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聽松閒人
-
2 # 驍勇34
這麼認為也沒錯!
必竟是幾千年傳承至今的一種祭祀風俗,形式已經根深蒂固,雖然“可能”很多人不了節清明節的由來。
就像端午節一樣,起初是戰國時期楚國百姓為了紀念在那一天投江的曲原而定,而後來基本上就被潛移默化的變成了粽子節。
再後來的後來,又在端午節早晨“殺韃子”的震懾下,人們趕緊趁太陽沒出來,割一捆蒿子插在屋簷下,以應對朝廷的甄別方法。
再後來的後來,有人就不知道曲原是何方神聖了。但知曉端午節吃粽子、煮雞蛋、插蒿子。即便樓房內沒地方插,也弄塊透明膠布給摁門上,管它起什麼作用,反正是習俗。
清明節,亦是如此。
起初,也只是為了紀念一個人,這個人叫介子推,故事發生在春秋列國時期。
相傳,晉國國君晉獻公,在討伐驪戎時得到了一個美女叫驪姬。這美胚子一時把晉獻公迷得神魂顛倒,還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奚齊。而當時晉獻公已有三個兒子,分別叫申生、重耳和夷吾,其中申生已被立為儲君
為了能讓兒子能當上儲君,驪姬開始使起惡毒手段,並吹起了枕邊風,自然是一些奪主之言。
晉獻公中計,先後將三個兒子分封到貧瘠外地,遠離都城。
驪姬趁熱打鐵,又在枕邊向晉獻公吹各種惡風,無中生有陷害儲君之位。面對晉獻公的質惑,大兒子申生最終選擇自殺而亡。
重耳和夷吾見老大被逼死,知道下一個該輪到自己了,便不等驪姬下手,攜家帶口開始逃亡。
重耳逃出晉國沒過多久,全家便沒吃沒喝身陷囹圄。
一天夜裡,重耳率家眾矇頭轉向跑到了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由於連日無食,重耳再無力氣,人已近崩潰,
一個還能動彈的家臣見狀忙去找食物,可半天還是空手而歸,樹下的重耳無望,再也挺不住了,一頭栽倒在樹下,幾乎是沒了氣息。
而就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家臣中一個叫介子推的強撐著爬了起來。挪到了一個僻靜處時,突然咬緊牙關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然後,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端了過去。
就這碗人腿肉湯,重耳活了過來。
逃亡十九年後(細節按下)……
在秦穆公的支援下,重耳殺王自立為王,也就是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君臨天下後,對當年與他一起逃亡的所有人,不論貴賤,每個人都封官封地待遇豐厚。然而,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卻沒有介子推的份兒。
眾人由此怨氣橫生,讓介子推去找晉文公。
然而,介子推並不計較,且不顧眾人力勸,帶著老母親離開都城,去遙遙綿山藏了起來。
不久,眾人的譴責傳到了王宮。追悔莫及下,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搜尋,然而,茫茫林海,難尋介子推蹤跡。當依眾臣之計三面燒山欲逼出介子推後,卻仍然不見人影。
等火熄滅後,有人才發現介子推早已死在一棵已枯死的老柳樹下,後背還揹著餓死的老母親,
而那棵枯樹樹幹上,刻有兩行血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看罷更加悔痛,逐下令厚葬母子二人於老柳樹旁,並召告天下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次年,晉文公率眾登山再祭介子推時,發現墓旁那棵老柳樹竟死而復生,樹皮開始生長。但奇怪的是,那兩行字卻能在新生的樹皮上時隱時現,像是在與眾人交流,又好似接受了晉文公的歉意及感恩之情。
於是,普文公便按樹上清明二字的含義給老柳樹命名“清明柳”。
並又下旨,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此後每一年的這一天,普文公都要率眾臣不計名去綿山祭奠介子推墓。而且每次必須修剪那棵老柳樹,完事兒後要澆上一桶從王宮遠道運來的一桶水。為了彰顯愛民之本,按介子推清明二字所指,做一個清明的大王,晉文王在祭祀前一個月便召告天下:
凡到時百姓同登綿山者祭祀者,按人頭皆有重賞。
而深居王宮的達官貴人及宦官宮女等難有機會出宮門,這以後每年只要清明一到,便迫不及待跟著晉文公上山。雖表面上是隨奉祭祀,其實暗裡遊山玩水是主要目的,這也可能就是清明節又叫踏青節的原因之一。
後來,晉文公死去,但晉國上下還是在每逢清明節這一天祭奠先人,而上山、順便遊賞一下綿山風景成了一種習慣,雖然沒人再見到樹皮下時隱時現的那兩行字。
再後來的再後來的代代傳承,絕大多數人不去追根溯源,只知道清明節這一天……
是祭奠先人的日子!
這一天……
寄去“我們”的哀思,包括感恩,感謝,愧疚,遺憾,心願等等。
而這一天,話都很多,哪怕默默的藏在心裡、或無聲表白。
然後,下山,踏青,用另一種聲音吟道: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也可能就是事情本來就該有的樣子。
清明節,可能因一個故事而起,還有那棵老柳樹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有你、有我、有他。
-
3 # 味哎兒
任何東西都需要馴化。否則不適用於人類。
只不過為了文雅的說法,把對人的馴化說成是教化。對動植物的馴化稱為是馴化。
人類的教化分為4種。
一是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的言談舉止風格。
一是家教。也就是一個家庭,禁止怎麼樣的的舉止動作,和激勵怎麼樣的舉止動作。
一是習俗。也就是方圓30裡地範圍內的人們,共同的言行舉止規則。
一是民俗。也就是一個民族的言行舉止規則。
由此可見,各個家庭,各個民族,各個地方,有各自的習俗和行為規則。
從而總體上看並不完整和統一。
因此為了統一和完整,就必須有一個不論地區和人群以及家庭的行為規則。
在中國就選擇了祭祖。
不論是什麼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祖先。從而不論哪個人群都可以共同祭奉自己的祖先。
所以祭奉祖先的儀式就可以採取一致的式樣。從而達到了總體人群的言行舉止規範和統一的標準實現。
這就是供奉祖先的儀式,是一個全國性的共同的意識方式,以及儀式方式。從而就達到了全華人的言行舉止規範和準則的一致統一的實現。
也就是教化有了一個完整的一個標準的行為方式。
所以供奉祖先不是為了給祖先叩頭祭拜。而是祭奉祖先時候的這種儀式。
儀式就是把各個不同的人,彙集到一起,做統一行為的方法方式。
眾多的人在一起做統一的行為方式。就不許亂來亂動,而是依據原有的原則,進行一步一步的行為舉止的發生發出。也就是守規矩,按規矩的進行。
幾個人,幾十個人,幾百個人,幾千個人,幾萬個人,都做相同的動作行為的時候,就是整齊劃一了,完整統一了。也就是眾多的人,如同一個人一樣了。
眾多的人如同一個人一樣,就是一個整體。文學詞彙就說成是團結統一了。
各式各樣,不同的人要達到完整統一。就必須經過訓練。否則是做不到的。
事實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把幾萬個幾百萬個人進行統一的行為舉止的完成。但是有三個方法可以完成。
一是祭祖。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祖先的。
一是奉神。人們是懼怕神和希望神可以保佑的。不敢不服從神。
一是從王。因為不遵從王是可以被殺掉的。
這三種方式中只有祭祖,最為自由和自願。所以中國古人選擇了祭祖儀式的方法,進行人們的行為舉止規範。
祭祖的時候需要嚴肅謹慎,莊嚴肅穆,不可亂來的。
而古華人又規定了一個行為獎勵方式和懲罰方式,以增強祭祖時候的儀式感的狀態。
這就是不孝的以及不做好事,做壞事的人不准許參加祭祖。
而做了好事兒有益於人的事兒。就可以在祖先的最靠前的位置供奉祖先,一資獎勵。並且用光宗耀主一詞進行加強。
祭拜祖先的時候可以站在靠前的位置,就是在眾人面前顯聖了。而不讓參加祭祖的就是壞人了。
因此華人准許不准許祭祖,對一個人以及一個人的人生而言,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項事情了。所以祭祖的時候,即便是身在千里之外,也要趕回來參加祭祖的。
現實中的事實是,兄弟姐妹之間打的頭破血流,誰也不再理睬誰了。可是到了祭祖的時候都必須匯到一起,去進行祭祖儀式的完成。
這就是不論自己與兄弟姐妹之間矛盾多深。最終在祭祖儀式上仍然顯示是一家人的。從而家庭和家族是永恆的,不被破壞的。
這才是古華人設立祭祖的原因。
也就是祭祖的核心核心是,和合的團結統一。祭祖只不過是一個和合團結一致的外殼和形式而已。
人的祖先是恆定不變的。所以自有華人以來,中國的任何一個行為習俗都沒有改變,並且傳言到今天。
而信奉神和王的人群就有斷代的歷史了。也就是換了神,換了王就改變了自己原先的行為舉止和習俗方式了。
可見祭祀祖先的威力有多麼大。
回覆列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的人文觀點已經表達了古代人們在清明時節的一種情緒,清明祭祖必然帶有思念親人亡故後的思念。隨著歷史的傳承,清明前後,後輩在表現對已故親人孝順方面會有帶些食品、香燭、化祭等物品去祖上的墳上祭祀。
不過,現代人的觀點已經有所改變,老式的祭祀已經轉化成了鮮花的行式,這是文明的進步。
如果說,清明祭祖是血脈傳承或責任,這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習慣了,也就成了中國的民風,這民風自然也就成了人們的責任,總是莫使先輩成了“孤墳野鬼”?一代又一代的傳了下來,同時,清明時節又是一個踏青的良好季節,中國的大多數人民都會選擇郊遊,乘著祭祀的機會行領略一些春上的美景,陶冶一些心情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