫助的。最後注意烹飪方式,最好避免油炸、紅燒、爆炒的方式,多選擇清炒、焯水涼拌、蒸、煮、燉、燜等方式。肉湯最好不多喝,可喝一小碗,肉湯中容易融入脂肪、膽固醇、嘌呤等成分,不利高血壓。
-
5 # 創意鞍山
換一個角度來看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能吃肉嗎?這個問題現在先不說,我們現在說一下肉是什麼?肉是有高營養的,他比蔬菜水果的營養高, 為什麼這樣說呢?動物吃飼料長肉,人吃肉就會少了一道合成的工序,可以直接吸收很多的養分。就像我們裝修房子,你是去買原材料裝修快還是自己做原材料裝修比較快?
不能多吃肉的高血壓,就是身上的營養成分過高了,我覺得就像是營養中毒,為什麼營養還會變成毒了呢?營養是人體日常活動不能缺少的物質,他是怎麼變成了毒呢?
有養過花的朋友都知道,無論養什麼花,都離不開水,就像我們離不開營養一樣。水少了,花的生長就會變慢,就像身體的營養跟不上就會面黃肌瘦一樣,水多了,花就會根系腐爛葉子變黃凋零,人的身體營養過高的時候會不會就像水澆多了的花一樣呢?養花和養身體一樣,水少的時候補上去,水多的時候排出去。身體怎麼排營養呢?減肥唄!這個方法適合百分之八九十的營養過高的人。
花與水,身體與營養,都有他們的一個度,這個度就是平衡。我們不能為了食物的口感,喜歡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不吃。用我們的身體吃飯是智慧,健康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保持我們身體的平衡最重要。
-
6 # 營養師蕭筱
高血壓患者能吃肉嗎?
可以肯定的說“能吃”,正確的飲食方式可以起到控制血壓的作用,但是高血壓不是吃肉引起的。
高血壓患者如何正確吃肉?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白肉與紅肉相比,白肉會更好一些,古人所說的“寧吃天上飛禽二兩,不吃地上走獸半斤”就是此意。哪些肉可以吃?
一:魚肉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鎂離子對心血管系統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其中所含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較低,很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魚的選擇:首選深海魚,應避免選用被重工業汙染過的魚,選用新鮮的魚燉湯或者是做菜吃最佳。
二:瘦肉
瘦肉所含的油脂相對少一些,對於血脂高、膽固醇高的高血壓患者吃瘦肉會好一些,而且瘦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僅解饞還預防營養不良性疾病。
三:雞肉
雞肉中所含的飽和脂肪酸也很少,但是雞皮、雞胗、雞脖這些最好不好吃,不僅膽固醇含量高,而且激素水平也高,雞胗中還會隱藏著一些有害物質。
如何吃肉才是正確的?
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推薦畜禽類每天攝入量為40-75g。
不吃肉會導致營養不良,脾胃的生血功能低下,肝臟的藏血功能異常,從而導致低血糖反應。
肉類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而不是得了高血壓就要“吃素”,正確的吃肉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壓。
回覆列表
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但是要記得有選擇的吃。
首選是瘦牛肉,瘦牛肉含有豐富的鋅,有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鋅的攝入,能防止鎘增高而誘發的高血壓。
瘦牛肉的肌肉纖維比較粗糙不易消化,易選用嫩牛肉。可以搭配土豆、南瓜、西紅柿等同食。
食用雞肉時建議去掉雞皮和皮下脂肪,同時雞湯中嘌呤含量較多,高血壓合併痛風的病人應忌食。
還可以選擇鴨肉,鴨肉中鉀含量豐富,鉀能有效對抗鈉的升壓作用,維持血壓的穩定。
提示:不要經常吃煙燻和烘烤的雞鴨肉因為這兩種烹調方式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
高血壓患者每日食用肉量不宜超過80克。
(作者 周豔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階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執行秘書長/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