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月28日,幾名18級北京大學專碩學生給校長林建華寫的《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文章在網路刷屏。文內寫道,從7月26日下午起,一個令人不安的訊息在18級專碩生間發酵:26日上午學校召開各院系會議說明,因宿舍資源緊張,至少有45%的新生將無法入住北京大學萬柳公寓,且學校未提供其他安排,由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問題;而那可以擁有宿舍的55%的“幸運兒”,則將利用“聽天由命”的抽籤方式決定。
10
回覆列表
  • 1 # 大漢王佐曹孟德

    其實除了法碩,北大早就不給專碩提供住宿了,專碩本來課程就少、以實習找工作為主,學校這麼做也算與國際接軌,不只是北大,復旦專碩明年開始也不提供住宿,以後名校專碩真是讀不起了,學費貴,還得自己租房、在北上拿個頂級名校的專碩學位花費30萬起步,但是即便如此,北大復旦的碩士也會依舊火爆,你信不信。因為讀出復旦的金融專碩,你花30萬可能只是以後一年的收入,而你還早畢業一年呢。學校知道你怎麼算賬,所以就是吃定你了。

  • 2 # 文歌174402537

    謝謝你的邀請!說實話我連大學的門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你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真的很茫然!其實,我只有高中文化,我也幻想過讀大學,算了!別談大學這個詞了。我對這個問題實在沒什麼看法,不好意思啊!如果實在要談,我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惡意揣測一下校方的目的。

    我看過不少新聞,具體內容不記得,多少還能留下些印象,再說,我也是讀過書的雖然沒有上過大學,但是高中學校的收費有一些收費專案還是記憶深刻的!綜觀多年的經驗,學生佔不到學校絲毫便宜,學校又不是生產單位,是教育單位,天然就是佔學生便宜的,如果學生佔了學校的便宜,學校會加倍從你的父母身上拿回來,如果你是孤兒,學校佔不到便宜,這不是有國家嘛!佔國家的便宜也是一樣的!而且孤兒佔學校的便宜也是有限制的,很多都是老師心好,私人補貼一點。

    學生佔不到學校便宜,學校天然佔學生便宜,這是我的經驗總結。我不是在胡說,大家都不是傻子,基本上都是讀過書的或者有孩子在讀書的。我九三年讀的高中,我們那時的學費第一個學期好像是800多塊,具體多少記不清了,這個學費指的是學生的繳費總額,這裡麵包括很多收費專案,例如:學費、書本費、水電費 、建校費、伙食費、學雜費等等。這裡面,建校費也是個收費大專案,我真的不記得每期交了多少錢?只有一個大概數,100元到300元之間,那時候全校2000多人,大家看看,學校僅僅這一項收費得多少錢啊?每一個地方政府在建學校時,總是說國家教育部門撥款多少錢建學校,一句話都沒有提到學生的家長們,我們的老百姓!難道他們不知道建學校的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學生家長的錢?等學校建好了,學校樓變得更高大更漂亮了,建校費收得更高了,其他費用也提高了!你以為學校領導的車是誰在付錢?所以,我在這裡說學生佔不了學校便宜,學校天然佔學生的便宜!

  • 3 # 陝西女神

    招生簡章和錄取通知書上是怎麼寫的就應該怎麼執行!誰也不會有異議!作為即將進北大讀研的學生們不會無理取鬧的!作為最高學府的北大,更不應該無誠信而言!這樣會讓全社會人對北大失望的!

  • 4 # 首都父母學堂

    1.在北大讀專碩要花二十萬?

    前幾天,幾名北大專業碩士新生在網上發文《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文章稱北大今年只有55%的專碩新生透過抽籤在學校住宿,而其他45%的學生只能自行解決住宿問題。

    有學生提出質疑:

    一是當宿舍不夠用時,學校為何拖拉至今,甚至推諉各院系自行解決;

    二是今年專碩宿舍是否減去了一半的名額,消失的那一半宿舍去哪了;

    三是專碩也是學生,為何待遇如此涼薄。

    學生希望,學校要考慮學生特點和經濟條件,儘量為學生安排宿舍,如果不行則提供租房時的協助和合理的經濟補助。

    北京大學公寓服務中心對此迴應稱,《北京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第六條“住宿安排”中已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和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學術型研究生,學校不安排住宿”。不過考慮到同學們的實際生活情況,學校迴應,會協調住宿事宜。

    其實事情是這樣,北大校內招生簡章寫的不提供住宿,但是院系招生寫的是提供住宿的,而且歷年都提供,學校也是那樣寫,並且當時承諾也是提供,錄取通知書也發了行李籤,並說入住萬柳。是馬上快開學,學校又說有一半人沒地方抽籤住才有了這事。

    這個事件引起大家熱議的無非兩點:

    一是北大這樣的名校竟然連住宿都不給學生提供;

    二是北京大學生消費是真的高,念幾年書,二十萬就沒了?

    其實不給專碩學生提供住宿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如果你考研究生,報考的是專業碩士,你會發現很多學校的招生簡章都會寫“專業碩士不提供住宿”字樣。其實專業碩士歷來和學術碩士就有很大差別,不僅住宿成問題,就連學費和生活費都要比學術碩士高出一大截。

    但是在北京念幾年書,二十萬就沒了,許多人看了可能不會相信,“研究生充其量最多也就唸三年,二十萬?嚇唬人呢吧。”我一開始聽到感覺也很詫異,不過後來經我一算,二十萬或許只夠交學費、住宿費和吃飯了。

    2.在京唸書三年,花銷至少10萬

    就拿北京大學心理學專碩舉例,我們來算一下上文中學生們會花到的錢,

    北大心理學專碩三年的學費一共是7.8萬,住宿費按最高標準算一年是1020元;餐飲的話,北大刷學生卡的價錢,早餐一般是2塊,午飯和晚飯算每頓都吃一葷一素(葷菜6塊,素菜3.5塊),三餐加起來一共是21塊錢。

    每年除去三個月的寒暑假,除去其餘的生活開支,那麼三年下來,一個專碩住校生總共花的錢就是:

    住校生三年總費用=78000+1020×3+21×(365-90)×3+300×9×3+200×9×3+300×9×3=98385元

    即約等於9.8萬元。

    住校生的價錢是這樣,那麼非住校生呢?我在租房軟體上搜了一下,北大附近的房子,月租通常都是在1700元上下浮動,有個別800左右的,但那是上下鋪的形式,而且很少。

    假設這些學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學校解決,再假設他們租到了1300元月租的房子,刨去其他開支和寒暑假的時間,三年後,他們總共消費是多少呢:

    非住校生三年總費用=78000+1300×9×3+21×(365-90)×3=130425元

    即約為13萬元。

    看了北大學生三年的費用,我再給大家算一下二三線城市學生的費用開支。

    拿瀋陽的大學舉例子,據悉瀋陽師範大學專碩每學年的學費在8000左右,住宿費最貴每學年1200元(如果不住校,在學校附近整租一套房子,每月房租大概是1200元。)

    早餐3元,午餐和晚餐每頓10元左右,他們三年的費用總共就是:

    沈師住校專碩學生三年費用=8000×3+1200×3+23×(365-90)×3=46575元

    即約為4.7萬元。

    沈師非住校專碩學生三年費用=8000×3+1200×9×3+23×(365-90)×3=75375元

    即約為7.5萬元。

    我的演算法有些絕對化,用的是最低標準算的。不過學生們總不能每天只在學校吃吧,他們也總不能都那麼幸運找到1300元或更低的房子了吧,因此,我上面算的數字可以說已經是最低消費額了。

    北京和瀋陽的這個對比確實很明顯,僅僅是學習、吃飯和住宿,在北京待三年就要花費至少10萬元,而在相對於小一點的城市,消費可能僅僅是北京的一半。

    3.在北上廣這些地方上大學,消費投入其實很大

    之前網上有人對北上廣大學生們每月的生活費情況做了一個街頭訪問,具體問題是:

    每月大概花多少錢?

    會用在哪?

    同學們的回答多數是:

    每月一兩千(平均值);

    買書、聚餐、看電影、買化妝品;

    下面是訪問的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看了這個影片,我好奇詢問了一名北大深圳校區在讀的研二學生,他的回答和上面那些同學回答的基本一致,除去每月學校發的補貼,自己每月淨花銷大概是2千元,他是學碩,因此在住宿費和學費上可能比其他本科生和專碩學生還會好一點。

    據說清華的學生有一門必修課是要學會游泳,如果學不會就無法畢業,為此不少不會游泳的同學都紛紛報了游泳班學游泳課程,唉,又花了一筆錢啊。

    進了大城市,出行貴、吃飯貴、住宿貴;進了好大學,為了完成學業要花錢、為了聽一節好的網課要花錢、為了和身邊同學有共同話題還是要花錢(花錢出入各種音樂節演唱會、參加各種活動啥的)。

    這年頭真的是,父母沒有好的條件是養不起孩子的,因此想度過一個清貧的大學,那也是很難的。孩子可以打工,可以做兼職,但是該花費的地方其實一樣也少不了。

    專碩本來已經安排在校外的北大萬柳公寓了,現在連這個公寓的入住資格都要搖號獲取,而作為校方的北京大學更是不提前告知學生,在開學前夕才說,也難怪學生和家長們著急了。居住在校外成本高還是其次,孩子們的安全恐怕才真正是家長們著急的吧?我們也期待校方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至於開頭文章所說的,在北大上學要花20萬,乍一聽確實嚇人,但是看了其他地區其他學校學生的花費,也就不覺得貴了。求知的道路,果然是越往高處走,付出的也就越大。

    雖然,社會很殘酷,我們都很清楚,當這些專業碩士畢業的時候,僅靠工資,可能遠不止一年半載去平衡這些巨大的投入。但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孩子,求知的道路永無止境,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這些投入都可以忽略不計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綠化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