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倫步

    第一,是為了他的整個大清安定做著想,清朝剛剛入主中原,很多大明朝的殘餘勢力還沒有解決,此時如果清朝內部出現了問題,那玩笑可就開大了,鬧不好他們幾代人的基業一下子就沒了,明朝捲土重來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多爾袞也沒有子嗣,就算他奪得皇位,也後繼無人,畢竟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才是最可靠的,傳給侄子或者其他宗室的話,鬧不好又會激起鉅變。

    所以多爾袞選擇攬權而不自立,才有後面清朝的兩百多年…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這只是我的個人的一點點看法,不喜勿噴…

  • 2 # 秉燭讀春秋

    至於說他霸佔孝莊,當小皇帝的皇叔父,然後當太上皇這個問題,說實話,多爾袞當初沒想這麼多,事情發展到什麼地步,他也估計不到。

    真實歷史也沒有太后下嫁之說,由此也就不存在他想當太上皇的想法。多爾袞比侄子順治死的早,他也沒機會當太上皇。

    下面春秋君就擺事實,講道理,加以論證我講的理由。

    首先說多爾袞是希望當上皇帝的。當他的哥哥皇太極突然死去時,能夠問鼎皇位的有三大勢力,一個是皇太極的哥哥代善,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哥,一個就是多爾袞本人。(多爾袞和孝莊)

    皇太極的大哥代善為人和氣,在八旗中威望很高,他的擁護者除了幾個兒子外,實際還是不可小覷的力量,但代善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自己的兒子都不爭氣,於是他放棄了競爭,但是他倒向誰,誰做皇位就明顯佔據上風。

    當代善退出競爭後,剩下的就只有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競爭了。多爾袞此時很想稱帝,因為做皇帝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好處是什麼大家想必能夠腦補出來,不說別的,單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些性自由福利就讓男人們趨之若鶩。這點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豪格也想當皇帝,畢竟跟著老爸出生入死用鮮血換來的江山,豈能拱手讓人。“父死子繼”天經地義,豪格是這樣想的。

    而他的叔叔多爾袞卻不這樣想,當初哥哥皇太極是搶我的皇位才做的皇帝,不僅如此,為了稱帝,他還親手用弓弦勒死了我的母親阿巴亥。現在皇太極死了,這皇位還給我不正應該嗎?

    於是,多爾袞和侄子之間劍拔弩張,誰也不想放棄當皇帝,說實話,多爾袞對皇帝是夢寐以求。但是真要動起手來,完勝豪格也未必能做到。(豪格和貝勒)

    多爾袞不愧為一代聰明的政治家,他敏銳的想到,假如叔侄二人為爭皇位打的不可開交,後金剛剛穩定,剛剛要進取中原,如此一來,前期取得的成績就會付之東流,由自己親手打下的大片土地,也許還會淪落到明朝手中。

    多爾袞不想看到後金分崩離析,他站在新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國家,難道這大好河山要毀在自己手中?多爾袞捫心自問。說實話,誰為之奮鬥,誰就會愛惜成果。多爾袞不想玉石俱焚,於是他想放棄爭鬥。

    多爾袞有自己的打算,講真豪格還真不是叔叔的對手。多爾袞心裡想,我當不上皇帝,豪格也別想當,他為了以後擁有更多的權勢,就擁立皇太極的六歲兒子福臨為帝,這樣以來,皇帝小,勢必讓多爾袞輔政,權利還是多爾袞操控,如此看來還是不錯的辦法。

    常言道,“兩強相爭弱者得利”。六歲的福臨(後來的順治)幾乎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蒙了。他的母親(孝莊)喜極而涕,想不到孤兒寡母還有如此福氣。(順治)

    就這樣,經過一番波折,多爾袞擁立順治為帝,順治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接下來說說多爾袞是否要霸佔孝莊這個問題,真實歷史太后沒有下嫁,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證明多爾袞要霸佔孝莊。傳出太后下嫁是明朝文人張煌言寫的一首《建寧宮詞》,考證歷史有三大要素,證據,證言、證物。用一首詞來說明問題顯然沒有說服力。並且它是孤證。

    目前史學界對“太后下嫁”之說是持否定態度的。

  • 3 # 老馮說史

    太后下嫁一說我認為本來就是無稽之談,大家對於孝莊太后委身多爾袞大多為張煌言那首::“上壽殤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議注,大禮恭迎太后婚”。大家不要忘了張煌言,她本身就是個抗清將領,站在他的立場上來看,一點小事也會被無限放大,對於詆譭政治對手的事情,做出來也不稀奇。

    首先多爾袞進入中原之後,名義上他僅僅是攝政王,如果他想霸佔孝莊太后,首先那幫漢臣的唾沫星子淹也能淹死他。多爾袞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和自己的嫂嫂有什麼苟且之事。

    第二從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風俗來看,即便多爾袞真的和孝莊有什麼事,在滿洲貴族眼中都不算事,王昭君在夫君死後還嫁給了名義上的兒子呢。

    第三就像樓上所說,多爾袞不是不想稱帝,而是太想了,但是豪格盯著他、代善盯著他、滿洲貴族除了阿濟格和多鐸沒有支援他稱帝的,所以他不會去貿然稱帝。

    前面老馮曾經表達過想法,所以這裡就不多說了,多爾袞稱帝無論是民心還是臣心,都不具備這樣的資格。用張之洞反對廢光緒的一句話說當時大臣對多爾袞稱帝的態度“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難防”。

  • 4 # 千年歷史千面遊

    清朝的第一個攝政王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和順治皇帝之間,有著很多扯不清的奇特關聯。他的皇父稱號、太后下嫁的傳聞,讓清朝宮廷的歷史充滿了一種詭異的氣息。也是受了一些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一些人總覺得多爾袞和孝莊之間有什麼不清不楚的關係,甚至有人覺得多爾袞不當皇帝,就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其實,歷史的事實不是可以簡單地用“愛情”兩個字來說明的。多爾袞不當皇帝,是因為當不上,當不了。所謂的太后下嫁,到底是誰主動,是誰吃虧誰佔便宜,現在也需要重新審視。而多爾袞最終的目的,和霸佔孝莊太后沒關係,也不是當太上皇,而很有可能是當一個被供奉在太廟中的木頭牌子。

    一、為何多爾袞當不了皇帝

    多爾袞一共有三次機會蹬上皇位,但是都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給干擾了。

    第一次是在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時候,透過冊封來成為正統的大汗繼承人。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自小就被父親看好。他的母親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大妃”,地位顯赫。所以當時的多爾袞是有理由成為汗位的正統繼承人的。可是在關鍵時刻,可能是阿巴亥急於爭取各個皇子的支援,為了表達善意,私自給各皇子送了食物。其中八子皇太極得到食物沒吃,而次子代善吃了。結果此事暴露,於是就傳出了代善和阿巴亥的緋聞。這個緋聞不但是直接斷掉了代善繼位的可能性,也讓多爾袞的受寵程度大大降低。他透過父王冊封而繼承汗位,已經不可能了。

    第二次是皇太極逝世之後,多爾袞可以憑藉武裝奪權!

    多爾袞在皇太極時期發展得不錯,手中掌握了八旗中的正白旗。他的親弟弟多鐸,手中掌握著鑲白旗。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皇長子豪格爭奪皇位。豪格的支持者是自己掌握的正藍旗、濟爾哈朗掌握的鑲藍旗、以鰲拜、索尼為首的部分兩黃旗;多爾袞的支持者是自己的正白旗、多鐸的鑲白旗、代善之子碩拖的鑲紅旗。加上多爾袞自己“和碩睿親王”的威望和戰功,他在這場爭奪戰中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在正紅旗代善的調停和皇太極後宮的利益交換下,多爾袞用地位換權利,選擇讓順治帝蹬上了皇位,自己則成為了太上皇。

    第三次是清朝入關之後,多爾袞可以憑藉漢人的支援蹬上皇位。

    滿清入關,與幾位重量級的漢人的談判都是多爾袞進行的。最著名的當然是吳三桂,此人在李自成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被迫同意剃髮、投降等條件。後來自然就是清兵入關,以吳三桂為馬前卒,掃蕩了已經分崩離析的大明天下。此時,多爾袞如果以漢人的支援為依靠,完全可以對清朝的格局進行重新梳理,甚至可以逼宮來獲得皇位。可此時多爾袞強行推行圈地、易服、剃髮等痺症,得罪了大量的漢人,讓江南的平定工作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多爾袞的威望因此而受損。而且這時候,滿清朝廷內部已經建立起了以皇帝為中心的政治格局,多爾袞於是又失去了一次機會。

    二、多爾袞的目的,以及太后下嫁和皇父稱號的謎團

    應該說,在第二、三次機會中,多爾袞如果一意孤行,強行奪取皇位,並非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如果他真的這麼幹,新興的滿清就會因奪位而受損,最後能否成為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就不好說了。多爾袞之所以沒有這麼幹,“一心為國”的成分可能有,但絕對不是主要的原因!多爾袞是個政治人物,理智一定是強於情感的,他能夠放棄成為皇帝的機會,自然也有他的考量。

    首先就是多爾袞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多爾袞一生體弱多病,生育能力在清初的貝勒王爺中,不說最弱,但要說是最弱之一,恐怕也不是誇張。他一生只有一個女兒,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他的血脈,甚至要靠從弟弟那裡過繼一個兒子來繼承。既然如此,他爭來了皇位又有什麼用?明朝嘉靖時期的大禮議事件證明,沒有親生血脈的支援,太廟裡的牌位只不過是片沒有意義的木頭板。

    既然如此,直接讓皇帝給自己當兒子,和自己動手搶皇位,實際意義就沒有什麼不同了。所以多爾袞才會開始一步步地把自己和皇帝扯上關係。而在後宮的孝莊皇太后也同樣需要多爾袞的支援,來讓自己的兒子坐穩皇位。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多爾袞不斷提升自己的地位,由皇叔父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追尊自己的生母為太后,一步一步的向著最高的目標邁進。直到最後在順治七年多爾袞逝世,被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多爾袞的目的達到了。至此,雙方的交易正式完結,多爾袞獲得了皇帝的名號,順治得到了一個大好河山。

    至於太后下嫁,很有可能是一場沒有實質的政治誤會。多爾袞的皇父稱號,讓反清學者張煌言抓到了打擊對方正統性的把柄,因此大肆鼓吹。可實際上,多爾袞沒有留宿後宮的記錄,孝莊皇太后也沒有出宮不歸的記載,所以沒有任何實質上的證據支援太后下嫁。而關於兩個人之間感情的傳說,則只能當個傳說而已。畢竟在兩人初見之時,還都只是小孩子。

  • 5 # 史過境遷客

    顯然,說不過去。試問一個不當皇帝的人,如何還想著去當太上皇?怕不是腦子秀逗了,亦或者找找刺激?實在難以理解,莫非真成神人了。

    誠然就當如此,那直接當皇帝他不香嗎?何須幹些不厚道的事,平白遭人詬病,落人口實。況且,當皇帝后不是什麼都有了嗎?待時間一久,自然而然,便是太上皇了,何必非得透過她人來實現,真是想不明白?或許,真有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這就另當別論了。

    此外,更是無稽之談,不當皇帝,卻想霸佔孝莊當太上皇,完全夠扯的,不嫌累嗎?殊不知,太上皇也是皇帝,繞來繞去圖了個啥?難道孝莊為太后,霸佔了她,就真成了太上皇嗎?倘若放在以前,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的存在,畢竟有些風俗習慣在,且行之有效。但彼時的狀況,經過皇太極推進封建化,有些東西漸漸沒了,失去了依據。因此,霸佔孝莊當太上皇,還有待商榷,而是否可行,更是未知。

    當然了,多爾袞想當皇帝,只是沒當上而已。無疑,有很多因素存在,迫使他收起了自己的野心,轉而與孝莊合作了起來。一來,估計與孝莊達成了某項約定,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來,也是顧及其餘競爭對手的力量,選擇了退而求其次,以徐徐圖之。如此,多爾袞沒當上皇帝,沒啥好奇怪的,除非魚死網破,但可能嗎?

    總之,多爾袞不當皇帝,是因為當不上。然後,才有了孝莊太后,接著發生了那些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夜焦慮睡不著,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