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速讀財經
-
2 # 凱恩斯
基建我們的定位是積極財政政策裡面的,但是財政的水是看得見的,2017年一般預算收入17萬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萬億(資料來自財政部)。已經是有赤字出現,而如今由於美聯儲加息帶動全球緊縮,對外發債勢必抬高國債利率。所以財政池子裡面明顯是不存在水源的。今年雖然財政收入有一定的上升,但是一方面要開支的地方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還要兼顧減稅。既要還要這種事情難度很大。
所以,如果說要大搞基建,那麼潛臺詞應該是要有一定的貨幣寬鬆,這個問題就變成了一個常識性的經濟學問題,為什麼過度寬鬆會導致滯脹?
滯脹其實是完整經濟週期的一個時間點,我們以前提及過美林時鐘:
1、“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甦階段。
2、“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
3、“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
4、“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
美林時鐘描述的4個階段是迴圈的,也就是1到4再1到4。一般由於1的復甦階段,通脹下行導致經濟非理性的衰退,所以政策往往開始體現為寬鬆,從而導致通縮向通脹過度,但是寬鬆政策如果使用過長就會邊際效益遞減。說白了,就是餓肚子時候吃一個包子和一口氣吃10個包子的區別,吃多了,經濟就變得痛苦。寬鬆政策在經濟週期前期提升經濟效率比較高,而在後期逐漸失去了優勢,進而,當借貸的利率低於企業資產的收益率,則體現為一種借貸的副作用。你也可以認為是政策利率低於通脹,使得固定收益或者儲蓄變得無意義,因為存銀行跑不贏通脹的話大家就拿錢出來換成資產,而由於實體經濟差,大家傾向於持有金融性資產,這個時候,借貸的副作用就開始顯現。
那麼如何擺脫這種滯脹的可能性呢?一種觀點認為這種情形無法躲避,他本身就屬於經濟週期的一部分。所以躲避可能性不大。另一種觀點認為貨幣政策應該緊縮,主動回收貨幣,緊縮信貸,增加儲蓄,等到經濟週期到了衰退階段,再重新啟用寬鬆工具。當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其實一次產業提升,比如一場全人類的技術革命可以跨越滯脹。因為生產效率提升了,資產收益率提升。
個人認為,穩定貨幣供應量、減輕稅賦、縮減開支、減少政府幹預是一條路。而提高政府資源配置的效率,改善財政支出結構,側重於教育,科研,健康等領域,是另一條路。兩條路,都要求花好財政資金。以上拙見。
-
3 # 北漂民工的日常
這個問題門檻不低,為了方便普通讀者理解,我先解釋下基建和滯脹,為什麼最近這倆概念被頻頻提到。
今年迄今基建增速並不好,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為5.5%,比去年同期下降2.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的下滑勢頭仍在延續。其中7月份基建投資增速再次大幅回落,同比降14.1個百分點。前7月基建投資增速僅為0.34%,相比前6月,繼續下降了3個百分點左右。其實早在7月初上半年基建資料出來的時候,就有券商分析師說,今年可能年內能看到基建0增長甚至負增長,但我們隨後出臺了相關促進基建的方案,貨幣政策有轉向寬鬆的跡象,可能年內還是會託底基建,只是這一輪刺激基建和以往不同——這一次針對農村基礎設施,而非高鐵修路造橋這類傳統大基建。
再說滯脹,這個概念非常好理解,就是經濟增速下行疊加通脹上行。看下圖,就是美林投資時鐘(很多讀者很熟悉了):
理論上來講,經濟存在四個週期:
通脹上行+經濟上行=經濟過熱(投資大宗商品,因為經濟好,需求旺盛,PPI高,商品期貨都漲價)通脹繼續上行+經濟下行=滯脹(現金為王,沒有特別好的資產,這個現金可能代指貨幣基金等高流動性資產)通脹開始下行+經濟繼續下行=衰退(投資債券,這時候經濟下行壓力大,有寬鬆預期,對應債牛)通脹繼續下行+經濟開始上行=復甦(經濟開始好轉,企業盈利預期高,股票開始發力)在實際生活中,經濟並不會嚴格按照這個時鐘的順序輪動。滯脹,就是經濟週期中的一種情況,即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疊加通脹存在上行壓力的一種混合態。
滯脹是一種比較麻煩的情況,試想,當你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而你掙的錢還越來越少,扎心嗎?這個時候貨幣政策是很難起作用的,因為這時候貨幣政策轉寬鬆,雖然可以刺激經濟讓經濟不再下行,但通脹卻因為寬鬆變得更大;而這時候緊縮,通脹抑制住了,經濟卻會繼續往下走。所以滯脹又被稱為貨幣政策的兩難。理論上來講,財政政策這時候更有效,減稅+增加公共支出刺激經濟,同時不會引發過度的通脹。
但這只是課本上的理論,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知易行難的,減稅也好,增加開支也好,都是需要錢的。所以如果有人說,要發力財政政策,你一定要問下,錢從何而來?
說一下觀點吧。8月初的時候有人提滯脹,說未來可能是三種可能:通縮、通脹、滯脹,而滯脹的機率最大,因為產出低於均衡水平。記得那時候劉煜輝說,撞開滯脹這“珍瓏棋局”的,唯有衰退,還提到了房子擠佔了ROE。我試著理解了一下,大概就是,透過衰退壓制商品價格(偏緊的貨幣政策),未來才可能走入復甦。國盛證券劉鬱認為,通脹預期由4點構成:1.小麥等主糧價格上漲(東北因為天氣太熱今年玉米也減產了);2.豬價反彈(近期可能變化更多,這裡不展開講);3.PPI反彈,主要是生活資料項;4.人民幣匯率變動引發的輸入型通脹。除此之外,國際油價的上行也可能是不確定因素。
廣發宏觀郭磊團隊的看法差不多,同時提了一個房租上漲引發的通脹預期,郭磊也認為,財政政策發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鋪墊了這麼多,我們回到姜超的邏輯,就是為什麼基建會引發滯脹?核心是,姜超認為基建投資存在巨大的擠出效應。想想上文中說的,基建錢從何而來?來自財政收入,收入又來自稅收或者發債,如果我們把社會總收入框定成一個蛋糕,那麼基建這些國有投資增速越高,居民支出就越少——言下之意,基建投資擠出了居民消費,卻拉高了大宗商品價格預期。姜超認為,基建的效率比較低,不如減稅,把錢交給居民,讓居民用私人消費拉動經濟。
姜超還列舉了日本和美國的例子,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關鍵基建的更多資料,可以去找下華泰建材團隊的文章《從歷史三次基建寬鬆看當前機會》。
總體來說,年內通脹預期還是不算高的(CPI高點2.5%左右),而經濟下行空間也很有限,不用拿著放大鏡去看經濟資料,所以預期是預期,目前還不用太擔心滯脹,頂多是“微滯脹”。
-
4 # Roseview財經
其實我們也不用談通脹變色,過於風聲鶴唳,適當通脹有益於經濟增長,但是凡事過猶不及,這個度很重要。基建並不新鮮,可以說是經濟蕭條或者經濟缺乏增長動力,國家為了提振經濟常用的手段。
當經濟出現問題,常規策略無效,這個時候國家就會超發貨幣,刺激市場流動性,將更多的貨幣投入市場,基建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載體,大量的基建專案,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因此提供更多的就業,產生更多的訂單,提高企業生產,然後企業拿到這些貨幣去購買材料,支付薪資和各種費用,超發的貨幣就這樣進入大眾手裡,然後大眾去買東西,刺激消費。薪資上漲,同時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
基建的本質其實就是貨幣的投放,貨幣本身就是價值符合,再沒有等價財產增加而增加貨幣的投放,就會造成通脹,變相的貨幣貶值,適當的通脹有利於經濟,但過於寬鬆貨幣政策,很容易引發惡性通脹,現在的委內瑞拉上街買個東西都要提一袋貨幣,而且貨幣不斷貶值,甚至出現了以物易物,雞蛋都比貨幣有公信力,經濟陷入危機。
-
5 # 趙冰峰財經
股市今天繼續下跌,創業板再度暴跌近2%。
這說明股市不買之前有關部門給出的經濟藥方。
姜超說會引發滯脹。滯脹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
如今物價並沒有大幅上漲,7月CPI僅2.1%,但是經濟的確已經有點停滯不前的意思,GDP增速在6.7%附近。
那未來會不會滯脹?現在很有可能。因為現在又計劃寬鬆貨幣,而且是指向基建,這個路數是準備又走2008年的老路,但是很明顯,資本市場沒有為該政策喝彩,反而是不斷下跌。
老路大家都很熟悉,基建拉動效應其實已經越來越弱了,只能帶來投資增長,而無法拉動更多產業。而房地產實際上因為房價原因已經被嚴格調控了,現在就是棚改還能支撐下。
中國目前的問題大家其實都明白,內部產業升級需求強烈,外部倒逼改革開放壓力也很大。但是目前只選了基建,寬鬆這個選項,經濟不見得能增長多少,但一旦寬鬆,那物價壓力就大了。股市對未來的預期就比較悲觀了。
70年代美國10年滯脹期,指數僅漲了16%,這就是滯脹的威力。
期待有力的改革開放政策出臺。
上週不僅股市再度大幅下跌,創出本輪新低,債市也出現大幅下挫,為何突然之間會出現股債齊跌?海通姜超表示因為擔心基建引發滯脹,那麼基建為何會引起通脹?
回覆列表
我拜讀了一下姜超的大作,嘗試把他的觀點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總結一下:
第一,債市的下跌,主要是由於貨幣市場利率的突然上升,而央行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國債大量發行,市場上資金不夠用了。
第二,那麼國債為什麼要大量發行呢?因為政府要借錢搞基建。但要說明的是,由於政府本身是不創造價值的,所以它自身是沒錢的,只能透過稅收和發債去籌措資金,而不論是稅收還是發債,實際上都是擠佔了企業和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所以說,政府大搞基建,實際上擠佔了企業和個人的投資空間,並沒有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
第三,既然大搞基建存在弊端,為什麼還要搞呢?因為它提振經濟的效果比較快。但政府畢竟不是生產部門,它搞基建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便是效率低,比如鐵總的總資產高達7.7萬億元,但是過去兩年,它的稅後利潤都不到20億元。
第四,由於自身賺錢能力不高,政府大搞基金的後遺症,便是負債率高企,只能一直借錢過日子。這樣會讓大家對貨幣信用產生懷疑,加劇匯率貶值預期,而匯率貶值由容易帶來輸入性通脹。
第五,為應對匯率貶值預期和輸入性通脹,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利率,而政府大搞基建,本身也隱含著經濟下行的預期,而不管是提高利率還是經濟下行,都是不利於股市的,所以股市也下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