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愛琴營養師
-
2 #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澱粉可以在高溫下水解,轉化成麥芽糖。最常見的現象就是烤熟的紅薯表面發粘,俗稱“淌油了”。其實流出的並非是油,而是水和麥芽糖的混合物。這也是判斷一個烤地瓜口感及成熟與否的主要感官指標。工業上,常把玉米麵或大米麵等富含澱粉類的物質,加上澱粉酶熬製糖稀。糖稀是一種糖,也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澱粉的糖化,指的是澱粉加水分解成甜味產物的過程,是澱粉糖品製造過程的主要過程,也是食品發酵過程中許多中間產物的主要過程,是輔料的糊化醪和麥芽中澱粉受到麥芽中澱粉酶的分解,形成低聚糊精和以麥芽糖為主的可發酵性糖的全過程。
澱粉糖化的要求: 糖化時,澱粉受到麥芽中澱粉酶的催化水解,液化和糖化同時進行
而這一過程,也可以在高壓鍋中緩慢地進行,形成澱粉的水解物及少量的麥芽糖。當這種水解物遇上唾液時,可以迅速地轉化成麥芽糖。
事實上,已有糖尿病的患者,是不能喝玉米粥、大米粥的,這兩者的升糖指數都在70以上,其中“玉米片”粥的升糖指數最高,可達80以上,是必須要絕對禁止的。
預防糖尿病的一大法寶是飲食的多元化,粥中可以加燕麥片,小米,紅小豆黑豆等多種粗糧,由於它們需要的消化時間不同,因此胃排空及吸收的時間也呈梯次排列,這樣就避免了糖類物質吸收的時間過於集中,胰島素也可以比較容易地控制血糖。
其實,如果攝入的卡路里太高,無論怎樣把吸收的時間拉長,單位時間內吸收的葡萄糖還是較高的,這就給胰腺造成了負擔。在自助餐廳,如果一次吃進去大量的肥甘甜膩,胰腺由於分泌的消化液太多,無法及時排出的消化液甚至可以把胰腺自己消化掉,形成急性胰腺炎。
因此不要把粥煮的太粘,也不要把粥做的太單一,更不要吃的太飽,飯菜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要科學,過猶不及。
最後一起來欣賞一下麥芽糖,它們大多是由玉米澱粉熬製的。澱粉其實也是一種糖,它是一種多糖,總之,也是人體可吸收利用的一種糖類。它富含在玉米,大米,紅薯之中。
-
3 # 綜合內科張醫生
不得不說,這腦洞開得好,提問者大概是覺得用電壓力鍋煮的飯太爛,消化吸收起來太容易,對餐後血糖的影響比較明顯吧;這想法沒錯,但問題卻有些片面了,畢竟食物的烹飪效果取決於患者本人,即使我們選擇了傳統的煮飯方式,但如果煮的太久,對血糖的影響也並不會小;
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電壓力鍋都是可以定時的,甚至連溫度也可以調節,無論我們想把飯煮到什麼程度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到,所以,不要把重點放在烹飪工具上,真正需要在意的是具體的烹飪和食用方法;
像大米和小米這些顆粒性食物,煮熟即可,最好能在嚼起來的時候有些許的勁道感,而不要"入口即化";因為米飯煮的越久越爛,糊化程度也就越高,消化起來也就越簡單迅速,對血糖水平的影響也就越大;
另外,都說吃飯要趁熱,但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這話就不太適用了,剛盛出來的飯,熱氣騰騰的時候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換句話說,食物的升糖指數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剛出鍋的飯先晾一晾最好!
-
4 # 五味凡間
您這個想法雖然有些道理的,但是也不能把元兇歸結於電壓力鍋,電壓力鍋只是一個烹調工具,它是由人來控制和操縱的。說你的想法有點道理,那是因為電壓力鍋煮的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要比普通煮飯方式煮出來的血糖上升快,當然了,那是要看糊化的程度和煮的黏稠軟爛程度來說的。
我們大都做過沒有用電壓力鍋而煮的飯,我們撇開糖尿病主食可以多樣化以及其他因素不說,就來說說傳統的煮飯和電壓力鍋煮飯的原理,到底哪個吃後血糖上升速度快?
我們說了,影響血糖上升速度快慢首先和食物的GI指數,含糖量以及烹調方法都有關。
一、都是大米,食物沒有變,那GI指數和含糖量不變
二、看看烹調方法會不會影響到食物入血的速度。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不用電壓力鍋煮飯時,用的時間都較長,如果時間短的話,煮出來的飯黏性度較低。也就是說澱粉糊化不夠充分,那也就是說,食物進入胃內吸收入血慢,而現在用的電壓力鍋,它是採用了壓力鍋和電飯鍋相結合的優點,更安全與快捷,給工作族,時間緊的人群節省了有效的時間。當然了,因為大米在蒸煮的過程當中糊化徹底,所以煮出來的飯黏度較高,喝起來口感不錯,易於消化進入胃內吸收入血的速度也相應提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壓力鍋煮出來的飯確實要比普通,傳統煮法吸收快,入血速度快。
問題來了,其實有問題的不是電壓力鍋的問題,而是你選擇的烹調工具的問題。
1、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你可以不用電壓力鍋煮飯。
2、即便是糖尿病喝飯,用傳統的煮法操作,我們也不建議把稀飯煮的很爛,熟就可以了,如果煮的很黏稠,一樣也是加快了升糖速度。
3、針對糖尿病人喝飯,除了不能煮的太粘稠以外,還要注意新增其他五穀類,比如豆類、燕麥、糙米類,以及配合蔬菜等一起吃,對控制血糖才有利。
所以說,科技在進步,不能把元兇歸結於電壓力鍋,你可以不用啊,我現在煮飯也還是傳統的用法,從來都不使用電壓力鍋來煮飯。
-
5 # 營養百事通
用電壓力鍋煮飯不是糖尿病高發的元兇。實際上大量吃白色主食(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白麵包),蛋白質和蔬菜吃的過少,才容易患糖尿病。用電壓力鍋煮雜糧飯反而是健康的烹調方式。
以前做米飯先把大米煮半熟、撈出米再蒸熟的做法,的確能減慢一點米飯的血糖反應速度,但作用有限,依然改變不了大量吃白色主食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有相關研究發現,吃白米飯最多的人比吃白米飯最少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78%。
以前糖尿病發病率低和吃全穀物有關。歷史上,生活在江浙地區的人主食以糙米為主,北方人主食以小米為主,而白米飯做主食才不過100年左右的歷史。每家真正能將白米飯作為一日三餐主食,是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表明,現在膳食模式轉為低膳食纖維高脂,不同於中國傳統飲食模式,是華人群糖尿病危險因素。當然,運動、飲酒、肥胖、生命早期營養不良等也與糖尿病發病率有關,但飲食因素是獨立於BMI,對糖尿病發生髮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1981年到2010年的30年間,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17倍,迄今為止,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1億多,成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為了每個人的健康,每個家庭、每個飯店、食堂和餐飲機構都有責任從主食開始做改變,全力推廣雜糧雜豆飯、雜糧饅頭、雜糧麵條等雜糧作為主要主食。
作者簡介:孫玉紅 註冊營養技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5期學員
-
6 # 註冊營養師姜丹
相同的大米,不同的方法做出的米飯,升糖指數很可能就不一樣,所以有的適合糖尿病人吃有的就不適合,這確實是存在的。但要說這是導致糖尿病高發的元兇,就有點誇張了。
食物在消化系統內的消化吸收過程,是將食物先分散,再將大分子鏈打碎至小分子的水平,才能吸收。所以食品加工過程,對於澱粉來說,分子鏈溶脹的越厲害,越容易被消化成葡萄糖,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就越快。
長期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對於患糖尿病的影響,雖不能說這是患病的元兇,但一定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我們以大米為例,生大米、大米飯、大米粥這個順序,消化的速度越往後越快,越是後者吃完後人的血糖越高;還有玉米的例子,大碴子粥、小碴子粥、玉米麵粥,越往後越不建議血糖高的人吃。
與直接蒸熟的米飯相比,用壓力鍋煮的飯更軟,升糖指數稍高點,但是也高不到哪裡去。除非用複雜的工藝,將大米轉變成抗性澱粉,才會顯著的降低大米飯的升糖指數。
高壓鍋煮飯跟蒸米飯的差別,對升糖指數的影響,趕不上全穀物和精白米的差別大。所以,與其捉摸家裡怎麼做米飯的手法,不如更換一下做米飯的材料,多用全穀物才是正解。
現在家庭都用電飯壓力鍋煮飯,方便快捷,但同時在以米飯為主食的區域,糖尿病人也高發。以前煮米飯,先是將大米浸泡一小時,然後放鍋內煮至泛米花,撈出米粒置飯甄內蒸熟。這種工藝做的飯粒粒鬆散不黏,估計餐後升糖指數比電飯鍋做的飯慢。所以,我認為米飯要用傳統方式來做更有利健康。
回覆列表
您這個想法雖然有些道理的,但是也不能把元兇歸結於電壓力鍋,電壓力鍋只是一個烹調工具,它是由人來控制和操縱的。說你的想法有點道理,那是因為電壓力鍋煮的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要比普通煮飯方式煮出來的血糖上升快,當然了,那是要看糊化的程度和煮的黏稠軟爛程度來說的。
我們大都做過沒有用電壓力鍋而煮的飯,我們撇開糖尿病主食可以多樣化以及其他因素不說,就來說說傳統的煮飯和電壓力鍋煮飯的原理,到底哪個吃後血糖上升速度快?
我們說了,影響血糖上升速度快慢首先和食物的GI指數,含糖量以及烹調方法都有關。
一、都是大米,食物沒有變,那GI指數和含糖量不變
二、看看烹調方法會不會影響到食物入血的速度。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不用電壓力鍋煮飯時,用的時間都較長,如果時間短的話,煮出來的飯黏性度較低。也就是說澱粉糊化不夠充分,那也就是說,食物進入胃內吸收入血慢,而現在用的電壓力鍋,它是採用了壓力鍋和電飯鍋相結合的優點,更安全與快捷,給工作族,時間緊的人群節省了有效的時間。當然了,因為大米在蒸煮的過程當中糊化徹底,所以煮出來的飯黏度較高,喝起來口感不錯,易於消化進入胃內吸收入血的速度也相應提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壓力鍋煮出來的飯確實要比普通,傳統煮法吸收快,入血速度快。
問題來了,其實有問題的不是電壓力鍋的問題,而是你選擇的烹調工具的問題。
1、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你可以不用電壓力鍋煮飯。
2、即便是糖尿病喝飯,用傳統的煮法操作,我們也不建議把稀飯煮的很爛,熟就可以了,如果煮的很黏稠,一樣也是加快了升糖速度。
3、針對糖尿病人喝飯,除了不能煮的太粘稠以外,還要注意新增其他五穀類,比如豆類、燕麥、糙米類,以及配合蔬菜等一起吃,對控制血糖才有利。
所以說,科技在進步,不能把元兇歸結於電壓力鍋,你可以不用啊,我現在煮飯也還是傳統的用法,從來都不使用電壓力鍋來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