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天橋
-
2 # 南朝居士
日不落帝國曾經是很輝煌,歷史上出現的那些帝國,哪一個不輝煌?不是一樣沒落了?比如萌古帝國,比日不落如何?
其實吧,它是第二個稱為日不落帝國的,第一個是西斑牙,第一個衰落了,第二個才崛起,
從十八世紀晚期開始,到二十世紀初期,強大了一百多年,這差不多是帝國強盛的週期了,
他的衰退引發了兩次大戰,因為新舊帝國爭奪殖民地嘛,等兩次戰爭打完,新的米帝國崛起了,
新帝國崛起後,為了全球的市場,舊帝國的殖民地成了最大障礙,於是全球掀起了殖民地獨立的潮流,一下子多了一百多個國家,成了今天的格局。
新帝國也強大了一百多年,估計也不遠了,因為另一個新國家崛起了,兩強格局持續數十年,然後舊帝國衰落。
-
3 # 旅遊者談
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近代史上創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英語作為當下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似乎也印證了英國曾經在世界上超乎尋常的國際影響力。
但即便如此強大的帝國,也難逃盛極而衰的歷史宿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徹底淪為二線強國,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
而二戰後的英國,復興之路非但沒有一帆風順,反而歷經坎坷,而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歐”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此起彼伏、甚囂塵上,如若按照這樣的趨勢走下去,英國本土很有可能四分五裂,二線強國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那麼從日不落帝國到日薄西山,英國為何混得如此差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英國最大的劣勢,就在於其本土面積太過迷你。
國土面積小,首先就意味著無法供養太多人口,提供太多資源,這意味著理論上英國無法形成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也就缺乏相應的自力更生能力,這也意味著英國的命運時刻掌握在其他大國手中。
再加上英吉利海峽的阻隔,作為島國的英國,在歐洲大陸幾乎沒有領土擴張的空間。所以在英國膨脹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市場時,英國不得不將目光瞄向了遙遠的海外。最終在全球建立了面積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國。
但殖民地畢竟距離英國本土遙遠,管理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的,尤其是1899年第二次布林戰爭,為保住自己的殖民擴張成果,英國除耗費了超過14億兩白銀的天價軍費,在國際社會也聲名狼藉。
而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消耗,力不從心的英國不得不在1931年推出《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加拿大、澳洲等自治領的獨立地位,英聯邦成為日不落帝國最後一塊遮羞布。
而等到二戰結束後,負債累累且元氣大傷的英國再也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英國徹底被打回了原形,而沒有殖民地的英國,就意味著不可避免的衰落。
2、模式太舊
理論上英國幾千萬的人口,想要管理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4億的廣闊殖民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現實情況是英國不僅管理得很好,而且還收穫了巨大的利益。
以英屬印度為例,英國先是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逐步控制了整個印度地區,而後英國政府接手,以很少的人數推行以夷制夷方式,分化和籠絡南亞次大陸上的數百位土邦王公,最終達到牢固統治南亞的目的。
控制殖民地雖然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同樣也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以至於當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時,英國就像今天抱著美元石油霸權不鬆手的美國一樣,殖民地帶來的高收益使英國上層不願意在提升國內技術水平上投入過多精力,這使得英國的興衰越來越取決於殖民地的多寡。
事實上直到一戰後,英國仍然在瘋狂地擴張,戰敗國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悉數瓜分,而這也成為大英殖民帝國擴張的迴光返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殖民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越來越多,促使殖民地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終於為日不落帝國敲響了喪鐘。
3、政策太作
近代以來英國外交的最大特點就是:作為歐洲國家,英國卻處處與歐洲為敵。
英吉利海峽為英國提供了絕佳保護的同時,也使得英國與眾不同。
在英國看來,意識形態固然難以原諒,但一家獨大更不能容忍,所以英國從來都是誰強大打誰,這讓英國最終收穫了“攪屎棍”的光榮稱號。
雖然出於國家利益考慮,英國的做法本無可厚非,但當時過境遷,尤其是二戰後西歐整體被美蘇邊緣化的情況下,英國的所謂傲嬌不僅不合時宜,反而令人作嘔。
某種程度上說,作為凸顯西歐國際影響力,抗衡美蘇兩極的重要平臺,歐盟的崛起也是英國東山再起的唯一希望。
但歐盟帶來的短期陣痛令“民粹主義”盛行的英國民眾最終做出了脫歐的歷史性決定,而這也註定了脫離歐洲的英國必然會加速邊緣化,更要命的是不願意脫離歐盟的蘇格蘭等地區掀起了越來越高漲的“脫英”熱情,將英國推到了四分五裂的邊緣。
所以,英國的衰落絕不是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4 # 齊仙紳
首先英國在世界上存在感降低是必然的,不管它的國力是不是很強。英國當年是藉助工業革命迅速崛起的,在那個時代很多國家的工業一片空白,藉助先發優勢英國迅速成為世界的霸主,可它畢竟是一個人口千萬級,國土面積二十四萬平方公里的小國。一旦其他億級人口的超大型國家發展進入正軌,英國的存在感就會一再降低,大國一省一州頂它一國的體量。
英國的霸主地位和現在美國搞霸權還不一樣,現在美國透過多種方式對一個國家進行攻擊,包括金融殖民、文化殖民等,軍事手段只是穿插著用。而英國,一個不大的國家,需要全世界駐軍,而那些被英國殖民的國家也會反抗,比較有名的民族獨立運動就有很多,至於一些不見經傳的鬥爭,估計也是數不勝數。
大英帝國那時候佔據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面積,聽起來確實很輝煌,也值得吹一吹,但是英國的力量平攤到這些殖民地上能有多少,你的軍隊要有傷亡,你的物資要有消耗,這麼一個小國能禁得起多長時間的消耗?掠奪來的物資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啊,況且被壓迫的人民要起來反抗你。
英國之後相繼崛起很多殖民國家,它們之間要爭霸,互相傾軋,第一次世界大戰算是這些帝國主義國家相互傾軋的高潮,在這期間它們的實力在削弱,而殖民地國家在慢慢崛起。隨後全世界也不斷興起民族獨立運動和反殖民鬥爭,殖民地越多的國家就越消耗,這麼一個千萬人口的小國怎麼能應付得過來。就包括後來馬島戰爭,英國損耗巨大慘勝,那其實就算得上一個殖民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了,佔據殖民地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最後想說一下,帝國主義或者霸權主義,但凡是這種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其他國家痛苦之上的國家,註定沒有出路。美國雖然能用金融、文化等手段,但是如果你想在世界上靠霸道橫著走就不得不時常訴諸武力,而不斷的戰爭就意味著消耗國力,你手裡攥著大把的美元,但是你在戰場上消耗的是士兵的生命,是各種物資,是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實實在在的東西損失了就找不回來了。
回覆列表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殖民體系。但是,英國的殖民體系,存在兩個內生性的矛盾。
其一,是英國維持殖民地的需求與殖民地渴望自治的矛盾。
這一重矛盾,直接導致了大英帝國的解體。在歷史上,英國的殖民模式,與其它歐洲殖民者不同。英國並不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算是半路上車。英華人搞殖民地,主要是為了賺錢,最開始是出於掠奪財富的需求,這與傳統的歐洲殖民者別無二致。工業時代開啟後,英國將殖民地視作原材料產地,將殖民地的原材料廉價運回本土,再將這些原材料製成工業品,最後將工業品銷往世界各地。
在這個過程中,殖民地其實也成為了工業品的傾銷地。英國的殖民體系,並不複雜,可以看作原材料和工業製成品之間的流動,或者叫生產要素之間的流動。英國本土對殖民地的定位很明確,那就是給本土輸血,以維持這個體系的運轉。傳統的歐洲殖民者,只是單純的掠奪財富,然後享受這個成果。英國在殖民的過程中,並不像傳統殖民者那樣短視,如果只是掠奪,必不能長久。英華人很聰明,他們要賺的,是長期的利潤,這需要殖民地具備產生財富的能力,以便於長期掠奪。
然而,殖民地的精英,並不滿足於這種定位,他們需要更多的自主權,以擴充套件當地經濟發展的可能性。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可能性,即殖民地的精英認為英國的統治,是在阻礙殖民地的財富增長。在英華人看來,殖民地的作用就是輸血,他們有維持殖民地的需要,只要這塊地盤在自己手裡,英國就可以長期掠奪財富。
英國本土的貴族,希望與殖民地的精英達成某種平衡,一起瓜分殖民地的蛋糕。問題在於,殖民地的精英對此並不滿意,因為無論怎樣協商,總是英國本土的貴族享受的更多,這種矛盾難以調和。英國貴族越是希望加強對於殖民地的控制,殖民地渴望自治的呼聲就越高。假如英國貴族做出嚴重損害殖民地利益的行為,殖民地就會選擇反抗,例如1775年的北美殖民地,就因為稅收問題導致了一場戰爭,史稱“美國獨立戰爭”。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殖民地精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他們已經不能滿足於自治,而是要實現主權獨立。他們意識到,只有實現了主權獨立,才能在政治和外交層面擺脫英國的控制,這將在根本上改變為本土輸血的定位。從此之後,殖民地的蛋糕,將由殖民地精英自己享受。英國本土的貴族,當然不希望殖民地取得主權獨立,但雙方的力量,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過去,英國本土可以動用武力解決問題,但隨著本土與殖民地之間的經濟聯絡日益緊密,殖民地精英已經具備了在本土進行政治博弈的能力。他們讓本土貴族意識到,如果在大英帝國的體系內爆發戰爭,將徹底摧毀整個體系。如果保持和平,則體系可以實現存活。這對於本土的貴族來說,用武力消滅殖民地精英,在經濟上並不划算,如果戰爭失利,他們一分錢也賺不回來。假如接受了殖民地的條件,以後還可以繼續從殖民地賺錢,無非就是過去賺得多,現在賺的少,但總比一分錢沒有要強。最終,在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了自治領的主權,大英帝國正式走向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