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東漢末年,王室傾頹,中央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地方則有群豪並立,割據一方。當此之時,黃巾軍從濱海地域起兵而迅速席捲天下,極大地動搖了東漢帝國最後的統治基礎。有歷史學家認為,黃巾軍起義摧毀了東漢帝國最後的活力,使東漢王朝變成了一具殭屍。

    有歷史學家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這場席捲天下的起義運動中,居然沒有一個起義軍領袖稱帝稱王。黃巾軍的領袖“三張”即張角、張寶、張梁只是自號天公將軍、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張角去世後,占主導地位的黃巾軍失敗瓦解,各地的黃巾軍失去了統一領導,卻仍然前仆後繼地戰鬥,沒有一支軍隊首領稱王稱帝。

    黃巾起義形勢圖

    對於這一奇怪現象,外國學者的觀察非常敏銳。法國漢學家認為,黃巾起義的領袖們的終極目的並不是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或帝國,而是想要改變朝代和宇宙的迴圈,這是非常正確的結論,直接指向了黃巾軍的思想信仰根源——道教太平道。

    東漢中期以後,中國政治的中上層逐漸開始盛行黃老道教信仰。黃老道教尊崇黃帝和老子,發展出了一套歷數變更和宇宙迴圈說,認為東漢即將迎來天地毀壞的終末時代,漢家應當更改天命,否則必然會迎來終末之災。最初黃老道教較為溫和,希望漢朝皇帝能夠自行更改天命,這種思想還得到了當時幾位皇帝的認可。

    黃巾起義連環畫

    黃老道教為漢朝皇帝打算的溫和主張並沒有能夠奏效,於是才轉向了暴力手段,這就是黃巾軍起義的根源。黃巾軍相信天師(天地使者)將下降傳道救民,幫助漢家更改天命以躲避終末之災,這是黃巾軍起義的目的,故而在黃巾軍的起義運動中從沒有人稱王稱帝——他們並不是為了稱王稱帝而起義,而是希望迎來天地使者,實現拯救。

    曹操像

    黃巾軍運動後期,各地起義軍群龍無首,在軍閥包圍中艱難作戰。不僅如此,他們對於誰是所謂天地使者,能夠代表“黃德”的天運一直沒能達成共識,這也決定了黃巾軍最後被分化和消滅。但是有三十萬人的黃巾軍大軍選擇了同樣信仰道教的曹操,被改編為曹操的青州兵。而當曹操去世之後,他們認為大勢已去,天下將打亂,於是都鳴鼓而去,黃巾軍最後也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姜生:《曹操與原始道教》

  • 2 # 劉一千五

    時間太短了,還沒有來得及考慮這件事就被鎮壓,分化,瓦解了。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兩漢餘烈,根基不淺,一時的暴政引起的動亂,還是可以鎮壓的,也可是,魚上砧板還得蹦噠幾下,何況一個王朝。

    東漢末的張角,張寶只稱將軍,在歷次農民起義中很特殊。不信翻翻歷史就知道了。

  • 3 # 冷清先生

    【黃巾軍倡導的理想社會不存在,政教合一的治理體系是歷史倒退。】

    【序言】

    黃巾軍中為什麼沒有人稱王稱帝?其實很簡單,張角要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社會,而不是世俗的國家,他的口號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政教合一”的國家當然沒有皇帝,只有教主、教宗,而張角等人並不是教主、教宗,所以張角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工將軍”。

    要說明道教,必須從頭說起。中國在東漢以前,並沒有“道教”,兩漢時期政治清明、百家爭鳴、思想活躍。從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沿用商君之法,剔除秦法中的苛法,實行軍功授爵制度。漢朝的主流思想是“黃老之術”,“黃”就是黃帝,“老”既是老子。“黃老之術”並非道家,更不是道教。

    【黃老之術是漢朝的主流思想】

    黃帝的治國之術,到底是什麼呢?《列子、黃帝》記載了一個故事,鑑於原文太長不綴原文。故事的大意是:黃帝登基15年,受到人民的愛戴,生活的很安逸,沉迷於五情六慾;又過了15年,憂慮天下不能“大治”,極盡聰敏才智,管理百姓,沉迷其中。黃帝自言:“我過於淫糜了,必須修身養性!”

    於是,簡居宮外之館,三個月不理朝政。白天睡覺晚上做夢,一次,黃帝在夢中來到華胥氏之國,這裡沒有君長,沒有社團組織,一切處於自然狀態。人民不樂生、不厭死,沒有親疏遠近,沒有愛憎分明,更沒有“水深火熱”。華胥國的人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有點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黃帝醒了以後,就召見天老、力牧、太山稽,對他們說:“朕閒居三月,思考修身養性治國之道。現在我懂了,但是無法對你們講出來!”又過了28年,天下大治、如同華胥之國。黃帝駕崩之後,天下的百姓為之號哭,200年沒有間斷呀!

    老子著有《道德經》五千言,老子的主體思想就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這和黃帝的治國之術是一樣的,後人把他們總結為“黃老之術”。老子認為,政府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相對的,政府管理的越多,天下就越亂越死。

    最好的辦法是政府少管事,只要人民不違法,做什麼都行,讓整個社會處於自然狀態,讓“道”既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去自然調節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這就是“黃老之術”的核心“無為而治”。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儒家編造的謊言,漢武帝成為背鍋俠!】

    漢武帝繼位以後,君權掌握在竇太后手中,而漢朝確立了漢朝的法律體系,主流思想是“黃老之術”,實行“無為而治”。漢武帝即位以後,君權掌握在竇太后手中,漢武帝為了從竇太后手中奪回君權,想了很多辦法。其中就包括拉攏儒家學派,利用儒家的思想學說為自己服務。

    竇太后死後,漢武帝掌握了君權。儒家弟子董仲舒,為了討好漢武帝,就創立了“君權神授”的學說,漢武帝為了穩固君權,就接受這種說法。但是,漢武並沒有重用董仲舒。董仲舒後來給漢武帝上疏,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他提出“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

    公羊對策之後,漢武帝並沒有重用董仲舒,也沒有“罷黜百家”。漢武帝把董仲舒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裡當相國,等於讓儒家遠離了中央政權的核心,儒家的整體思想和漢武帝開疆拓土背道而馳。司馬遷把這個記載到《史記》裡,後世的儒家吹捧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成了儒家吹牛的“背鍋俠”。

    【為了對抗外來宗教,張道陵創立道教】

    漢朝實行無為而治、百家爭鳴,漢武帝打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漢朝和世界的交往頗多,在物質交流之外,精神的交流也很多,外國宗教,諸如佛教、拜火教等也傳入中國。東漢劉秀的兒子劉莊既漢明帝,比較尚佛,在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寺院“白馬寺”。

    佛教在漢朝的傳播,廣收信徒大增寺院,影響到漢朝的百家爭鳴和主流思想,為了對抗佛教的傳播,道家思想的一個分支,開始向本土道教演變。西漢功臣張良的後裔張陵,在北邙山學習,自稱得到《黃帝九鼎丹法》,開始在北邙山傳道,人稱“張道陵”。

    公元92年,漢朝召張道陵為官,張道陵視官爵為糞土,移居到桐柏太平山。自此之後,張道陵和弟子云遊江南、雲貴、四川,賒五斗米傳道,史稱“五斗米教”。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張道陵和弟子王長、法具,在青城山“傳道降魔”,山民紛紛加入“正一盟威之道”,尊稱張道陵為天師。

    【東漢末年爆發瘟疫,張角假借治病傳教。】

    東漢末年,琅琊道士于吉,寫成《太平經》及《太平青領書》,先居於東方(山東),後傳教於吳會(江南),張角兄弟入教為弟子,得道士于吉真傳,密研《太平經》《太平青領書》數年。後來,于吉在江東傳道,被小霸王孫策殺了。

    東漢末年,中國爆發嚴重的瘟疫,張角兄弟略通醫術,深入瘟疫災區以治病為名傳教。張角兄弟傳教十幾年,聚集百萬信徒,用軍事組織方式把信徒編為36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七八千人,方有渠帥,準備舉事。

    後來,張角弟子馬元義遭人告密,在洛陽被車裂,會眾一千多人遭捕殺。張角緊急通知各方提前舉事,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工將軍”。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舉事起義,不過不久他就死了。

    黃巾軍起義沒有人稱帝稱王,這和太平道的教義有關。《太平經》既《太平青領書》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無為而無不為”,用陰陽五行學說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社會(烏托邦)。提出修身養性、財產共有、因果報應、修道成仙等等。

    黃巾軍要建立的就是沒有皇帝、沒有王權的太平世界,說白了就是政教合一的社會。理想化的“烏托邦”,在現實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黃巾軍失敗也是自然的。但是,黃巾軍要建立的“政教合一”國家,卻是非常可怕的,假如成功了,中國就會早於歐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

  • 4 # 圓圓頭不圓

    比之陳勝吳廣、綠林赤眉這倆次農民起義,黃巾起義有個明顯的特徵——宗教。

    張角因得到《太平經》開始以宗教救世為己任,利用其中宗教觀念,組織發展群眾,。所有《太平經》是他的行動指南和最高綱領。《太平經》中有“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所以他自稱大賢良師。起義後,張角又依據《太平經》中關於“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後歧行萬物治也”的理論,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其弟張梁自稱“人公將軍”。太平道尊奉“中黃太一”,萬一黃巾起義成功,張角自可稱自己是中黃太一在人間的代理,施行統治,把自己打造成類似歐洲的教皇。

    我們可以參照後來五斗米教的張魯,這位大哥盤踞漢中三十多年,在漢中大搞政教合一。張魯在漢中自稱“師君”。地方政府不置長官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完全的宗教理想化治理方式。(演義中為了貶低和劉備做對的人,說他曾想自稱漢寧王,史料中無記載)。

  • 5 # 曉評三國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黃巾起義雖然是有組織且規模很大的起義,但是它從爆發到被鎮壓時間不到一年,其主要領導人張角、張寶、張梁兄弟都死於戰爭。黃巾起義軍隊從此群龍無首,只能各自為政,不再有機會建立強大的政權。想象看,如果連強大的政權都建立不了,誰會取稱王稱帝,這不是活膩了嗎?即使有這樣的二愣子,史書也會懶得記載,差的太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榮耀Note10的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