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偉2361
-
2 # 楓哥給你講
我做培訓教育很多年了。
教育問題:
1.隔代教育,很多爸爸媽媽沒時間帶孩子,就由爺爺奶奶等帶,再我接觸的成千上萬孩子中,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和爸媽帶出來的孩子性格完全不一樣。
2.隨大眾跟風
什麼火學什麼,還要跟其他孩子做比較,然而卻忘了這是不是孩子喜歡的,跟自己孩子的特長,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不足,現代家長很喜歡用自己孩子的不足去對比其他孩子的特長,這樣很打擊孩子,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命不該此
3.太多的鼓勵試教育
鼓勵教育當然好,但不要太過,不然會造成現在很多大學生經不起折騰和失敗,一點小事就要自殺什麼的。
-
3 # 07605527698
本人不是搞教育的,但身邊有很多搞教育的人,和成功的孩子,我今天想談論孩子的教育,相互學習,探討。
首先我的觀點是:孩子首先要身體健康!心裡健康!每個孩子都要有好的身體,健健康康。心裡健康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好的心裡,上再好的大學都沒用。比如,有很多大案,作案人大都不願與別人交流,性格古怪,心胸狹隘,遇到一點小事,都會無限放大,都會把別人往壞了想,所以要讓孩子多運動,多接觸朋友,內向的,可以學點動的,音樂,唱歌,跳舞等。外向好動的,可以學點靜的,書法,繪畫等。父母是最好最好的老師,父母的點點滴滴會直接影響孩子。其次,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知道對錯,要讓他改正,要給他講道理,絕對不能要什麼就給什麼,非常重要,如果習慣了,他就有不勞而獲的思想,要讓他獨立做事情,上學書包自己背,在學校掃地,擺桌子,提水都自己做,父母可以看,絕對不幫。想要學習好,習慣特別特別重要,上小學就讓他養成做完作業,再看一會,或者預習,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這點養成了,習慣就形成了,習慣好了,你就笑著看他上初中,高中,然後考好的大學,留學,別人會說你們的孩子真聰明,真省心,其實都是好的習慣養成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高智商的孩子有,能不能達到千萬分之一,難說。
-
4 # 侯媽家庭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培育了一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已超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全華人民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這是中國目前教育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1.應試教育制度下,一切看分數,看升學率,而忽視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要性,雖然素質教育呼籲多年,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案去執行2.老師家教問題嚴重,家教問題現在是全國性的問題,家教造成家庭負擔過重,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業負擔重3.教師工資低,社會地位低下,優秀人才不願意做老師,造成教師隊伍素質低,不利於培養下一代4.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農村和城市教育不公平,江蘇、安徽、河南等教育大省和北京、上海等直轄市在高考上的不公平,北京、上海等直轄市學生上重點大學比其他省份要容易很多5.教育產業化問題,雖然我們是九年義務教育,可是現在教育已經成為一門產業,西部地區,農村許多學生上不起大學;在城市有高額的擇校和學區房,還有大量的校外輔導班,家庭狀況好壞決定孩子能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
5 # aswqerfd
當學校老師成為經常被敲詐勒索的物件,家長們放心,你家孩子等待的是社會的嚴懲,校鬧不治,何談尊師重教,更別說教育強國啦!
-
6 # 喜205409161
"現在的教育有哪些問題"?既然是要說問題,我們再不敘成績。
一,關於幼兒園教育的問題。
(一),幼兒園只求數量不講質量安全,主要是對幼兒園設施條件地理位置的稽核與亂象。
( 二)幼兒教育的園長與教師嚴重失控,亂象橫行。大多數不具備應有的資格條件,甚至東拼西湊,嚴重脫離幼兒園管理與教育的規則。
( 三)城區幼兒園所謂的公立辦園形成"一票難求"模式,迫於壓力要有雄厚的勢力背景才能入園(願)而私立幼兒園師資不達標,條件不合格,收費不明朗。
(四)鄉村幼兒園基本上只維持規模較大的鎮中心幼兒教育,其它村社所設立的幼兒班只是以一年級模式或學前班形式應付,粗放式教學
二,小學教育。
(一)鄉村小學教育的現壯危機堪憂,基本執行鄉中心小學教育模式,鄉下村莊的五年制小學無法維持運轉,學生嚴重缺少,年級斷檔教師超編而不能離崗,特別是山區小學"撤併"不能,"開門"無人。
(二丿誠區小學"人滿為患",管理失衡。教學節奏"快攻"而忙亂應付。基本上以家庭輔導,特殊輔導為模式
三,中學教育。
(一)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嚴重流失,輟學打工。從政府部門至學校家庭,人們對義務教育的職責不明,義務不清。特別又是一種"讀書無用"思潮"漫無目的"盛行,初三隻教"優秀生",高三隻教"重點班"。
(二)初中教育只是"應試教育"的應急預測者,而高中教育更是輸送上大學的"佼佼者",大多數初高中學生失去"全衡關注",指導培訓也是缺乏宏觀調控,因人而為。
-
7 # 青歌團隊
1、以分數論“英雄”重考試分數輕學習能力許多家教最明顯誤區之一,是把分數當成智力發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當成孩子學習能力強弱的尺度。分數與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數只反映智力水平一部分。分數與學習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隻抓分數不發展能力所致。許多家長只要求孩子從小拿高分,確忽視思維能力培養,猶如捨本逐末,致使學習沒有後勁。許多孩子小學成績優秀,越到高年級,成績越差,就是學習能力缺乏培養的結果。
2、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現在有一些有知識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輔導過於包辦,當孩子學習稍微遇到一些困難就幫助解決,無形中讓孩子在學習上依賴父母,往往不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能力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指導孩子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最終放開手,不是為了揹著孩子一輩子。孩子對家長輔導越依賴,學習到高階段就越吃力。家長到孩子學習應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孩子自學能力與獨立鑽研的精神。
3、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現在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視,對孩子身體健康卻關注過度,家長對心裡知識一無所知,無法瞭解孩子心理需要,對孩子的心理隱患也不知如何預防、消除。而許多科學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大中小學生患心理健康問題佔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發展關鍵時期一是兒童時期,二是青春期。在兒童期,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如何,對孩子的心理早期培養有重要意義。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幫孩子處理好一系列衝突,最容易使孩子發生各種心理障礙,這些應引起父母高度重視。
回覆列表
教育界問題很多。
教育界必須改革開放,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界被僵化的陳舊理念和既得利益者控制,誤人子弟。中小學教學需要改革開放,幫助學生形成智慧學習習慣,擯棄記憶學習習慣,推動素質教育。
中小學教學改革,雙向選擇,想跟誰學就跟誰學。中小學教學必須改革開放,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小學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驚人的變化和進步,唯獨中小學的教學模式似一潭死水,顯然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很多人抱怨中小學學生是“勞動模範”,超時工作 沒有節假日;睡眠不足,近視率居高不下;書沒讀多少,身體卻弱不禁風。授課老師認為一撥不如一撥,“你們是我教的最差的一屆。”學生苦水一肚子,“吃奶的力都用上了,怎麼還說我不努力呢?”家長心急如焚,求爺爺告奶奶,“為了你的學習,操碎了心。”學生累,老師累,家長累,這說明了什麼?
中小學能不能雙向選擇,學生自主選擇老師,願意跟誰學就跟誰學。老師雙向選擇可能性不大,因為有義務教育法。在中小學中引進競爭機制會怎樣呢?適度競爭會提高效率,各行各業如此,中小學教學亦如此。據統計,目前有數萬名中小學生選擇了體制外學習,他們不參加中高考,不參加中小學的考試,結果如何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總歸是一個選擇吧。曾經有人邀請我去體制外的“私塾”授課,被我拒絕,理由是不認可不參加中高考的觀點。我認為可以不必每天去學校上學,但考試必須參加,這是社會層面的競爭,結果被社會記錄並承認。
我傾向每位學生都參加中高考,這是難得的人生經歷,不可或缺。我的一位學生參加了高考(我要求他),在國內一流大學讀了兩年,帶著學分在美國的大學再讀兩年,畢業後立刻被美國LinkedIn公司(現為微軟)錄用,在矽谷。他比較成功,心想事成,為他驕傲。我的一個小學生,不是每天上學,最少的一學期上學天數是19天(老師的統計),別人上學時,他去了遊樂場、游泳池、圖書館……很“悠閒”,但期中期末考試都去,各科都在90分以上,數學幾乎都是滿分。今年上初中(北京一流的“附中”),分班考試成績很好,進了所謂的好班(科技班),數學提優“混進”了A班(年級前30名)。我在想:是他的小夥伴“讓著他”,還是我的教學新法效率高。段子:“豬八戒成佛是因為跟對了人。”
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和手法說是數百年前的模式不為過(可以考證),特別是所謂奧數的教法不倫不類,搞得小學生神魂顛倒,痛苦不堪,家長談“奧”色變,社會驚慌失措,大喊取消。一件簡單的事情人為複雜化了,是故弄玄虛“撈錢”,還是另有所圖,不得而知。奧數是數學的初級部分,初一初二數學提優課中隨處可見。授課老師試圖用“生活類語言”替代“數學語言”講解數學問題,如同用中文教英語,結果能好嗎?我們二十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得出結論:授課“語言”的偏差導致學生思維混亂,學習效率低下,形成記憶學習的習慣(記題型)。記憶學習具有“封閉性”,後患無窮,想想華人為什麼鮮有獲得諾貝爾獎?
我們主張小學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智慧學習”的習慣(先入為主,尤為重要)。智慧學習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愉悅性,有利於今後的創新。偉人說“從娃娃抓起”,那中小學教學改革就從小學開始吧。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俊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