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鬧米媽媽
-
2 # 聽說吧心理諮詢
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來見我,9歲的莉娜從小就尿床,去醫院做過身體檢查,並無器質性病變,醫生建議媽媽進行兒童心理治療,因此預約了我的時間。
眼前的莉娜顯得害羞、退縮,媽媽說,莉娜大部分的晚上都會尿床,最嚴重的時候,一個晚上兩三次。因為這個毛病,父母沒少說她,甚至打她,也曾經給她制定不尿床的獎勵方法,但是都沒有效果。她們居住在一樓,經常會晾曬幾張床單,鄰居們覺得奇怪,後來在心直口快的奶奶處探知了莉娜的秘密,他們有時看到莉娜,會逗她。莉娜本身的性格比較內向,因為這樣更自卑了,都不怎麼和其他孩子玩。在媽媽述說時,莉娜低著頭,垂下眼睛。能感覺到,她小小年齡,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壓力。
我問媽媽,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尿床的,家長是如何應對的?媽媽說,兩歲時教會了孩子穿脫褲子,就開始訓練她有規律的大小便,比如早上起床要解大小便,吃飯不能解,午睡和晚睡前解一次小便等。孩子大多時候並不配合,在家長要求尿的時候,尿不出來,有時候頻繁的要尿。為了讓孩子大小便形成規律,半年後能上幼兒園,媽媽和奶奶會責罵莉娜,並告知她,如果不改正,到了幼兒園會不受歡迎並被老師批評。可是,莉娜的問題並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她開始尿褲子和尿床,次數逐漸增多。
兒童尿床並不少見。據統計,4歲半時仍尿床者佔同齡兒童的10%-20%,9歲時佔5%,15歲時佔2%。極少數是尿路病變、脊柱裂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絕大部分是心因性的。尿床的心理根源是由於孩子的“肛欲期”(2—4歲)沒有順利地過渡,導致控制感出現了問題。孩子在“肛欲期”中很關注他的大小便,喜歡體驗憋與放的感覺,此階段在褲子解大小便或解不出來,及解小便過頻、玩大便都是正常的。如果父母是接納和善待孩子的,孩子就能順利地走過肛欲期,完成對大小便的自主控制。如果父母是嚴厲責罵和訓練大小便,孩子心理壓力巨大,反而會破壞孩子對大小便的掌控力,肛欲期將會“無限期”延長。透過探討可以瞭解到,媽媽在莉娜的肛欲期期間使用了不恰當的處理方法,家人的責難、內心的自責、他人的取笑,都讓她更緊張和焦慮,進一步惡化了她的控制感,尿床的毛病更得不到改善了。
我告訴莉娜和媽媽,有不少孩子和莉娜有著同樣的經歷,我接待過這樣的孩子,透過一些方法,最終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從此擁有乾淨的床。我說完後,莉娜的表情有點放鬆了,她願意和我單獨談話。莉娜告訴我,她很想解決尿床的毛病,不想再讓父母不高興,她希望每晚能睡在一張乾爽的床上。
與莉娜的媽媽溝通了肛欲期的情況,媽媽才知道她們的方式是不恰當的。我要求媽媽回去與其他家人說明此情況,改變從前的態度和方法,在治療期間,所有家人都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她的尿床,不教育、不埋怨、不討論、不關心她的尿床,如果尿了,告訴她沒關係,給她換上乾淨的床單。
莉娜因為尿床的事一直備受打擊,變得自卑。為了增強莉娜內心的力量,我和她玩了一個遊戲《能幹的手》。讓莉娜張開雙手放在一張大紙上,我把她的手形稍作擴大畫下來。然後請莉娜按照我的要求,在十個手指上寫上內容。 第一個內容:請莉娜寫上她在家裡熟練的技能,莉娜寫了穿衣服、澆花、洗碗等; 第二個:她在學校裡熟練的技能,她寫上排隊、朗讀、做操; 第三個:她在學習上的強項,寫作、英語; 第四個:她與別人相處的技巧,禮貌地向別人打招呼,有食物會分享,別人要和她爭辯,她會讓著; 第五個:她擅長的運動,跳繩、踢毽子、騎單車; 第六個:她擅長的興趣,畫畫、玩飛行棋; 七個:她幫助身體的技能,如肚子疼時,她會喝熱開水並打圈按摩肚子,身體很累時,她會洗澡較久,然後上床睡覺。 第八個:她幫助情緒的技能,莉娜寫到,被嘲笑後她會回家跟小表妹一起跳繩或踢毽子,就會忘記了,被媽媽責備後她會找爸爸,心理舒服多了,心情不好時喜歡去觀察大自然; 第九個:她認為自己做得成功的事情,莉娜寫到她的畫曾獲學校一等獎,教會小表妹踢毽子,把家裡的植物照顧好並開花; 第十個:她的優點,溫順、會做家務、學習認真、會幫助別人。 在完成後,看著密密麻麻的“雙手”,她有點驚呆了。我衷心地讚賞她:“莉娜,你有這麼多優點和能力,真棒!”莉娜告訴我,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擁有這麼多的能力。我請莉娜把紙對摺,用她的雙手掌跟紙上的雙掌合併,合掌於胸前,並用力壓掌。我輕柔地說:“現在,你的手掌內有一股力量,一直跟隨著你,當你需要它時,請你合掌,你的內心會充滿力量。”
在接下來的諮詢裡,我跟莉娜討論了十個手指裡的一些內容,目的是讓她對自我的掌控感恢復信心。比如她幫助情緒的技能:當她心情不好,她喜歡去觀察大自然。看著陽臺上的植物在Sunny下顯得生機勃勃,觀察蝴蝶在花朵上飛來飛去,她心情就能變好。我告訴莉娜:“你知道嗎?你在觀察植物的時候,你的眼睛都在調控運作,瞳孔在變化著。當Sunny照射你的眼睛時,瞳孔括約肌收縮,使得瞳孔縮小;當你背對Sunny,呆在陰影處時,瞳孔開大肌收縮,瞳孔散大。這兩條肌肉相互協調,彼此制約,透過瞳孔的調節,使落在視網膜上的物體形象既清晰,而又不會被過量的光線灼傷。”莉娜擅長騎單車,我們討論了在騎車過程中,她的身體各部位是如何成功地協調和運作,才能自如地控制單車的方向、速度,和保障單車正常行駛、安全到達。這些討論,讓莉娜感覺到,她自身擁有了較好的掌控能力,為她控制尿床增強了信心。
討論的同時,安排她在家裡做想象訓練。每天晚上做十次,在睡覺前,躺在床上想象自己已經睡著,而且膀胱充盈,然後內心從1數到50,想象自己醒來了,然後起床去廁所。回到床上後,再重新做。這個想象訓練在莉娜的潛意識裡形成新的模式:膀胱足夠充盈後就會醒來並上廁所。到了平時會尿床的時間段,凌晨1點左右讓父母把孩子叫醒,問孩子是否能夠忍多一個小時,如果孩子說可以,就讓他上床睡覺,否則就去廁所。回到床上後,用手摸摸乾爽的床,深深記住這個感覺,才去睡覺。這個方案讓孩子對憋和放獲得新的控制感,並以乾淨舒適的床作感覺的強化。我要求父母要有耐心和堅持,陪伴孩子一段時間才可能見效。訓練期間對孩子給予鼓勵和信心,告訴孩子,父母相信她能完成。在每一次訓練成功後,父母都讚揚她做的很好。
訓練的第一週,孩子的情況沒有改善,但半個月後,莉娜的尿床次數開始減少,一個月後,減少了一半的次數。莉娜告訴我,做這個訓練讓她有一些信心了,不像以前那樣,覺得很難,很緊張。在接下來一個月,我把想象訓練的想象次數減少為每晚5次。兩個月後,莉娜告訴我,她已經有十天沒有尿床了。四個月後,莉娜已經徹底地遠離尿床的毛病。
回覆列表
肯定是害羞、內疚、害怕、自責了。我小時候由於發育不良、營養不好晚上也常常尿尿在床上,我就非常害怕讓爸爸媽媽發現,特別是父母發現又告訴同學或鄰居,簡直是丟死人了。
我第一次懂事的時候尿床是在我7歲多吧。我記得非常清楚,有一天晚上不小心尿床了半夜。我做夢時,我尿急,我和同伴一直在找廁所,找了好久也沒找到,終於找到一個地方了,我痛痛快快拉了一泡大大的尿,簡直就是舒服極了。等我醒來時,發現我被子裡面全是溼的,這回我知道壞了,尿床了。我束手無策,心裡很害怕,因為是冬天又下著雨,我一直在想怎麼辦?
我看了一下時間,發現才半夜2點多,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被子反過來蓋,床墊拿出來吹,可是我的褲子還是溼的怎麼辦?換衣服的話父母肯定會知道。因為尿床已經被罵過無數次了,我就把屁股移出外面來吹,一直吹到天亮醒來,雖然很冷,為了不讓父母發現還是一邊睡一邊吹。就這樣過了一晚。第二天半乾半溼的褲子就跑去上學了。
上學回來,還是被父母發現了,因為尿騷味,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我只有流眼淚的份。本來身體不算很好,頭天晚上又吹了一晚上沒睡好,當天晚上又尿床了,又是害怕家裡人取笑和捱罵,我還是接著頭天晚上的系列程式走。一直都惡性迴圈,直到天氣暖和了一點才不尿床了。父母把我罵成什麼樣子了,你們懂的,罵了一個冬天。越罵有時越是尿兩次。
等他們對我放棄了,他們也無力吐糟了。春天來了,暖和了,我的春天也來了,我再也不怕尿床了,反正不會捱罵了,我就好好的蓋好被子,尿溼了自己去換好衣服。過了幾天我不尿床了。這是我真實的經歷,尿了一個冬天,我也記憶深刻。
所以大人對小孩形成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尿床的孩子。他們本身也很羞愧,很無助。
如果真有這樣的孩子,我覺得家長應該先了解一下原因。
白天尿褲子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原因,比如膀胱問題,有些孩子膀胱發育不好,儲存尿的功能較差
精神原因:有些孩子緊張就是尿褲子
智力原因:有些孩子智力發育緩慢,大腦不受控制。
外傷:看看孩子最近是否傷過外傷。
看看是不是環境變化了,或者扶養人改變了,讓孩子各方面的自理能力是否降低了。
孩子成長上遇到任何問題,家長都是他們堅實的後盾。
家長應做到搞清楚原因,是不小心尿床一次,還是多次,很多次應該及時就醫,去做相關檢查,別耽誤了孩子。
不要取笑,更不能責罵,多給一些心理安慰。
教孩子有尿要去洗手間,是不是上小學沒來得急去洗手間,下課了抓緊時間玩,忘記了去拉尿。
和老師溝通一下,最近孩子是否有什麼異常。
總之以我的親身體驗,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一定是有原因,家長要搞清楚背後的原因。不要急急忙忙下結論,更不能暴力打孩子,那樣只會惡性迴圈。
如果經常這樣,建議應該及時就醫,找權威機構檢查,別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