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中醫的理論,西醫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籠統。 中醫專家談上火 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症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乾等症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等。 人體裡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麼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範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於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為實火。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上火還有什麼含義 上火中的“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表現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個動詞也就是產生火了。一般人認為上火的具體表現一般在頭面部居多,實際上中醫認為人體是聯絡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應該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那麼人體的邪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是自身引發的還是外界因素導致的? 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外感火熱最典型的表現是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呆的時間過長,然後體溫也會升高。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症。一般來說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比如現在人壓力變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內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很多人認為上火是小毛病,吃點藥或者自我調節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上火有的情況下比較輕,是可以自己調節的。但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解決上火的方法 常用滋陰中藥:天冬、麥冬、玄參等 常用的清熱瀉火藥:大黃、黃連、黃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腫藥:連翹、金銀花、大青葉等 另外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對於治療上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菸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人們最好的滅火劑。 這些用於降火的藥物所有人都能吃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火分為虛火和實火,還要看病人是肝火旺還是肺火旺或者別的型別,所以藥物不要隨便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屬於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等。食品中的蔥、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燻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夏天喝牛奶容易上火,是這樣嗎 中醫認為牛奶是牛血所化的,因此是有營養的,但是牛奶喝多了確實也是會上火的,尤其是夏天。牛奶的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很多蛋白質、礦物質. 什麼辦法可以使胃火過盛的症狀有所緩解 患者一般除了嘴裡有味以外還有大便乾燥、口苦、打嗝等問題。現在西醫研究認為這種病人很多都是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中醫認為一般都是胃火過盛,但是有時候也表現為肝火過盛。調理主要還是飲食調理,要多飲水,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三黃片等藥,如果出現肝火可以用丹參逍遙等。 上火了喝涼茶是否有用 茶一般都是喝綠茶和紅茶。綠茶是涼的,有清火的作用。紅茶是溫的,不主張有上火體質的人飲用。另外除了茶以外還有很多簡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綠豆湯就很好。具體喝哪一種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決定,如果是虛寒體質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火,喝紅茶就會起到保健作用。如果特別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一些綠茶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什麼是上火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裡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幹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乾燥……是個華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虛火”,這似乎是比較“規範”的中醫說法,我查了一下,《辭海》收了“虛火”,但沒有“上火”。然後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麼“火氣”比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為據說有無數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涼茶,或者吃牛黃解毒片(丸)之類的清熱解毒的中藥來清熱、降火。在聽說中藥不能亂吃之後,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代醫學怎麼看待“上火”?“上火”了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並不是說華人的身體比較特殊,只有華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症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現代醫學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稱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還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變化有關。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 如果“上火”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沒有什麼特效藥物了,除了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消毒、消炎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主要還是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過去。比較常見的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潰瘍。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皰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就別想再把它徹底地消滅掉,只能終身攜帶它了。要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一點病毒學的常識。 許多人對病毒是什麼東西一無所知,有的望文生義,以為那是疾病產生的毒素,有的則以為病毒是和病菌一樣的,可以用抗菌素殺死。其實病毒是與細菌非常不同、也無法用抗菌素殺死的病原體。它們比細菌小得多,結構也簡單得多,一般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裡面裹著遺傳物質。它們是一類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質那樣結晶,但是溶解後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們不具有進行生命活動所必備的各種構造,必須寄生在細菌或其他生物的細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時候,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粘到細胞表面,然後把病毒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胞當中,利用細胞中的各種“裝置”複製病毒遺傳物質,製造病毒外殼,再組裝成一個個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後,細胞就會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釋放出來,去感染其他細胞。如果所有的細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著死去了。所以這種兇狠的感染方式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皰疹病毒則採用一種溫和得多的方式來與宿主共處。它們在感染細胞後,會讓自己的遺傳物質結合到細胞染色體中,變成染色體的一部分,隨著染色體複製、細胞分裂而一代代地傳給了新的細胞。所以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它就變成了永遠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敵人,不可能徹底把它清除掉了。這些潛伏的敵人有可能會導致癌變,不過一般來說是無害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生了某種疾病),由於某種未知的因素,潛伏的病毒遺傳物質會突然被啟用,開始複製新的病毒,讓細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覺得你“上火”了。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一週左右,然後又恢復正常了。然而,以後病毒還可能再次被啟用。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細胞染色體中潛伏的病毒,以後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進的藥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複製,不讓它爆發。 所以如果你喝了涼茶、吃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幾天後覺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實未必是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發生的程序。為了降火而去吃中藥,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險。這類中藥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例如許多人都吃過的牛黃解毒片(丸)其實是毒片。按照組方,每片(大片)牛黃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黃。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黃解毒片是由很正規的藥廠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已採取嚴格的質量控制,去除雄黃原料中的砒霜雜質,也並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為雄黃本身就有毒(雖然毒性不像砒霜那麼大)。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黃解毒片的用量為按藥典規定一天服4~6片,實際服入雄黃200~300毫克,竟是雄黃常用量的3~6倍。因為服用牛黃解毒片中毒、出現不良反應的並不罕見,例如《中國藥房》在1998年就報道過38例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認為可能多由雄黃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黃解毒片的量不大,沒有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輕心。雄黃中的砷進入體內後,會累積起來,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雖然有時候為了治療絕症人們不得不使用毒藥(例如砒霜現在被用以治療某種白血病),但是為了“降火”而去讓自己慢性中毒顯然是不合算的,無異於飲鴆止渴。 春季“上火”如何選藥 立春以後,天氣逐漸轉暖,隨著氣溫的回升,人也容易因“上火”引發一些疾病。按照中醫理論,小兒、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婦女在春天時所表現的“上火”各有特點,藥店藥師熟悉、掌握這些特點,才能為他們對症薦藥。 小兒易發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動不動就發熱,只要受一點兒涼,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體溫立刻就會升高,令人防不勝防,這令他們的媽媽苦惱不已。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中醫學的角度看,小兒發熱多是由於肺衛感受外邪所致。小兒之所以反覆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於肺衛正氣不足,陰陽失於平衡。有些家長常說小孩春天“火”大,容易患感冒咳嗽以及哮喘,實際上就是肺衛陰陽的平衡失調。 怎樣判定孩子春天是否有“火”呢?一般來說,“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煩躁易怒、大便幹、手足心熱、喜食冷飲,且食慾一般都比較差,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口唇發紅,舌質紅、舌苔少,脈細而快。 對這種“火”大的孩子,應給予中藥對證治療,如肺熱鬱閉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陰虛肺熱可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飲等。同時應該注意平時的調養,平時應給孩子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上火是中醫的理論,西醫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籠統。 中醫專家談上火 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症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乾等症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等。 人體裡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麼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範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範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於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為實火。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上火還有什麼含義 上火中的“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表現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個動詞也就是產生火了。一般人認為上火的具體表現一般在頭面部居多,實際上中醫認為人體是聯絡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應該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那麼人體的邪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是自身引發的還是外界因素導致的? 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外感火熱最典型的表現是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呆的時間過長,然後體溫也會升高。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症。一般來說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比如現在人壓力變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內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很多人認為上火是小毛病,吃點藥或者自我調節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上火有的情況下比較輕,是可以自己調節的。但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解決上火的方法 常用滋陰中藥:天冬、麥冬、玄參等 常用的清熱瀉火藥:大黃、黃連、黃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腫藥:連翹、金銀花、大青葉等 另外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對於治療上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菸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人們最好的滅火劑。 這些用於降火的藥物所有人都能吃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火分為虛火和實火,還要看病人是肝火旺還是肺火旺或者別的型別,所以藥物不要隨便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屬於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等。食品中的蔥、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燻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夏天喝牛奶容易上火,是這樣嗎 中醫認為牛奶是牛血所化的,因此是有營養的,但是牛奶喝多了確實也是會上火的,尤其是夏天。牛奶的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很多蛋白質、礦物質. 什麼辦法可以使胃火過盛的症狀有所緩解 患者一般除了嘴裡有味以外還有大便乾燥、口苦、打嗝等問題。現在西醫研究認為這種病人很多都是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中醫認為一般都是胃火過盛,但是有時候也表現為肝火過盛。調理主要還是飲食調理,要多飲水,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三黃片等藥,如果出現肝火可以用丹參逍遙等。 上火了喝涼茶是否有用 茶一般都是喝綠茶和紅茶。綠茶是涼的,有清火的作用。紅茶是溫的,不主張有上火體質的人飲用。另外除了茶以外還有很多簡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綠豆湯就很好。具體喝哪一種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決定,如果是虛寒體質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火,喝紅茶就會起到保健作用。如果特別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一些綠茶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什麼是上火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裡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幹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乾燥……是個華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虛火”,這似乎是比較“規範”的中醫說法,我查了一下,《辭海》收了“虛火”,但沒有“上火”。然後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麼“火氣”比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為據說有無數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涼茶,或者吃牛黃解毒片(丸)之類的清熱解毒的中藥來清熱、降火。在聽說中藥不能亂吃之後,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代醫學怎麼看待“上火”?“上火”了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並不是說華人的身體比較特殊,只有華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症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現代醫學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稱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還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變化有關。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 如果“上火”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沒有什麼特效藥物了,除了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消毒、消炎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主要還是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過去。比較常見的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潰瘍。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皰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就別想再把它徹底地消滅掉,只能終身攜帶它了。要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一點病毒學的常識。 許多人對病毒是什麼東西一無所知,有的望文生義,以為那是疾病產生的毒素,有的則以為病毒是和病菌一樣的,可以用抗菌素殺死。其實病毒是與細菌非常不同、也無法用抗菌素殺死的病原體。它們比細菌小得多,結構也簡單得多,一般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裡面裹著遺傳物質。它們是一類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質那樣結晶,但是溶解後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們不具有進行生命活動所必備的各種構造,必須寄生在細菌或其他生物的細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時候,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粘到細胞表面,然後把病毒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胞當中,利用細胞中的各種“裝置”複製病毒遺傳物質,製造病毒外殼,再組裝成一個個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後,細胞就會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釋放出來,去感染其他細胞。如果所有的細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著死去了。所以這種兇狠的感染方式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皰疹病毒則採用一種溫和得多的方式來與宿主共處。它們在感染細胞後,會讓自己的遺傳物質結合到細胞染色體中,變成染色體的一部分,隨著染色體複製、細胞分裂而一代代地傳給了新的細胞。所以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它就變成了永遠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敵人,不可能徹底把它清除掉了。這些潛伏的敵人有可能會導致癌變,不過一般來說是無害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生了某種疾病),由於某種未知的因素,潛伏的病毒遺傳物質會突然被啟用,開始複製新的病毒,讓細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覺得你“上火”了。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一週左右,然後又恢復正常了。然而,以後病毒還可能再次被啟用。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細胞染色體中潛伏的病毒,以後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進的藥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複製,不讓它爆發。 所以如果你喝了涼茶、吃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幾天後覺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實未必是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發生的程序。為了降火而去吃中藥,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險。這類中藥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例如許多人都吃過的牛黃解毒片(丸)其實是毒片。按照組方,每片(大片)牛黃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黃。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黃解毒片是由很正規的藥廠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已採取嚴格的質量控制,去除雄黃原料中的砒霜雜質,也並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為雄黃本身就有毒(雖然毒性不像砒霜那麼大)。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黃解毒片的用量為按藥典規定一天服4~6片,實際服入雄黃200~300毫克,竟是雄黃常用量的3~6倍。因為服用牛黃解毒片中毒、出現不良反應的並不罕見,例如《中國藥房》在1998年就報道過38例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認為可能多由雄黃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黃解毒片的量不大,沒有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輕心。雄黃中的砷進入體內後,會累積起來,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雖然有時候為了治療絕症人們不得不使用毒藥(例如砒霜現在被用以治療某種白血病),但是為了“降火”而去讓自己慢性中毒顯然是不合算的,無異於飲鴆止渴。 春季“上火”如何選藥 立春以後,天氣逐漸轉暖,隨著氣溫的回升,人也容易因“上火”引發一些疾病。按照中醫理論,小兒、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婦女在春天時所表現的“上火”各有特點,藥店藥師熟悉、掌握這些特點,才能為他們對症薦藥。 小兒易發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動不動就發熱,只要受一點兒涼,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體溫立刻就會升高,令人防不勝防,這令他們的媽媽苦惱不已。這是什麼原因呢? 從中醫學的角度看,小兒發熱多是由於肺衛感受外邪所致。小兒之所以反覆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於肺衛正氣不足,陰陽失於平衡。有些家長常說小孩春天“火”大,容易患感冒咳嗽以及哮喘,實際上就是肺衛陰陽的平衡失調。 怎樣判定孩子春天是否有“火”呢?一般來說,“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煩躁易怒、大便幹、手足心熱、喜食冷飲,且食慾一般都比較差,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口唇發紅,舌質紅、舌苔少,脈細而快。 對這種“火”大的孩子,應給予中藥對證治療,如肺熱鬱閉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陰虛肺熱可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飲等。同時應該注意平時的調養,平時應給孩子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