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神

    雖然身處在通訊行業很多年了,但畢竟接觸範圍有限,視野也有限,在這裡談下自己的看法。

    細數整個5G通訊行業,從去年6月份5G協議釋出之後,從上游的晶片廠商和儀表廠商,到下游的終端廠商,原來在2/3處於優勢的企業還想著如何繼續佔據更多市場份額,而處於弱勢的企業也都想著趁著這次移動通訊技術升級到5G的機會,重新拿回原本屬於自己份額,甚至來場行業內大洗牌也是不錯的想法。

    首先是無線通訊測試儀表商早早開始佈局,因為處於通訊行業的是最上游,產業鏈上其他廠家,包含基站和終端廠商的測試可能都要基於儀表廠商。3G時代的安捷倫8960,4G時代的R&S的CMW500都是明星產品中的明星。5G誰能最先推出優秀的產品誰就能主導這一時代。

    測試儀表廠商代表性的企業有是德科技、R&S、安立、思博倫、星河亮點。在這波5G基站搶灘過程中,是德科技一下扭轉4G時代的頹勢,反敗為勝,提前一年多就推出了5G測試儀表和遮蔽箱,最關鍵的是是德科技直接跟最大智慧機晶片商高通最早合作並調通5G的,無形地給是德科技做了一波廣告。

    其次是晶片廠商也算是上游環節,同樣競爭非常激烈,華為、高通、三星、Intel、MTK、紫光展訊都已經在2018年釋出或者在2019年釋出自己的5G套片。這些公司應該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華為和高通跑的最快且定位高階,高通在2018年底,已經發布第一代支援5G晶片是驍龍855和X50,第二代5G晶片應該是驍龍865和X55,華為則推出麒麟980和巴龍5000,但是巴龍5000又是包含多模的基帶晶片的,應該跟X55相當。

    第二類、三星和Intel,也是定位高階,但是有鎖定目標客戶。

    第三類、MTK和紫光展銳,完全定位低端,商用樣品江州區2019年底,搭載樣機上市會在2020年以後。

    再次,基站的競爭也是多家公司在較勁。傳統五大網路通訊裝置提供商佔據全球絕大部分裝置份額,包含華為(28%)、愛立信(27%)、諾基亞(23%)、中興(13%),最後是三星(3%)。5G這波競爭中,有兩個“驚喜”,首先華為當仁不讓衝的最快,基站比愛立信便宜一半,效能超越2-3倍,其次是在移動5G系統集採裡面看到了大唐的身影。

    再次,三大運營商紛紛開通試點城市進行5G實驗網實驗。這次5G網路實驗網建設和5G網路架構選擇上,中國電信還真沒給中國移動老大哥“留面”。中國電信已經明確表態:5G網路將優先選擇SA方案組網,透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和5G網路的協同。 而在中國電信2018年的5G白皮書中已體,中國電信將採用SA方案,實現真正的5G。

    中國移動在做實驗網測試的時候,對5G組網測試實行兩手抓的策略,對SA和NSA都有進行組網測試驗證。所以,中國移動初期會重點考慮NSA,以解決5G快速部署、初期覆蓋不完善、互操作頻繁等問題,同時也可以快速打響自己的5G品牌。

    中國聯通在各地組網測試5G的情況來看,全部都是按照NSA組網方面來進行,聯通也在很多場合說明要實現快速5G組網,以最快的速度在5G商用之後能迅速搶佔市場。不過以現在聯通4G網絡卡的“爛狀態”,可以預期未來5G網路也好不到哪兒去。

    最後是終端廠商無不卯足勁開始研發5G產品,包含筆者所在公司。5G終端產品形態很多,按照5G協議標準規範的三種應用場景,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手機和CPE/hotspot這樣的高頻寬高速率產品,另外一類就是運用於物聯網,車聯網等智慧硬體產品。由於5G協議Rel15僅僅完成了第一類產品協議標準定義,所以5G商用前期,手機會上市型號非常有限,主要5G應用還是基於CPE和hotspot,而因為價格問題和協議標準問題,物聯網和車聯網等智慧硬體的春天,也應該是在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2019年和2020年,5G的產品形態還是以手機和CPE/ hotspot等要求高速率的產品形態為主,但未來,還是以低延時,高準確率,大規模接入物聯網和車聯網的5G終端為主,畢竟萬物互聯不僅僅只有手機一個產品。

  • 2 # TJ養心

    暫且談三點:

    1、目前看5G的發展方向還是主要集中在無人車和影片方向,其它領域不會大變化。

    2、雖然工業網際網路的方向也很好,但這需要商業化的運作和傳統行業的配合。

    3、5G只是一個技術真正需要用它提高生產力,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3 # 小李股票交易模型

    5G的到來將會誕生哪些新生行業?哪些行業將會獲利?

    個人觀點,

    我想從5G的特點,會誕生的行業和哪些行業將會獲利三個方面來簡單說:

    第一,5G的特點

    5G網路,它的主要特點是速度快(增強移動寬頻),海量機器連線,高可靠低延時,理論描述: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舉例來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它的低延時,高可靠性還體現在外科醫生能利用5G網路可以操控48公里以外地區的機械臂進行手術並完成;自動駕駛汽車可以順利實現V2X(車對外界的資訊交換),並對突發情況隨機應變; VR會議或VR遊戲全程清晰流暢,萬物互聯,很多的應用由於5G網路的這些特點能更加方便快捷的為人類服務,5G網路的技術原理這裡就不描述了,

    第二,會誕生的行業

    每一代通訊技術的變化都是一次人類的巨大進步,同時也帶來一個產業的變革,隨著5G技術的誕生,用智慧終端分享3D立體影像、3D高畫質遊戲以及畫質超過全高畫質4倍-8倍的超高畫質(UHD)影像正向我們走來,萬物互聯及AI應用為主要代表的是,高畫質影片,AR/VR,車聯網,自動駕駛,遠端醫療,遠端教育,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零售等,以及由5G特點(速度快,連線多,更穩定)所突破瓶頸帶來的行業.

    第三,哪些行業將會獲利

    首選我想說,未來的行業如果要有巨大發展空間(業績獲利),必須要以人類社會對它的巨大需求為基礎,而5G網路下誕生的新生行業就符合,4G曾經給美國帶來飛躍發展,現在4G網路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5G將接替並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人類是大勢所趨,而5G誕生下的新生行業在大趨勢下將是受益的,主要受益的是5G基礎設施供應服務商,其次是和人類聯絡緊密的萬物互聯及AI應用,如車聯網,智慧家居,高畫質影片及AR/VR等,尤其是受益行業的龍頭企業,隨行業發展將獲取豐厚利潤.

    這就是我對5G及誕生新生行業和行業獲利的觀點。

  • 4 # IT老菜鳥

    我暈,怎麼一票財經領域和情感領域的作者回答這麼專業的問題…5G將誕生什麼行業,這個不好說。但是5G肯定會促進傳統行業實現產業升級,讓很多傳統行業從業者面臨轉型,讓很多朋友有機會切入傳統行業並獲利,這個是肯定的

    這個還是要從To B和To C兩方面來看看這個問題答案,同時還要基於5G相對4G的本質上的提升來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麼5G和4G有什麼不同?5G和4G本質上的差異,我理解存在如下幾點:

    首先,在頻寬上,5G相對4G有一個數量級的提升。頻寬的提升在網際網路意味著會有更多大頻寬的應用在可以在手機上支援,如果資費降低,那麼對於網際網路的大頻寬應用還是有促進的。

    而5G的大頻寬對商業使用者的促進更為顯著,對於醫療金融這種需要短時大頻寬資料傳輸(如影片或者高畫質照片)的應用,4G時候的傳輸瓶頸幾乎完全不存在

    其次,5G基於邊緣資料中心等技術,可以提供時延更低的網路。這個特點大家要注意,並不是針對所有的5G使用者都可以提供低時延的網路,這主要是針對商業特定使用者,5G可以提供低時延的傳輸。例如園區自動駕駛的汽車,或者醫療專網的緊急救護系統等等

    目前已經有的5G商用場景,影片直播等等場景,我覺得只是打了一個低時延應用的幌子。倒是最近幾次5G遠端外科手術和手術指導,的確是低時延商用的好例子,這就是低時延在醫療行業的剛需

    5G還有一個特點是,相對4G所有應用和使用者共享上網管道,5G在無線側首次實現了網路分片和高質量管道資源獨享。很多朋友對於5G只理解為頻寬和時延上的最佳化,其實網路分片對5G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變革,網路分片可以保證某些流量單獨傳輸,不和普通手機上網流量共享

    過去很多企業的業務必須要租用運營商專網,不能在5G網路上傳輸,就是因為4G網路管道是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共享的。如果企業使用4G接入企業專網,企業的網路質量根本無法保證,而5G的專網分片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瞭解了這3個5G不同於4G最重要的特點,我們看看5G可能會帶來哪些新行業機會,會讓哪些行業獲利

    頻寬的提升,在普通消費者行業會帶來新場景的商用,主要是VR相關的行業,以及基於雲的遊戲相關的行業。因為頻寬足夠大,VR基於5G大頻寬在移動互聯迎來了機會,遊戲資料也不必存在本機,可以全部基於雲來傳輸,終端將越來越輕量化

    基於5G的管道分片和高頻寬,全行業現有的企業網路承載都會有一個顛覆。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會選擇透過5G網路接入企業資料中心,專用的5G分片將用於商業直播(例如英國5G第一次商用案例)、醫療專網,應急專網、金融專網等等。政府、交通、金融、教育、OTT、衛生全行業都可以基於5G實現天翻地覆的改變

    5G的低時延的特性,直接和工業4.0有關,也和中國製造2025緊密相關。工業製造的控制訊號傳輸需要低時延和高可靠的的傳輸,同時需要不依賴固定網路。5G恰好提供了這麼一個承載,因此基於5G,全行業的工業生產都會更加像自動化和智慧化轉型

    這就是為何美國那麼著急中國5G的原因,5G對全行業都有促進,會帶來智慧化製造、遠端互聯等技術的顛覆性變革,圍繞工業的變革也會衍生出很多新興產業,大大提升全行業工業生產力。所以美國必須打擊中國的5G,延緩中國製造2025的腳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雅思3分如何能提高到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