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377841965427
-
2 # 使用者5377841965427
一、中國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婦好
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婦好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是個善於打仗的女將軍,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二、嶺南聖母 ,冼夫人
冼夫人(522年—602年),又稱冼太夫人,名百合,出生於今茂名市電城鎮山兜村。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她的英雄形象一直深深地刻在華人民心中,被陳朝、隋皇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諡封為“誠敬夫人”。後來,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別追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三、花木蘭替父從軍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至隋末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相傳,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四、巾幗英雄,唐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和皇后竇氏的愛女,柴紹(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妻。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柴紹從李淵在太原舉兵反隋,她回家散財招兵得七萬人,親率師與李世民會於渭北。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慕名投奔。很快,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她唐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清吳偉業《思陵長公主輓詩》:“柔福何慚宋,平陽可佐唐。”
五、女中豪傑 ,樊梨花
樊梨花,唐貞觀年間人,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和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徵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繡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徵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在中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六、折(舍)太君:滿門忠烈 佘賽花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
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六、穆桂英:穆桂英掛帥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七、梁紅玉:梁紅玉擂鼓助威大破金軍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今安徽省貴池縣。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北撤。韓世忠的部隊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朮的歸路。當天金兀朮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鬥,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朮的軍隊困在了黃天蕩內。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巖山下。
八、秦良玉:歷史上唯一立傳記載到正史裡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世襲石砫宣撫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九、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1875-1907年)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近代中國是一個革命的時代,革命離不開作為“半邊天”的女性。秋瑾有幸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因而成為近代中國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幟:一個代表近代中國女權革命女性的頗具象徵性意義的標誌性歷史人物。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擴充套件資料:
一、王昭君約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歸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秦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
二、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後,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朮在黃天蕩對歭。
當時,金兀朮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蕩,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
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臺,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蕩,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回覆列表
一、中國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婦好
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婦好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是個善於打仗的女將軍,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二、嶺南聖母 ,冼夫人
冼夫人(522年—602年),又稱冼太夫人,名百合,出生於今茂名市電城鎮山兜村。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她的英雄形象一直深深地刻在華人民心中,被陳朝、隋皇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諡封為“誠敬夫人”。後來,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別追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三、花木蘭替父從軍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至隋末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相傳,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四、巾幗英雄,唐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和皇后竇氏的愛女,柴紹(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妻。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柴紹從李淵在太原舉兵反隋,她回家散財招兵得七萬人,親率師與李世民會於渭北。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慕名投奔。很快,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她唐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清吳偉業《思陵長公主輓詩》:“柔福何慚宋,平陽可佐唐。”
五、女中豪傑 ,樊梨花
樊梨花,唐貞觀年間人,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和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徵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繡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徵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在中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六、折(舍)太君:滿門忠烈 佘賽花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
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六、穆桂英:穆桂英掛帥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七、梁紅玉:梁紅玉擂鼓助威大破金軍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今安徽省貴池縣。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北撤。韓世忠的部隊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朮的歸路。當天金兀朮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鬥,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朮的軍隊困在了黃天蕩內。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巖山下。
八、秦良玉:歷史上唯一立傳記載到正史裡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世襲石砫宣撫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九、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1875-1907年)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近代中國是一個革命的時代,革命離不開作為“半邊天”的女性。秋瑾有幸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因而成為近代中國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幟:一個代表近代中國女權革命女性的頗具象徵性意義的標誌性歷史人物。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擴充套件資料:
一、王昭君約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歸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秦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
二、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後,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朮在黃天蕩對歭。
當時,金兀朮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蕩,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
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臺,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蕩,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