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經濟人口發展了啊。

    比如西周分封初期71個封國,一個男爵國的耕地折算約330平方公里,加上其他土地也就只有四五百。伯爵國等於一個今天一個縣就是2000平方公里。看地圖也該明白,哪怕齊魯這樣的公爵國,面積最多隻能算今天大一點的市。

    井田和奴隸制下土地產出有限,自然無法養活更多人口。

    井田制下土地奴隸是諸侯國國有,中間那塊最肥的土地(王田)收成屬於諸侯國財政,奴隸只能得九分之一產出,奴隸主承擔的稅金則遠遠超過九分之一,所以奴隸主與奴隸都不願認真耕王田,損失最大的還是諸侯國的財政收入。

    哪怕春秋末期,經過兼併後的十來個諸侯國也沒有多少的人口,諸侯能養幾萬精銳常備軍是很少的情況,萬乘之國就是很牛叉的存在了。

    戰國初期地圖

    到戰國末期,土地與奴隸國有制基本被地主佃戶的私有制取代,經濟得到了顯著發展,農民的生產熱情遠比奴隸高,諸侯國稅收與人口得到了增加,就能養活幾十萬軍隊,尤其楚國,可耕種土地與人口比春秋時期增長很多倍,秦國的20萬軍隊當然無法滅亡楚國了 。

  • 2 # 香茗史館

    在春秋末期的“柏舉之戰”中,吳國孫武、伍子胥僅憑三萬吳軍,便於柏舉大敗楚軍,進而攻陷楚國都城,楚國幾乎差點亡國。然而,時間來到戰國末期,國力已經無比強大的秦國,為了攻佔楚國,卻徵調了多達六十萬軍隊。吳國和秦國皆為攻楚,且秦國國力遠超曾經的吳國,然而兩國出動兵力差距如此之大,這是為什麼呢?

    戰爭目的不同:吳國目的在於爭霸,秦國目的在於滅國

    正如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所言,“戰爭乃是政治的延續”,凡是戰爭必然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吳國的目的便在於爭霸,秦國的目的則在於滅國,戰爭目的的不同,則決定了戰爭難度和規模的不同。

    △秦、楚、越聯盟對抗晉、吳聯盟

    春秋末期晉楚爭霸日益激烈,秦楚聯盟抗晉,晉國聯吳制楚,在晉國扶持下吳國迅速崛起於東南,而隨著晉國和楚國的衰弱,滅越之後的吳國便成為了春秋最後一位霸主。然而,因為地理原因,吳國與楚國之間的地緣衝突極為激烈。因此,吳國發動“柏舉之戰”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重創楚國,從而保證霸主地位的延續

    事實上,在取得“柏舉之戰”勝利,攻陷楚國郢都之後,吳國上層便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了分歧,部分人認為應該佔領目前攻取的土地,而另一方則認為應該藉機另立楚王。可見,吳國上層根本沒有打算藉機滅掉楚國,因為他們很明白,當時的吳國有實力重創楚國,但並不具備滅楚的能力。

    時間來到戰國末期,秦國自身的實力自然不容置疑,在滅楚之前秦國已經先後攻滅三晉,秦國的戰爭目的可以說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攻滅六國、一統天下。因此,相較於春秋末期的吳國,秦國的戰爭難度顯然更大,他不僅需要秦軍攻入楚都,同樣要佔領楚國全境,包括楚國佔據的魯地、莒地、淮北、淮南、越地等。

    相較於擊敗楚軍主力,攻破楚國都城而言,進佔楚國全境才是最為艱難的,畢竟不僅要面對楚國軍隊的抵抗,還要面臨楚國各地百姓的抵抗,更要防止已經佔領地區的反覆倒戈,而楚國疆域如此龐大,自然就需要相當多的兵力。

    如上,“柏舉之戰”吳國雖然擊潰楚國主力,也曾攻入楚國都城,但也只是幾乎讓楚國滅亡,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滅國其實相距甚遠。而秦國攻滅楚國,之所以要調動如此多的軍隊,其實並非楚國的軍隊抵抗有多激烈,絕大多數兵力都是為了鞏固對攻佔地區的佔領,從而確保真正從“物理”上滅掉楚國

    戰爭規模不同:春秋時期規模偏小,戰國時期規模極大

    翻閱春秋戰國的史料便不難發現,春秋和戰國雖然相距較近,但在戰爭頻率和戰爭規模上,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軍隊組成變化。春秋時期,各國還具有典型的奴隸制特點,一個國家主要由上層的諸侯王、卿大夫等貴族和下層的華人、野人等百姓,以及數量眾多卻無“人權”的奴隸組成。此時的軍隊,主要以貴族成員為骨幹,以“華人”為主體組編而成,野人和奴隸在春秋初期那是完全沒有資格從軍的。到春秋末期,雖然華人和野人之間的區別逐漸模糊,各諸侯國也都逐漸僭越禮制擴大軍隊規模,但軍隊總量相對而言仍然較小。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率和規模的不斷加大,各國透過變法和改革皆已經逐漸脫離奴隸制,除少數犯罪者之外,奴隸這個詞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再加上列國普遍推行徵兵制,普通百姓開始成為軍隊主要組成部分,這導致各諸侯國軍隊規模皆開始迅速膨脹。

    2、生產力的提高。軍隊組成產生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社會結構的變化,而社會結構的變化則源於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相對落後,此時的農業生產仍然是典型的井田制,而財權和經濟大權大多集中於卿大夫手中,各諸侯國很難養活和供應數量龐大的軍隊。

    到了戰國時期,鐵質工具開始逐漸取代原先的青銅、石制和骨制工具,這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原本的井田制已經很難滿足社會需要,各諸侯國在經過變法和改革後,井田制開始被破壞。井田制被破壞之後,便也打破了奴隸身上的枷鎖,畢竟國家更需要大規模的自耕農而不是奴隸,如此一來國家不但能夠供應規模更大的軍隊,而且徵兵來源也得到擴大。

    3、世卿世祿制崩潰。正如前文所說,春秋時期具有典型的奴隸制色彩,分封制下的卿大夫權力極大,不僅具有獨立的封地,而且還掌握著獨立的財權、人口和軍隊,國家發生戰爭時,公室除了自身軍隊之外,往往需要卿大夫出兵來配合作戰,當然這也為春秋末期的小宗取代大宗埋下了伏筆(例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圖強,同時也為了防止小宗取代大宗的現象再度上演,皆開始透過變法和改革來廢除或削弱貴族特權,這使得世卿世祿制逐漸走向崩潰,王權開始得到一定程度加強,使得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開始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隨著貴族特權的被打破,普通百姓也獲得了一定上升通道,這極大增強了百姓的參戰熱情,其中典型的便是秦國二十等爵位之下形成的虎狼之師。

    如上,軍隊組成的變化、生產力的提高和世卿世祿制的崩潰,都使得戰國時期的國家動員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頂大也就數萬人,而戰國時期動輒數十萬軍隊的戰爭,卻並不在少數。

    戰爭方式不同:爭霸可以取巧取勝,滅楚需要步步為營

    戰爭目的的不同,也一定程度決定了戰爭方式的不同,吳國攻楚取勝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乃是巧勝,而秦國滅楚則需要步步為營。

    “柏舉之戰”中,吳國雖然只出動了三萬軍隊,但卻打了個出其不意,吳軍先是沿淮水西進,將楚國主力吸引到了上游兩岸,結果吳軍卻在抵達淮汭之後突然棄船登岸,轉而向南急速行軍,迅速穿過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道險隘,直趨漢水,深入楚腹地,僅用數日便到達漢水東岸,直逼楚國郢都。

    其實楚國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左司馬沈尹戌見楚軍尚未完成集結、易被各個擊破,於是建議由子常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面設防,而由自己繞道北上方城斷吳軍後路。誰知子常卻在沈尹戌率部北上後,反而憑藉兵力優勢主動進攻,結果最終於柏舉遭遇慘敗,沈尹戌得知後南下救援也被擊敗,楚昭王得知前線戰敗後,更是直接逃出郢都,結果導致楚軍潰散,而百姓又無參戰熱情,楚都自然迅速淪陷

    秦國攻楚則不同,且不說此時百姓的國家觀念極強,為免滅國會與秦國決一死戰,就算秦國也像吳國那樣,攻陷了楚國都城,就能達成滅國成就嗎?顯然不太可能,否則白起水淹郢都後,楚國不就滅國了嗎?原因便在於攻佔都城,並不等於滅國。

    王翦滅楚之前,李信也曾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楚,李信其實在正面戰場上已經取勝,且又乘勝攻克了鄢郢,然而卻因昌平君在秦軍後方反戈,郢陳附近原楚地百姓和原南韓百姓也紛紛響應,導致秦軍陷入腹背受敵之中,這才招致慘敗。因此,王翦滅楚之時,便必須步步為營,攻佔一地便必須留兵駐守,從而確保後路安全,如此自然需要大量軍隊。

    如上,擊敗楚國主力和攻佔楚國都城,或許並不用太多的兵力,更何況“柏舉之戰”中吳國用兵巧妙,使得吳國足以以少勝多。而徹底攻滅楚國,則必須步步為營,畢竟滅國之戰楚地各地反抗極為激烈,一著不慎便成了李信第二,如此自然需要更多兵力。

    綜上所述,吳國攻楚和秦國攻楚由於戰爭的目的不同、規模不同和方式不同,用兵多少自然有所差異,更何況吳國根本沒有滅楚的能力,而秦國卻是實實在在的滅了楚國。

  • 3 # 星輝650

    戰爭,按毀傷毀滅性質定性分,

    有全國之戰,破國之戰,亡國之戰,裂國之戰,滅國之戰,滅種之戰,

    等等階段級別,

    全國之戰,一戰屈人之兵,敵國國君政體,政府,官員基本還在,

    甚至國牆還在,

    破國之戰,國家防禦體系被撕裂,國門大開,

    亡國之君戰,國君朝廷被顛覆,

    裂國,國家被分裂,

    滅國,這個國家概念從此消失,

    滅種,種族滅絕,

    這是國家間戰爭的不同階段性戰略目標,

    很難在一場戰爭中全部實現,

    不同戰略階段目標,所採用的戰爭形式策略也不相同,

    有的會跨度幾十年,幾百年,

    三萬吳兵滅楚其實是破國戰,

    六十萬秦兵滅楚是滅國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述建立良好班風的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