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
2 # 心血管黃醫生
胃病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有很多的人害怕自己得胃病會轉化成胃癌,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只要我們積極治療胃病,很少機率會轉化成胃癌。尤其是這4種胃病,更是屬於癌前病變,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如萎縮性胃炎、大的胃部潰瘍、胃部息肉、殘胃等,一定要格外注意。
長期食用薰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菸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菸者高百分之五十。所以我們總結一下預防胃癌的方法。
一、少吃或者不吃醃菜
在醃菜的過程當中,能夠合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很容易引起胃癌的發生,所以想要預防胃癌,大家應該多吃一些新鮮的食品。
二、不吃煙燻和油炸食品
煙燻和油炸食品當中也是含有致癌物質的,特別是一些油炸食品,他們的油是經過多次使用的,裡面的致癌物質非常的多。
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想要遠離胃癌,就要從良好的飲食習慣做起,每天按時吃飯,切忌暴飲暴食,在吃飯的過程當中還應該以新鮮的蔬菜為主,這樣對於預防胃癌才有積極作用。
胃癌的癌腫出現這種轉移的機率較大,主要的症狀表現為肝區不適、黃疸、腹瀉等,一般沒有胃腸道症狀。
-
3 # 腫瘤科楊醫生
如何防止得胃病,確實是個值得回答的問題。所謂的胃病,多半指的就是胃炎啊,胃糜爛,胃潰瘍,乃至於胃癌了。只要理解了以下幾個知識點,就明白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胃了。
1. 幽門螺桿菌,大部分胃病的根源就在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1982年,澳洲學者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並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他們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關於幽門螺桿菌的專業知識,有興趣的同學可以google。你需要知道的是,如果經常胃部不適或者口臭,記得去醫院查一下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措施就是講究飲食衛生了,勤洗手,儘量實行分餐制。口臭的同學如果僅僅噴點口腔除臭劑就去和別人接吻是不道德的,說不定就傳播了胃炎。
2. 應激性潰瘍,很多人知道壓力大容易導致胃病,具體為什麼不一定清楚。首先得明白一個概念,“應激”。人在面臨危險或者壓力的時候,會分泌大量的血管活性藥物,腎上腺素多巴胺之類的,當然還有交感神經系統的參與。這些作用會導致一些外周器官,如胃部,腎臟等供血減少,優先把血流供應大腦,心臟和肌肉。所以應激狀態下腦袋反應快,力量大,可以很好的應對壓力和危險,至於消化和排尿,以後再說。這個系統很有用,但是不能濫用,胃部短時間缺血沒問題,長期反覆缺血,就會引起胃黏膜的損害。胃黏膜是幹嘛的,是把能消化一切食物的胃酸和你自身的胃組織隔開的屏障。胃酸能消化你吃進去的豬肚子,但是不會消化你自己的肚子,全靠這個屏障了,一旦這個屏障被破壞,後果自己想象,輕則胃糜爛,重則潰瘍,然後,很有可能是胃癌。
3. 理解了胃黏膜的重要性,就不要吃刺激性太強的食物,酸,辣,冷,硬等食物都要避免,還要避免的有酒精,亞硝酸鹽什麼的。飲食一定要有規律,因為包括胃酸在內的各種消化液分泌是有規律的。該吃的時候不吃,分泌了大量胃酸但胃裡沒食物,好吧,破壞自己的胃。不該吃的時候吃,沒有消化液分泌,消化不良。
4. Last but not least, 講一個菌群失調的概念。很多人對細菌有誤解,覺得都是有害的,其實消化道很多細菌是有益於消化的,很多酸奶什麼的不就炒這個概念嘛。有的細菌就算無益,但是把消化道的地盤給佔據了,不讓別的細菌進來,也算是做了貢獻。如果沒事就用很強的抗生素,致病菌殺光了,原住民的各種細菌也沒了,地盤一空出了,各種平時不常見的亂七八糟的細菌就來了。所以有胃病或者消化不好的時候,有的醫生就會給你調整菌群失調。
怎麼保護胃,其它的答案了已經很全了。飲食規律啊,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啊,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啊(其實我也做不到)。如果理解了上述知識,就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了。一旦有問題要及時治療,比如消炎,制酸,調節菌群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我們一時之間還難以改變飲食習慣,就像日本人和南韓人也不打算放棄漬菜和泡菜,但日韓的胃癌早期篩查率卻很高。1999年南韓啟動全國範圍內的胃癌篩查計劃,建議40歲及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進行篩查,2009年目標人群參與率達到56.9%。
日本則早在1983年開始實施全國範圍內的胃癌篩查。一項追蹤了13年涉及42150日本人的調查發現,有36%的人報告在最近12個月內進行了胃癌篩查,在考慮了年齡和性別因素後,這組人群的胃癌死亡率比不參與篩查的人群的死亡率要降低兩成。
2008年中國胃癌的發病率是29.9人/十萬人,略低於日本的31.1人/十萬人。但這不能說明中國的胃癌發病率真的低於日本,原因在於日本的高篩查率導致了高的胃癌診斷率,日本南韓的早期胃癌發現率已經達到了50%。而中國由於缺乏早期診斷,約有80%的患者等到發現時已是晚期。
2015年5月18日,西安。傳統胃鏡檢查十分痛苦,這個“膠囊機器人”旨在替代胃鏡。
胃癌早期篩查其實並不困難,鋇餐造影或內鏡檢查都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在中國,這兩項檢查都沒能納入醫保。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在《柳葉刀》上撰文稱,這兩項檢查也許對財政是一種巨大的負擔,但政府完全可以縮小範圍,先讓醫保覆蓋40歲以上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人群,對他們做鋇餐造影或內鏡檢查。
要知道,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的治療完全是天壤之別。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最早期胃癌(一期第一階段)的5年存活率可達71%,最晚期胃癌(四期)的5年存活率只有4%。由於胃壁和結腸壁分為五層,早期胃癌幾乎不會發生轉移,直接區域性切除病灶部位就有很大希望痊癒。
總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胃癌發病率看上去比日本低,而死亡率卻是日本的兩倍。在2015年,約有49.8萬名中國患者死於胃癌,平均每天死亡1364人。而得益於胃癌早期篩查專案,日本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了64.6%,南韓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5%。
簡單來說,要想遠離胃癌,日常習慣少油少鹽、早查早治療,或許會有奇蹟發生。
晚期胃癌的治療現狀:可及的藥物很多,但療效仍然不令人滿意
Q:針對晚期胃癌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循證醫學證據。針對晚期胃癌的一 / 二 / 三線治療,臨床應用的主要治療手段分別有哪些?
晚期胃癌一線治療,目前分兩種情況,對於 HER2 陽性患者,在化療基礎上加曲妥珠單抗;對於 HER2 陰性患者,一般在 5- 氟尿嘧啶基礎上,加鉑類 / 紫杉類藥物進行聯合化療。
在二線治療中,HER2 陽性患者,如果之前沒有用過曲妥珠單抗,可以在化療的基礎上繼續加用曲妥珠單抗;用過曲妥珠單抗或 HER2 陰性患者,一般採取單藥的化療方案,主要是伊立替康或紫杉類藥物。
三線患者的治療療效相對差一些,目前主要的藥物是小分子靶向藥,比如阿帕替尼,也有 PD-1 單抗這類藥物。
此外,在二線的治療藥物中,抗血管生成藥物雷莫蘆單抗在國外獲批,目前在國內不可及,但未來也有可能成為一種治療選擇。對於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患者,免疫檢查點治療藥物比如 PD-1 單抗也是一種選擇。
----------------------------------------
從晚期胃癌的整體佈局來講,一、二、三線目前有很多可及的藥物,但總體上來說療效並不能讓人滿意
Q:就您的治療經驗以及臨床觀察來看,晚期胃癌現有的治療手段是否可以滿足臨床需求?如何評價目前晚期胃癌的治療手段?
從晚期胃癌的整體佈局來講,一、二、三線目前有很多可及的藥物,但總體上來說療效並不能讓人滿意。
在此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提高療效,仍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在靶向藥物的開發上,如何尋找新的靶點,尋找更有效的藥物?在後線治療中抗血管生成以及免疫治療藥物如何介入,如何在目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提高療效?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胃癌免疫治療面臨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
如何預測有效的患者
如何進一步提升療效
能否將適應證提至一線應用
Q:近年來,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井噴,其中在晚期胃癌的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您如何評價免疫治療在晚期胃癌方面的影響和潛力?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 PD-1 單抗,對晚期胃癌的治療是非常有前景的。目前在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狀態的腫瘤中,已經批准二線治療;在三線中,比如納武利尤單抗基於 ATTRACTION-02 的研究結果獲得了三線應用的適應症。
如何進一步拓展這些藥物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和提高療效是今後值得探討的問題。
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我們看到的患者療效的提升,藥物的發展可能只是表象,根本的原因實際上是藥物作用物件的改變,從化療到靶向治療都是針對腫瘤細胞,而免疫治療針對的則是腫瘤微環境。所以免疫治療療效如何進一步提升,可能需要更多的從腫瘤微環境中找答案。
回覆列表
樓樓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1)檢查,對於已經有胃病的人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定期的去進行胃鏡、X線等腸胃的檢查。對於高發區和危險人群要進行胃癌以及癌變前的普查。
(2)飲食調理,少食醃製食品、燻烤類食品和燒烤等不健康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低鹽飲食,按時吃飯,避免暴飲暴食。
(3)生活規律,多參加運動,增強人體抵抗力,睡眠充足,不通宵熬夜。
(4)戒酒戒菸,喝酒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2倍,吸菸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2.4倍。兩者都做的人患胃癌的危險性是15.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