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
2 # 骨科小黑鍋
(2018-07-12)竟然有人會提問這樣的問題,我也是醉了,但既然說到手術,作為一個外科醫生還是有必要跟你科普一下,畢竟隔行隔山,有時候醫生覺得順理成章的事,患者可能覺得不可思議!
首先宣告一點,手術前由於高血壓、糖尿病等原因,外科醫生不給患者做手術,是因為充分評估了患者情況討論後做出的決定,為的是患者的安全!
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不僅要有嫻熟的外科技術,還要有病人圍手術期管理的能力!
一、高血壓1、血壓過高,平時沒有規律的服用降壓藥,血壓沒有控制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首先麻醉醫生就不會給你麻醉,因為麻醉的風險很高,麻醉過程中可能出現血壓波動劇烈,要嘛過高要嘛過低,兩者對患者來說都是致命的,麻醉醫生不肯麻醉,外科醫生也沒轍,患者總不能學關公“刮骨療毒”吧!
2、血壓過高,病人雖然有口服降壓藥,但口服的降壓藥不合外科要求,這也是不行的,那麼這類降壓藥具體有哪些呢?
①北京降壓0號,也稱利血平,口服這類降壓藥物的患者,會消耗血管中收縮血管的因子,達到降壓的作用,立杆見影!但長期口服若沒停藥足夠時間久匆忙手術,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低血壓,而導致使用任何升壓藥物都不起作用,最後只能呵呵了;
②氫氯噻嗪類降壓藥物,這類藥物透過排鉀利尿的原理達到降壓的作用,但長期口服可能會導致低血鉀,若術前沒停藥,並及時補充鉀劑的話,低血鉀麻醉後可能導致心臟驟停,甚至影響患者的生命!
所以,手術前對於高血壓患者,若有口服這兩類降壓藥的患者,需停藥足夠時間並使用其他降壓藥物替代,使得自己的血壓平穩,才可以考慮手術。
3、血壓過高,術前若未控制良好,術中出現高血壓,手術區域會出現廣泛性滲血,手術醫生止血都止不住,患者出更多的血,肯定不利於患者手術後的恢復,甚至術中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需要搶救,也應該引起注意。
二、糖尿病1、術前血糖控制不好就急於手術,手術過程中由於人體受到應激,可能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這是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之一,是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分分鐘危及生命下不了臺;
2、糖尿病患者如若血糖控制不好,身體血糖過高,手術即使順利進行,術後切口也生長緩慢,且由於組織含糖量升高,可能導致區域性切口細菌種植導致感染!切口感染可以由外及內的走,導致深部組織感染,引起毀滅性的的結果。
以髖關節置換的病人來說:如若圍手術期患者血糖沒有控制好,手術就算順利進行了,手術後患者的傷口癒合緩慢,滲液較常人增加,切口長期不癒合可能導致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後可能向深部組織走,導致關節假體表面細菌附著,使用任何抗菌藥物都無法將假體上的細菌殺死!這個時候就只能重新做一次手術把假體拿出來,徹底清創後再換一套新的!關節置換假體一套,每個幾萬塊是下不來的,而且病人還要“二進宮”受兩次罪!
3、其他的各種原因在此不多贅述。
三、圍手術期調控因此,手術前如果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外科醫生一般都會詢問你有沒有吃利血平、氫氯噻嗪這些藥啊?有的話停夠一定時間再做手術吧!有沒有吃降糖藥啊?有的話血糖控制的怎麼樣?入院會每天飯前飯後測血糖7次,觀察血糖波動情況,同時停掉患者的口服降糖藥(抑制生長,不利於刀口癒合),採用短中效胰島素三餐打,並實時調整,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適合手術的水平。
如果遇到外科醫生調整不好的高血壓、高血糖,外科醫生還會請更專業的心內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來會診,輔助知道用藥及治療。
只有基礎病控制平穩了,手術才能儘可能的保證安全!
因此,你問:當因為這高血壓、血糖高,外科醫生不給做手術,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你會做什麼?難道要對醫生髮脾氣嗎?甚至打醫生?那就真是“狗咬呂洞賓”了,醫生都是為了病人圍手術期安全著想!
你能做的就是相信醫生、配合醫生,順利將手術完成,康復出院!醫患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合作才是雙贏!
-
3 # 外科醫生Kris
這裡我們首先需要明確幾個概念:
擇期手術、限期手術和急診手術
簡而言之:
擇期手術是指從診斷到行手術的時間長短對於手術的預後沒有明顯的影響的手術。如脂肪瘤切除、良性甲狀腺結節切除、肝囊腫切除、疝氣修補等。
限期手術是指病變進行性發展會對預後產生不良影響,應儘早進行的手術。如各類惡性腫瘤、先天性心臟病、內分泌腫瘤等。
急診手術是指病情緊急,應立即手術,否則患者將有生命危險的手術型別。如急性闌尾炎、胃腸道穿孔、肝癌破裂出血、脾破裂等。
我們知道,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狀態等,都屬於手術的相對禁忌症。
也就是說,合併這些疾病時,手術治療的風險和發生不良併發症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因此,如果條件允許,應當在權衡手術風險和獲益後,儘可能控制好血壓、血糖、及其他風險因素後再進行手術。
從你的描述來看,您母親的病情具有手術指徵,但並未嚴重到需要立即手術的程度(急診手術)。醫生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權衡利弊後,做出應先行保守治療的決定(擇期或限期)。
作為家屬,應當充分理解這種決策的科學性和必要性,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行之有效的保守治療,創造手術條件,爭取早日手術。
-
4 # 易醫澤中
謝你邀請,這句話的問答,我是回答你還是不回答你的提問呢,因我幾個月沒有回答過別人找我回答的邀請了,至於你講的母親血壓高和血糖高動手術,我在我的前問答裡就有介紹治療本病的,在我這裡迄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的原發性高血壓病。而病因明確,血壓升高只是某種疾病的一種表現的高血壓,則稱為繼發性(症狀性)高血壓。血糖高那依賴型,非依賴型的糖尿病。用中草藥就可以不動手術治療的。
-
5 # 麻醉醫生小康
醫院不會因為患者血壓高和(或)血糖高就不給患者做手術,可能會根據手術的輕急緩重等情況來安排手術時機。
急診手術,只要患者有手術指標,也有手術條件和手術價值,並且手術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論血壓和血糖是什麼情況都要急診手術治療。
擇期和限期手術,如果血壓和血糖問題很嚴重,就要透過內科調控和治療後再接受手術。如果高血壓,高血糖達到一定高度,即使外科醫生願意幫患者做手術,麻醉醫生會診後也會暫停手術。當然外科醫生也不會貿然給患者做手術。
曾經見過類似醫療糾紛,因為人情面子,過高血壓或者過高血糖患者手術後出現醫療糾紛,進行司法鑑定時,就看血壓血糖數值就能判定醫院有責任。因為當血壓和血糖沒有經過較好控制貿然手術是違反了醫療診療常規。
血壓過高沒有控制時,患者心功能會較差,也就是應付手術麻醉過程中的一些突發情況的能力會較差,也就是心臟的儲備能力差。容易出現過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意外,出血或者梗阻,臨床這樣的情況還不少見。特別是原來發生或心腦血管意外的患者再發意外情況非常高。術中腦梗和術後腦梗機率更高。
血糖過高沒有控制時,患者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術後感染等。手術和麻醉本身也都能影響血糖的穩定。不僅容易出現切開感染,褥瘡,還容易引發肺部感染。所以會要求控制血糖。
一般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00mmHg,麻醉醫生就會暫停手術進行內科治療控制血壓,改善心肺功能;如果血糖>16.7mmol/L或者患者有酮症酸中毒情況,要進行降血糖,糾正酮症酸,一般糾正到尿酮體轉陰為宜。當然面對急診手術就需要在術中進行相應治療,但是這些會增加手術麻醉的意外情況發生。
外科醫生或者麻醉醫生暫停手術不是害怕手術,而是為了患者的安全後手術效果著想。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一棍子打死。西醫絕不會因為血壓高和血糖高,就不給做手術。評估能否手術的標準,並不是血壓和血糖高不高。首先是身體情況如何,尤其是心肺功能的情況,如果說心肺功能都還好的話,不應該將血壓高和血糖高作為手術的禁忌。所以要麼是的確高血壓、糖尿病伴有心肺功能不可逆的病損,要麼就是就診的醫院不具備相應的實力。
血壓高、血糖高是可以透過藥物調整的,如果在這之前沒有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沒有正規的治療過,那麼手術前調整血壓血糖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比如2個星期,甚至1個月時間。不知道是需要做什麼手術。如果是擇期手術,那麼最好是等待血壓血糖基本在正常範圍內以後再手術,比如說沒有發作的膽結石手術,良性腫瘤手術等;如果是限期手術,可以在血糖、血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進行,比如說惡性腫瘤的手術;如果是急診手術,那麼可能不能等到血壓血糖控制就需要手術,雖然血壓血糖未控制,手術會有更大風險,但是如果不手術可能會有更大的危險,比如創傷的搶救,消化道穿孔手術等。
另外個別手術沒有辦法在手術前將血壓血糖調整正常。比如一些腎上腺腫瘤,嗜鉻細胞瘤等,這種腫瘤本身就會引起嚴重的高血壓,有些也會引起糖尿病,而且由於腫瘤的存在,不容易透過藥物將血壓血糖調整到正常範圍,這類病人可以用藥物一段時間後不比等到血壓血糖正常時安排手術。
當然,如果是的確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並且難以逆轉,那麼只能選擇非手術的治療,當然效果可能會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